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种植结构
种植业在本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粮、棉、油菜、茧、菜等食品和工业原料。过去,种植业划分纯粮区、纯棉区、纯茶茧区、纯林区,结构单一,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随着农村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种植业结构有了进一步调整,由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化,由粮(棉)结构向粮经、粮经饲转化,农村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现在,全区种植业结构正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1993年,全区农作物部总播种面积285.1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90.46万亩,占总面积的66.8%。其中水稻158.33万亩,占83.1%;大小麦17.26万亩,占9.3%;玉米0.99万亩,占0.5%;大豆8.33万亩,占4.4%;甘薯4.8万亩,占2.5%;其它杂粮0.76万亩,占0.4%。经济作物面积67.73万亩,占总面积的23.8%,其中棉花18.15万亩,占27.3%;油料47.74万亩,占70.5%(油菜籽42.51万计较,占油料作物的89%,芝麻3.46万亩,占7.3,花生1.77万亩,占3.7%);麻类0.9万亩,占1.4%;糖料面积0.15万亩,占0.2%;烟叶0.23万亩,占0.3%;药材类作物0.2万亩,占0.3%。其他作物面积26.91万亩,占9.4%。其中蔬菜13.92万亩,占51.7%,瓜果1.29万亩,占4.8%,绿肥6.3万亩,占23.4%,青饲料0.91万亩,占3.4%,杂类作物4.49万亩,占16.7%。
另外,全区茶、桑、果面积384388.5亩,其中:茶园面积257061亩,占66.9%,桑园86266.5亩,占22.4%,果园41061亩,占0.7%。
(二)粮食作物产量
本区农业生产历来均以粮为主。解放前,粮食生产水平很低,农民除缴纳一部分税粮外,生产的绝大部分粮食勉强自食自用。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村广大群众大力开展“挖山垦荒,围湖造田”活动,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大幅度上升,全区粮食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49年,粮食播种面积只有101.29万亩,总产量11.73万吨;1957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23.74万亩,总产量24.51万吨;1965年193.3万亩,34.7万吨;1978年204.85万亩,48.1万吨;1988年190.7万亩,52.99万吨;1990年达197.66万亩,总产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达58.36万吨。面积和总产量比建国初期的1949年分别增长95.1%和3.98倍。
池洲地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产品产量统计表

池州地区粮食生产发展变化简表

水稻水稻是本区粮食作物的大宗,常年水稻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解放前,以一季中稻为主,面积小,产量低。解放后,水稻生产发展很快,1949年,全区水稻栽培面积只有88.7万亩,总产量10.17万吨;1955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双季稻,水稻播种面积迅速推广,总产量提高很快;1957年全区水稻面积已达131.35万亩,总产量19.72万吨;1988年水稻面积157.25万亩,总产量达49.62万吨;1989年水稻面积163.11万亩,总产量51.73万吨;1990年水稻面积163.1万亩,总产量达54.78万吨,是年水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粮食面积和总产量的82.5%和93.9%。水稻有早稻、中稻、单晚和双晚之分。以双季稻面积最大,中稻次之,单晚较少。据1993年年报统计,早稻65.12万亩,双晚68.77万亩,双季稻总产量为36.91万吨,双季稻面积、总产量分别占水稻总面积、总产量的84.6%和79.6%;中稻20.87万亩、总产量8.34万吨,分别占水稻总面积、总产量的13.1%和17%;单季晚稻3.57万亩、总产量1.65万吨,分别占水稻总面积、总产量的2.3%和3.4%。
