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水面
全市水面11.75万亩,其中可养水面10.93万亩,可养水面中池塘7.75万亩,水库、大坝2.17万亩,河沟9834亩,可养水面占耕地面积的11%。
境内主要河流12条,千亩以上水面的有裕溪河、柘皋河、兆河,千亩以下水面的有烔炀河、夏阁河、鸡鱼河、双桥河、环城河、清溪河、滁河、东新河。
建国前,没有水库。建国后,先后兴建起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7座、小(二)型水库62座、百亩以上的大坝374座。水面大的或较大的水库有下汤、大衖、洪桥、尖山、永丰、小陂塘、蒋冲、联洼、跃子山、龙华、陈桥等。
二、水产种类
(一)鱼类
据1979年调查,全市鱼类品种共60余种,其中鲤科鱼类约占70%,其它鱼类占30%。主要鱼种有刀鱼(又称鲚,俗称剂刀鱼及杨基鱼)、毛刀鱼(又称毛草鱼、刨花鱼)、银鱼(俗称面条鱼、面鱼)、鳗鱼(俗称白鳝)、泥鳅、青鱼(又称青鲲、黑)、草鱼(俗称草鲩、白鲲)、鳡鱼、鱼(亦称马头、鸭嘴)、鳟鱼(俗称红眼鱼、野草鱼,学名赤眼鳟)、鲌鱼(又名白条,学名白鱼)、鳊鱼、鲂鱼、鱼、黄条鱼(俗称黄骨鱼)、鲢鱼、鳙鱼(俗称胖头鲢、黄鲢、花鲢)、鲤鱼、鲫鱼、金鱼、黄鱼、鲶鱼(俗称鲶胡子、上鲶)、乌鳢(俗称黑鱼)、黄鳝(俗称鳝)、鳜鱼(俗称桂鱼、桂花鱼、季花鱼)、琴鱼等。
银鱼,为本市名特产。体细长二、三寸,身圆光滑,洁白如玉。每年5至7月捕捞,产量约二、三十万斤。
近年来,本市曾先后引进合肥良种场的“杂交鲤”;日本的“大阪鲫”及非洲的“莫桑比克”和“尼罗罗非”鲫鱼等优良鱼种。
(二)甲壳类
主要有淡水虾和蟹两种。
淡水虾品种繁多,本市常见的有白米虾和青虾两种。
蟹,本市有螃蟹、石蟹两种。前者,在河中称“河蟹”,在江中称“江蟹”,在湖中称“湖蟹”,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是本市名贵水产品之一,近年远销港澳等地。石蟹广泛分布于山溪之中,经济价值远不如螃蟹。
(三)贝类
主要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田螺、铜锈环棱螺、河蚬等。
三角帆蚌,俗称翼蚌、三角蚌、江贝、水壳、扯旗蚌。栖息于江河湖泊,巢湖及其湖汊均有分布。因其珍珠层光泽强,近年除满足本市河蚌育珠外,还支援无为县和江苏等省。
褶纹冠蚌,俗称鸡冠蚌、湖蚌、大江贝、棉鞋蚌、尖顶蚌。壳面多为黄褐色、黑褐色、淡青绿色,壳内的珍珠层呈乳白色、鲜肉色或淡蓝色。分布于巢湖湖汊及裕溪河等河流中,为淡水育珠优良品种之一。成珠快,产量大,珠椭圆形,白色或粉红色。贝壳可作钮扣、镶嵌、螺钿及贝雕等工艺品的原料,也可作中药珍珠母。
背角无齿蚌,俗称河蚌、菜蚌、圆蚌。壳面绿褐色,壳内面珍珠层为乳白色。栖息于江湖及池塘等水体。可作淡水育珠蚌。壳可作中药珍珠母。
田螺,俗称螺狮。生活于湖泊、河流、沼泽及水田等处,产量较多。肉可食,味鲜美。是鱼类的天然饵料,也可为家畜、家禽的食用料。肉、壳均可药用。近年来冻田螺大量出口日本和法国等国家。
铜锈环棱螺,俗名也称螺狮。分布广,数量较多,作药用时,有“清热、利水、明目”之功能,主治“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疮、肿毒”等。
