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土地改革之后,绝大部分贫下中农虽分得土地,终因生产工具不足,资金缺乏,无力在现有土地上精耕细作,遭受自然灾害更是难以抗御,一些地方出现了穷的穷、富的富、帮的帮、雇的雇的两极分化现象。两县人民政府按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的原则,鼓励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
东流县最早成立的互助组是1951年5月檀村区胜利乡胜利村袁善择援工互助组,共5户、24人,耕地49.7亩。接着,大渡口区新亭乡石亭村苏芳祥组织自愿两利互助组,共8户、48人,耕地112亩。至德县最早的互助组是1951年4月,城关区樟树乡樟树村栗树下王大元互助组,共11户、30人,耕地50.5亩。同年5月,葛公区平原乡永和村郑根祥通过挖茶叶山组织起互助组,共8户。上述4个互助组,均按土地产量入股,按劳计工,农具估价公用。据1953年统计,东流县办互助组1961个,13791户,占全县总农户39.7%;55417人,占总人口47.3%;地15.2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52%。至德县办起互助组1347个,11944户,占全县总农户40.2%;47093人,占总人口42.6%;地10.57万亩,占耕地面积59.5%。
东流、至德县1954年春农业生产组织情况统计表

在互助组的基础上,一些先进农户带头组织初级合作社,土地入股,按土地劳力比例分红。合作社仍保留社员对一部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觉悟的提高,一些先进社转为高级合作社,取消土地报酬,其他生产资料折价入社,实行按劳分配,男女同工同酬,由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低级合作社过渡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东流县最早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1952年3月在袁善择互助组基础上办起的初级合作社。入社15户、65人,地137.3亩。至德县最早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1952年3月在王大元互助组基础上办的初级社,入社11户、50人,地93.3亩。到1954年底,东流、至德两县已办初级社41个,互助组4286个。
1954年1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定》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到1955年3月,东流县连同老社先后办起167个初级社。入社3635户、14742人,地3.69万亩,各占总数的10.3%、12.1%、12.6%。同时有互助组1794个,17639户,合计组织起来的农户21274户,占总农户60.4%。至德县到1955年,连同老社先后办起初级社133个,入社3480户、13267人,地2.64万亩,各占总数的10.9%、11.5%、10.6%。有互助组1785个,15928户,合计组织起来的农户19408户,占总农户60.8%。
1955年春,开展整社工作,东流县将167个社分为一、二、三类进行整顿,当时有90个一类社,69个二类社,8个三类社。整顿后,将4个大社改为13个小社,退社的18户,并清理了不纯分子。同年春,至德县将133个合作社按三种类型进行整顿。一类社54个,二类社71个,三类社8个,退社的4户。
1955年秋,根据中共中央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精神,对已办起来的合作社全力巩固,大力发展,积极扩社建社,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第二个高潮。据1955年10月15日统计,东流县除在原有167个老社中的124个进行扩社外,还办起新社121个,2332户。至同年12月底止,共有合作社288个,接着又在条件具备的15个乡首批办起20个高级社,当年仍有单干农民250户。1955年8月初,至德县在城关区东山乡5个合作社进行扩社试点,至12月底,全县连同133个老社在内,经过扩大和发展,合作社总数达386个。并在条件比较好的13个乡,办起14个高级社,当年仍有单干农民156户。
1956年,大批初级社发展为高级社。东流县高级社发展298个,26487户、98225人,地23.42万亩,各占总数78%、82.9%、81.3%。至德县高级社发展到305个,24355户、87741人,地19.09万亩,各占总数75.9%、70.9%、79.3%。是年两县只有190个初级社。由于急于求成,步子过快,政策处理不细,部分社办得不好。
1957年是高级农业合作社稳步发展的一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开展了整社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主要是提高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推行季节、小段、常年包工,搞好劳动定额计酬和收益分配。1958年上半年,围绕生产运动,继续搞好整社,普遍推行“三包四到田”责任制,强化经营管理。同时继续进行扩并农业合作社工作,将初级社全部扩并为高级社。至1957年4月底,东流县将原有农业合作社扩并为128个高级社,共34297户,占总农户98.8%;至德县农业合作社扩并为265个高级社,共32455户,占总农户95.2%。两县还把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运输合作社并到农业合作社里,实行五社合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