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饲养
本市畜禽品种主要有10个。其中猪1个,牛3个,羊2个,鸡1个,鹅鸭3个。巢湖麻鸭经济性状称著于世。畜禽生产结构大致为:水牛占29.7%,黄牛3.15%,猪占51.95%,家禽占14.58%,驴占0.14%,兔占0.01%,山羊占0.34%,绵羊占0.13%,乳牛147头、占0.14%。马饲养量很小,明末清初曾在油坊集、柘皋、夏阁、烟墩岗、巢城、庙集、中庙等13处设有马场,专为交通邮政服务,至抗战时期消失。建国初期,饲养驴骡830余头,主要用于推磨、运输,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至60年代末期亦基本消失。
1949~1952年,生猪存栏由1万头左右,增加至2.59万头,增长158.3%;大牲畜由1.38万头增长至1.84万头,增长33.3%;羊由211头增长至2100头,增长895.3%;家禽由17.9万只增至52万只,增长190.5%。
1957年生猪全年饲养12.1万头,比1952年增长55.5%;年末存栏5.6万头,增长53.8%。年末存栏羊3500头,增长40%;家禽存栏87.3万只,增长40.4%。大牲畜饲养虽受折价入社的影响,但存栏数仍达2.51万头,增长26.8%。1957年巢县畜牧产值1576万元。
1958~1961年,除羊增长30%外,与1957年相比,大牲畜下降20%;生猪下降65.7%;家禽下降64%;牧业产值下降14.9%。
到1966年底,大牲畜回升到2.4546万头,比1961年增长17%;生猪饲养20万头增长86.1%,存栏10.7753万头增长82%;羊3955只;家禽67.4万只;牧业总产值161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5%。
1966~1978年13年间,大牲畜平均每年存栏2.9万头;生猪年末存栏数由1966年19.6万头减少到1978年的14.4万头,下降28%,只有家禽增长了45%。
1982年与1978年相比,大牲畜存栏增加211头,增长7%;生猪存栏数稳定在13万头上下;家禽增长105%。
草食性牲畜饲养量增大,一向很少的驴1983年比1973年增长94%;家兔1984年存栏1021只。母畜饲养比例增加,1983年全市所繁殖的大牲畜9350头,比1978年增加1625头,增长21%;种母猪1.16万头,比1978年增加4402头,增长61%;猪、禽由“脂用型”、“兼用型”、“役用型”向“瘦肉型”方向转化。奶牛开始发展。
到1985年,全市畜禽饲养专业户、重点户1428户,占总农户的0.95%;其中养猪专业户324户,养禽994户。郊区养奶牛47头,一般户均收入700元左右,专业大户达万元以上。
1976年由苏北迁入本市庙岗乡钱六份自然村的养蜂专业户程文显、邹刍夫妇,1983年底养蜂130箱,获纯利1.05万元。1984年养265箱,获纯利2万元,固定资产增至2.43元,另自筹资金5万元,创建了“巢湖市蜂宝营养品厂”。该厂建有一座395平方米的二层楼,招工31人。在他俩影响下,1983年全市养蜂增至517箱,1984年增至1184箱,出现了18个养蜂专业户。
(一)繁育
建国前,家禽以自繁自育为主。1958年本市从西北引进四条秦川种牛,在巢南长岗岭茶场办场饲养。1956年商业部门在亚父乡放王岗和槐林乡开明山办猪牛牧场。1958年办起了望城岗猪场,1964年该场交由农业局领导。1961年全县种公猪只有12头。1962年农业部门在中垾乡兴办种猪配种站,饲养种公猪3头。1963年望城乡盛湾行政村、夏阁乡、独山乡开展耕牛繁殖示范工作。同年在省农业厅的支持下,在夏阁区农技站筹建省辖、县管的牛猪配种站,饲养种耕牛2头(其中秦川牛一头)。