河蚬,俗名沙蜊、金蚶、扁螺、黄蚬。栖息于淡水、咸淡水的河流、湖泊、沟渠、池塘等水域。巢湖数量较多。肉可食用,也可制成蚬干或冷冻肉远销国外。蚬肉有“清热、利湿、解毒”之性能,蚬壳有“化痰、去湿”之作用,也是烧石灰及制螺钿工艺的原料。
(四)两栖类
有石鸭、虎纹蛙、乌龟、鳖等。
石鸭,俗名土鸡、石蛙。黄山、银屏等山区溪涧中有少量栖生,其肉味胜于家鸡,能入药。
虎纹蛙,俗名水鸡、田鸡。生活于近山旷野、水田、池塘等处,成体肉味频佳。
乌龟,俗名山龟、草龟。生活在川泽、湖泊、池塘中,过去分布甚广,近几年来产量锐减,几乎濒于灭绝。肉可食用,龟肉、龟血、龟壳、胆汁均可入药。龟板有滋阳潜阳、柔肝补肾、消火明目、养血补心和退散虚热之功能。用龟板加工制成的龟板胶(乌膏),为珍贵补品。
鳖,俗称甲鱼、脚鱼,亦称团鱼,多生活于湖泊河池边的泥沙里,巢湖及沟湖河汊出产很多。肉味鲜美,有滋补作用。其肉、壳、血、脂肪、卵、胆、头皆可人药,是传统的国药。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水质污染严重,产量日趋下降,市价每斤15元左右。近期已有人工饲养。
(五)鲸类、水兽类
鲸类有江豚,俗名江猪。60年代前,裕溪闸、巢湖闸尚未兴建,长江中的江豚,偶有溯裕溪河而上,至巢湖进行觅食洄游,现已多年不见。
水兽类有水獭、水貂两种。
水獭俗名水狗,毛板珍贵,具有毛稠、轻柔的特点。从小驯养,可以捕鱼。獭肝入药,治虚痨、盗汗、咳嗽、夜盲等症。本市各水域均有少量分布。已有人工驯养、繁殖。皮毛加工出口。水貂俗称水老鼠,毛质甚优,属珍贵皮毛兽。近年本市下汤乡等少数地方开始引种养殖。
(六)蕨类植物
满江红,亦称红藻、绿莲,生于水田或沼泽中,可作绿肥,能抑制杂草生长,对水稻增产有良好作用,还可作鱼类及家畜的饲料,可药用,能发汗、利尿、祛风湿、治顽痒。
槐叶藻,生于稻田、池塘、湖沼中,多用作绿肥及鱼类、鹅、鸭、猪等的饲料,还可药用,内服治虚痨发热、湿疹,外敷治丹毒、疗疮及烫伤。
(七)单子叶植物
有蒲草、菹草、马来眼子菜、慈菇、黑叶轮藻、苦草、芦苇、菰、稗、荸荠、水浮莲、菖蒲、芋、紫萍、青萍、水葫芦等。
蒲草,又名香蒲,多年生挺水植物。嫩叶可做牲畜饲料,成草可编席,,制蒲包、草鞋,又是造纸和人造纤维的原料。叶是利尿剂;花粉内服可消炎,外用可止血;花絮的绒毛称蒲绒,可作枕芯。
菹草,亦称虾草、扎草,多年生水草,可喂猪养鱼,或作绿肥。
马来眼子菜,多年生沉水植物。在底质较硬的河边或湖泊中成群生长,沟渠、浅水处也有分布,产量可观。可作猪、鱼饲料,亦可作沤肥。
慈菇,俗称剪刀草、燕尾草,多年生挺水植物,沼泽地区及浅水带多见。其球茎含有较多的淀粉,可供食用,少数农民常种植出售。
黑叶轮藻,多年生沉水植物,境内河汊、圩沟、池塘等水域均有分布,是鱼、猪的好饲料。
苦草,俗称鞭子草、扁担草,多年生沉水植物。多生于河流湖泊中,本市分布极广。为鱼类、家畜上等饲料,也可作绿肥。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境内均有分布,尤以巢湖沿岸滩脚为多,为保土固堤植物。杆可作造纸和人造棉、人造丝的原料,也可织席、帘。花序可作扫帚,花絮可作枕芯。芦根可入药,性寒、味甘,功能清胃火、除肺热,主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等症。
菰,又名蒋,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有夏秋双季茭和秋季单季茭两种。其茎,俗称茭白、茭笋,可食。果名菰米。可入中药,有止渴、疗饥、解热、润肠胃之功效。叶可编草包或造纸,亦为奶牛的好饲料。
