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陆路运输
陆路运输,旧时主要工具是人、畜力车。寿地有独轮手推车、两轮人拉黄包车;有牛、驴、马车以及骡马驼运和赶脚驴的。民国间寿地出现私人购置汽车;建国后,机动三轮、四轮和汽车全县均有之。
1.汽车运输
汽车作为现代运输工具在寿地出现,始于民国19年。其时,寿县城关朱美昌任商会会长,为经营客运业,购买1辆日本产以烧木炭为能源的“一世事”牌汽车,车上有32个客位,雇用司机鲁华如,经营寿县至田家庵、寿县至保义集客运业;继有徐汉卿、王权安各置1辆汽车,经营寿县至正阳、正阳至田家庵客运业。但时办时停,颇不正常。
建国后,寿县地处淮南皖西经济区域,汽车运输业迅速发展起来,省属汽车运输车辆承运寿地客货业务。60年代,淮南汽车运输公司派第三车队来寿驻点。1971年起,改按行政区划管理经营汽车运输业,六安汽车运输分公司在寿县新建第五车队,淮南三队撤回。1973年,增开寿县至蔡家岗线“循环班车”。1976年后,寿县至瓦埠、至炎刘、至菱角等地每晚住有班车,旅客可以上午进城,下午返乡,称为“农村公共班车”。1987年,寿县日发客运班车百次之多,其中县(市)之间23班次,县内37班次。寿县至蔡家岗循环车,寿发24班。
汽车货运业务,初由车站转货源计划上报汽车公司和各级运输指挥部平衡,再由汽车公司安排货车完成,遇有水利建设、生救粮煤等大宗货源,汽车公司派车来县突击。前期多由淮南汽车承担;70年代起,因车站改隶六安,便由六安汽车公司五队承担。辅之以地方自建的寿县车队车辆。
寿县车队建于1972年5月,新购“江淮牌”汽车10辆30吨位,为地方国营车队,多承担县内突击性运输任务。由于单车运力小,成本高,虽经改制2辆“半挂”(每辆载6吨),仍然亏本。至1978年队撤,利用原有维修设备又办汽车修配厂;不久,厂亦撤销。车队与厂撤销,维修设备移交给县农机厂;汽车移交给化肥、水泥、食品、酒厂等县办工厂。随着个体运输业的兴起,汽车成为寿县地方现代运输的主要工具。1987年,寿县搬运部门汽车达到32辆,载重量184吨;县直工厂和企事业单位汽车178辆,752吨;乡镇企业和个体运输货车236辆,1076吨;客车12辆,客位408个;第五车队货车30辆,130吨,客车39辆,1738个座位。年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多达128.85万吨公里。
寿县客货流向一般是:县境北、西、南部,多循淮南、皖西一线;东部则以省城合肥为多。经济开放政策推行以后,远距离运输多沿宁、沪一线。仍以粮食、水泥出境,煤、盐、百杂货和竹木入境为主要货类;以石料为大宗的建材类,出口多循淮河、颍河水运霍邱、颍上一带。70年代前,通过统一运输组织,按年、季、月度编制运输计划,综合平衡运量与运力,运输部门以服务为宗旨,组织合理运输,提供经济运力。运输部门本身也因车辆实载率高而获得较好经济效益。此后,运输计划因受经济开放初期突变形势的冲击,货源不稳定,尤其是个体车辆巨增,货物对流,迂回较多,车辆空驶率近半,国营和集体汽车货运业务多不景气;在激烈的竞争中,社会上小型机动车辆增至四五百台,充斥客运市场,国营汽车客运业即省属汽车公司的汽车营业分站代办站,处于歇业或半歇业状态。目前,他们正在极力从深化改革中寻找办法,以求振兴。但长途运输仍靠专业汽车承担,尤其是客运。
改革开放以来,赴南方省市做工的人渐多,春季客运量尤为大而集中。近年,汽车站和五车队采取预约、订票、定时定点,直发专车至蚌、宁、沪、杭等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尚好。
2.小型机动车运输
