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客运
民国23年(1934)前,县内商旅行人大多靠步行,官绅富豪以骑马、坐轿代步。民国23年省屯公路通车,县内始有7.5公里的客运线。
建国后,客运逐渐发展。1950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广阳)东门外始设汽车站,房屋简陋,面积近50平方米。是年,每日仅有路过客车2个班次。之后,车站迁至南门外永济桥头,条件稍有改善。
1966年初,于七里街设立汽车站,下设5个分站、6个代办站。时汽车站租用两间民房作为票房和候车室,总面积近40平方米。是年,始设石台至贵池、石台至珂田班车,客运路线开始向农村延伸。1976年,全县16个公社(镇)均通客车。1985年,位于城关秋浦路的县汽车站,设有六都、七都、丁香、小河4个分站,莘田、横渡、兰关、河口、高路亭、启田6个代办站,41个招呼站。县汽车站经历年扩建和改建,占地面积达6200平方米,其中候车室325平方米。是年,客运路线除路过班车外,计达23条,其中县内有客运路线10条,每日往返28个班次,营运里程714公里。即:石大线(县城—大演)、石占线(县城—占大)、石珂线(县城—珂田)、石源线(县城—源头)、石莘线(县城—莘田)、石井线(县城—七井)、石矶线(县城—矶滩)、石七线(县城—七都)、石贡线(县城—贡溪)、石蓬线(县城—蓬莱洞);县际客运路线有5条,每日往返10个班次,营运里程780公里。即:石黟线(县城—黟县美溪)、石屯线(县城—屯溪)、石广线(县城—广阳)、石凌线(县城—安凌)、高太线、(高路亭—太平),区际客运路线有8条,每日发出22班次,营运里程2612公里。即:石东线(县城—东至)、石安线(县城—安庆)、石贵线(县城—贵池)、石大线(县城—大渡口)、石芜线(县城—芜湖)、石青线(县城—青阳)、石铜线(县城—铜陵)、石合线(县城—合肥)。县内路过班车有:安祁线(安庆—祁门)、铜祁线(铜陵—祁门),安屯线(安庆—屯溪)、贵屯线(贵池—屯溪)等。1985年,县汽车站拥有客车18辆,行车代号29个,共60个班次,日平均客运量2438人次,运行里程4106公里。是年,客运总量为89万人次,周转量为3489万人公里,营运收入88.07万元。
2.货运
建国前,本县民间陆路运输除凭借驴、骡和独轮小车外,主要靠人力肩挑、背驮和扛、抬。水路运输则以驳船、帆船和排筏为主。货物主要为茶叶及竹木柴炭等土特产品,运入食盐、布匹及日用百货。建国后,运输工具逐步由平板车、拖拉机、汽车所代替。
(1)水路货运
建国前,本县水路运载物资主要通过舒溪河、秋浦河及后河的驳船、排筏输入输出。境内河道总长约170公里。清初,驳船可由池口经秋浦河驶入本县钩鱼台和经恭浚河驶入大演唐村,其中5吨位的2道桅可航至七里(乡)宋村。清代中期成立“秋浦航运大队”,时1吨左右的木帆船达800余艘。民国期间后河来往船只多达50余艘,莘田畈为航运终点站。至建国前夕,除舒溪河仍可通航,秋浦河小驳船可通航抵香口外,其余因河道淤塞,只能行驶排筏。1971年陈村水库建成,始设航运码头。1972年6月成立航运管理站,管理水上运输。每天有机帆船开至太平县浮丘坦、新华和乌石陇。
(2)陆路货运
本县汽车货运,始于1952年,是年货运量489.9吨,周转量5.28万吨公里。1966年货运量增至3.3万吨,周转量157.1万吨公里。1973年1月建立池州运输公司第五车队(驻石台,后为微州运输公司第八车队)后,形成了一支专业运输骨干力量。1978年货运量4.8万吨,周转量368万吨公里。1985年,全县共拥有载货汽车160辆,其中属交通部门的23辆,非交通部门的137辆(含私人的57辆),汽车驾驶员357人。全年货运量5.84万吨(内第八车队2.4万吨),周转量489.6万吨公里(内第八车队456万吨公里)。运输物资主要为粮食、日用工业品、农用物资和建筑材料等。县汽车队(徽州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第八车队)连续7年被评为省汽车运输先进单位。1982年荣获国家交通部单车最佳经济效益优质运输奖。
1952~1958年石埭县客货运量比较表

1966~1985年石台县客货运量和营运收入比较表

1985年公路交通运输工具简表


上一篇:(四)桥梁津渡
下一篇:(六)交通管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