当前日期:

目录

一、管理
(一)行政管理
据《皖政辑要》记载,清代官方曾在巢县设工艺局管理手工业。民国时期设置建设局统管工农业。
建国后,巢县手工业由县供销合作社生产股管理。1955年10月,在原供销社生产股基础上,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筹委会。1956年1月,经第一次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代表大会选举,正式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设秘书、计统财会、组织管理、生产业务等股,作为手工业专门管理机构。1958年成立轻工业局,与手联社合署办公。1960年轻工业局撤销。1961年12月成立手工业管理局,并于1963年3月在槐林、烔炀、柘皋等区设手工业办事处,在全县各公社成立手工业管委会。1966年至1970年,手工业并归工业管理站革委会领导,手工业管理局亦随之撤销。1971年又成立手工业管理局,1972年2月又将其撤销,所属企业隶属于工业局。1974年3月,恢复手工业管理局。1980年8月更名为第二轻工业局,设人秘、计财、生产、城镇工业等股和供销经理部。1984年恢复手联社、与二轻局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内设机构略有调整,将城镇工业股与生产股并为工业股,增设职教股。
(二)生产管理
1956年,巢县手工业基本实现合作化后,民主选举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是手工业合作社的管理机购,负责计划、技术和财务等管理工作,委派或聘请社内的管理人员;监事会是合作社的监察机构,代表社员监督理事会的工作,向理事会提出改进企业管理的建议。
“大跃进”期间,把手工业合作社(组)转为全民企业,照搬国营企业管理模式,改自负盈亏为统负盈亏,改多种多样的工资形式为单一的固定工资,改干部选举制为委派制。原城关铁器社、木器社、竹器社等集体企业,1958年并为全民性质的县农机厂,职工600多人,原来各社的资金、设备被无偿平调,职工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加上干部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规模的变化,生产跟不上去。1962年,经过调整,重新将县农机厂分为五金厂、木器厂、竹器厂,情况才逐渐好转。为纠正错误,按照中央《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的规定(试行草案)》的精神,恢复了手工业管理体制,将盲目过渡升级的手工业合作社、组退回到原来的合作组织。通过调整,经营管理有了改善,基本恢复到合作化时期的水平,生产也有较快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巢县手工业合作社、组,虽较普遍地改名为“厂”,但所有制性质和核算单位基本未变。在企业管理方面,原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则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冲击,企业存在着吃“大锅饭”的现象。因此,生产尽管有所发展,企业管理却比较混乱。
1977年后,二轻企业初步进行了整顿,不少企业重新建立了必要的规章制度,管理状况才开始好转。1978年以后,二轻企业管理有了如下的改善:
1.企业整顿
首先整顿劳动纪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奖惩条例;同时设立纪律检查组和核算组,逐月考勤,按月核报,并对违章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其次,整顿财经纪律,严格财会制度,努力降低费用;每季度组织一次财务互审,检查财务管理情况,纠正存在的问题。第三,完善原始记录、统计、计量、核算和检测手段等基础管理体系和有关制度,配齐专、兼职记录员、统计员,加强成本管理,进行经济核算,努力降低成本和原材料消耗。第四,整顿劳动组合,实行定员生产;对车间、股窒进行相应调整,核定行管人员定额,扩大技术和推销人员比例,充实加强生产人员;行管人员一般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2%。第五,整顿厂容厂貌,搞好安全文明生产,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员,配备了专职兼职安全员197人。巢湖市橡胶厂1984年被评为巢湖地区“安全月”活动的先进单位。
