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戏班
建国前,县境的黄梅调戏班大多从外地入境,本县黄梅调艺人只搭班唱戏。个别较有名气的艺人,如程积善,有时也领头组班,但终因收入微薄,不济温饱,故时拆时合。县内的目连戏班都为本村人,一般不出村庄。而傩戏仅以本姓氏宗族为演出单位,范围更小。
旧中国戏班的班主(亦称班头),一般以较有造诣的艺人自任。由他邀约四方艺人组建戏班(俗称班子)。班子大小视班主的戏剧行头(即戏剧服装)、道具及资产多少而定,少则十几人,多则三、四十人。演员一旦应约,由班主在短期考察后决定去留。他们长期辗转于乡村祠、庙和露天广场唱草台戏或庙台戏。旧时舞台,相当简陋,山区由几块木板拼凑而成;圩区则以土墩为台。台前横吊一木杆(或竹篙),杆中平挂两只香油碗,点上灯草作舞台照明用。一夜唱毕,就宿庙堂或檐下,班主也不例外。唱戏收入,通常按班主进项20%,后扣伙食费用,余下按演员角色主次分摊(谓分“厘头账”)。由于收入低微,不仅不能养家糊口,有的竟连自身的粗布衣物也难添置。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和文化部门先后组建城乡业余剧团和职业黄梅戏剧团,旧时的戏班自然消失。
二、贵池县黄梅戏剧团
贵池县黄梅戏剧团于1956年2月组建,以原池州镇各街道业余剧团骨干为基础,并从怀宁、枞阳以及本县农村招收演员组成。1956年夏,该团首次赴安庆演出新编历史剧《非攻》。1959年至1962年,该团携带优秀传统剧目《天仙配》、《女驸马》和本团创作的现代剧《红色女兵》等,先后赴上海、南京军区驻地作慰问演出。1964年,学习“乌兰牧骑”经验,坚持小分队下乡演出,“一条扁担,挑遍全县”。仅1964年至1965年,即演出640场(次),观众达60万人次。
1962年始,安庆市黄梅戏学校和省艺术学校先后有毕业生分配来贵池县黄梅戏剧团。该团也先后派员到外地学习、深造,使演员、导演和艺术创作水平有所提高。
1962年和1964年,为配合中心工作,该团上演现代戏《白毛女》、《三世仇》、《箭杆河边》、《红灯志》等。“文化大革命”中,不少传统戏服装道具被付之一炬。县黄梅戏剧团曾改唱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县黄梅戏剧团恢复正常活动。1984年,安徽电视台拍摄该团改编上演的传统剧目《花亭会》,并向省内外播放。1978年和1984年,在池州地区、安庆地区举办的两次创作剧目汇演中,贵池县黄梅剧团获奖剧目和人员总数均居全区之首。1980年至1982年,该团曾试行“分队包干下农村演出”的办法。1984年以后,由于电视在城乡的普及等因素,剧场观众减少。据1978年初统计,该团有导演2人,演员33人,乐队18人,舞台人员14人,行政10人,共77人。是年,贵池县人民政府对县黄梅戏剧团采取精减措施,先后从该团调出43名富余人员分别安置到企事业单位。至1988年9月,剧团演职员减至34人,其经费按集体单位定期补助的原则由县财政包干。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