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84年,全市划分为8个区,37个乡。
环城乡环绕巢城四周,面积43平方公里,辖灯塔、桥东、桥头、山口、伍家、贾塘、西圣、湖光、岗岭等行政村,有4196户、1.73万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该乡属新城区凤凰乡、贾塘乡。1956年并为凤凰乡。1958年成立凤凰公社。1963年改为环城公社。1984年更名为环城乡。
全乡地形北高南低,半山半圩,土地肥沃,土质属黄白土。全乡有大小圩口11个,兴建大小电力排灌站17座,水利条件优越。全乡耕地1.09万亩,主产稻、麦、油菜。1985年粮食总产1240万斤,比建国初增加一倍多,油料面积6277亩,平均单产173斤。多种经营发展较快。全乡自西而东,群山连绵,宜林山地1.38万亩。已造林1.1万亩。乡村企业有油厂、石场、农具厂、联运站、水电安装队、采石场、塑料厂、联运站等数十个单位,1985年产值903.39万元。该乡境内有省维尼纶厂、巢湖水泥厂等省、地直单位40多个。
东方红乡位于巢城北郊,面积12平方公里,辖红石、黎明、放王、王桥、官圩等行政村,有3710户,1.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8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期属新城区贾塘乡、凤凰乡。1958年属巢城公社、凤凰公社。1963年属环城公社。1970年从环城公社划出成立东方红公社。1984年更改为乡。
全乡地形北高南低,半山半圩,易旱易涝。建国后对东塘、青蒲、丁岗、小王等小圩口的堤埂加高培厚,开挖排灌沟渠,建造了大小5个电力排灌站,从而改善了水利条件。有耕地面积3580亩,主要种植蔬菜,年产蔬菜750万斤。林业有松杂树100多亩、果园51亩。养鱼水面70亩。
乡办企业有电镀厂、采石场、砖瓦厂、家具厂、水泥预制厂、建筑队、运输队、粮食加工厂、砂场、装卸队等,1985年总产值1550万元。
望城乡位于巢城西南郊,北临巢湖,距巢城2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辖三合、望城、皖光、盛湾、黄窑、天灯、高峰等7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有2164户,9279人,其中回族2人,余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银屏区,地跨天灯乡和三胜乡。1956年并为盛湾乡。1958年划归银屏公社望城管理区。1962年成立望城公社。1982年划归城关镇。1983年更改为乡。
全乡地处靠山临湖的狭长地带,一半丘陵,一半圩田。士质属黄板土、白土等,水利条件较好。建国后兴建小型水库4座(蓄水量为2.4万立方米),电灌站16处。耕地面积5091亩,以产粮为主。粮食总产,建国初期为315万斤,1985年增加到480万斤。山场1万亩,已植林7549亩。
乡村企业有建筑队、运输队、陶器厂、砖瓦厂等,1985年产值175万元。该乡黄窑、茶亭村生产陶制品已有千年历史,方圆数百里颇有名气。乡内有中央、省、地、市、区厂矿单位26个和巢湖闸1座。
望城岗上建有南山陵、园,园中建有烈士塔。
亚父乡位于本市东郊,距巢城4公里,面积21.31平方公里,辖亚光、书桥、团结、前进、四桥、清溪桥、旗麓、程家山口、旗鼓、义城等行政村,有2332户、1.1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4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属银屏区。1956年以亚父山命名,成立亚父乡。1958年成立亚父公社。1983年底更改为乡。
全乡地势平坦,圩区面积大。土质系灰白岩砂土。水利条件较好,兴建有电力排灌站11座。全乡有耕地1.3万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粮食总产1949年为649.45万斤,1985年增加到1473万斤。
企业有粘土矿、磷肥厂、家禽场、油厂、橡胶厂、农机修配厂、电镀厂、皮蛋厂、耐火材料厂等,1985年产值102.2万元。
栏杆乡位于本市北部,距巢城55公里,面积25.65平方公里。东依全椒,南靠青岗、赵集,西接肥东文集,北邻肥东高亮。辖栏杆、上头胡、立新、黄桥、新桥、洪桥、燎原、大傅、大胡等9个行政村,50多个自然村,有2221户、9997人,均属汉族。
该乡与肥东、全椒二县交界,建国前和建国初属合肥县。1958年属肥东县高亮公社。1969年从肥东县划出部分大队归属巢县青岗公社。1971年从青岗公社划出,以境内栏杆集为名新建栏杆公社。1983年底改为乡。