小型机动车始于70年代。一般以8—15马力的柴油机汽油机为动力,载客8—10人,载货1—3吨不等。有小三轮、小四轮两种。1974年前后,县搬运站自制20辆简易三轮车,每辆载货2吨,1980年后,始报废。非简易型机动三轮车多在1980年后为个体户作载客、捎货用。1987年,经营在全县公路线上个体三轮车约有300辆。车为前一胶轮,后二胶轮,驾驶人坐前扶把,坐后置车厢,钢筋为架,雨布作篷,厢内设对坐板凳,载客8至10人,装货0.5吨,时速可达30公里,是短途运客的简便工具。其弊端颇多,稳性差,车况亦不好,驾驶人员多不熟悉机械性能与操作技术,少懂安全知识或忽视交通法规,横冲直撞,常出翻车、伤人事故。甚有为争夺客源,于汽车客运点刁难载客汽车驾驶员,致使汽车客运不能正常停靠站点。此情已引起有关管理机关的关注。
小四轮机动车,亦于1980年后日渐增多,车头为动力部分,装有12或15马力195型柴油机,后有专制的车厢,载货1.5—3吨不等。多为个体户经营货运用车。1987年全县个体运输户拥有小四轮3500辆之多。
3.人畜力车
手推独轮车,县城与正阳箩行工人早在清代前即用以转运货物。车有两种:小车轮,货放在上盖的俗称“土毂牛”;车轮稍大,轮上设架,货置架两旁的,称“小红车”。建国初,箩行搬运尚在使用。
“黄包车”,因传自日本,亦名“东洋车”。民国17年,县城南街有一黄包车行,拥有黄包车20多辆,供行人雇用。车为胶胎大轮,上设布盖,乘人仰卧,车夫前拉,有力善拉者跨大步与车轮转速相配合,日行可达百余华里。40年代,城关箩行有黄包车47辆,大多拉客往来于寿田一线。时有一力壮工人,一日往返寿田间,同行者戏称其为“洋马”。
牛车,在寿地使用之久约千余年。建国后的广大农村田间运输尚有使用。50年代末期,双桥的运输大队仍用此车。牛车有单辕、双辕两种,即一牛和二牛驾拖;又有二轮、四轮两类。牛车速度慢,笨重不便,今用者少。
马车,用2—4匹骡马拉曳,古时有作载人用的,上有拱盖称轿车。建国后,双桥、庄墓等地成立有马车队,专门运货。60年代,搬运站仍备有马车运力。此后,仅为农村所使用。
驴车,较牛马车小,较灵活,依照平板车式,把加长,下盘四轮二轴,建国后改为胶胎,滚珠轴承,毛驴拉曳。1960年前后,县搬运站设有“小驴车队”,多集中拉运淮矿建材至东津渡,一车可运1.5吨。此间并试以“一列式”牵引方法,即以2—3节车厢连在一起牵拉。后因驴车成本费较高,不久停办。今存者常为农村所用。
平板车,又叫小板车,架子车,人力拉运的两轮车。因两把之间铺以平板承货,故名平板。建国后,城关、正阳等搬运工人开始使用。初为350型大车轮,后改为240型小车轮,承载力增加为500公斤;1959年后,又更新为650型小轮车,载重增至1吨。1961年,全县搬运系统拥有平板车865辆,成为当时运输的主要工具。70年代后期起,因小型机动车辆的陆续增加,专业运输的平板车数逐渐减少,1987年,搬运系统仅存400多辆。
脚踏三轮车,车分下盘、车架两部分。驾驶人在后,车架上设有小型车厢,乘客坐其中,尚可放置随身携带行包。县搬运站自1957起,用其载运旅客,继而建立三轮车队。1963年多达三四千辆,往返于寿蔡之间。因其本身存在慢、颠等不足,行车会车不安全,后随汽车客运发展,渐至淘汰。
二、水路运输
寿县水运有着悠久的历史,旧有簰筏、帆船。至民国前,出现轮船运力。建国后,初在帆船上安装挂桨机器,船体亦由小吨位逐渐增大。后多造大型驳船,装上机器动力或用轮船拖带,较陆运有运量大、运费低的优点。但因航道码头建设投资大,设施差,不能发挥上述优点,在速度与方便上,均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加上地方大宗货源不足,水运业经济收入很不理想。
1.簰筏运输