稗,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水、旱两种,为稻田主要杂草,籽可制糖饴、酿酒,也可作饲料,古代曾作为栽培植物供食用。
荸荠,俗称地栗、马蹄,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球茎富淀粉,可生食或熟食,也可入中药。全草体晒干后制成“通天草”,可除湿热,利尿通淋。
水浮莲,亦称大藻,多年生漂水无茎草本植物。喜高温多雨气候,繁殖迅速,产量高,是养猪、养鱼的一种高产青饲料。
菖蒲,亦称白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全市均有分布。体内含有细辛脑、丁香粉等挥发性物质,可作香料。民间在端午节常将菖蒲叶与艾草结扎成束,或烧其花序,以熏蚊虫。茎根入药,具镇静安神、化痰、健胃的功效。又常作为农作物驱虫剂。
芋,俗称芋艿、芋头,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食或代粮,也可以入药;叶柄可作饲料。
青萍、紫萍、芜萍,多年生漂水草本植物,均可做鱼类、家禽、家畜的饲料。青萍入药,可制发汗、消肿剂;紫萍入药,也有发汗、利尿、消肿的功能。芜萍在人工栽培下生长极快,是高产饲料。
水葫芦,亦称凤眼莲、凤眼兰,多年生漂水植物。多生于池塘、水沟等处。生长迅速,产量高,可作青饲料,亦可打浆喂鱼。
(八)双子叶植物
主要有水花生、金鱼藻、莲、芡、菱、水芹、半边莲、莼菜等。
水花生,学名空心莲子草,多年生水生匍匐草本植物,本市农村各地均有分布。亩产坷达三、四万斤,为猪、鱼的主要青饲料之一。
金鱼藻,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本市的湖河沟池到处都有,可作绿肥,也是猪、鱼的主要青饲料之一。
莲,在本市约有3千年的栽培历史,栽培品种可分三种:以采莲子为主的“子莲”;以收地下茎为主的“莲藕”,供观赏用的“花藕”。
芡,亦称鸡头,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种子球形,称芡实或鸡头米,供食用或酿酒。中医作健脾、涩精药用,具有优良的滋补功能。本市亚父、中等垾乡所产仁米品佳,畅销省内外。
菱,俗称菱角,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类型很多,可分为四角菱、二角菱和乌菱。果实含淀粉,供食用,鲜嫩者可作水果。茎、叶还可作饲料,其茎可作菜吃。利用空闲水面种菱,经济收益大,且不与农业争地。
水芹,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性喜温暖湿润,生长于沟渠、河汊或水田中,可人工栽培,在寒冬早春蔬菜淡季时,对市场供应起良好的调节作用。
半边莲,一年生湿润植物,田边、河湾到处都有。能人药,治咬伤或蜂蝎螯伤,具散瘀、消肿、解毒、平气功能。
莼菜,亦称淳菜、水葵,多年生浮叶植物。性喜温暖,宜于生长在清水池中。富有胶质,茎叶幼嫩甜美,柔滑可口,具有特殊清香味。本市许多地方都有生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渔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