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旧时,由于受“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的科举制度影响,县内“读书于仕”之风盛行。明清时期,本县所设书院即为当时学子“学以致仕”的门径之一。来院就学大多是十五岁以上已念完《四书》在书院攻读,为应重试者,也有部分秀才为了应付乡试,每月定期来书院听讲“文生课”,送文章诗词请先生批改,以达进取之心。据清康熙《石埭县志》和民国《石埭备志汇编》记载,本县曾设有书院6所。
鸣凤书院位于县城(广阳)南,崇寿寺之右,创建人及年代不详。
紫潭书院位于城于山麓(今属祁门),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县人吴必显(曾任长沙知府)借用山前紫潭名所设,清废。
碧澜书院位于广阳县城,以学宫前碧澜溪而定名,为明包沐(鄞县人,嘉靖三年任本县知县)所建(书院已废)。
丁公书院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在四都丁恭愍(丁黼)祠内所设,清废。
陵阳书院设于县城(广阳)西舒溪河畔,由明户部山西司员外郎毕似范弃官归里后倡建。毕在书院讲明理学,寒暑弗辍。清顺治九年(1652),讥导顾言常集绅士讲学于此,刊道学正宗,日久室宇颓废。清康熙年间,知县姚于庄重新修复,由县人陈邦简在此讲学,书院清废。
长林书院先为社学,建于县城隍庙左,设教谕1人。明嘉靖二十年(15扒)知县曾仲魁改建于城南旧学明伦堂后,是年,池州知府柯实卿易名为长林书院。之后几经修葺重建,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院址已迁至城东,知县周学元改长林书院为广阳书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县林炜改广阳书院为致材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十月,知县陈采兰改为师范讲习所,有30余名廪增附生在此肄业。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二)私塾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