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提排机具
建国前,提水排灌主要依赖水车、风车、牛车等木制工具。
水车,县内始用年代,无从考证。在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东流知县蒋绶的《丙子纪旱》中有“桔声澈夜,辗轳转山泉”之句。这里所讲的是一种原始汲水工具。水车比此先进。水车的结构由车身、龙骨、车把、车轴等主要部分组成。车身木质为杉树,车抱是用杨柳树制作。因自由活动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车身长8尺、1丈、1丈2尺不等,提水高度在1—2米。最初为人力转动,后发展用畜力、风力转动,故又称人力车、风车、牛车。人力车又有手牵和脚踏之分。解放前,农田灌溉和圩田排水,全依赖这种提水工具。50年代,农田灌溉及圩区排水仍以龙骨车为主。县人民政府采取贷款、救济等方法,辅助农民维修添置水车。到1952年,全县有人力车7958部,其中脚踏水车88部。1958年大旱,政府下拨龙骨车2000多部,并组织技术革新,将原车身开敞式改成密封式,共改制6377部。新式龙骨车提水量提高20—30%。1959年,昭潭农具厂制作一种东至式简易畜力车,工效提高2到3倍,每天可灌20亩左右。在当年抗旱中,全县有手牵龙骨车13723部、脚踏龙骨车1258部、风车594部、牛车173部,投入提水灌田。在1958年到1960年抗旱中,农村运用集体的力量,组织二级、三级、甚至五级龙骨车提水,翻山越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提高,水车逐步被机、电排灌所代替。60年代后期,圩区全部为机、电排灌,只有丘陵地区少数高榜田块使用龙骨车。1974年抗旱中,全县只有3190部手牵龙骨车提水灌田。风车、牛车已被淘汰。进入80年代,水车的使用又有所增加。1985年,全县有5783部手牵龙骨车提水抗旱。
二、机、电泵站
解放前,原至德县只有柴油机5台、48马力(12马力2台、8马力3台)。1949年已损坏。1950年,广丰圩堤工作委员会、河西农场添置柴油机8台、96马力。1956年,由安庆专署水电局设计,在至德县河西畈、盐田畈建机械灌溉站,装6台木炭机、120马力。这是县内第一座固定机械灌溉站。1962年,在裕丰圩建第一座固定电力排灌站,装机2台、150千瓦。经过逐年发展,到1988年,全县有固定电力排灌站332处,装机511台、26848千瓦;固定机械排灌站62处,装机69台、2737马力;排灌机电拥有量达2084台、4.23万千瓦,其中电动机1110台、3.14万千瓦,内燃机974台、1.47万马力。机电有效提排灌面积28.86万亩。
境内机、电排、灌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到1960年为起始阶段。从1957年建固定站始到1969年,全县建有盐田畈、杨墩、娘娘庙、大渡口、八音、檀村、樟树、青云等8站,装木炭机、煤气机、锅驼机18台、1030马力。到1919年底,全县排灌机械56台、1436马力,机灌面积1.44万亩,机排面积1.43万亩。1961年到1976年是柴油机排灌大发展阶段,同时出现水轮泵站和电动机为动力的排灌设施。1961年,全县拥有柴油机49台、1053马力。到1976年,发展到1407台、26276马力,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固定机械排灌泵站96处,装机132台、7475马力。一些原以锅驼机、煤气机、木炭为动力的排灌站,改为以柴油机为动力。锅驼机、煤气机、木炭机被淘汰。以电动机为动力的排灌设施,从1962年的2台、150千瓦,增到1976年380台、13927千瓦。固定电力排灌站增加到23处,装机111台、10980千瓦。这期间建有水轮泵站15处,装机19台。进入70年代初期,不少柴油机站改为电力机站。1977年到1988年水轮泵站渐被废弃,柴油机站减少,电力机站蓬勃发展。
胜利电力排灌站胜利站有二级站,是以电力为动力的灌溉站。胜利一级站位于胜利乡青云村娘娘庙,装机4台、300千瓦电动机组,水源于广阜圩内低排干渠所引江水。设计引水水位10.96米,渠道水位23.6米,净扬程12.64米,提水流量1.4秒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0700亩,有效灌溉面积8200亩,灌区控制面积10.2平方公里,胜利、瓦垄2乡6村受益。二级站位于胜利乡方村汪岭,名汪岭电力灌溉站。装机2台、110千瓦的电动机组。设计引水水位21.6米,渠首水位34.8米,净扬程13.2米,提水流量0.52秒立方米。灌区控制面积6.7平方公里,灌溉胜利乡6个村2000余亩耕地。
