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本县水田绝大部分是一年只种一季中稻,熟制多为:中稻——麦(油),中稻(或单季晚稻)——冬闲,旱地是:棉花(或山芋)——小麦(油菜)。山区缓坡地带,一年种一季玉米(芝麻),大部是刀耕火种,粗放管理。
建国初期,本县种植业仍沿用旧制,产量很低。1955年,本县开始推行农业生产改革。1955年春,墩上乡河口村互助组长田万春,在自己门前的0.7亩田里试种双季稻,早稻品种为“八十子”,收割后相继种植晚稻,品种为“小红稻”,双季稻亩产约400余公斤,是为本县水稻双季连作之始。1956年,县委书记宋毓秀提出,要在全县推广种植5000亩双季稻,并派朱为之、杨志明等农业科技人员到乌沙区联庄村调查总结双季稻生产典型经验,是年秋,安庆地委、贵池县委在联庄村首次召开双季稻种植现场会,该村早稻品种为“八十子”,晚稻品种为“小红稻”,双季稻亩产400余公斤。1956年至1960年,双季稻种植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占全县水田面积的46.3%。由于品种不配套,肥料不足,全县双季稻平均亩产仅254.5公斤,稍高于一季中稻。1965年以后,由于引进了新的水稻良种、双季稻品种配套合理,全县双季稻平均亩产提高到500公斤左右,同时形成以两稻(早稻、晚稻)一肥(红花草)为中心的耕作制度。至1980年全县双季稻种植面积为22万亩,占水田面积65%。
1955年,本县在贯彻推广种植双季稻的同时,提出旱地改水田的种植措施,要求把山丘区的旱地,凡具备水利条件的地方均改为水田。60年代后期,全县旱改水进入高潮,至80年代,全县旱地改水田约计6万亩。县境旱地,原种旱粮作物玉米、黄豆,分别只收50公斤、40公斤左右,改种水稻后,仅一季即可收500公斤左右,因此,粮食作物取得大幅度增长。由于双季稻和旱地改水田的全面实施,本县农作物熟制,分别改为:一年三熟,稻——稻——肥(油);两年五熟:稻——稻——油(肥)——稻——稻;两年四熟:稻——油(麦)——稻——油(麦);棉田大部分为麦棉套种,或棉花收获后种植早熟油菜,即:棉——小麦(豆)——棉——小麦,棉——油——棉——油。
建国初期,本县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低,种植比例大,经济作物占全县种植面积仅五分之一弱。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大搞围湖造田,继续扩大粮食作物面积,至1975年,双季稻面积高达29.1万亩,1981年至1983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3.29万亩。1984年,全县粮食总产达227258.4吨。1985年,提出“稳粮、减棉、增多经”,种粮面积调减2.8万亩,棉花调减1.5万亩,调减总数占耕地面积9.1%。调减下来的粮、棉面积,有的退田还湖发展水产,有的扩种苧麻、留兰香、栽桑。1985年,全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由1984年的8.1比1.9,调整为7.6比2.4。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