经过整顿,市橡胶厂、轻机厂、钢窗厂、巾被厂、元钉厂、家具厂、玛钢配件厂、汽车配件厂、脱粒机厂等企业,经地、市企业整顿办公室验收合格,颁发了《企业整顿台格证书》。
2.经济承包责任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市二轻企业逐步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从1984年4月份开始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一是外部承包,即企业和主管局承包,由厂长代表企业同主管局签订承包合同,年终视各项措施完成的优劣决定奖罚;市局和地方主管局也签订同样的承包合同。二是企业内部承包,厂长将与局签订的承包合同中的各项指标逐条分解,实行厂部、车间、班组或个人分成或奖罚。
承包责任制的形式:一是联利承包责任制,即以利润为基数,职工收入以利润指标完成好坏为转移,采用这种形式的企业,一般是品种复杂,生产较稳定,只要抓住利润这个“牛鼻子”,就能把生产和经营带动起来,如小五金行业。二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以产量为基数,采取这种形式的企业,一般是产品较单一,容易按件计酬,如橡胶鞋、皮鞋、家具等。三是单项承包责任制,即将某项工作或临时性任务,如试制产品、产品销售等,包给有关部门或个人,签订承包合同,限期、限质、限量完成。如市巾被厂等企业,将供销人员工资、奖金、出差费、补助费等与销售额捆在一起,按销售额的千分之三提奖,完不成者按一定比例罚款。四是承包企业的工资和奖金分配与职工的职责权利相结合,把职工劳动所得与贡献大小和企业经济效益紧密挂钩,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从根本上消除吃“大锅饭”、端“铁饭碗”的弊端。1985年,二轻企业主要的分配形式有计件工资、超额计件工资、浮动工资及职务补贴工资等。
3.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管理机构,严格检测制度。一般企业都建立了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检验网,并由一名副厂长分管,配备专、兼职检验员,从半成品、成品到包装,环环检验,道道把关,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不少企业制定“五不一查”的质量检测制度,即不符合质量的产品不计产量、不计产值、不计报酬、不出厂、不验收,并查出原因。一些企业还增添检测仪器,使检验手段逐步完备。
开展质量月活动,把质量指标作为承包的主要内容进行奖罚。抓技术革新及改造,提高产品质量。1985年全市110多种二轻产品中,大部分产品达到或超过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有不少产品达到省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家县、雨伞、注塑布鞋、橡胶鞋、玛铁扣件、脱粒机等产品,在省、地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
(三)经营管理
二轻工业的供销,由于行业多、品种杂,列入计划的产品少,原材料缺口大。多数企业是自找原料,自寻销路。