全乡地处丘陵地带,土地贫瘠,旱灾频繁。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247天,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随着滁河水利工程的兴建,该乡沿滁河东南岸新桥、立新、栏杆、上头胡四个行政村水利问题基本解决。1959年兴建洪桥水库1座,总库容量300万立方米;同年兴建上头胡电灌站1座,置75千瓦机组4台。全乡耕地面积1.58万亩,以粮棉种植为主。粮食总产量建国初为444.18万斤,1985年增加到933.54万斤。
乡村企业有油厂、瓦厂、轮窑厂、建筑队、商店、贸易公司等,1985年产值94.85万元。
全乡仅有一条石子公路连通合浦公路。
青岗乡位于本市北部,距巢城51.5公里,面积30.4平方公里。辖青岗、祠山庙、沿河、李逢集、苏福、陈泗湾、双李、朱桥、小高等9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有2462户、 1.08万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新民区。1956年以青岗集为名,成立青岗乡。1958年成立青岗公社,1983年底改为乡。
全乡属丘陵地带,岗垄起伏,水利条件较差。土质属黄白土和黑砂土,建国后虽经多次改岗造田,兴修水利,扩建张浩坝大尖口工程,但仍有部分高岗田久旱缺水;沿滁河低佳田大雨易涝,甚至成灾。1978年至1979年建陈泗湾一、二级电灌站后,水利条件大为改善,可灌溉1.23万亩农田。全乡有耕地1.68万亩,以粮食种植为主。粮食总产量建国初为537.45万斤,1985年增加到1032.86万斤。
乡村企业有油厂、轮窑厂、砖瓦厂、农副产品加工厂、绣花厂、建筑队等,1985年产值76.5万元。
全乡仅有一条石子公路连通合浦公路。
赵集乡位于本市北部,距巢城50公里,面积45.94平方公里。辖赵集、曹巷、梅亭、兴塘、田埠迟、明塘、长岗、山曹、刘同、胡大郢、小苏、北陈、王庄等13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有3092户、1.34万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新民区。1956年以境内赵集为名,成立赵集乡。1958年成立赵集公社。1983年更改为乡。
全乡属丘陵地带,土质多属黄板土、白土。土地贫瘠,水利条件较差。建国后,全乡新建小型塘坝水库20个,容量为100万立米;新建三级电灌站1座,引用滁河水灌溉农田。全乡耕地面积2.22万亩。农作物以粮食为主,总产1949年494.97万斤,1985年增加到1029.25万斤。有乡办林场2处,面积1332亩。乡村企业有砖瓦厂、油厂、粮食加工厂、建筑工程公司等,1985年产值129.7万元,利润13.8万元。
柳集乡位于本市北部,距巢城43公里,面积32.2平方公里。辖柳集、大龚、张岗、石门、南周、三李、周岗、上徐、火烧陈、南份、汤庙、陈桥等行政村,有2584户、1.126万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新民区的柳集乡、程桥乡。1956年以境内柳集为名,成立柳集乡。1958年属赵集公社。1961年从赵集公社划出,成立柳集公社。1983年底更改为乡。
全乡地势高,土质属黄白土。土地贫瘠,水利条件差,旱灾频繁。建国后兴建小型水库3座,挑塘筑坝600多处,兴建小型电灌站2座。全乡有1.75万亩耕地,1.54万亩可以得到灌溉。粮食总产量建国初为556.02万斤,1985年增加到1056.44万斤。
乡村企业有油厂、绣花厂、砖瓦窑厂、石场、酿造厂等,1985年总产值20万元。
鲁桥乡位于本市北部,距巢城51公里,面积24.81平方公里。辖鲁桥、石狮、张桥、老程、司集、余岗、沙石岗、山王等8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有2335户、1.02万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新民区鲁桥乡、司集乡。1951年属黄山区。1952年属鲁桥区。1956年为司集乡。1958年属司集公社。1972年8月从司集公社划出,以境内鲁桥为名,成立鲁桥公社。1983年底更改为乡。
境内有三岗四冲,乡南沿山易旱,乡北沿河易涝。建国后开挖了环山渠,兴建沿山一带的横坝、龙华两座水库,可蓄水187万立米。近年来,又兴建了骆岗电灌站和松棵二级站,基本上解决了旱涝问题。全乡耕地面积1.62万亩,以粮为主,兼种棉花。粮食总产建国初为507.6万斤,1985年增加到1009.8万斤。
乡办企业有砖瓦厂、农具厂、机砂厂、油厂、石场,1985年产值137万元。
