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市圩口主要分布在柘皋河、裕溪河、清溪河、兆河及巢湖沿岸。清初兴建的主要圩口有武城、伍贾、贾塘、黄周、落城等,到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全县共有圩口85个。
民国24年(1935),巢县滨河、湖有圩埂196处,长203公里,圩区耕地19.52万亩。最大圩口是武城圩,在县西,长43里,捍御巢湖水,关系田1.4万亩;此外还有:伍贾圩,在县西,长8里,捍御巢湖、天河水,关系田2400亩;贾塘圩,在县西,长9里,捍御巢湖、天河水,关系田3600亩;黄周圩,在县东,长20里,捍御天河水,关系田8000亩;落城圩,在县东,长20里,捍御天河水,关系田8000亩。1949年有大小圩口281个,河、湖堤长438公里,圩区耕地13.75万亩。堤埂顶高程一般在10米左右,其中有230个小圩(读如月)堤埂顶高只有9米左右,汛期常出现渗漏、崩坍、溜堤。1949年巢县遭洪水灾害,先后有130口圩溃破,淹田6.89万亩。1954年遭遇特大洪水,最高水位达12.93米,全县所有圩口全部溃破。汛后堵口修复。有条件的圩区实行联圩并圩,缩短防洪圩堤,减轻群众负担。形成较大的联圩有8口。
1955年秋,中垾乡实行了第一次联圩,将中垾沿巢湖的匡圩、王家圩、宁家圩、杨家圩等大小14口圩联成1.1万亩的中垾联圩。并在邱村由国家投资兴建了一座开敞式通天联圩闸,闸孔宽2.2米,高6米。1960年秋,中乡实行了第二次联圩,将武都、武城、三湘3口大圩和第一次联圩相并,耕地面积3.09万亩,在潘桥村兴建一座三闸两厢通天闸。1967年由国家投资将该闸改建成钢筋混凝上厢式闸,由15吨直升螺杆式启闭机控制运行。
1955年兴修水利中,坝镇乡将43个小圩联成8000多亩耕地的圩口(43联圩)。槐林乡将滨临巢湖的29个圩滩1.5万亩地筑堤圈圩联成南大圩,以后逐年都对圩埂加高培厚。沿裕溪河、柘皋河、清溪河的圩口,也都相继进行了联圩并圩。
1958年冬,由银屏区政府组织全区劳力将秀芙乡魏家圩以南,大庄村以东一片荒滩围成跃进圩,面积716亩,同时和魏家圩(面积1957亩)联成一体。1962年冬,银屏区政府再次组织劳力动工兴建跃进圩、魏家圩,和钓鱼乡的黄周圩,岱山乡的高小圩联成黄魏高联圩,面积9276亩。切开磨基墩岗嘴,山洪经钓鱼台入裕溪河。钓鱼台建五孔石拱桥,可常年通航。原黄周圩与魏家圩之间的芙蓉河上设两道拦河土坎。南口为北塘坝,长219米;北口为芙蓉坝,长160米。两坝上各建一道陡闸。
1959年冬,岱山乡兴工将三胜圩、张小圩、葫芦圩等圩并联成岱山联圩。圩内农田8260亩,圩堤长8.8公里。开了两条撇洪沟,一条自上龟山嘴至南坛下大河,另一条自吕婆店村后山脚至灰堆嘴村人北河口;由蒋家河出口设拦河大坝长50米,坝上建一开敞式通天大闸。1982年被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封闭式,装启闭机控制。
1971年冬,在整治裕溪河工程中,为裁直河道,将黄周圩一分为二,切出的一部分叫小黄周圩(又叫光明圩),面积1150亩。黄魏高联圩减为8133亩,圩堤长15.6公里。
1961年冬,沿河乡组织民工将蒋家圩、解家圩、鸭舌圩、周家圩及子圩联成沿河联圩,面积9400多亩,圩堤长16.8公里。开一条撇洪沟,自大焦村南至油坊入夏阁河,封闭各老河口。
60年代中期,亚父乡组织劳力兴修圩堤,将落城圩和沈家圩联成落沈圩,在原两圩间河道进出口建一土坝成一内潜沟。联圩后堤长16.5公里,耕地1.012万亩,向西和向北开了两条撇洪沟。1981年,成立巢城防洪工程指挥部,为使巢城免受洪水灾害,组织了专门施工队伍,大兴防洪工程。同时将城周原贾塘圩、东塘圩、安城圩、官圩等大小十余口圩联成护城圩,总耕地为1.15万亩,堤长26公里;其中沿巢湖圩堤长为4.9公里。新开东、西两条撇洪沟。1983年洪水位达12.15米时,巢城及护城圩城防工程安全渡汛。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通过联圩并圩,疏河筑堤,建站排水,将建国初期281口小圩联成现在的112口较大的圩。有万亩以上圩口4处,耕地面积6.75万亩;千亩以上圩口27处,耕地面积6.85万亩;千亩以下小圩81处,耕地1.79万亩1985年河、湖堤埂全长374.141公里,比建国初期缩短90公里。修整圩堤212公里,阶堤护岸2.63公里,修整涵闸陡门555座,新建涵闸陡门173座。与此同时,继1955年武城圩兴建机械抽水站之后,各主要圩口相继建起机电排灌站,大大提高了圩区灌溉和防洪排涝能力。 1958~1962年,圩区堤埂整修和加高培厚228公里,块石护岸8.5公里。继续联圩并圩又缩短堤线30多公里。滁河沿岸、柘皋镇附近及夏阁镇、炯炀镇附近约4万亩滩地经筑堤圈圩,开挖撇洪沟、建站排水,扩大了圩区耕地面积,消除了洪涝灾害。
1985年万亩以上灌区基本情况表

1985年万亩以上大圩基本情况一览表

1985年千亩以上圩区基本情况一览表


全市现有万亩以上大圩堤顶高程在12.5~13.5米之间,宽2~5米;千亩以上圩口堤顶高程12~13米;一般圩口堤高11米左右。圩外湖滩栽芦植柳,砌石护岸、圩内龙塘,进行平填,开挖撇洪沟,使山水不入圩。中垾联圩、南大圩、城防联圩、落沈圩、黄周圩、沿河联圩、43联圩、岱山联圩均能抗御20年一遇(象1969年11.8米水位)洪水位而不破圩。
在排涝方面,总装机241台1.307万千瓦,11台柴油机880马力,排涝总流量达66.146秒立米,每平方公里面积装机排涝流量(抽水模)0.416秒立米。千亩以上圩口耕地面积13.7734万亩,基本上达到五年一遇排涝标准(即日降雨量150毫米不受涝)。千亩以下小圩口约有1.63万亩耕地,达到三年一遇排涝标准(即日降雨量130毫米不受涝)。少数圩区主要是滁河沿岸新圈圩约有1万多亩耕地防洪排涝标准低,仍不能完全根治洪、涝、旱灾。圩区耕地有13.77万亩旱涝保收,占圩区总耕地89.4%。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