1975年,开始推广杂交水稻良种,杂交水稻的推广是全区粮食大幅度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1988年~1993年农业统计年报资料反映:六年来,全区累计推广杂交面积281.36万亩,比稻谷平均单产,每亩增产61.7公斤,共增收粮食17.36万吨,1991年杂交稻面积达58.83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45.1%。其中早杂5.56万亩,占早稻面积的51%;单晚杂1.99万亩,占单晚的59%;双晚杂41.94万亩,占双晚的58%;杂交稻在区内水稻生产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对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起着很重要的意义。
池州地区杂交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池州地区杂交稻增产效益简表


小麦
小麦历来是区内农民作为搭配的主食之一。1949年小麦面积14.79万亩,占粮食面积的10.6%,总产量3940吨,仅占粮食总产量的3.4%。50年代以后,全区人民狠抓粮食生产,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扩大和提高。1956~1957年小麦面积曾达到31.58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14%,总产量14306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1%。70年代后,随着旱改水,水稻面积的扩大和麦棉套种制改为棉油连作茬,油菜面积的扩大,小麦播种面积逐渐减少。1990年,全区小麦面积只有17.6万亩,比1957年减少44.3%,小麦总产量16985吨。占粮食总产量58.36万吨的2.9%。小麦生产由于不断引进推广高产良种以及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亩产也有逐步提高:1949年小麦亩产在40~50斤左右,50年代,亩产在100斤左右,六、七十年代平均亩产150斤左右,1990年全区小麦亩产188斤,1993年已提高至206斤。
大麦大麦又称米麦,是山区群众所喜爱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大麦适应性好,生长期短,成熟早,播种弹性大,是啤酒的主要原料。大麦生产是逐步扩大发展的。东至县1949年只有5万亩,1956年9.5万亩,1962年大麦面积曾达10.9万多亩,由于单产低、效益差,60年代后期迅速减少,1972年已减少到亩以下,1985年只有413亩。全区1988年13718亩,1989年7824亩,亩户也只有64-70公斤。
荞麦荞麦为群众喜食,食之虽略有苦味,却能治高血压、头昏及胃病。山区有春荞麦和秋荞麦两种,全区种植面积很少,主要是零星种植。据历史资料:1989年全区荞麦只有371亩,亩产70公斤,总产量26吨。
玉米玉米俗称苞芦,是山区农民喜食的主要杂粮之一。玉米按季节分为春玉米、夏玉米和秋玉米。1949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53902亩,亩产53.3公斤,总产量2874吨。1957年玉米面积达15.39万亩,总产量14565吨。由于玉米单产低,加之旱改水、种植业调整等原因,玉米栽培面积越来越少。1988年玉米面积16469亩,1993年只有11396吨,亩产116公斤,总产量1325吨,比1957年玉米的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减少92.6%和90.9%。
大豆区内农民俗称大豆为黄豆,建国初期的1949年,种植面积4万亩左右总产量1320吨,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3.9%和1.1%;50年代至70年代,其播种面积4万余亩左右,总产量4000多吨;80年代面积5.4万亩左右,总产量4700多吨;1993年全区豆类播种面积8.33万亩,总产量7343吨,分别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积和总产量的4.4%和1.4%。
区境内还种植黑豆、赤豆、绿豆、饭豆、刀豆、豌豆、米豆等豆类,深受人们的欢迎。
甘薯甘薯,农民俗称山芋,红薯,是区内的主要秋旱粮之一。1949年面积27041亩,亩产51.5公斤,总产量1393吨,仅占全区粮食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2.7%和1.2%;60年代初期,由于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山芋面积有明显扩大。东至县扩大至7万多亩,总产量9000多吨,贵池县1962年种植山芋5.6万余亩,占粮食面积的9.4%(1949年只占1.4%);80年代全区薯类面积也只有5万多亩;1988年面积43190亩,亩产180公斤,总产量7773吨;90年代以来,稳定在4万多亩;1993年为4.8万亩,总产量9295吨,分别占全区粮食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5%和1.8%。
