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戏剧
目连戏亦称劝善戏,明清时期,在本县秋浦河中上游一带广为流行。县内目连戏班社,早期演出传奇剧《梁武帝》和《西游记》(元代杨暹所作),明末增演郑之珍的《目连三本》(即《傅相升天》、《傅罗卜救母》、《哑老背疯婆》),清时又增演张照的目连戏《劝善金科》。演出活动以明末清初为最盛。相传,爱国诗人吴次尾一次回故里时,看到乡亲演出目连戏的盛况,当即挥毫写了“大演”二字,贴于台首,乡人为之振奋,便以此二字作地名,从明末沿用至今。
《目连三本》为明代戏剧家郑之珍(号高石)寓本县剡溪村(今新农、星火)时所作。郑存《新编目详戏劝善戏文》的“序”中自述:“幼学夫子而志春秋,昔文不趋时,而志不获遂,于是萎念于输场,而游心于方外;则寓秋浦之剡溪,乃取目连救母之事,编为劝善记三册,敷之声歌……。”挺传,大寓坑班社前辈老艺人李清太和高田班社的第一代艺人,均直接从师于郑之珍。
目连戏的演出,一般连续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行当有生、旦、净、末、丑,化装和衣着,除猖神、恶鬼戴假面具外,其它与京剧、徽剧基本相同,唱腔有高腔、和尚道士腔,兼用民间风俗歌曲,伴奏不用丝弦乐器,专用锣鼓和大琐呐。
黄梅戏清末,黄梅戏(时称“黄梅调”)即在本县民间口头传唱。民国初期,湾里苏(已淹入太平湖)等地开始搭台演唱黄梅戏,戏台和服饰比较简单。音乐主要用打击乐伴奏,唱时除数板、对板、二行、三行等唱腔外,其他每句行腔的尾音大多由锣鼓伴奏,后台演员同声帮唱。至民国中期以后,开始有胡琴伴奏。演出的剧目有:《山伯访友》、《小辞店》、《七仙女下凡》、《描药方》、《大私访》、《张朝宗告曹》、《二龙山》、《鸡血记》等。演出中间往往掺插“打采”节目,以争得观众抛“彩钱”。建国后,黄梅戏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新的发展。该戏在县内流传广泛,最为群众所爱看爱唱。
从傩戏是本县流传最早最古老的戏种。它的演出活动,多半为了祭祀鬼神,祈求农业丰收和人畜兴旺,同时兼以娱乐为目的。自明至民国初期,在本县秋浦河一带及其上游珂田等地广为流行。无职业班社,一般由大姓氏宗族牵头举办。演出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有时初十、十三也演出,于日落时开始,至次日太阳升起时结束,俗称“两头红”。演出以傩舞开场,再正戏,最后唱小戏(吉祥词)落幕。正戏剧目有《孟姜女》、《陈州散粮》、《刘文龙》等10余种。傩舞及小戏剧目有《打赤马》、《新年斋》、《童子拜观音》、《十二月采花》、《魁星点斗》、《五星齐全》、《舞旗》、《舞伞》、《拜年》等。傩戏的声腔古朴、粗犷,一般取材于当地山歌小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唱时演员动作幅度大,并配以笙萧鼓乐,有时还喊叫或说一些驱邪赶鬼或祈求丰收平安的话,气氛热烈。
2.灯会
本县向有举行春节灯会的习俗。盛行的灯类有龙灯、狮子灯、跑马灯及各式花灯。
龙灯有滚龙、花龙两种。均用竹、木、布(或纸)扎成,龙身长7至12节,龙腹中点燃蜡烛,前有龙球引导,称“戏球”。当“龙”到达每个村庄集镇时,家家户户都燃放鞭炮迎接,有的还给“龙”披红挂绿或赠送香烛。1982年,县内组织春节龙灯会,参加比赛的有27个舞龙队,七井公社舞龙队夺魁。