家禽传统的繁育方法为“抱窝孵化”繁种,其次土炕孵坊生产苗鸭、鹅,其中以团山乡包坊行政村和亚父乡书桥行政村历史最为悠久。包坊孵坊始于19世纪70年代,是坝头何村农民何英亭从江苏六合学习回来同其弟何英杰、何英祝开办的,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1958年有700余人赴浙江、江苏、江西以及沿江江南传授技艺。1973年、1974年山东、江苏、广东、广西、福建、湖北、上海、江西、浙江等八省一市派人来亚父乡参观。
1985年全市共有孵坊94个(含电孵坊在内),全年生产苗禽1300余万只,远销到珍宝岛、海南岛、新疆、上海、杭州等地650余万只。
巢湖市家畜繁育方法,主要是纯种繁育和杂交繁育两大类。
牛出生后,一年内牛犊靠母牛乳喂养,半年后戴笼放牧,后穿鼻孔;成年牛,春、夏、秋以放牧为主,冬季以稻草和棉籽饼、豆饼等精料育肥抗寒。
猪出生后40天内吃母猪奶,40天后喂细糠加米糠水,30斤左右时阉割育肥,60~70斤时以粗料为主,120斤左右时圈养为主加精料促肥,早晚放牧积肥。
鸡的饲养方法,雏鸡以芝麻、菜籽为主,2~3天后开始喂碎米,20天后让其自然觅食,早晚辅助喂食。
雏鸭,少量的家养,大量的在野外水源处搭棚围圈喂养;鹅出壳后,喂碎米加嫩青草、菜叶,1.5斤左右时放牧。
水牛为本市主要役用牛,巢北丘陵占总头数的38.1%,巢南丘陵约占12.9%,圩区占28.3%,西部岗冲区占20.7%。公牛体重平均为460公斤,母牛平均体重345公斤。肉质不及黄牛,产乳较黄牛高。役力大,性温驯,行动迟缓,适于水田耕作。体壮,对疾病抵抗力强,耐热不耐寒。
黄牛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作商品出售,一般体重147.47公斤。舍养役用略大,头均体重262.3公斤。
奶牛为1958年8月19日引进,品种系荷兰奶牛,共4条,在巢北元山农场(现巢湖地区良种场)饲养。1983年环城乡伍贾行政村自筹资金,创办一个拥有47条荷兰牛的奶牛场。
本地猪属华北型。1956年普查,柘皋猪属定远猪种一个品系。现巢北丘陵饲养量占40.6%,巢南丘陵占12.6%,圩区占26.3%,西部岗冲区占20.2%。耐寒耐粗饲,母性好,每胎产仔12头以上。
羊主要有山羊和绵羊。按其产品用途主要为毛皮用品种。成年山羊体重26公斤,产肉15~20斤,以放牧饲养为主,耐粗饲抗病。
鸡分布全市,以黄山、沐集大鸡体型较大,活泼好动,羽毛短,多为黄棕色,觅食能力强,生长发育迅速,性成熟早,一般无就巢性,趾部无毛,产肉量少,成年公鸡体重2~2.5公斤,母鸡1.7~2公斤,年产蛋150~180个。
鸭多为昆山麻鸭、北京鸭和绍兴鸭。久负盛名的巢湖麻鸭为兼用型品种,经济性状优良,体型大,结实匀称,胸深体宽,肌肉丰满,羽毛丰满而有光泽,喙、脚、蹼多为灰蓝、黑、桔红色,公鸭颈上孔雀绿色,善潜水,觅食力强,生长发育迅速,肥育性能好。雏鸭生后60天体重可达2公斤以上。成年公鸭体重约2公斤,母鸭1.5~2公斤,年产蛋120~180个。肉质鲜美,骨脆油香,商品性好。
1958年起,在建立品种改良站的基础上,先后引进秦川牛、摩拉牛、海福特牛冻精;巴克夏、约克夏、长白猪、瘦肉型猪杜洛克;美利奴、考力代羊;獭兔水貂;罗斯蛋鸡、肉鸡、星杂288、新波罗、来杭鸡、苏赛斯、科尼西、浦东鸡;昆山鸭、北京鸭。
1979年在庙集乡用内江、约克夏、巴克夏猪与本地土种猪进行杂交。据24个乡526头经产母猪调查,平均窝产仔率11.78头,初生窝重22.78市斤,产后40~50天断乳,平均成活率10.08头,体重14.43斤。杂交效果,内江猪与当地母猪杂交所产的盲肥猪,平均日增重0.528斤;与约克夏或巴克夏杂交所产的猪日均增长0.432斤。夏阁配种站1963~1969年配种水牛315头,受孕率达85%;配种母猪914头。