(三)经济作物产量
棉花棉花生产,主要分布在贵池市和东至县的沿江洲圩地区,丘陵畈区有零星种植。青阳、石埭县也种少量的自留自用棉。东至县主要是大渡口、胜利、瓦垅、东流、张溪、香隅等6个乡镇,种棉面积有13万多亩,占全区棉花面积69.9%;贵池有驻驾、乌沙、梅龙、殷汇、江口等5个产棉乡镇,种植面积5.5万亩,占全区棉花面积29.5%,青阳县童埠乡近两年开始试种棉花,1993年全县棉花面积886亩(占全区棉花面积的0.5%),石埭县零星种植的棉花有216亩。
棉花生产的历史悠久,但都是小面积种植。民国8年(1919年)东流县植棉面积就有3.9万亩,亩产皮棉11.5公斤。民国29年发展至5.8万亩,亩产皮棉12.3公斤。解放后,棉花生产有了很快发展,1949年,全区棉花10.01万亩,亩产皮棉9公斤,总产925.6吨;其中东至8.28万亩,总产量840吨;贵池1.73万亩,总产量85.5吨。1957年127766亩,总产量3519吨,亩产皮棉上升至27公斤;1967年棉花面积181950亩,总产量8810吨;1978年棉花总产量6127吨。1988年后,地区、专署十分重视棉花生产,采取种种措施,调动农民种棉积极性,使棉花生产得到了很快恢复和发展。1988年16.68万亩,9864吨;1991年~1992年虽连遭水灾和长期连阴雨灾害,棉花总产量仍分别达10098吨、10396吨;棉花播种面积已达18.51万亩,比1988年扩大10.9%,总产量11730.3吨,比1988年增长76.9%。
油菜油菜是区内油料的主要作物,常年油菜播种面积占油料面积的90%,油菜籽总产量约占油菜总产量的85%。建国前,油菜以白菜型地方品种为主,面积小、亩产低。解放后,由于不断引进油菜白菜型良种和甘兰型新品种,面积不断扩大,油菜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油菜生产迅速发展。据农业统计年报反映:1949年全区油菜籽面积只有150954亩,平均亩产24.9公斤,总产量3162吨;1957年面积扩大至268853亩,平均亩产16.6公斤,总产量4465吨;1978年油菜籽总产量已达9065吨;1988年油菜籽面积400584亩,平均亩产36公斤,总产量14490吨;1989~1992年,出现连续四年持续增长好势头,面积由393547亩扩大至440744亩,增长12%;亩产由45公斤上升到70公斤,增长56%;总产量由17522吨,增长75%。1993年,油菜虽然受冬干和灾害性天气影响,面积减少至42.5万亩,但总产量达32904吨,平均亩产上升到77.4公斤,面积、亩产和总产量分别比1988年增长6.1%、115%和127%。
芝麻“好地种棉花、孬地种芝麻”,山区很少用耕地种芝麻,大多种在山脚地、火子地和田头地角。区内农民种植芝麻比较粗放,大多选择阳光好,土质肥沃、落叶较厚等荒山、“打火子地”种芝麻,也有棉地、山芋地、木地间种套种芝麻,据年报有关资料介绍:1949年全区只有33056亩芝麻,平均亩产15.0公斤、总产量495吨;1957年37488亩、亩产24公斤,总产899吨。六、七十年代,芝麻生产被“以粮为纲”所限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80年代初期,芝麻生产一度有所扩大。东至县1981年芝麻种植面积曾达至30905亩,总产量2171吨,平均亩产72.5公斤;贵池县1984年面积达7705亩、总产量489.7吨,亩产65公斤;青阳县1982年达764亩,总产量515吨;亩产67.5公斤;石埭县1985年达8267亩,总产量382.2吨。芝麻生产始终没有摆到适当位置。近年来,芝麻又有下降的趋势。1988年全区芝麻面积只有31929亩,平均亩产59公斤,总产量1877吨,1993年面积只有3.4万多亩,亩产47.7公斤,总产量1649吨。
芝麻在区内多为一年两熟,即麦类(或油菜)--芝麻,亦有山芋沟内套种芝麻,棉花缺棵的亦有套种补棵芝麻。
花生花生是城乡人民喜爱的农产品,也是出油率很高、味美的油料作物之一。区内主要是食用,少数榨油。历年种植面积不大,山区多为零星种植,洲圩区成片种植,面积稍多。1949年全区花生面积8000多亩,总产量540多吨;1957年14811亩,总产量1136吨;六、七十年代,因强调“以粮为纲”,花生面积曾一度下降;80年代,有所回升,但仍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因而,每年都要从外地调入一批花生,以满足春节城乡人民的需要。1993年,花生面积17658亩,亩产85.1公斤,总产量1503吨。
麻类区内种植麻类的历史已有千年之久。解放初期,青阳、贵池已成为全省著名的产麻县之一。贵池青苎麻茎高杆粗、寿命长、产量高,为地方优良品种,1950年就被列为华东标准麻;青阳县50年代已有万亩园万担麻。1956年被评为全区麻类生产先进单位,获国务院嘉奖。青阳城东乡“细叶绿”优质苎麻被评为全国苎麻纤维收购标准麻样品,在北京农展览馆陈列展出。1958年,省电影制片厂拍摄《青阳苎麻丰收》新闻纪录片在省内放映,影响很大。