司集乡位于本市北部,距巢城54公里,面积37.22平方公里。辖坊集、东黄、郝鲁、胡陶、杨桥、涧户高、西娄、下刁、李桥、王崇、中龚、联合等12个行政村,91个自然村,有3163户、1.45万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新民区司集乡和坊集乡。1951年属黄山区。1952年属鲁桥区。1956年撤区并乡,以境内司集为名,成立司集乡。50年代,群众性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诗歌创作尤为突出,1958年被中央誉为全国文化乡,曾一度改为“诗集乡”。公社化时,成立司集公社。1983年底更改为乡。
全乡地形南北长,东西短,南高北低。土质属黄土、白土。水利条件差,沿河低洼田易 涝,沿山高岗易旱。建国后兴建大衖水库,可蓄水300万立米。开挖3条主干渠:一条长4450米的环山渠;一条长800米的导流沟,底宽4米,沟面宽20米,深7米;一条主洪沟,长2850米,底宽6米,沟面宽24米,深8米。兴建了西赵、葛汪两个节制闸和徐岗、小苏、小柯三个电灌站,以及引江工程大王一级电灌站,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排灌系统。全乡耕地面积2.56万亩,以粮为主。粮食总产1949年为886.55万斤,1985年增加到1530.61万斤。山地造林5378亩。库、坝、塘水面渔业生产发展较快。
近几年兴办了油厂、印刷厂、面粉厂、绣花厂、石场、鱼苗场、拖拉机站、建筑队、铁木农具厂、水泥预制厂和6座砖瓦窑厂,1985年总产值117万元。
黄山乡位于本市北部,距巢城30公里,面积85.22平方公里,辖八字口、光明、黄山、横坝、跃华、山里许、圆通、马山、老靳、花苗地、河滩等11个行政村,101个自然村,有2391户,1.06万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拓黄区圆通乡、尉桥乡。1951年属黄山区。1956年撤区并乡,以黄山为名,成立黄山乡。1958年成立黄山公社。1983年又改为乡。
全乡属山区,土质多系砂黄土。由于地形特殊,山高土浅,可耕面积少,易旱。近年来兴建拦水坝和小型水库10座,总容量为40万立米。花苗地、河滩、横坝3座小型电灌站(共88千瓦),对抗灾保收起到很大作用。全乡耕地1.01万亩。粮食总产量1985年250.66万斤,比建国初增加一倍,多种经营有较大发展,山场种植杉木、马尾松、侧柏、国外松、小元竹、茶叶以及苎麻、玫瑰花、黄花菜等。
乡村企业有油厂、砂厂和6个砖瓦厂,1985年总产值11万元。
柘皋乡位于本市北部,距巢城24公里,环绕柘皋镇,面积24.9平方公里。辖锦旗、建和、前李、远景、台浦、柘皋、白庵、星火、金平等9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有3276户、1.3万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柘黄区柘西乡、柘北乡、南平乡。1951年属柘皋区。1952年属清涧区。1956年属柘皋镇。1959年春与板桥、峏山、分路等公社合并成立柘皋公社。1961年板桥、峏山、分路三公社又从柘皋公社划出。1965年柘皋镇从柘皋公社划出。1969年又与镇合并。1971年镇划出。1983年改社为乡。
全乡土质属黄土和黑土。由于地处丘陵,水利条件较差。60年代兴建了柘黄、柘方电灌站。1979年疏浚了柘皋河、金平河和远建河,兴建了5座小型电灌站,挖塘筑坝,改善了水利条件。全乡耕地1.54万亩。农作物以粮为主,兼种棉花、蔬菜。粮食总产量1949年537万斤,1985年增加到1274万斤。
乡村企业有榨油厂、建筑队、冰棒厂、磷肥厂、小窑厂、拖拉机站、印刷厂、炕坊、油厂等,1985年总产值为300万元。
分路乡位于本市北部,距巢城35公里,面积36.4平方公里。辖工民、柯尹、丁周、南方、石口、大方、大树刘、三星、荣湾、接引庵等10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有3292户、1.45万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柘黄区三星乡。1951年属柘皋区。1952年属清涧区。1954年又划入柘皋区。1956年将三星乡、大树刘乡、民生乡部分自然村合并为分路乡。1958年成立分路公社。1983年底改为乡。
全乡地处丘陵地带,土质属黄白土,部分黑土。耕地2.27万亩。以粮为主,兼种棉花、花生。1985年粮食平均单产586斤,棉花面积2000亩,单产皮棉105斤。山场面积935亩,已植林470亩
乡办企业有油厂、磷肥厂、砖瓦窑厂、预制厂、印刷厂、家禽饲养厂。综合厂、饲料加工厂等,1985年产值104万元。
方集乡位于本市西北浮槎山南麓,距巢城40公里,面积64.66平方公里。辖方集、九李、清涧、杨旺、分王、涧周、山周、路店、九龙、浮山、斛塘、秦垄、徐山、合心、戴洼、军高等16个行政村111个自然村,有4402户、1.92万人,其中回族1人,余为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柘黄区。1951年属柘皋区。1952年属清涧区。1954年又属柘皋区。1956年撤区并乡,成立方集乡。1958年与庙岗乡合并成立浮山公社。1959年改为方集公社。1960年改为庙岗公社。1961年从庙岗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方集公社。1983年改为方集乡。
