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具
本区供销社开始供应的是铁、竹、木制的旧式农具,只有10多种。在贯彻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后,扩大了经营,增加到五、六十种。供应方法:一是由产区供销社收购成品,调往销区供销社供销;二是组织原材料(铁、木、竹)供应,由群众自己加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成立后,通过召开产销联席会议,签订加工订货合同,由手工业社(组)生产,供销社收回成品供应。手工业社从供销系统划出后,为了衔接计划作了相应分工。有的按原加工订货合同不变进行加工和供应;有的划定地区,分别由供销社和手工业社(组)组织供应;有的按品种划分经营范围。大中型旧式农具,一般由手工业社(组)自产自销,但供销社仍组织小型竹、木、铁制农具和小材小料供应。1969年,竹木制品小型农具供应,划交林业部门经营,产区由林业部门负责,销区由供销社负责。因出境手续繁琐,环节过多,销区经营不积极,产销脱节。1978年,再将部分竹木制品划交供销社经营。
为了做好小农具供应工作,供销社除注意典型调查,掌握不同季节需要的品种和数量外,特别注意耕作制度的改革和在特殊情况下,农具需求上的变化,经常采用老农座谈会、产品展销会、个别访问等形式,配合有关部门分别轻重缓急,做到修售结合,以应必需。新式农具是1954年开始推广的,品种有双轮双铧犁、双轮单铧梨、园盘耙、播种机、三齿耘锄等。因群众使用不习惯、缺乏技术、销量极少。1956年,贵池县委成立新式农具推广委员会,举办两期培训班,培训了823个农具手。此后得到推广的还有孝感犁、脱粒机、打稻机、磨粉机、碾米机、榨油机等。
(二)肥料
饼肥主要是菜饼、豆饼。除省供销社安排调进一部分豆饼外,菜饼由粮油加工部门组织供应。化肥是1951年试用的。1961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各县供销社积极支持地方化肥工业的发展,贵池、东至、青阳三县先后办起化肥厂,生产碳酸氢氨。1964年开始推广供应地方化肥,主要品种有碳酸氢氨、磷肥、氨水和复合肥。地区内棉产区和水稻、油菜,均由供销社计划销售奖售肥,按照统派购任务一次发卡发票,分期购买,最后结算。茶叶、蚕桑、药材等,一般采取边收购,边结算,边供应或凭票、凭收购码单定期供应。粮食作物专项补助肥(育秧、制种、救灾等)按分配指标,调进一批供应一批,其他特种用肥或专项用肥(蔬菜、水果、林业、养鱼等),临时安排,临时供应。1988年国务院决定化肥(不含小化肥)、农药、农膜由农资公司和供销社专营,自1991年1月起,全区县、市实行专营。地方小化肥一直由县乡镇按农作物播种面积分配计划,凭票或凭证供应。1992年对粮、棉、油三挂钩的化肥,由收购单位给予差价补助。1993年,化肥、农膜、农药,价格全部放开,敞开供应。
石膏、青矶是区内山地田、冷浸田所必需的一种辅助肥料,由于双季稻和绿肥面积的扩大,石膏供应量逐年增加,最多供销年份有千吨以上。
(三)农药和农药械
经营农药是1951年开始的。首先在棉区试用,主要是防治棉花的红蛉虫、红蜘蛛。药品为低效率的棉药皂、硫磺粉、666粉、223粉剂。缺乏药械即用柳树枝当药械使用。开始由于一些老农迷信虫害是天灾,加之缺乏使用技术和对杀虫效果不了解,推销阻力很大。1952年,为了促进农药的供应,各棉产区一方面加强宣传示范,另一方面通过供销社赊销解决农民购药购械资金的困难,使群众获得了实效,农药很快推广。贵池县1951年供应农药4吨,药械97部,1958年供应农药109吨,药械1160部,分别增长27部和12倍。农药使用范围逐步扩大到蔬菜、水果、林业、养殖业等,由防治虫害转为病虫兼治。农药品种由少到多,由低效到高效,不断淘汰更新。1985年,对毒性过大、残留时间长、危及人畜安全的六六六粉,西力生,赛力散,五氯酚纳,1059,1605,3911予以淘汰,代之以高效低毒的呋喃丹、叶蝉散、杀螟松、杀虫眯、杀虫霜、敌杀死、甲铵磷和速灭杀酊等。此外,还经营养蚕用药氯老素,大、小蚕药,漂白粉,灭蚕蝇等。农药货源基本上同农资系统,统一安排,统一调拨,统一调剂。药械供应由手提式单管喷雾(粉)器,到机动的喷雾(粉)器。货源均由农资部门从厂方进货,基层供销社零售。
为搞好农药和药械的供应,各地把使用技术和配件、修理密切结合起来。通过调查摸底,了解需要,通过柜台讲解,编印使用手册,实地操作,进行技术辅导。并做到有药有械,有械地配件,损失有修理。为更好地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各地纷纷成立庄稼医院,配合农业部门,预报虫情,达到治早治好,省钱省药,普受农民赞扬。
(四)农膜
1969年前后,开始推广。开始销量很小,以后农民逐步认识到,使用农膜,对秧苗抵御春寒,保持地温适度,防止坏秧,赶超季节茬口等方面确实有作用,因而销量逐年增加,一般的年销量二百吨左右,1980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销量增至300吨,此后年均150吨。随着薄膜育秧普及(含棉花、瓜果、蔬菜),年销量大增,1993年销售438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