合作化初期,手工业合作社、组,一般就地取材,利用地方资源和废品废料,解决原料不足。产品一般就地销售。“大跃进”期间,各企业是靠上级的指令性计划安排生产,不问市场需要。商业部门只按计划收购,不管市场销售,结果一些产品滞销积压。1979年,改为企业自销,大部分产品改为指导性计划后,便有不少企业减产,个别企业甚至停产转向。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进行市场调查,积极同商业、外贸部门衔接,根据市场需要和变化,灵活安排生产,使企业由单纯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主要做法:一是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增产适销对路产品、二是前门设店,后门办厂,积极自销产品。据统计,1985年,全市二轻系统共设产品销售门市部27个、街头摊点9个。三是改变经营作风,上门征求用户意见,及时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维护产品信誉。四是实行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包干,将供销业务的效率与推销人员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调动了供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1970~1985年二轻企业年均上缴税利统计表
单位:万元

二、行业结构
本市二轻工业是在手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行业看,有自古以来的老行业,也有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行业之间的生产技术水平有差距,而且行业内部变化较大,其中中小农具、五金行业的变化更为突出。据1985年统计,本市二轻工业有12个行业。
二轻工业总产值与企业数情况统计表

(一)中小农具工业
本地中小农具手工业生产工具历来是红炉、铁砧、大锤、风箱,生产设备简陋,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水平很低。
民国时期,铁制农具一般都是祖传技艺,有自然形成的专业分工。当时巢城的23家铁匠铺,有的专门生产生活用品,有的专门生产农具,有的专门打制匠作工具,其中以锻打锄头、镰刀等小农具的户数为多。所用原料是毛铁、废铁、铁轨钢、边脚钢等,一般是自行收购或向商人购买。在铁制农具产品中,名牌产品虽然不多,但在本地或附近地区有影响的产品却不少。如散兵沈家坟的镰刀,用料考究,主要用坦克履带钢、铁轨钢和日本进口钢,配料合理(刀杆重二两五钱左右,刀刃重不超过刀杆三分之一),冷工精细,淬火适度(专用当地“旱龙井”的源水),刀形美观(鹰嘴形状,故名“鹰嘴刀”),具有“厚薄均匀、弯度适宜,刀口锋利,不崩不卷”等特点,当地群众称赞说:“沈家坟的镰刀,穿衣砍,脱衣挑”。庐江、无为、江南、江北很多地方的群众和商人慕名前来购买。
1985年二轻企业工业产值利润税金统计表

建国后,铁制农具行业发展较快,1952年,全县铁制农具的产量为8974件,1954年上升到5.042万件。合作化后,各农具厂、社自制和购置了一些机械设备,逐步用上了电动鼓风机和空气锤、弹簧锤、车床、钻床、冲床、磨床、刨床等,从下料到成品,实现了半机械化流水作业。有的由生产小农具发展为生产农业机械,如中庙脱粒机厂;有的由生产农具变为生产汽车配件、玛铁扣件等产品、如烔炀农机具厂变为汽车配件厂,柘皋农机修造厂变为玛钢厂;有的分为两个厂,如原城关铁器社,1958年转并县农业机械厂,1971年划出成为机具厂,1981年分为轻工机械厂、五金厂两家。建市后,1984年更名为市食品机械厂。到1984年底,全市原中小农具生产企业除中庙脱粒机厂仍生产农业机械外,其余企业均转产其他行业的产品,每年仅生产部分农具供应农村。
(二)五金工业
民国时期的五金工业,主要生产油壶、油漏等小五金产品。建国以后,逐渐分化为日用五金和建筑五金两大类。至1985年共有4个企业,职工380人,年产值205万元。
日用五金主要生产白铁、黑铁制品,如铁桶,煤炉等。产品由巢县轻工机械厂和食品机械厂等厂家的部分车间生产,年产白铁制品1万只、铸铁炉8000只,产销基本平衡。生产手段除小部分工序由机械加工外,大部分工序以手工操作为主。