全乡地势北高南低,自东而西,岗垄起伏,土地贫瘠,旱灾频繁。土质多属黄棕土。耕地3.13万亩,以种粮食为主,兼种棉花,油料。
方集乡水利条件差。60年代,新建军高、小王两个电灌站,开挖干河一条,长达12.5公里,灌溉面积2万多亩。粮食总产建国初为1240万斤,1985年增加到2341.06万斤。山区造林1.2万亩。
乡村企业有砖瓦厂、油厂、鱼苗场、磷肥厂、砂石场等,1985年总产值85万元。
庙岗乡位于本市西北,距巢城30公里,面积41.34平方公里。辖农科队、王冲、东山、尖山、七里、莲花、庙岗、宋岗、鲁集、东聊、大吴、童集、坛冲、童坛、西峰等14个行政村,110个自然村,有1.68万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属柘黄区。1951年属柘皋区。1952年属清涧区。1956年又归柘皋区。1956年撤区并乡,成立庙岗乡。1958年与方集乡合并成立浮山公社。1960年改为庙岗公社。1961年分为庙岗、方集两个公社。1983年改为庙岗乡。
全乡地形长方形,属丘陵地带。土质多属黄砂土、白土和黑露土。耕地2.54万亩,以粮为主,兼种棉花、油料。
全乡水利条件较差,自建成尖山水库和柘方电灌站后,水利条件有所改善。粮食总产1949年为890万斤,1985年增加到1918.76万斤。境内盛产留兰香、打瓜子。
乡办企业有轮窑厂、砂场、油厂、拖拉机站、建筑队、酱坊、农产品加工厂等,1985年产值226万元。
板桥乡位于本市西北部,距巢城22公里,面积41.25平方公里。辖建国、杨庄、汪桥、五星、大塘、联塘、吴长、板桥、庙桥、建中、徐墩、大叶、国胜、和平、蒋渡等15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有4906户、2.03万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柘黄区。1951年属柘皋区。1956年撤区设板桥乡。1958年成立板桥公社。1959年属柘皋公社。1961年恢复板桥公社。1983年改为板桥乡。
全乡半山半圩,北边丘陵起伏,南边圩田低洼。土质属黄白土。建国后,开挖河塘,兴修水利,兴建了汤月、王祥两处电灌站。全乡耕地2.52万亩。农作物以粮、棉为主。粮食总产1985年为1623.8万斤,与建国初的917万斤相比,增加75%;棉花总面积3300亩,单产皮棉81斤。
乡村企业有农具厂、磷肥厂、砖瓦厂以及建筑公司和贸易货栈等,1985年产值147万元。
峏山乡位于本市西北部,距巢城26公里,面积93.94平方公里。辖刘岗、峏山、唐马、古灯、矮岗、龙泉、垛塘、天齐、前圩、驷马、大魏、大於、钱墩、新坝等14个行政村,79个自然村,有3931户、1.73万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属柘黄区峏山乡、高庙乡。1951年属柘皋区。1956年撤区并乡,以境内峏山为名,成立峏山乡。1958年成立峏山公社。1983年改为乡。
全乡属丘陵地带,有山有圩,土质属白土、黄土和黑土。耕地2.56万亩,以种植水稻、棉花、油料为主。粮食总产1949年为1028万斤,1985年增加到1840万斤。山场1000多亩,种植杉木、杂树;另有桃园300多亩,年产桃子2.5万担,素有“桃李之乡”之称。
乡村企业有磷肥厂、油厂、农具厂、拖拉机站,另有轮窑厂,1985年产值251.2万元。
下汤乡位于本市北部,距巢城18公里,面积29.7平方公里。辖苏垅、大裴、里岗、油坊、柯李、潘张、西陈、上孙、前刘、大黄、张华等11个行政村、79个自然村,有3601户、1.53万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属中苔区。1955年属夏阁区。1956年为新陈乡。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1981年以境内下汤水库命名,更名为下汤公社。1983年底改为下汤乡。
全乡岗垄起伏,属丘陵地带。土质系黄板土、盐碱土。全乡耕地面积1.86万亩,农作物以粮、棉为主。粮食总产1949年为557万斤,1985年增至1330万斤,1985年棉花种擅面积5500亩,产皮棉5000担。8个林场,已林面积1万多亩。
乡村企业有油厂、面粉厂、农具厂、拖拉机站、兽医站、建筑公司和砖瓦窑厂11座,1985年产值96万元。
境内有夏阁至八字口和苏垅至下汤水库石子公路两条。
