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械修造业
机械修造工业是在中小农具生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4年底两县开始组织生产合作社,先后在大渡口、张溪、尧渡、葛公、泥溪、昭潭等地成立6个铁器生产合作社和1个铸锅生产合作社。到1957年有社员337人,生产各种农具1.78万件,产值60万元,是1949年产值17万元的3.5倍。1958年大渡口新庭铁器社转为东流县矿山机械厂,职工100多人,有旧平板车床和旧铣床各1台,主要修制轧花机配件等业务,产值117万元。尧渡镇木器厂、民主铁器社及罗家亭铸锅社等3家生产合作社合并为至德县农具机械厂,职工130人,有老淮河620型车床和自制铁木质背式车床各1台,主要维修农具和铁本质车床等业务,产值181万元。当年又将白铁、黄铜、制秤等行业,分别组成东流、至德五金厂。1959年东流矿山机械厂和至德农具机械厂合并,成立东至县中心机械厂,职工128人,年产值180.52万元。同时将东流小五金等行业及至德卫星联合五金厂合并成立东至县交通工具厂。是年,全县机械行业有9家,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基础。
机械行业在60年代、70年代几经撤并和更新改造,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1975年,县中心机械厂为生产东40齿轮、花键轴配件定点厂,更名为东至县齿轮厂。1977年,县投资12.50万元,在县拖拉机站基础上改建农机厂,以铸造农机配件为主,修理各种农机具、汽车等。1978年县成立自行车三轴会战领导小组,投资31.50万元,在县交通工具厂基础上改建自行车零件厂,转产自行车三轴。此后,全县机械工业发展较快。1987年全县主要机械行业有县齿轮厂、县农机修造厂、自行车零件一厂、二厂、长江自行车零件厂等15家,其中全民企业4家,集体企业11家,职工1834人,固定资产1674.6万元。设备700多台,其中大、精、稀型设备630台,动力机械总能量12964千瓦,其中柴油机1903千瓦,汽油机2731千瓦,发电机520千瓦,电动机6240千瓦,电气器械1570千瓦。
机械工业产品60年代只能生产高压水锤泵、碾米机、轧花机、磨粉机、水轮泵、打稻机、脱粒机、揉茶机等20多个品种,70年代已能生产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齿轮、花键轴(8种机型100多种规格)、自行车三轴(凤凰、永久车等5种规格型号)、铸件、箱体等16个主要品种。同时,还修理各种规格的拖拉机、柴油机和大小汽车。1987年总产值167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1.1%,当年实现利润110.4万元,创税收156.1万元。
二、船舶业
县内木帆船修造历史悠久,早在宣统二年(1910),东流三矶四龙山上就有木帆船修造业,私人经营,手工操作,以修为主。
1949年,仍以个体修木帆船为主。1958年始建地方国营东流县船舶修造厂。当时只有职工17人,房屋3间,工具落后,只能从事小型木帆船的修补和建造。1959年试制成功第一艘20吨25匹马力木质机械货船。1960年该厂并入东至县水上运输合作社,改为船舶维修队。1973年有职工70多人,砖木结构厂房1000多平方米,增添了少量的生产工具和设备。1974年调配20人去外地学习技术,并筹集资金10万元,组织试制35吨135匹马力钢质拖轮,1975年元旦下水试航成功,价值15万元。从此,东至造船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76年自制72型挂桨机成功,遂将水运社36艘计432吨木帆船全部改装挂桨机,实现了水上运输木帆船机械化。1979年成立东至县船舶修造厂,归属东至县航运公司(集体性质),并被省船舶工业公司列入定点钢质船生产厂。该厂正式列为国家生产计划后,配备设计、制造等各类技术人员126人,设置船体、机修、木工3个车间,建造船屋4栋计12000平方米,船台8个,添置车、刨、钻铣床和压剪折弯机等造船机械设备42台。1980年开始建造标准钢质115吨货驳、300吨货轮、520匹马力拖轮和500座位客轮。到1987年底,共生产本质船70艘计450吨,水泥质船2艘计400吨,钢质船125艘计11135吨,改装木质船100艘计2700吨,创产值1185万元,实现利润107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