建筑五金工业是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初相继发展起来的,产品有元钉、铅丝、钢门钢窗、玛铁扣件等,主要厂家有:
市元钉铅丝厂该厂是1980年4月在原木器厂元钉车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短短的5年中,就自制平板元钉机8台、小拉丝机1台、独头拉丝机4台、水箱拉丝机1台,还购置了镀淬设备1套、扁丝机1台、减速箱1台、714齿轮元钉机1台等较先进的设备,建立了一条生产元钉、铅丝、扁丝、包括镀锌的全套流水线。1980~1985年由年产元钉、铅丝380吨上升到1105吨,产值由39.7万元上升到115.6万元,利润由1.7万元上升到18.5万元。1985年人均向国家提供纯利2313元。被评为全省经济效益最佳企业。
市钢窗厂该厂前身是巢县竹藤厂,以手工编制竹藤产品为主。1979年下半年,转产钢门钢窗。到1985年止,全厂职工人数103人,拥有各种机械设备20台,电动动力85千瓦,固定资产原值14万元,净值8万元,年产钢门钢窗2.5万平方米,产值53.5万元。有冲压、投装、电焊、成型4个车间,年耗钢材750吨。材料来源,计划材料占40%,其余均自行解决。产品质量在省内同行业中居中上等水平。
市玛钢配件厂该厂座落在柘皋镇西合浦公路旁,1956年始建。主要生产中小农具、日用家具,手工操作。资金由工人投资入股,年产值17.5万元。1973年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水暖管件和出口扳手等玛铁产品。自制和购置各种专用和通用机械设备57台(套),加强了产品检测,产品质量稳定,销路畅通。玛铁扣件等主要产品的成品率达到95%,质量符合部颁标准,在全国、全省同行业中受到好评。1985年,产值达到104.4万元,生产玛铁零件1000多吨。该厂还建立了信息反馈机构,参加了全国可锻铸铁情报网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建筑机械研究所领导的全国玛铁扣件协会。
(三)家具工业
建国前,本市家具较有特色的是架子床、立柜、睡柜、八档大方桌等,多系杉木、松杂木制成,较注重选材和做工。有的家具雕刻花纹,做工精细。
建国后,市第一家具厂一直注意在家具的样式上不断创新。1984年,该厂从上海家具厂聘请了1名木工、1名漆工来厂传艺,进一步改进了家具的外观造型,提高了内在质量。
1984年起,该厂生产的套装板式家具、电视柜、转心柜、A型及B型梳妆台等各种家具,式样新颖,做工考究,结构合理,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其中A型梳妆台因吸收国外家具的结构样式,兼具民族特色,在1984年全国科技成果展销会上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和首都人民的好评。转心柜在全省家具新产品评比中,名列第一。同年,该厂生产各种家具1.12万件,完成产值58万元,实现利润1.1万元。
近几年,该厂自行设计制造和购买了自动带锯机、压刨机、锯刨合一机、打眼机、打槽机、开榫机、压力机、平压两用刨床、车床、油漆抛光机、万能刃磨机等设备,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该厂原材料利用效率低,只达55%(国际先进水平达80%以上),加之木材价格较高,造成产品价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销售。
(四)棉纺、针织工业
建国前,农村家庭纺织土布较为普遍,据《民国二十三年统计年鉴》记载,当时巢县土布产量居芜湖地区第二位,年产量3.23万匹。规模较大的纺织厂有3家,其中九华厂,民国17年(1928)成立,发起人吴邦杰,资本1.5万元,组织为有限公司,内分制造、营业两股,每股有职员2人、工人10名;设备有铁机、木机共8架,所织之毛巾、格子布销路颇旺。其他小纺织机坊全县共有50家,产品有白布、条布、洋线格子花布等。全县机坊资本总额约计10万元,工人约1000名,工资每人每月大洋6元。纺织机种类有木机、铁机2种。原料种类有洋纱、本纱2种,洋纱原料来源芜湖纱厂。漂染完全土法。其销路为含山、全椒两县。当时所织土布有宽有窄,宽幅为2.4尺,窄幅为2.2尺,每件长5丈左右。并有行货、作货之分,行货一般长5丈至5.2丈,宽2.4;作货一般长4丈左右,宽2.2尺至2.3尺。每逢赶集,货摊成列,人如潮涌,各地商贩纷至沓来。仅烔炀镇就有纱、布行20多家。当时机户单独出卖布匹及购买棉纱,受居间者层层剥削,吃亏较大。因此,以此为业的机户纷纷联合起来,组织运销兼营信用合作社,从事织布、染色及购纱。如民国25年成立的巢县第三区中垾镇大庙集大关村运销兼营合作社,有社员90人,社股98股,股金196元,日产色布10余匹。