独山乡位于本市北部,距巢城21公里,面积31.9平方公里。辖大夏、双连、小王、尉子桥、龙泉、张梁、下陈、杨山、独山、下杨、苏岗等11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有2942户、1.3万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为中苔区的独山乡,柘黄区的西峰乡和尉桥乡的一部分。1956年撤区并乡,并为西峰乡。1958年以境内小独山为名成立独山公社。1983年底改为独山乡。
全乡士质多属黄白土。建国后兴建姚洼水库、大苏电灌站(每个行政村都兴建了小型塘坝)和小型电灌站3座,对抗灾保收起到一定作用。全乡耕地1.93万亩,以种植水稻、棉花、油料为主。粮食总产1949年为676万斤,1985年增加到1062万斤;棉花、油料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乡村企业有砖瓦厂、磷肥厂、建筑社、育种厂、拖拉机站,1985年产值95万元。
沿河乡位于本市北部,距巢城14公里,面积19.3平方公里。辖成子圩、四李、大朱、张杭、颜刘、大荚、大焦、高孙、横坦等9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有2254户、9310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中苔区。1955年属夏阁区。1956年撤区并乡成立沿河乡。1958年划为夏阁公社沿河大队。1961年成立沿河公社。1983年底改为沿河乡。
全乡三面环水,北靠岗峦,易涝易旱。土质多系黑粒土和白士,兼有部分黄砂土。水利条件较差。1960年兴建机械排灌站1座,1962年改为电力排灌站,灌溉面积3万多亩。全乡耕地1.36万亩,以粮为主,兼种棉花、油料。粮食总产建国初为550万斤,1985年达到1123.77万斤。
乡村企业有农具厂、油厂、砖瓦厂以及粮食、面粉加工厂和板鸭厂等,1985年总产值85.4万元。
境内东有夏阁河,南和西有柘皋河,北有柘乌公路,乡建公路纵贯南北,水陆交通比较方便。
炯炀乡位于本市西部,距巢城30公里,面积40.6平方公里。辖姚王、郭疃、坝拐、永丰、朝阳、大高、曙光、南洪、炯西、新华、指南、中李、济众等13个政村,70个自然村,有3844户、1.59万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黄区。1955年属炯炀区。1956年并为炯炀乡。1958年与花集、歧阳等乡合并成炯炀公社。1961年划分为炯炀、歧阳、花集、凤凰、四个公社。1983年将炯炀公社改为炯炀乡。
全乡地势自西向东倾斜,靠近巢湖的两个行政村有少数圩田,其余都是岗冲起伏的丘陵地带。土质属黄土、白土和黑砂土。有耕地2.14万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棉花、油料。建国后,疏导了炯炀河,兴建了永丰、立新、大吉寺、新坝、炯西等水库,增建了二级分站,兴建了中小型电灌站8座,基本上实现旱涝保收。粮食总产1985年达1658万斤,比1949年增加近一倍,1985年植棉面积8531亩,单产皮棉96斤,已林面积4000多亩。
乡村企业有磷肥厂、砖瓦窑厂、油厂、综合厂、铁木竹农具厂等,1985年总产值为123.99万元。
花集乡位于本市西部,距巢城32公里,面积36.18平方公里。辖颜岗、大苏、花集、西花、上杨、固山、太和、五联、秦桥、堘山、合裕等11个行政村,64个自然付,有3735户、1.65万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属黄区的花集乡和柘黄区的童集乡、尖山乡。1955年属炯炀区。1956年并为花集乡。1958年属炯炀公社。1961年从炯炀公社划出一部分大队成立花集公社。1983年底改为花集乡。
该乡属丘陵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士质属黄土、黑土和少量的小红砂土。过去是一个低产易旱的地方。建国后,建成二、三、四级电灌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灌溉水系。全乡耕地1.94万亩。农作物以水稻、棉花为主。粮食总产量1949年为538万斤;1985年增加到1372万斤,1985年植棉面积7010亩,单产皮棉87斤。境内大官山、横山蕴藏磷矿、白云石和大理石。沿山7个行政村均建有林场。
乡村企业有轮窑厂、鳞肥厂、农具厂、油毡厂、磨化石厂、粮油加工厂等,1985年总产值251.5万元。
凤凰乡于本市西部,距巢城31公里,面积30.12平方公里。辖凤凰、西肖、均塘、梁巷、三份、清净、大程、新民等8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有2470户、1.06万人,均属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炯黄区清净乡、凤凰乡。1955年属炯炀区。1956年撤区并乡,并入炯炀乡和歧阳乡。1958年属炯炀公社。1961年从炯炀公社划出部分大队成立凤凰公社。1983年底改为凤凰乡。