胜利一级站在1958年7月建于姚家榨,名姚家榨站。分三级提水,每级装柴油机15马力4台、32马力1台。1959年,将三级站改为二级站,各装1台100马力锅驼机。1960年,由于姚家榨站址工程大,站址移至娘娘庙,仍为二级,更名为娘娘庙机械排灌站。1962年,又将二级改为一级,装锅驼机2台、200马力。1964年收为国家管理。1966年改名为“国营胜利机械排灌站”。是年增加75马力柴油机2台。1969年冬,经批准改建为电力灌溉站。1970年5月竣工。灌区工程,自1966年后逐年进行配套,建成引水干渠1条长4.52公里,输水干渠1条长4.96公里,支渠6条长12.6公里,渠系建筑物共37处。胜利一级站,国家投资22.57万元,完成土石方23.89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07万亩。
二级站于1970年8月兴建,1971年7月竣工,属胜利乡管工程。灌区工程建有总干渠1条长0.45公里,干渠1条长1.7公里,支渠3条长3公里,渠系建筑物3处。国家投资4.95万元,完成土石方11.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0.65万亩。
七里湖电力排灌站七里湖站位于东流镇秀峰塔南的东流新闸左岸,以排为主,属七里湖围垦的配套工程,是一座中型电力排灌站,装机容量32台、4960千瓦电动机组。设计站前水位8.52米,江水位17.1米,总扬程9.72米,净扬程8.1米。排水模每平方公里0.47秒立方米,排水流量34.6秒立方米,单机流量1.05秒立方米。该站担负着七里湖圩区81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的排水任务。站前挖有低排干渠1条,长6.5公里,建有6孔控制闸一座,因地沉陷,未发挥效益。
工程于1977年9月动工,挖基时上劳力7000多人,常备民工500人。次年4月,建成试车运行,前后仅用8个月,全部工程完成土方138.08万立方米,开石1.2万立方米,砌石0.63万立方米,混凝土0.73万立方米,国家投资210.96万元。


三、喷灌
1978年,国家投资1.3万元,帮助大渡口、新丰、杨桥等农科站及新桥、麻桥、洋湖等生产大队,最先使用流动喷灌,装机8台套,灌溉面积742亩。主要作物是棉花。1979年,在尧渡镇东山生产大队召开全具喷灌现场会,推广喷灌试点经验。1980年,尧渡镇团结大队建成第一座固定灌溉站,装机1台套,安装干管1条长512米,支管31条长3459米,工作喷头184只,灌溉面积126.2亩,工程造价为3.47万元,除国家扶助3.15万元外,余下为群众自筹,投工1134个工日。当年又在香口农科站,新华、青云、前进等大队安装喷机组5台套,灌溉264亩耕地。
四、涵闸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广丰圩东埂南头建了一座朝天闸,名南闸,闸为1孔,孔高8.8米、宽2.97米,闸身长12.05米,最大流量8秒立方米,闸门为木叠梁型式。这是县内最早的一座涵闸,一直用到1970年圈筑新丰圩时才报废拆除。民国期间,相继修建的有集意闸、有庆闸、小闸、金鸡闸、丰收圩涵、广惠通天闸、阜康圩涵、裕丰圩涵、护城圩闸、公益圩闸、东山头闸、阜仓圩中闸、下闸、张家坝圩涵等小型涵闸14处。这些涵闸的闸料大多是石灰和块石,主要作用是排除圩内渍水。1951年,改建公益圩闸,灾后又陆续改建金鸡、广惠、阜康、东山头、有庆、裕丰等涵闸,部分随之报废。同时,新建了拒江倒灌和便于河湖与外江交通运输的节制闸及船闸,有灌溉闸、排水闸、排灌两用闸,还有桥闸。到1988年止,全县有1秒立方米以上的涵闸52座,其中1000流量以上的1座,100流量以上的1座,10—100流量的11座,1—10流量的39座,总共排水量2723.14秒立方米。较大的涵闸有:
东流老闸在长江右岸东流镇南牛头山脚,原名东流闸,后因建东流新闸,故名。该闸建在尧渡河入江口,是为拒江倒灌,减轻尧渡河沿岸和七里湖区的洪涝灾害而建的一座节制闸。建于1967年,由省水利厅、池州专区水电局、县水电局联合设计,池州地区水利工程队施工,到1970年5月竣工,完成土方163.5万立方米,石方2.64万立方米,混凝土7258立方米,国家投资210.62万元。
节制闸共7孔,其中:深孔1孔,闸底高程6.7米,净宽6米,闸宽长32.5米,兼通航,可通30吨船位;浅孔6孔,闸底高程8.5米,净宽5米,闸室为钢筋混凝土拱式结构,长30米。深孔为钢闸门,浅孔是钢丝网水泥折板门,重12吨,设计最大排涝泄量600秒立方米。闸顶高程22米,可防1954年型洪水。