建国初,全县棉纺、针织行业有较快发展,除少数专业厂或作坊,由花纱布公司联系加工订货外,大多数仍属民间个体纺织,自产自销,以织土布为主。1952年,组织起烔炀棉织社,有20名工人、10部手织木机,生产条格布、水纱布、白市布等产品,年产值10万元左右。1958年,发展成拥有手织木机60台、151电动织布机25台、1000只纱锭,能生产印花床单、手套、毛巾、印花布等产品,年产值达30多万元的合作工厂,被国家经委、中纺部确定为试点企业,苏联、日本、非洲等国外宾来厂参观。1959年,该厂部分产品被选为国庆十周年赴京产品,1962年春该厂“下马”,财产划给县纺织厂。
棉针织行业的骨干企业市毛巾被单厂,是在1954年成立的县棉织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合作社成立之初,有职工150人,手织木机18台,设备陈旧,厂房简陋,生产效率恨低,年产值10万余元,主要生产布袜、针织内衣等产品。到1984年,产值上升到203万元。全厂有准备、织造、毛巾、漂染、烫平、印花、整理、手套、机修9个车间,年产毛巾250万条、床单4万床、纯棉布50万米,以及手套、棉线等产品。拥有70台自动织布机、2台烫平机、4台小纬机、一个缝条炕房及车、钻、刨床等各种专、通用设备,由手工操作进入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1982年,又自制成红外线自动线路控制设备。该厂的主要产品有毛巾、床单。148彩条巾1980年获省优产品证书。600彩条巾被列为出口产品,远销香港、美国、新加坡、巴西、几内亚等国家和地区。从1980年至1984年,已外销60万条。1984年又新增毛巾被、童毛巾毯、床沿巾等12种新产品投放市场,有40多个品种、100多个花型,产品供不应求,除销省内各地外,还远销四川、云南、贵州、福建、沈阳、广州、乌鲁木齐等省市。
该厂漂染、花型设计等环节较薄弱,毛巾色泽欠鲜艳,花型欠新颖。
(五)橡胶加工工业
本市橡胶加工工业是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全市只有市橡胶厂生产橡胶鞋和橡胶杂件。该厂位于巢城南郊巢湖闸西半华里处,占地1.87万平方米。它的前身是巢县制鞋厂。1971年转产橡胶鞋,附设1个皮、布鞋车间,厂址由城内迁到现址。转产之初,仅有资金3万元,职工63人,曾选派20名工人到上海、芜湖、合肥等地学习橡胶加工技术,并购回1吨锅炉1座、硫化罐1个、炼胶机1台及部分辅助设备。1971年5月破土动工,仅半年时间就投入生产,制出产品,填补了本市空白。1972年正式投产,当年生产橡胶鞋8.1万双,产值28.35万元。
1975年,建造一个300平方米的轮胎车间,翻新旧轮胎,后因市场行情变化于1980年停产。1978年,划出皮鞋车间单独建厂,该厂即成为生产橡胶产品的专业工厂。1979年,由于产品中商业包销变为企业内销,滞销积压,产量由1978年的31.9万双下降到27.5万双。为扭转危机,该厂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检测制度,改进鞋的式样,力求式样美观,穿着舒适,以符合消费者要求;同时加强供销力量,改进经营作风。在1981年的当涂订货会和1982年全国轻工产品长沙订货会上,该厂产品以物美、价廉、质优而获得与会者好评,打开了产品销路,仅长沙订货会一次就订货37万元。1982年生产橡胶鞋64.7万双,比1979年增长了1.4倍。1984年,橡胶鞋产量突破100万双大关,产值达374.2万元,比1972年增长了13倍多;实现利润5.1万元,比1972年增长了6倍。建厂15年来,已向国家提供税金近200万元。1985年拥有固定资产75万元,各种机械设备18台,其中主要设备有炼胶机6台,锅炉2台、硫、化缸1台、出型机4台、空压机2台,厂房8000平方米,1983年,被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为适应市场需要,该厂又增加蓝白田径鞋、旅游鞋和童鞋等16种新产品。
