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寿县文化事业单位始于民国年间的“寿县通俗教育馆”,后名“民众教育馆”。建国后成立的寿县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按照人民政府的文化事业工作方针政策,向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教育,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成为寿县群众文化、艺术和娱乐的活动中心。
一、馆、站、室
1.民众教育馆
初名寿县通俗教育馆。民国21年改名民众教育馆,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由县民众教育委员会委派钮少安筹建,馆址在西街节孝祠(今庐剧团宿舍住地)内,馆房9间,设有阅览室、游艺室等,馆长1人,馆员2人,工友2人。22年馆内成立民众艺术研究会,分图书、音乐2部。图书部作国画和西画艺术研究;音乐部作京剧、器乐和民间艺术研究,次年元月迁馆址于东大街镇署(今第三中学校舍)内,馆房50余间,工作人员14人,增配有教练员、教员、印刷工,办有《民众周报》《民众画报》等刊物,使用一台了收音机,收录和编发《每日电讯》,宣传抗战新闻。27年6月,日本侵略军侵城,馆遭破坏;次年11月随县府迁堰口集;29年又迁保义镇。30年石练百辞去馆长职务,杨敏仙于5月1日接任,人员减至5人。32年袁森任馆长。抗战胜利,馆址迁回县城火神庙(今二中处),后有张士奎、武立德先后任馆长。
2.寿县文化馆
县文化馆成立于1949年9月,馆址在县城西大街文昌宫内,即今县图书馆内。初有砖瓦结构房屋32间,面积1145平方米,为乙等馆,编制6人,胡清远为馆长,全年经费为大米28480市斤。1950年升为甲级馆,编制9人。1958年分县时,设寿县、安丰2馆,旋并复为寿县馆。初于馆内设图书室、展览室,后图书、博物分出。1960年9月后,文、图、博一度组成联合办公室。“文革”间,成立文化馆革命领导小组,人员增至8人,此后,年拨经费约在5万元上下。今县馆占地面积为2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设有露天舞厅和小剧场、展览室(游艺室)等。 3.正阳、城关文化馆
正阳文化馆建于1950年8月,馆址在正阳镇南大街三元街口,为丁等馆,编制4人。1951年10月迁至原“五洲大旅社”即广祠宫巷今址。1962年调整为正阳文化分馆,1981年新建小礼堂1个,篮球场1个,工作人员4人,年拨经费近5千元。
城关文化分馆成立于1985年。
4.文化站
1985年后,各区相继设立文化站,计有双桥、堰口、安丰、炎刘、迎河、瓦埠、三觉等7个国家办区级文化站;国家办乡级文化站计有双桥、菱角、建设、迎河、板桥、双门、众兴、保义、堰口、三觉、余集、炎刘、双枣、大顺、双庙、瓦埠16个;乡办公助站有广岩、茶庵;其余乡自办站22个。
5.寿县博物馆
寿县博物馆成立于1962年11月。1965年改名六安地区文物工作组,1969年6月复为今名。报恩寺为馆址,面积14700平方米,陈设面积1100平方米,库房100平方米,馆藏文物6000余件。初期馆有工作人员八九人,今为19人。分设陈列、考古组,保管组,办公室。馆属综合性质,兼负文物征集、发掘、收藏、陈列、保护多项任务。建国初期,上述任务综合在县文化馆内。1955年城内蔡侯墓被发现,为首次科学性的发掘活动,此次出土文物580多件(见本章第五节《寿县城西门内蔡侯墓出土文物简表》)。1957年,县文化科组织抽调鲍广银、韦义山、周广松等10余人普查全县文物古迹,登记“古遗址”60处,“古建筑"34处,孤堆古墓32个,古城址18处。寿县博物馆成立后,文物考古、发掘收藏、征集保护与陈列工作逐步形成系统。先后作了一些普查试挖工作。