建成运用后,每年汛期关闸,江湖水位差1.29—2.2米。抗旱期提高内湖水位与江水位差0.56—2.2米。防洪与灌溉都发挥了很大作用。1976年七里湖围垦后,该闸变为七里湖圩内的排渍闸,运用条件改变,内外水位差增大,加之闸基处于软硬两种地基,自西向东发生不均匀沉陷,引起浅孔第三孔等处发生断裂和裂缝,影响了工程的整体性和闸身安全,成为险闸。为安全起见,对浅孔6孔用钢筋混凝土封堵停用,剩下的深孔1孔,作为内排闸使用。
东流新闸在东流镇的秀峰塔下,尧渡新河的出口,是县内最大的中型涵洞。该闸是治理尧渡河的重点枢纽工程,于1976年9月动工兴建。
东流新闸包括节制闸和船闸。节制闸是按20年一遇的洪水设计,最大泄量1960秒立方米,共12孔,单孔宽5米,高8.5米,闸底高程8.5米,总宽73.2米。船闸按6级航道设计,通航100吨级船位,闸室净宽8米,高12.5米,闸室长100米,上闸首底高程9.5米,下闸首底高程3米。节制闸与船闸的闸身均为钢筋混凝土胸墙式结构。
东流新闸是池州地区水电局和县水电局共同设计,由县水利工程队施工。东流、香隅、尧渡3个受益区抽调劳力,高峰时上工人数9800多人,当年基本完成闸基开挖任务,次年闸面公路桥通车,1981年船闸竣工。全部工程完成土石方66.53万立方米,其中石方6.93万立方米,混凝土方1.89万立方米,国家投资372万元。
新河口闸在广丰圩江堤段原黄湓新河入江口东岸。1972年12月动工,1975年5月竣工。闸为3孔,单孔净宽3.5米,净高3.8米,闸底高程6.5米,闸身全长60米,系钢筋混凝土箱式结构。最大泄水量62秒立方米。该闸主要是排泄广丰圩68平方公里的渍水,也兼顾灌溉,同时还担负广丰圩及升金湖内的25万亩耕地的防洪。
该闸的工程实施是由广丰圩治理工程指挥部组织,池州地区水电局设计,池州地区水利工程队施工。全部工程完成土方187万立方米,石方1.03万立方米,混凝土方6229立方米,国家投资197万元。
新河口闸的闸基是处于江河漫滩一级阶地上,地层结构紊乱。在民国26年(1937),安徽省政府水利工程处在此处兴建新河口闸,次年竣工。由于设计、施工质量低劣,加之地基不牢等因素,后被山洪冲塌于江中。1972年县水利部门在此建新河口闸。省水利厅勘探队于1972、1973、1976年3次进行勘探与物探,认为此处在地表下10—15米范围内多系冲积软土层,薄层相间,变化复杂,高程在—10至—25米为细砂层。1973年6月3日,距闸底3.5米处出现管涌冒气,6月7日距闸底板7.5米处又发生跌窝,此后多处发生冒气、冒水、流土现象。省、地、县水利部门曾多次进行实地会诊,虽采取做减压井、埋设冒管、用土布铺盖等措施,但未全部排除险情。
黄湓闸在贵池县罗家洲,建在黄湓河入江口处。闸为8孔,孔宽4.5米,闸底高程7.8米,闸室长19.1米,为浆砌条石拱型结构。按50年一遇设计,最大泄量320秒立方米,校核最大泄量615秒立方米,是一座中型节制闸。以防洪为主,控制江水倒灌,扩大升金湖区保收面积,结合蓄水灌溉。在非汛期,内外水头差不超过0.2米时,可以开闸过船。
黄湓闸的设计、施工和工程实施,均归安庆专区水电局,东至与贵池县按受益比例承担土方任务及民工的摊派。1960年破土动工,1961年2月竣工,1964年进行续建加固,1965年开始控制运用。在兴建过程中,县组织4000多民工,承担闸上下游引河开挖、筑堤及封堵新、老河口等工程任务的73.3%。全部工程完成土方65万立方米,石方1.2万立方米,混凝土方1200立方米,国家投资235.5万元。建成后,初属安庆专区水电局管理,1965年交由池州地区水电局管理。控制运用以来,一般年湖水位降低1—5米,1968年最大水头差达5.23米,效果较好。
香口闸在香口乡长山嘴下的香口河床上。闸为2孔,单孔宽3米,高3.2米,闸底高程8.5米,闸身长65米,为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最大泄水量21秒立方米。担负排泄大白湖区680平方公里的积水,在汛期拒江水倒灌,保护太白湖区东至与江西彭泽县8乡、1场的9.5万亩耕地防洪任务。
香口闸是在1966年与彭泽县达成建堤闸协议后动工兴建的。彭泽县负担全部建闸工料和工程实施。于1967年竣工,开始控制运用。由于该闸采用渠系装配式节制闸定型图纸设计施工,结构为圬工钢筋混凝土装配型式,1968年汛期发生位移。以后多年在闸身和翼墙等处发生漏水,险情不断,于1982年拆除重建,改为现有规模。
香口闸按双方协议,闸的所有权归彭泽县,建成后管理和使用权归东至县,至今闸的管理和使用权,彭泽县仍未移交。
涵闸基本情况一览表


上一篇:第二节 蓄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