(六)塑料加工工业
本市塑料工业从70年代初开始生产胶质线、象棋、洗衣板等简易塑料产品,到1984年,已能生产全塑凉鞋、注塑布鞋、工膜、农膜、聚丙烯编织袋、聚丙烯打包带、食品包装袋、发泡天花板等十几种产品。二轻系统现有两个塑料厂,职工210人,年产塑料制品360吨,产值125万元。共拥有注塑机、吹塑机、炼胶机等设备51台(套)。
市第一塑料厂该厂是在1958年7月由16个缝纫工组建的巢湖区被服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改为中庙塑料电线厂。1970年开始生产电线、象棋、洗衣板等塑料产品。1973年增加晴雨鞋、工膜等新品种,产品销路较好。1982年3月由中庙迁至巢城,与原县竹藤厂合并为巢县塑料厂,生产塑料、竹藤产品,后又生产钢门钢窗。由于产品行业混杂,不便管理,导致晴雨鞋等产品滞销积压。因此,1984年7月划分为第一塑料厂和钢窗厂。分厂后,该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停产晴雨鞋等滞销产品,增加注塑花色布鞋等5个新品种,销售状况迅速好转。该厂1985年有职工90名,年产值60万元,生产注塑花色布鞋、仿革仿皮凉鞋、农膜、工膜、发泡天花板等11种产品,其中注塑花色市鞋在巢湖地区同类产品评比中名列第一。
市第二塑料厂该厂是由城关塑料编织厂与县塑料编织厂合并起来的。城关塑料编织厂建于1965年,系街道工业,由30名城镇无业居民组成,主要生产草织袋和回纺布。1975年新建塑料车间,生产聚乙烯食品包装袋。1979年改产聚丙烯编织袋。原料自行采购,产量以销定产,年产值18万元。1983年上升为大集体企业,转由二轻局管理。
县塑料编织厂的前身是县肥皂厂。1982年,由于市场肥皂趋于饱和,县肥皂厂被迫停产,于1983年转为塑料编织厂。1984年,两厂并为市第二塑料厂,职工113人,年产编织袋50万条、打包带50吨,产值48.5万元,盈利2.2万元,固定资产28万元,流动资金26万元;1985年,实现产值66.3万元,盈利2.1万元。
(七)服装鞋帽工业
1.服装加工
长期以来,本市服装行业都是量体裁衣、手工缝制衣裤。民国初年,美国胜家公司来巢推销缝纫机,全县服装行业买缝纫机者甚多,服装生产便由手工缝制逐渐发展到机器生产。建国前,巢城的服装行业有大小店铺37家,以缝制中装便衣为主,一般是夫妻店、父子店,少数店铺也雇佣工人。大都是上门做衣,服务对象是小康人家。
1956年合作化高潮中,服装个体户普遍组织了服务生产合作社(组)。从1975年起,部分服装行业开始生产成品服装,由商业部门经销。到1980年,企业开始自设门市部销售产品。
随着服装行业隶属关系的改变,有的企业转产,有的转为乡镇企业。市二轻系统归口服装企业到1984年底只有市服装厂一家。该厂建于1954年,当时名为巢县缝纫生产合作社,是由25名个体缝纫工自带设备、资金组织起来的,主营来料加工。1959年与鞋厂合并,更名为巢县服装制鞋厂,上升为地方国营企业。1963年又转为集体企业,并与鞋厂分开。此后,则专以制作、加工服装为主,有时也兼产布帽和草帽。该厂共有职工160人,厂房1500平方米,96型工业缝纫机80台,15型缝纫机54台,锁边机、锁眼机、电剪、订扣机、压领机等设备齐全,年产值95.7万元。分设来料加工、自制服装等4个车间、3个加工门市部,主要生产中西各式服装,兼营来料加工业务。
2.鞋帽加工
本市制鞋业主要生产布鞋、皮鞋、塑料鞋。
建国前,巢城的新华、玲珑、华新等鞋店产的布、皮底圆口布鞋,穿起来适脚不坐跟,式样有男式小圆口布鞋,女式尖口、圆口和绣花布鞋,但销量不大。建国后,布鞋产量上升较快,花色品种也不断翻新,不仅向皮鞋产品方面发展,并且大多用塑料制作鞋底,如注塑底布鞋。过去一般用棉布做面料,现在发展到多用涤棉及针织涤纶布制作鞋面,也有用毛呢作面料。市制鞋厂的皮底毛呢面料大舌布鞋,穿着舒适轻巧,冬天保暖性能好,又比一般布鞋耐穿,是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尤为老年人所欢迎。