采选的标本和试掘所得的遗物显示的文化层有:新石器时期相当于裴李岗时期的1处,大汶口时期的4处,龙山时期的26处,二里头时期的5处,商时期的8处,两周时期的40余处。1963年开始《中国通史陈列》;1973年推出《出土文物陈列》、《唐宋明清造像陈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陈列》、《报恩寺北宋舍利塔出土文物陈列》、《瓦埠魏晋砖墓文物资料陈列》、《寿县古碑拓片陈列》、《芍陂文史资料陈列》等,基本形成楚文化系统,兼有蔡、陈、吴、越的文化属性。
按:寿县文物考古收藏工作始于30年代,此前见于《梦溪笔谈》与光绪《寿州志》所记,多属私人收藏。至民国22年6月10日天津《大公报》等报导寿县九里沟古墓出土铜鼎、铜芤、铜锯、瓦缸各1,铜铎2具,津沪等处来人收买的消息后,7月10日北平《晨报》又报导李三孤堆楚墓出土文物的消息,一时间轰动国内外考古界。继有前安徽文史馆选择其中铜俎酓、肯鼎、盘云纹和环梁方盘到伦敦展出。李山孤堆楚墓出土文物4000余件,大多流失;前安徽省图书馆收藏700余件,寿县民众教育馆收藏60余件。
此间各大研究单位组成“寿县史迹考察团”,公推中国营造学社叶恭绰为团长,就此进行研究,故此时可视为寿县文物考古之始。其初的研究具有两种特征:一是带有自发性,二是没有超出传统金石学研究的范畴。但作为中华民族古文化有名的地区从此被发现。次年11月9日至12月4日,王湘、李景聃等又专程来寿县作考古调查,初步发现史前文化遗址魏家郢、彭家郢、古城子、陶家祠、江黄城、张罗城、杨林桥、庙子、九流桥、刘备城、张飞台、斗鸡城共12处,遂成为寿县文物考古工作的基础。
建国后,在此基础上陆续公布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县级和乡级文物保护单位,举办文物干部培训班,宣传文物保护法规;1985年征集40余件。东津乡三次出土大批量楚金币时,在政府重视下,县馆人员日夜工作,使楚金币及时入库。在征集收藏的同时,作了一些研究工作,先后,整理写出调查发掘报告30余篇,发表文章10多篇。
通过这些工作,使寿地文物古迹成为乡土教育的课堂,科学研究的基地和实验室。年均接待国内外观众约8万人次,其中包括美国、西德、罗马尼亚等国专家学者和海外华人数十人次之多。江城《寿县博物馆》诗云:“等闲亦作帝王州,文采风流一土丘。地下仍留遗物在,好为青史谈原由。”
二、书店
1.私营书店
寿县未取店名的私营书店先后有二:一,成立于民国5年,中华书局芜湖分局的沈同林聘寿县人傅子和推销中华书局出版物。店址在今县委大院东北角旧名天后宫巷内,发行图书主要有国文、修身、历史、地理和字典等200余种,寿县、凤台等地学堂和私塾多来此购书。民国15年停业。二、成立于20年代,店主谈彦斌,店址在今东大街“复兴复印社”的小楼中。日本侵略军第一次侵城时,谈充当汉奸,后被民国寿县县长蔡鹤处死,书店随之停业。
隆和书庄
成立于民国10年,店址初在东大街(钟楼巷对门),后迁南大街。以代销商务印书馆出版物为主,有字典、“四书”、“五经”等千余种。店主杨隆和因精通发行业务,被商务印书馆聘为教员,在江淮地方发展代销店点,辅导发行业务。民国28年日本侵略军侵占寿县城时停业。
山酉书房
成立于民国16年,店址在北大街(今五金厂隔壁)座西向东,店房3间,从业2人。因与合肥、南京、上海等地大书店建有经销关系,图书品类齐全,诸如古今小说、唱本、仿影、“四书”、“五经”等多达2000余种。该店还兼营租书和古旧书收购业务。店主程秉之幼年曾在合肥泰记书局学徒,擅长图书整修装订工艺,故常收古籍残本整修后出售。1953年停业。
森昌书店
成立于民国32年,店主潘辛伯原是织袜徒工,好读书;后改行卖书。初在城关十字街口租房一间开业,因发展很快,旋迁东大街今红星剧场对门,门面6间。与南京、上海等地大书店建立代销业务,零售、批发兼办,有课本、古今小说、文史地理等类千余种。该店设有“矮书架”,专陈青少年书刊,便于儿童选购。1957年停业。