狮子灯有单狮、双狮两种。用竹、木、布等制成狮形,由两人藏于内仿狮之动作配合戏玩,另一人持彩球先导,令“狮子”作各式抢球、含球、扑球之状,同时配以锣鼓声,农村习惯张挂灯笼,将“狮”引入堂前玩耍,并不断燃放鞭炮助兴,以示喜庆。
跑马灯用竹、彩纸或布制成,从马腰处分成前后两段,系于表演者腰间,似人骑在马背状。表演人数一般24人,多达40余人,表演的内容常见的有《昭君和番》、《穆桂英挂帅》等。表演者按自己所任的角色化装。马队表演时,演员按统一规定的舞蹈动作,走各种马趟及水波浪、十字花,“马”时而昂首嘶鸣,时而狂奔跳跃,场边有人击打锣鼓,手擎各式花灯。跑马灯,多在农历正月间表演。
花灯以竹扎成动物或花果状,糊以彩纸,也有扎成矩形,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画出各式人物,或书写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利语。灯中燃烛,由儿童或成年人持举,亦有肩挑。闹花灯时,一般穿插狮子灯、跑马灯,以及“旱船”(又名“车上轿”)、“小放牛”、“渔夫打蚌壳精”等内容的嬉戏。
焰火1984年国庆35周年时,本县首次举办国庆焰火晚会,在木棉山西麓,用高射炮筒发射不同造型和颜色的花炮108发,观众达2万人以上。
3.小演唱
打连厢又称“霸王鞭”、“打花棍”、“金钱棍”。用竹棍和铜钱制成,一端或两端系上彩坠,表演时敲击身体各部,边打边唱,1人或多人表演均可。建国前,多在春节期间伴随花灯队表演。50年代每逢喜庆日,都有连厢队(一般为儿童)表演,演唱曲调有“十不情”、“十二月花棍”、“拥军金钱棍”和“翻身莲花”等。
秧歌、腰鼓建国初期,本县城乡流行“扭秧歌”和“打腰鼓”。唱词、舞姿及敲打腰鼓的套路均由北方传来。
十番锣鼓又名“一枝香”,为本县民间吹打乐,由铜锣、皮鼓、脆鼓、钹、喇叭、笛、云板等乐器配合演奏,节拍明快,音韵优美,常用于灯会或婚丧喜庆。
附:吹打乐“一枝香”

4.民歌
本县民歌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县文化部门已搜集整理的建国前后民歌200余首。过去,民间多以山歌、小调形式,边劳动边对唱或独唱,如《对花》、《牧童对歌》、《十爱姐》、《郎是荷叶妹是藕》等;亦有一人领唱,众人帮腔,如《赶羊》、《打夯号子》等;还有“四言八句”的歌谣、打油诗等,在县内广为流传。建国后,民歌的体裁、内容和表现形式有了新的发展,县内多次组织民间歌手登台演出。50年代著名歌手黄大学(河口乡人)经常在劳动工地以说唱形式自编自演了大量民歌,其中《一百个“子”》、《义务兵役真荣光》、《飞筑公路》、《兄妹采茶》等,曾风行一时,受到县政府表彰。1982年,矶滩文化站储帮庆和广阳茶场胡志萍演唱的《看电视》、《打松果》两首民歌,被选调参加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获演出奖。
附:建国前后民间歌谣节选
不能活在棺材里
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
若不闹革命,活在棺材里!
寡妇村变幸福村
寡妇村,冷冰冰,男戴肚子女不生。
恩爱夫妻不到老,呼天叫地没应声。
五天不到绝一家,五更未过死一人。
高堂大屋无人住,肥沃土地无人耕。
院里院外长茅草,满山遍野尽是坟。
共产党,大救星,寡妇从此有亲人,
主席挥手发号令,千军万马送瘟神。
送去瘟神换村名,村民改叫幸福村。
幸福村,乐盈盈,得福不忘送福人。
注:寡妇村,本名珂田村,清未有村民七百余名,后因血吸虫病危害,至建国前夕仅剩二百余人,其中寡妇84人,故称寡妇村。60年代起,改名幸福村(详见《医药卫生志》)。
情歌二首
(一)
情哥情妹赏荷莲,朵朵荷花出水鲜;
郎做荷叶妹做藕,荷叶生在藕身边。
(二)
喜鹊翘尾声声叫,情哥时时把我瞧。
低低叫声好哥哥,你呀你呀莫要瞧;
若是为我失了手,忘了工作少指标。
说谎歌
从来不唱说谎歌,说起谎来莫奈何;
高山头上鱼打子,急水滩上鸟作窝;
扁担搭桥马过河,蛇吞大象见得多。
见得多,牛皮我能吹得破。
正当做人莫学习
奉劝世人莫耍刁,犯刁天地不能浇。
多少刁人家豪富?常见刁人犯天条。
刁了钱财闯下祸,刁个官做关大牢。
刁道名字挨人骂,刁家子女没人瞧。
没人瞧,正当做人莫学刁。


下一篇:(四)文艺创作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