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广播站
县广播站前身是至德县收音站,始建于1953年。1958年11月收音站改为广播站。
1976年5月,建立东至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局站合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4年3月,东至县广播事业管理局改为东至县广播电视局,主管全县广播电视工作。县广播站为二级机构,负责广播宣传和机房工作。1953年到1987年底,人员由1人发展到全民职工23人,其中大专以上毕业生8人,中专毕业生5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1人,编辑4人,一级播音员1人,二级播音员2人,助理会计师1人;集体职工39人(含广播电视服务公司、水泥制杆厂23人)。设备:由1台30瓦交流播音机、5台直流收音机、1台2千瓦发电机、1只铝带话筒发展到250/1000型扩音机3台,275×2型扩音机1台,输出功率为2250瓦;601型录音机2台,602型录音机4台;430型接收机1台,“春雷”牌调频调幅接收机2台,—0.05—Ⅱ型50瓦调频发射机1台,—7100型100瓦调频发射机1台。房屋:由一间办公室兼库房发展到建筑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其中广播电视大楼总面积811平方米(机房34平方米,播音、录制室30平方米,控制室12平方米),有增音播出、集中控制系统装置。业务范围:由负责组织收听中央重要广播、天气预报和为县委、县政府召开大会播音发展到采访、编辑、播音等,全天早、中、晚3次广播,总播音时间为330分钟。广播节目有转播节目和自办节目,收播时间大体各占50%。转播节目重点收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全国各地联播节目”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本省报纸摘要”、“对农村广播”节目,转播节目时间占总播出时间的50%左右。198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气象”、“新闻和本省报纸摘要”、“全省广播电台、站联播”节目列为县站必转节目。上述节目和“本县新闻”节目列为乡、镇广播站必转节目。1987年以前,自办节目内容有“东至新闻”、“东至古今”、“尧河之春”、“致富园地”、“法制教育”、“成才之路”、“小铃”、“文学欣赏”、“生活顾问”、“听众论坛”、“党团生活”、“理想漫谈”、“为您服务”等。1987年9月,调整自办节目,文学节目为:“东至新闻”、“致富园地”、“东至古今”、“青少年之声”、“法制教育”、“文学欣赏”、“生活顾问”、“一周安庆报摘”、“天气预报和广告”;文艺节目为:“音乐”、“戏曲”、“曲艺”、“文艺百花园”、“午间音乐”、“茶话音乐厅”、“黄梅戏唱段欣赏”、“每周一歌”等。1981年到1985年,县广播站获省优秀广播稿(节目)评选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1982年12月,县广播电视局获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二、基层广播站
1958年11月,大渡口公社在全县首建公社广播站。尔后,昭潭、张溪、官港、香隅、葛公公社相继建立广播站。60年代中期,公社广播站撤销。1970年起,重建公社广播站,随行政区划调整,基层广播站也相应调整。到1987年,全县41个乡和3个镇,除七里湖、长岭乡外,均建立广播站。并基层广播站有专职人员72人。1985年起,乡、镇广播站人、财、物下放到乡、镇管理,业务、技术指导仍由县广播电视局负责。设备有扩音机85台,输出功率23375瓦,调频接收机41台,站站有录音机、电唱机。扩音机38台,输出功率为10450瓦。
三、网络、喇叭
县广播站初建时,广播专线只架通县城,安装高音喇叭20只,小喇叭400只。1959年以后,借用电话线路向区、社广播站传送广播节目。1970年到1976年,重点架设公社以下广播线路。全县广播线路总长增到8378杆公里,355个大队,2988个生产队,有339个大队,2817个生产队通广播;83598户,安装喇叭66500只,喇叭入户率为80%。到1976年底,累计发展业余护线员339人,通广播的大队都有一名业余护线员。1977年开始有计划地架设县至区、社的广播专杆专线。到1982年,全县架设广播专杆专线达261杆公里,有32个公社(镇)广播站能够接收到广播专线传播的县站讯号。以县站为中心、公社站为基础、专线传输为主,连接千家万户的全县有线广播网基本建成。
1975年起,根据中央广播事业局颁发的《农村有线广播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规程》要求,整顿了基层广播网,并进一步普及广播喇叭。1982年,用水泥杆换木杆1150根,改造广播线路575杆公里。12月,省广播事业局授予县广播局外线班和胜利公社广播站“先进集体”称号。1984年,查桥、木塔、官港、良田、马坑、香口、张溪、杨桥乡和尧渡镇集资办广播。查桥乡实现村村队队通广播,在安庆地区农村有线广播网检查评比中荣获二等奖。临江乡喇叭入户率,1985年达85%,在安庆地区广播电视工作检查中受到表彰。1987年10月1日,县调频台正式开播(发射功率100瓦,频率107.8兆赫),始用无线向乡、镇广播站传输县站讯号。
下一篇:第四节 电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