杨家书店
店在正阳后街,店主杨氏,回族,时人多称杨七先生,系堂兄弟排行为七,其本人兄弟2人,名未详。开业于抗战,抗战开始后停业。
世界书局
因代销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物而名。址在正阳,即今人民银行隔壁。成立于民国16年,店主张笃田。29年后,店交其侄张钧德经营,3名从业均系亲属。代销小学课本、古今小说、《古文观止》《幼学琼林》、《经》、《书》等数百种。时有资本500银元。民国37年停业。

2.国营书店
寿县新华书店
1949年3月开始筹建,4月22日成立“大众书店”对外营业,初为公私合营性质。8月退股还息,10月改名新华书店寿县支店。
1950年4月,根据中央出版总署《关于统一全国新华书店的决定》,资金、财产和人员改属皖北分店,实行垂直领导。1952年,县成立“书刊发行委员会”,区配备发行干事1人,乡设义务发行员。是年,支店迁今地址:南大街座西向东(今邮局南)处。1955年11月,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行政部门所属文化事业领导关系的规定》。于次年元月,县支店又改属寿县文教科;1957年8月,改属县文教局。1958年支店改名寿县新华书店,人财权仍属县;1962年9月,改属省店与地方的双重领导制,财务归省店。1968年6月,省店拨款16000元建楼房7间400平方米为今店址。1969年,财权再次移地方,行政属寿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次年改属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宣传小组,此间图书积压,书店亏损。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店通过整改,方转亏为盈。1979年到1985年的7年间,销售总额701.6万元,比“文革”10年增长144.88%。
正阳新华书店
成立于1949年4月,何重岸为经理,全店5人。5月1日开业,10月改名新华书店正阳支店,隶属皖北分店。12月并入寿县支店,改为正阳文化供应站。1952年2月,改供应站为门市部,属县支店,今仍之。
三、剧团剧场
1.剧团
①寿县群声京剧团
群声京剧团始建于1950年12月。它的前身是民国31年正阳余曼卿、时叔瑾等组建的“正阳国剧研究社”。至1949年春,解放军某部路过正阳时,该社作慰问演出,司令员唐亮观戏后建议,改名“正阳民主解放京剧社”。属自负盈亏的职业京剧团。继有何润身、魏莘农任正副团长,有演职员38人。排演新京剧《闯王进京》、《小仓山》、《九件衣》、《血泪仇》等。1952年经过整顿,更名为“寿县群声京剧团”,归属县管,陈旅广、陈剑秋先后为主任(即团长)。
②寿县京剧团
县京剧团的基础是“红星剧社”,为团场合一形式。建国初期,城关有“庆寿”、“九如”等京剧班底,分别在“共乐舞台”、“大众俱乐部”演出。1950年9月,城关组成“红星剧社”,并与“庆寿”、“九如”在此演出。次年中秋节,县人民大会堂落成,剧社从旁边的草棚迁进大会堂。外地名演员洪忆梅、王君朋、张俊仙、汪晓峰、贾凤麟、龙云生等陆续加入。至1965年改名“寿县京剧团”。1957年团、场分设。1959年剧团转为地方国营。此后几经改名与改为集体性质,1963年复称京剧团。主要演员有贾凤麟(小白玉昆)、张俊仙、汪晓峰、黄羡华等。1981年8月1日再次改名寿县庐剧团。
③寿县淮声庐剧团
淮声庐剧团的基础是倒七戏艺人王明志等1951年组成的乡班,名叫“农村剧社”。1954年后,文化干部刘琪带回部分演员组建“寿县淮声剧团”,1955年改名为“寿县淮声庐剧团”。次年排演编剧潘际凡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休丁香》,获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表演、音乐创作三项奖,青年演员孙自婵表演获二等奖。
