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流行的剧种有黄梅戏、傩戏和目连戏,也有少数爱好者业余演出京剧。沿江圩区祖籍无为、庐江的居民,喜欢唱庐剧,但从未搭班演出。
一、贵池傩戏
傩戏是我国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贵池傩戏,大约在明代中期形成,清代更为兴盛。主要流行于本县刘街、姚街、桃坡、元四、清溪、渚湖、茅坦等地。傩戏无职业班社,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仅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日祭祀时演出几夜,演员皆由本族男丁担任,戴面具演出。其演出程序大体分傩舞、正戏、吉祥词三个部分。傩舞有《舞伞》、《打赤鸟》、《魁星点斗》、《舞回回》、《舞滚灯》、《舞古老钱》、《童子拜观音》等。正戏(即大戏)有《刘文龙赶考》、《孟姜女》、《陈州放粮》、《章文显》、《花关索》等。吉祥词有《新年斋》、《问土地》、《散花》等。
傩戏唱腔分傩腔和高腔两类,属曲牌体。演唱时只用锣鼓伴奏,人声帮腔。伴奏乐器主要有:大锣、大钹、小锣、小钹、堂鼓、牙子(扎板)等。
贵池傩戏在民国时仍有演出。建国后停止。1959年,贵池县文化工作者通过农村业余文艺汇演,曾录制过刘街傩戏艺人的唱腔。80年代,本县文化部门对傩戏进行了一系列的挖掘整理。
1987年2月,由中央艺术研究院、安徽省艺术研究所主持的“傩戏学术研究讨论会”在本县举行,同期举办了贵池傩戏剧本、砌末、面具等史料、实物展览。与会人员在刘街乡观看了贵池傩戏现场演出。会后在《安徽日报》上发表了有关论文。
二、黄梅戏
黄梅戏是本县主要地方剧种。清道光年间由湖北黄梅县传入以怀宁县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一带,俗称黄梅调。宣统二年(1910年),由东流县黄梅戏艺人将黄梅戏传入贵池乌沙地区,从此,全境始有流行。本县流行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有《天仙配》、《荞麦记》、《女驸马》、《白扇记》(即《鱼网会母》)、《小辞店》等。传统小戏或折子戏有《闹花灯》、《打猪草》、《蓝桥汲水》等。据统计,黄梅戏剧目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折。县境的业余剧团绝大多数演黄梅戏。自1956年贵池县黄梅戏剧团成立以来,欣赏黄梅戏已成为本县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三、目连戏
目连戏又称还愿戏,在本县马衙乡杨安村、茅坦乡茅坦村和刘街乡长垄村等地流行。剧目为《目连救母》上、中、下三卷,计一百零八折。
目连戏一般每五年或十年演出一次(特殊情况例外),演出延续时间为两天两夜、三天三夜直至七天七夜。演出时,必须有老斋公(年龄和辈分均长者)临场主持,从日落开始至次日日出结束,俗称“两头红”。
目连戏唱腔属高腔体系,为曲牌体。主要曲牌有〔清水令〕、〔娥郎儿〕、〔四牌楼〕等数十种。主要伴奏乐器为锣鼓。演唱时,一人演唱众人帮腔。帮腔一般在每句的落音,也有成段帮腔。帮腔者悉由武场或后台人员担任。
建国前,目连戏由民间班社就地演出。建国初渐趋辍演。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