1980年5月巢县兽医站于半汤乡汤山大队,利用海福特优良黄牛冷冻精液为当地黄牛进行人工授精,受孕5头,平均初生重20.8公斤,比当地黄牛重一倍,体役耐力持久,日犁田5亩。1983年柘皋配种站用印度摩拉牛冷冻精液为4头牛进行人工受精,受孕2头,初生分别重52.4公斤和43.5公斤,一月龄为85.5公斤。
(二)畜禽基地和产品
庙集乡种母猪生产地1984年全乡种猪饲养量达1767头,年提供商品仔猪3万多头。
凤凰养鸡场1983年同北京市畜牧局咨询服务公司合资,集资人民币200万元,联合筹办凤凰养鸡场,计划饲养1万只父母代种鸡和2万只肉蛋鸡。
巢湖市龙华种禽公司1984年9月,鲁桥乡与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合作投资78万元,建立孵化所、育雏室、种鸭舍、饲料加工厂等较为现代化的配套设施,引进世界著名的康贝尔蛋鸭和肉鸭,北京鸭由传统的放养方式转为工厂化生产。据观察记载,当年出壳的雏鸭饲育42天,平均体重2.25公斤,当年出售当年受益。1984年共出售种鸭1.4万余只,远销江苏、四川、湖南、山东等地。
亚父乡鸭苗禽生产基地1984年建立,并附设加工厂,当年育雏鸭200万只,育肥加工板鸭2.2万多只,远销上海、杭州及全国各地,获纯利4万多元。1985年12月在亚父筹建一座加工能力为100万只以上的禽类产品综合加工厂。
伍贾村牛奶场1983年由环城乡伍贾行政村自筹资金创办,有47条奶牛。
此外,1985年全市有畜禽生产专业户、重点户1421户,其中养禽专业户、重点户994户。
(三)产值
畜禽主产产值肉类1949年巢县总产量35.1万斤,年人均0.7斤,牧业总产值635万元。1952年81.6万斤,人均1.6斤。1957年肉类总产量173.7万斤,年人均3.2斤。“二五”期末,肉类总产量下降至59.2万斤,比“一五”期末减少114.5万斤,下降约4/5;年人均占有量1.2斤。牧业总产值773万元。
1965年肉类总产量485万斤,年人均10斤。猪肉产量428.1万斤,占88.3%;牛、羊肉10.4万斤,占2.1%;禽肉47.16万斤,占9.7%。1970年肉类总产量上升到649万斤,年人均11.1斤,牧业总产值1627万元。1975年肉类总产量上升到979.3万斤。1979年肉类总产量下降到942.9万斤,年人均13.5斤。1985年肉类总产量9754.1吨,总产值2482万。禽蛋类“一五”期末年总产1.0851万担,比1957年少8893担。“二五”期末年总产1.2513万担,1985年总产7.1914万担。
二、饲料
植物性饲料有玉米、青草、山芋藤、花生秸、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水芹菜、红萍、细绿萍、聚合草、野苋菜等青饲料约1.3亿斤;动物性饲料有螺蛳、蜗牛、蝇蛆、蝌蚪等饲料4000万斤;工副产品饲料有棉饼、菜籽饼、花生饼、芝麻饼、酒糟、糖糟、粉渣、豆渣、酱渣、麦麸、皮糠等约600万斤;矿物性饲料有蛋壳、石粉等4万多斤。
天然牧草1981年、1983年两次考察,全市草场总面积56.5万亩,其中一类草场面积16.8万亩,平均每亩产草量663斤,年总产草量1.1亿多斤;黄牛单位面积28.63亩,其中草坡28.6万亩,农田隙地27.9万亩;天然植被55种,其中属禾本科的黄背草、白茅草、清香草占70%,农田隙地以巴根草、牛筋草、稗草为主;豆科饲料占14%,以鸡眼草为主,其次是斑茅草、野高粱、竹叶青,主要分布于黄山、银屏、夏阁区,草场总裁蓄量为3440个黄牛单位;作物秸杆稻草1.8亿斤。平均每个黄牛单位实际利用饲料粮350.92斤,稻草1650斤。
建国前无加工设备,精粗饲料多以整体投放喂养。60年代初农村通电,每个大队都有小型粮食饲草加工厂。