④寿县胜利庐剧团
1953年4月,下塘与庄墓的倒七戏班(李世民的“新民”和刘幼三的“胜利”)合并组成“寿县胜利剧团”,以下塘集为活动中心,李世民、孔成金分别为正副团长。原有27人,到1954年只剩李世民等9人。1955年得到发展,更名为“寿县胜利庐剧团”,张仁刚、李世民分别为正副团长。
⑤寿县庐剧团
1959年9月,“胜利”、“淮声”合并成立“寿县庐剧团”。12月,转为地方国营。1957年曾三次去南京演出,先后到佛子岭、梅山、合肥、芜湖、淮南等地演出。1962年又转为集体经济性质。“文革”中并入京剧团。1981年8月1日再名“寿县庐剧团”。主要演员先后有孙自婵、周宣德、余先霞、朱先芳、葛余富、郑茂林、江林、姚为民、冯自强、陶鸿、杨惠英、林良姣、梅家海、李可等。
⑥寿县推剧团
推剧于40年代后期自凤台传入寿地,初有时学钧等民间班底。建国后,地方业余剧团多用推剧形式编演新戏。1958年,迎河地区在业余剧团的基础上,成立“迎河推剧团”。1959年,改为“寿县推剧团”。不久,推剧团并入县文工团。 ⑦寿县文工团
1958年10月1日成立,为一综合性文艺演出团体。次年春,划为“安丰文工团”;3月另建“寿县文工团”,5月并县,复为“寿县文工团”。初,团长柏相华,指导员葛广琴;并县后,王文江为团长,柏相华、钱进堂为副团长。1961年撤文工团,并入“寿县庐剧团”。
2.剧场
①群声剧场
1950年,正阳区因演出需要,“民主解放京剧团”的演职员自行集资在三元街口修盖戏园。当时演员们每天只发旧币3000元(合人民币3角),仍节衣缩食筹集资金。经过团长魏莘农等人多方筹措,得款五六百万元(旧币),盖成一座木架草顶剧场。1952年名称“群声剧场”,1954年更名“正阳人民大会堂”,为当时正阳唯一的戏剧演出场所。
②寿县小戏园
位于县城郝家巷南端,是由“农村剧团”集资和政府资助修建的,1953年落成。戏园为土墙草顶,木板座位,可容六七百人。次年改名“淮声剧场”,团、场统一管理。1961年拆除。
③红星剧场
县红星剧场原名人民大会堂,建成于1951年中秋节,址在城关东大街中段面北。建成时,“红星剧场”从郝家巷南端草栅迁进大会堂。1957年1月场、团分开,大会堂改名“红星剧场”,继与“淮声剧场”成立联合办公室,开始接待外地剧团演出,剧场为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单位。
1961年5月,翻盖成砖瓦结构,先设花条座椅,后改翻板椅,位869个,1972年后兼放电影。
四、民间文化团体
寿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于1958年,1960年撤销。1984年,县工会为把县职工业余书法、美术、摄影活动更好地开展起来,成立了“寿县职工书画摄影协会”,民主选举产生了7人的理事会。聘请孙剑鸣(司徒越)任名誉会长,冯自安任常务会长,高有德为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并制订了协会章程,活动正常开展。该年又成立“寿县摄影工作者协会”。近年又有“新浪文学社”、“楚都印社”、“寿县京剧社”、“曲艺工作者协会”、“寿州书画院”等相继组成。
民间文化团体于戏曲方面,在“剧团剧场”节、目中略有所述,如早期的“正阳国剧研究社”,京剧“同庆班”,庐剧“义和班”、“戴家班”、“小李家班”、“农村剧社”等戏剧班社,均系自发组成,时分时合,并具流动分散等特点。另如花鼓灯、锣鼓班子等,虽然也有其“基本演员”,但这些“团体”多属临时组成,演出时有,停演时无,更具有一种“自娱自乐”的性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