全乡地处驷马山西南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丘凌地带。土质多属黄砂土、白土。建国后兴建了一、二级电灌站,开挖长达8000米的灌溉渠,灌溉面积7600多亩。全乡粮食总产1949年为470万斤,1985年增加到1200万斤,1985年值棉面积6414亩,单产皮棉97斤,全乡已林面积660亩。
乡村企业有农机具修配厂、磷肥厂、砖瓦厂、建筑队和粮油加工厂等,1985年产值为148.43万元。
歧阳乡位于本市西部,距巢城21公里,面积31.78平方公里。辖淮南、淮合、戴桥、马道、鲍岗、歧阳、鲍圩、巢湖、西宋、唐嘴等10个行政村,57个自然村,有4064户、1.63万人,均为汉族。
该乡建国初属黄炯区歧阳乡、唐嘴乡。1955年属炯炀区。1956年为歧阳乡。1958年属炯炀公社。1961年从炯炀公社划出一部分大队成立歧阳公社。1983年底改为歧阳乡。
全乡地形东北高,岗垄起伏,西南沿湖偏低易涝。土质属黄白土、黑砂土。近几年来,兴建了一座电力灌溉站,各村都建了电力排灌站。全乡耕地面积2.07万亩,以粮为主,兼种棉花、油料。粮食总产1949年为620万斤,1985年增至1739万斤。乡、村办林场3个,成片造林700亩。
企业有2座轮窑厂和粮油加工厂、农具厂等,1985年产值245.12万元。
庙集乡位于本市西部,距巢城15公里,面积28.14平方公里。辖庙集、太平、乐桥、周杨、广严、上吴、蛟龙、赵桥、祝荚等9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有3192户、1.34万人,均为汉族。
建国初该乡属中苔区广严乡、庙集乡。1956年并为广严乡。1958年与中垾、武都乡合并成立中垾公社。1961年划出部分大队,以境内大庙集命名,成立庙集公社。1983年底改为庙集乡。
全乡地形北高南低,黄白土。耕地面积1.85万亩,主种水稻,兼种棉花、油料。粮食总产1949年为680万斤,1985年增加到1425万斤;棉花、油料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乡村企业有油厂、窑厂、综合厂、饭店、商场等,1985年产值165.7万元。
中垾乡位于本市西部,距巢城13公里,面积35.45平方公里。辖建华、冲袁、三圩、王庙、潘桥、中垾、明星、罗巷、巢湖、联圩、武都、沿湖、祝荚等13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有4473户、1.94万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属中苔区。1956年并为中垾乡。1958年与广严乡、庙集乡合并成立中垾公社。1962年分为中垾、庙集两个公社。中垾公社于1983年底改为中垾乡。
全乡均为圩区(中垾联圩),圩内建有4座电力排灌站,装机11台;沿圩埂大部分自然村均建有小型电力排涝站。全乡耕地2.7万亩,主种水稻、油菜。粮食总产1949年为1112万斤,1985年增加到2516万斤;1985年油菜产量350多万斤。
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厂、磷肥厂、带锯厂、鱼苗厂等,1985年产值287.49万元。
淮南铁路、合裕公路贯穿东西,交通便利。
建麓乡位于本市西部,距巢城44公里,面积22.07平方公里。辖张洼、洪疃、田埠、向明、富塘、展农、唐疃、东方等8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有2378户、9448人,均为汉族。
建国初属炯黄区的黄麓乡以及指南乡、官塘乡的一部分。1955年属中庙区。1956年并为复兴乡。1958年公社化后属黄麓公社。1962年划出单独成立公社取名建麓。1983年底改为建麓乡。
全乡属丘陵地带,黄砂土。水利条件较差,旱灾频繁。当地有“家住巢湖沿,望水旱掉田”的民谣。多年来,兴修塘坝,兴建建麓,明星、展农等5座水库以及小型电灌站4座。耕地1.19万亩,以粮为主,兼种棉花。粮食总产比建国初增加一倍多;1985年植棉面积4400亩,皮棉单产112斤。多种经营也有发展,除四旁植树外,有5个集体林场,已林面积1200多亩。
乡村企业有油厂、窑厂、农具厂等,1985年产值72.45万元。
黄麓师范设在该乡。张治中先生故居座落在洪家疃,巢城每天有客班车通达。
临湖乡位于本市西部,距巢城46公里,面积22.5平方公里。辖东红、马岗、张岗、岗泉、裕华、合群、元觉、许村、临湖、石桥、胜源、河东等行政村,有2215户、9027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该乡属炯黄区湖滨乡。1955年属中庙区。1956年并为中庙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黄麓公社。1962年划出部分大队单独成立临湖公社。1983年底改为临湖乡。