1983年巢县成立饲料公司。1984年建成年产3000万斤的配合饲料加工厂,并在鲁桥、庙集、柘皋镇,兴办小型配合饲料加工厂,使饲料生产逐步科学化。
三、畜禽疫病防治
(一)疫病
牛常见病有瘤胃膨气、瘤胃滞缓风湿症、拐腿病、山芋黑斑病中毒、流感、难产、眼结膜炎、心衰竭症等,常年因病死亡率1%,1983年达3%。
1956年7月,首次在半汤乡汤山行政村发现炭疽病,耕牛死亡,人受感染,后封锁消灭。1966年再次发生。1956年初在黄麓、炀等地发现牛流行热。1972年7月18日在庙集乡杨岗村再次发现,死牛3条,染病11人,重病7人,后消灭。1971年青岗乡向阳村,1979年黄麓、炯乡雷方五村又先后发现炭疽病。
耕牛血吸虫病原流行14个乡212个自然村,感染3000多头牛。1968年县成立血防专业队,开始普查治病。1978年基本消灭,1985年经省检查验收完全消灭。
1981年冬在司集乡中龚村首次发现牛锥虫病。流行45个乡。1982年春,赵集乡下迟村,因锥虫病死亡耕牛12头;司集乡胡陶行政村42头牛发病34头,死亡3头。当年组织普查治疗。1984年普查1600余头,治疗1400头。
1983年秋在银屏、槐林部分地区又发现黄牛流行热。
1984年5月、9月、11月分别在休集小明堂村、半汤大奎村、团山小荚村发生狂犬病,小明堂村4头耕牛被疯狗咬伤死亡3头。
寄生虫病。1981年普查549头牛,查出肝片吸虫病14头,占2.5%;前后盘吸血虫病224头,占41%;捻转胃虫病24头,占4.4%。
猪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副伤寒、猪肺疫和流感、链球菌,其中猪瘟、猪丹毒、猪副伤寒死亡率分别占死亡总数的43%、10%、15%;生猪常年死亡率占饲养量的7%左右,1981年达9.5%。
1978年在团山乡小王家村首先发现五号病(蹄疫)流行,很快遍及全县,至1985年已消灭。
猪的寄生虫病主要有食道线虫、蛔虫、腭口虫、鞭虫、钧虫、肺丝虫和姜片吸虫等,1978年在县种猪场、散兵、炯炀、庙集、槐林普查3000余头,寄生率达55%。
家禽主要传染病有新城疫、鸡白痢、禽霍乱,每年死亡率占饲养量的20%以上。
(二)防治
机构人员1956年建立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每站配备畜牧干部1~2人。1985年收容民间兽医近百人。1962年相继成立区畜牧兽医站,共有民间兽医98人。1963年建立畜禽检疫站。“文革”期间,在45个乡成立畜牧兽医站。1979年进行整顿,1982年按省农业厅规定条例,考试择优录用206名兽医,民办公助,每年拨款2万余元。到1984年底,全市共有畜牧专业干部31人;其中本科学历8人,大专7人,中专10人。
防疫1953年开始,由政府拨出专款免费供应防疫菌苗和器械,每年进行春秋两季常发病的防疫。从1983年起,逐步改无偿为有偿防疫,改春秋两季定期突击防疫为常年补针和市场防疫。
医疗以区乡为单位,定范围巡回进行,重大疑难病症由市辅助医疗。1962年在部分地区试行耕牛保健合同,每头牛收费2元,兽医人员实行包防疫、阉割、治疗药费;生猪实行“四包一扶持”,即包防疫、阉割、治疗、药费,治疗无效死亡的每头猪扶持8~12元。
检疫1962年始,开展耕畜生猪市场和运输检疫工作。1963年巢县成立检疫站,“文革”期间中断,1980年又恢复检疫工作。至1984年止,共检疫生猪12万头、大牲畜2.36万头、蜂1.5544万群。1984年底,并始恢复市场白肉检疫工作,执行国务院关于“家畜家禽防疫条例”。
畜牧业生产发展情况
(1978~1985)


上一篇:第七节 农机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