一般鞋店既做布鞋又做皮鞋,全是手工制作,一般1人1天可做1双。1955年县制鞋厂
初建时,以制作布鞋为主,每年只生产少量皮鞋,销售不畅。1984年改成专产皮鞋,生产皮鞋1.97万双,产品式样由大包头、内八式等几种老产品增加到48种,销往省内外。
建国前,本地曾生产过瓜皮帽、鸭舌帽、船形帽、礼帽等。建国后,生产解放式单帽和棉帽。生产单位大多附属于服装厂,年生产约6800顶。
(八)日用杂品工业
本市日用杂品工业有镜子、雨伞、刷子、绳缆、骨角制品、眼镜等6类。原来生产刷子、绳缆等产品的企业,后来有的转产,有的划归乡镇企业。
本市雨伞业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1951年,由宿松县来巢的段毓源一家在柘皋制作“大红袍”纸伞,规格有16、17两种。用桑皮纸或蓬皮纸作伞面,再刷上金黄或桔红柿漆、桐油。竹制伞骨、伞把,伞骨一般36~40根,涂上红漆,名称“大红袍”。行货8角钱1把,作货1元1角钱1把,年产5000把左右。1953年下半年,增加生产黄油布伞。1955年,由6户制伞个体户在柘皋联合组织雨伞生产合作组,1960年迁入巢城,并入县竹藤厂。1962年划出成立县雨伞社,生产各种式样的晴雨伞、尼纶伞、折叠伞。该厂逐步购置和仿制一些专用设备,如八字机、打头机、压扁机、烘干机、大小冲床等,使大部分工序由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1982年,晴雨伞、尼纶伞在全省13家同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二。1984年生产各种规格的雨伞10.5万把,产值51万元,比1963年增长25倍,产品质量亦有很大提高,产品行销省内外。
(九)机械工业
本市二轻机械工业是在中小农具、五金工业转产后,于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至1985年有3个企业,职工357人,年产值140多万元,已成为二轻系统的重要行业。
1.轻工机械
本市的二轻农机具厂,一般都兼产部分轻工机械,以市轻工机械厂技术力量较强,设备较全。该厂前身是巢县城关铁器生产合作社,当初的生产工具是大锤、铁砧、手拉风箱等,产品是锹、镐、锄头等小型农具。自1965年实现锻打机锤化后,工艺设备多数已换了好几代,普遍实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到1985年,该厂从合作化期间仅有的12盘洪炉、48个铁匠的铁器生产合作社,发展到有职工190多人,自制各种机械设备达50多台,能生产车床、刨床、冲床、弹簧锤、微压炉、计量箱、农排泵、酿油机械等20多种产品,成为省酿油机械定点生产企业。1980年至1985年向国家提供税金16.2万元,上缴联管费8450元。
该厂占地1.7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420平方米。全厂设生产技术、供销、财务、行政、人秘5个股室,分金工制造、翻砂铸造、微压炉加工3个车间,另设电器维修、产品销售2个门市部。
2.食品机械
食品机械是1981年开始生产的。巢县五金厂(1984年更名为市食品机械厂)自行设计制造的270粉碎机投放市场后,深受用户好评。1985年,已能生产切糕机、粉碎机、京果机、蛋糕灌注机、擦糕机等多种食品机械,年产260多台(套)。与同行业同类产品比较,该厂产品以质优、价廉、适用而取胜。产品行销南京、常州等城市。1984年被省轻工业厅确定为生产食品机械的定点企业。原材料由省机械工业公司直供。
3.农业机械
本市生产的农业机械有农用水泵、打稻机、脱粒机等,二轻系统的中小农具、五金、机械行业一般都能生产。全系统年生产农用泵600台、脱粒机械2000台。二轻系统生产农业机械的专业企业是市脱粒机厂,厂址在中庙镇。该厂是1971年开始生产脱粒机的。经过十几年的不断革新、改造,生产的巢湖脾各型脱粒机,质量、技术性能等项指标,在全省同类产品中占领先地位,产量和销售量都占全省第一。产品畅销本省及河南、河北、江苏、江西等省。