全乡属丘陵地带,黄白土。大部分高岗垅,易旱;南部有部分圩田,低洼易涝。建国后,兴建1座水库,总容积为134万立米,灌溉面积8300亩。1966年又兴建临湖电灌站1座,装机2台,计190千瓦;并建有6座小型电灌站,开挖抗旱渠4公里,改善了水利条件。全乡耕地面积1.23万亩,农作物以粮、棉为主。1985年粮食总产比建国初增加一倍多;植棉面积4230亩,单产皮棉112斤。
乡村企业只有1个农具厂和1个砖瓦窑厂,1985年产值44.2万元。
花塘乡于本市西部,距巢城45公里,面积17.12平方公里。辖大联、长源、泽光、周黄、新光、徐盛、陈村、九疃、王疃、清河、陈吴等11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有2631户、1.05万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该乡属黄炯区。1955年属中庙区,1956年并入复兴乡。1958年公社化时,隶属黄麓公社,1962年由黄麓公社划出部分大队,以境内花塘河为名,成立花塘公社。1983年底改为花塘乡。
全乡土质属黄、白土壤。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丘陵岗垄起伏,南部沿湖成圩。建国后,兴塘筑坝,加固堤坝,兴建一、二级电灌站,基本上能旱涝保收。全乡耕地1.15万亩,以种植粮、棉为主。1985年粮食总产1113万斤,比建国初增加一倍多;植棉面积4100亩,亩产皮棉96斤。
岱山乡位于本市南部,距巢城7公里,面积32.2平方公里。辖吕婆店、三胜、葛庄、屏峰、双喜、北河口、黄冲、山高、银山、大秀、高小圩等11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有2778户、1.26万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该乡属银屏区岱山乡、箕山乡。1956年并为岱山乡。1958年为银屏公社岱山管理区。1961年以境内岱山命名成立岱山公社,1983年底改为岱山乡。
该乡地势南高北低,半山半圩。土质属黄土和盐碱土。水利条件比较优越,全乡兴建小型电力排灌站14座、小型水库5座,旱、涝保收。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圩田和4个山冲梯田。全乡耕地面积1.23万亩,主种水稻。粮食总产1949年为551.63万斤,1985年增加到1200万斤。林地集申在公路南的笆斗、乌龟、黄牯、岱山等处,已林面积达1.1万亩。
乡村企业有机械轮窑厂、手工砖瓦厂、农具厂、油厂、酿造厂和花木公司等,1985年产值225万元。
巢无公路贯穿境内,裕溪河边建有岱山港码头,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银屏乡位于本市南部,距巢城15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辖项山、凌山、大山洼、大岭、后洞、董山、小岭、邵山等8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有1493户、7067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该乡属银屏区大岭乡、项山乡。1956年并为银屏乡。1958年以境内银屏山命名,成立银屏公社。1983年底改为银屏乡。
境内银屏山(海拔494.2米)为主峰,四周群山环抱,土质多系砂石黄土。经济作物以茶、麻为主。全乡耕地面积3787亩。建国后,利用山区自然条件,拦洼筑坝,兴建小型水库及塘坝32处,总容量为40万立米,改善了水利条件。年产茶3万斤左右,麻7.28万斤。已林面积4万亩。境内蕴藏有无烟煤,多数村庄群众进行小型开采。
乡村企业有补加剂厂、农具厂、建材公司和建筑队等,1985年产值20万元。
境内有乡建的项山——走马岭——仙人洞、项山——散兵、项山——岱山屏峰行政村公路三条。巢城有循环班车通达,交通方便。
秀芙乡位于本市南部,距巢城11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辖白牡、箕山,芦塘、张山、芙蓉、岭南等6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有2395户、1.11万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该乡属银屏区秀芙乡和白牡乡的一部分。1956年并为秀英乡。1958年成立秀芙公社。1983年底改为秀芙乡。
全乡三面环山,一面临河,西高东低,带状地形,黄砂土质。建国后兴建小型水库、塘坝15座,小型电灌站1座。全乡耕地面积7375亩,山场已林面积2.77万亩。水稻栽插大部分在山间梯田和两口小圩中;经济作物有苎麻、水果(石榴、柿子、花红)、茶叶等,其中“大秀云雾”、“白牡天池”茶较有名气。