解放后,区内苎麻生产一度发展很快。1949年,除石埭县农产多在尾榜发角种植少许自用麻外,贵池、东至、青阳3县有麻园8286亩,主产316吨;1978年以后,由于我国纺织工业对苎麻需要量的猛增和原麻价格的上涨:1983年每公斤麻由3元暴涨到15元,农民种麻积极性大大提高,一度出现“毁桑毁粮种麻”势潮;青阳县1987年种麻面积曾达12394亩,贵池达37035亩,全区麻总产量4527吨。1988年之后,受麻价大幅度跌差影响,由1987年的15.6元/公斤,下降到2元/公斤以下的水平。各地又出现“毁麻种桑种粮”的局面,苎麻生产迅速下降。1988年,全区麻园面积42572亩,总产麻3366吨。1993年全区麻园面积只有8996亩,产麻746吨。
留兰香留兰香是出口商品之一。1976年,开始引进试种,由于留兰香适应性广,经济效益好,颇受农民欢迎。近年来,由于市场价格不稳,面积有所下降,1993年只有18411亩。
甘薯过去有少量种植,多为农户食用。1988年以后,甘薯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已由自种自食的农产品变为农民致富的商品,东至县甘薯已运往安庆、贵池等地进入市场,成为发财致富的好门路。
(四)其他农作物生产
蔬菜蔬菜是城乡人民不可缺少的食用品。解放后,农村各户都分有1~3分自留地,主要是供农民种植蔬菜食用,城镇郊区也有一定数量的蔬菜专用地。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各县城和大乡镇都建立了蔬菜专业队,贵池市为解决地区所在地城市蔬菜供不应求的矛盾,近年来,正在扩建一个“菜篮子工程”,使蔬菜生产进一步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1988年,全区蔬菜面积83089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98%),其中城市郊区专用蔬菜地2751亩(贵池1556亩,东至26亩,石台404亩,青阳530亩)。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靠近城镇的农户,也有将粮、棉、油等其他作物改种蔬菜,挑到城镇市场出售以增加收入。因此,蔬菜种植面积有所扩大。1992年全区蔬菜面积已达110717亩,1993年面积上升至138230亩,比1988年扩大67.6%。
瓜果主要是西瓜、菜瓜和甜瓜。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单纯粮食结构调整为粮经结构,尤其双季稻耕作制调整为“一瓜一稻”制较多,食用瓜类种植面积有了扩大。1982年果用瓜类面积只有10160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0.4%),1993年已达12869亩,比1982年扩大26.9%。近年来,区内大量引进杂交西瓜“郑杂五号、七号”、“丰乐1号”、“新澄”等良种,不但西瓜产量高,而且食味更加甜美,是城乡人民解暑的最好果品,深受人们欢迎。据调查:一亩西瓜一般亩产3000公斤,产值1200元,可获利720元,而种粮亩产仅240元,纯收入200元。
绿肥本区农民素有施用有机绿肥的习惯。解放前,他们打青蒿、打湖草、打柴头(嫩树枝叶)、割青草用作冬田基肥。解放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1956年大面积推广双季稻后,自然绿肥已远远不能满足农田的需求,因此,农民十分注重绿肥良种的引进和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东至、贵池县早在1953年就引进红花草,当年种植7815亩(贵池7802亩、东至13亩),1957年两县花草面积已达13.25万亩(贵池7.95万亩,东至5.3万亩)”60年代中期,贵池花草面积已达12.5万亩,东至17.2万亩;七十年代,贵池县绿肥面积最大达21.05万亩(1978年);东至县21.08万亩(1977年),石台、青阳县花草种植面积也分别达3万亩和10万亩以上;1978年,全区绿肥面积曾达55.98万亩,在促进粮棉生产上起很大作用。1980年以后,由于长期一肥两稻的种植,地壤状况变劣,次生潜育化加剧,严重影响水稻和鲜草的产量,加之,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种植业结构有了很大变化,油菜面积逐年扩大,至此,花草的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1980年全区绿肥面积44.91万亩,1984年16.76万亩,1988年9.79万亩。
绿肥生产,以水田花草为主,一般亩产鲜草1.5~2.5吨,在盛花期即翻犁沤制作早稻基肥。东至、贵池棉区1964年曾引进黄花草(黄花苜蓿),后因翻压后易滋生大量地老虎,危害棉花生长,几年后就无人种植;60年代初,区内引进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红绿萍;70年代初推广面积较大,后来多作饲料。80年代后,绿肥主要是红花草、舌豌豆、大麦、蚕豆等,1993年全区绿肥面积只有6.9万亩,仅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2%。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