其中5TJ—300、5TJ—500型脱拉机,在1984年6月全省机动脱粒机集中对比造型试验中,因具有结构简单、运转平稳、生产效率高,脱粒质量、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好,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分别被省确定为过渡机型和推荐机型,并颁发了《产品认可鉴定证书》,列为1985年省创优产品。据1985年底统计,该厂已生产的脱粒机型有:巢湖牌5TJ——500型、300型、1500型、744型、1800型,以及650型人力、电动两用打稻机,年产2800台,产值61万元。该厂原材料计划分配只占40%,其余系自购议价材,对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
巢湖牌各型脱粒机主要性能指标参照表

(十)抽纱业
巢县于1979年建抽纱工艺厂,1982年8月投产。当年完成产值52万元。其后又在花塘、黄麓、歧阳、黄山等乡、镇建立了十几个加工点,培训抽纱刺绣外加工人员5000多人。建市后改名市抽纱工艺厂。
该厂抽纱刺绣产品有:平绣、雕绣及万缕丝浪边客巾及钩针产品和绣衣,以客巾为主。产品主要销往香港、澳门、美国、日本和西欧。产量每年不等,由省外贸公司与外商签订合同,企业按合同组织生产。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均由省外贸公司负责。产品式样由省或企业自行设计,供外商选定。产品因受外商订货时间制约,季节性强,淡旺季明显。自1982年下半年正式生产至1985年,已完成产值220万元,创外汇70多万元(人民币)。
(十一)建筑业
长期以来,本市建筑行业能工巧匠辈出。巢城西隐寺佛像,造形逼真。巢县城隍庙宝殿雕塑的飞龙,有破空飞腾之势。元大德年间修建的中庙,临水依山,犹如飞凤之顶,后遭火焚。民国20年,当地木工刘本法召集瓦、木、铁等五匠,用3年时间,将大殿修复,不但恢复了原有规模,且使这一古老建筑更加壮观。
建国后,将散居乡镇四郊的木工、泥瓦工组织起来,建立了建筑工会,由工会组织调配修建仓库、房屋。1953年组织建筑生产组。1956年组织建筑生产合作社。1958年上升为国营建筑公司,利润上缴县财政。“三年调整”时期又恢复为集体企业。截至1984年止,隶属于二轻系统的建筑企业有第三、第四、第五建筑公司(即原夏阁、柘皋、烔炀建筑社),职工195人,年产值380万元,利润5.4万元,固定资产47.6万元。工种齐全,设备主要有搅拌机、卷扬机、水磨石机、带锯机、木工多用机床、汽车、翻斗车等。并附设建筑预应力构件厂1个,可年产650立方米构件。木材加工车间2个,年加工木材1600立方米。每年能完成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合格工程占98%。其中优良工程占15%,凡属工业厂房、百吨以上的水塔、50米以上的烟囱、影剧院、报告厅、营业大楼、办公楼、各种类型的住宅均可设计施工,被评定为国家乙级建筑企业。
目前,二轻系统建筑企业设计力量较弱,设计的建筑物大多缺少时代感和民族特色。
(十二)修理、汽车配件
1.修理服务
修理服务包括钟表、自行车及电筒、钢笔等零星物件的修理和篆刻。本市二轻系统修理服务行业除一些企业附设的零星修理门市部外,主要是钟表刻字修配厂。该厂1956年组建,从事钟表修理、刻字、镶牙等业务。现有职工63人,门市部4个(巢城3个,柘皋镇1个),年产值10万元。近几年,由于集体、个体户修理钟表、眼镜摊点日益增多,该厂修理业务处于维持状态。
2.汽车配件
1974年,烔炀农机具修造厂改为生产汽车配件HF130、140刹车毂,和合肥汽车配件厂联合完成江淮汽车制造厂HF140汽车后桥总承的配套工程。1981年,该厂进行了全面整顿,改造技术,更新设备,自己设计改造了2部纯生产HF140刹车毅的专用机床、一台铣床、一台清砂机。现在该厂产量质量提高,轮毂正品率由1983年的60%上升到75%。1985年产值49.9万元,比1981年的7.6万元增长了5倍多,获利8000元。新建厂房和宿舍400多平方米,有固定资产原值24.44万元,净值15.43万元,流动资金10.92万元,各种机械设备32台。
1980年,该厂更名为汽车配件厂。厂址在烔炀镇,占地8830平方米,职工90人。共有铸造、外修、带锯、木器、轮毂、金工6个车间,一个知青综合商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