乡村企业有小煤矿、石场、油厂、建筑公司等,1985年总产值350万元。
钓鱼乡位于本市东部,距巢城15公里,紧靠裕溪河西、南岸,面积20平方公里,东与含山县东关、林头两乡隔河相望,南与无为黄龙乡毗连。辖山程、东张、长风、刘湾、爱国、杨庵、钓鱼、土桥、联盟、锥山、合丰等11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有2473户、1.03万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该乡属银屏区黄周乡、钓鱼乡和白牡乡一部分。1956年并为黄周乡。1958年以境内钓鱼台命名成立钓鱼公社。1983年底改为钓鱼乡。
全乡地势平坦,基本属圩区,土质多属砂黄土和盐碱土。建国初兴建小型电力排灌站15座。全乡有耕地1.07万亩,主种水稻。粮食总产建国初为429万斤,1985年增加到823.7万斤;沿山一带已林面积5536亩。
乡村企业有体育器材厂、油厂、林场、建材公司、小型铸造厂和几处石场;新建两座港口码头,建材石料、石灰可运往合肥及长江沿岸的大中城市。1985年产值519万元。
高林乡位于本市南部,距巢城26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辖高林、卜庙、大王、姥山怀,老张、新泉、马厂、观泉、大江、中心、郎中、笑泉等12个行政村,92个自然村,有3297户、1.55万人,均属汉族。
全乡建国初属槐林区。1956年并为高林乡,1958年成立高林公社。1983年底改为高林乡。
该乡三面环山,一面临湖。除2500亩圩田,其余都是山区丘陵地带。土质多属黄砂土和白土。建国后兴建小水库2座,一条大干河,两座电灌站。全乡耕地1.57万亩。农作物以粮、棉为主。粮食总产1949年为392万斤,1985年增加到1496万斤。造林1.2万亩(经济造林2966亩),柑桔2680亩。
乡办企业有油厂、花炮厂、农具厂、窑厂和贸易货栈等,1985年产值98万元。
沐集乡位于本市西南边缘,距巢城44公里,面积37平方公里。辖沐集、陈岗、兆河、绿化、白水、闸北、周庄、九冲、万年、横龙、欧桥等11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有2810户、1.41万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该乡属槐林区。1956年成立沐集乡,1958年改为沐集公社。1983年底更改为乡。
全乡岗冲起伏,有部分圩滩田,易旱易涝。土质属粘黄土和白土,比较贫瘠,有南大荒之称。建国后兴建电灌站4座,开挖灌溉沟渠20多华里,灌溉面积达1.8万亩。全乡耕地1.97万亩,主要作物以粮为主。粮食总产建国初为688万斤,1985年增加到1869万斤。
乡村企业有油厂、粮食加工厂、农具厂、轮窑厂和联运队等,1985年产值120.1万元。
海如乡位于本市南部,距巢城40公里,面积27.64平方公里。辖潘傅、九龙、海如、郭刘、蒋冲、平安、花山、井峰、龙山、惠丰、三垅、染坊等12个行政村,107个自然村,有4215户、2万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该乡属槐林区。1952年属坝镇区。1956年并为海如乡。1958年成立海如公社。1983年改为海如乡。乡名是以烈士胡海如的名字命名。
全乡属丘陵地带,多属砂黄土,部分白土。1958年兴建蒋家冲水库、龙山水库和山洼水库,总容量为460万立米;另有武山电灌站,沿山开挖灌溉渠25华里,环绕海如乡,水利条件优越。全乡有耕地2.4万亩,以生产粮食为主。粮食总产1949年为720万斤,1985年增加到2392万斤。土特产有山芋淀粉、粉丝等。社员以加工渔网为副业。山场已林面积2.1万亩,还有部分茶场。
企业有油厂、粮食加工厂、豆制品加工厂、贸易货栈等,1985年产值70.3万元。
青山乡位于本市西南,距巢城52公里,面积23.3平方公里。辖青山、兆明、涧泉、龙王、竹林、沈衙、湖东等7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有2364户、1.18万人,均属汉族。
建国初该乡属槐林区。1952年属坝镇区湖东乡、泉水乡。1956年划归沐集乡、坝镇乡。1972年从沐集、坝镇两公社分别划出部分大队以境内青山命名成立青山公社。1983年底改为青山乡。
全乡有山、有岗、有冲、有圩,土质有黄土和白土。全乡耕地面积1.19万亩,以种植水稻为主。1985年粮食总产1127万斤,比建国初增加一倍以上。
乡村企业有砖瓦窑厂、油厂、农机厂、豆制品作坊、综合商店和两个石场,1985年产值为60.1万元。
水陆运输比较方便,陆路有汽车直达巢城,水路由兆河通往巢湖。
上一篇:第四节 镇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