簰筏运输是一种依靠自然水力流放的原始型运输方式。建国前,寿地簰筏运输业有两处:一在正阳,一在迎河。正阳两家簰业,簰工400多人,负责人有吴佩友、刘海旭等,以放运淠水上游的霍山、金寨等地木竹为大宗,间以山杂货。雨季有水,日入正阳簰数多在5至10对,载货150—300多吨之间。其时,每放一块簰可得运资6元多,交货后,每人得2元;回程多运食盐、百货等,以供山区人民生活所需。1949年初,正阳尚有簰工170人,区人民政府派员为他们组成海员工会;1950年改为簰业工会;合作化时,成立簰业撬放生产合作社为集体经济组织,评工记分,多劳多得。1959年4月,划归森工部门管理,成立木材运输队,专放木材公司进口木竹料。1965年划回交通系统,仍为簰业社。此时只剩工人60多人,小木船18只,68.5吨;实行死分活值加提成奖和低薪加计件等几种工资形式。该年完成运输量6500吨,92万吨公里,月人均收入百元之多。此后,因淠河改道,竹木多从陆路运入,水上撬放业渐衰。1987年,在册工人41人,改撬放为船只运输,有水泥机驳2只,共24匹马力,载重72吨。迎河簰业也因无撬放货源,多转入搬运或渡口运输业。
2.木船运输业
是寿县地方运输的主要行业。船民以船为家,以港为籍。旧时归属船行组织,社会俗称“船帮”。船业中除渔船和官船(如警备用船、税务局用船等)外,从事运输业的木船户大体有两种:一种称为“自运船”,他们自己拥有资本,自己买货,自己运输,运到目的地后将货物转卖给商家或小贩,尔后再买,再运再卖。这些自运船,自买自运货物多系粮食、山货、百货、盐、糖之类。因他们自有工具和资本,一般都富于“运输船”户,也有雇工用船的。1949年后,正阳港口尚有自运船户近百家,在国家对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时,他们中大部分转至农村落户。另一种即专门从事运输的船户,以船为家,自有劳力和工具,靠收取运费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建国前,城关、正阳、迎河、瓦埠4港约有运输木船700多只,船民2000余人。如前述,运输船户承运物资,由各港的船行安排,因此,其经济便依附于各港口的船行老板。清咸丰年间,正阳关船行分为数家,延至民国5年形成“老七家”:杨世英、唐树德、熊一新、高广新、平德丰、王公义和熊玉新;民国19年,又有张中德、傅广泰两家,而且时分时合,到民国37年底,多达18家。
船行也是一种商业性质,是货主与船户达成运输交易的营运处所,承揽货物,交托船户,反过来,由船民对船行负责,船行对货主负责,发生货损货差时,船行负责追究船民责任,赔偿货主损失。船行承办货运业务,收取“服务”手续费10—15%;船行老板雇用的业务人员,俗称“行腿子”,帮助老板招揽联系货源,老板视其办事多少与好坏,给予奖励钱,多的每趟可得到运费的20%,如若组织不到货源,不给奖励,只给固定工钱。
建国后,寿县各港口隶属淮河水系航运办事处或航管站。1950年4月,航运部门对船行进行整顿,成立“船民介绍所”;5月,改介绍所为“民船公司”,至年底,正阳航管处计辖寿县、迎河、正阳、凤台、霍邱、颍上、南照集、三河尖、固县寺计9个民船公司,实行劳资两利政策,承担物资交流任务。
1953年,对运输船中的大船户,按照对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方针和“赎买”政策加以改造;1955年对少数大船户采取公私合营形式组成船队;船工、贫苦船民、劳动船民和小业主则组织互助合作组织。10月,正阳港顾连城互助组率先成立,有运输船10只122吨;继有史立富互助组,船10只116吨,以及苏孝善互助组、邢应荣互助组。至1956年合作化高潮时,上述4个互助组,分别升级为正阳震淮一、二、三、四4个初级运输合作社,船238只,1600吨。迎河成立淠丰运输合作社,船291只,1283吨。
在组建合作社时,船只一律按新旧程度折价入股;劳力按劳动能力,技术高低,劳动态度评定劳动工分,按船定劳动力,实行“死分活值加航次提成奖”的分配方式。1985年,城关、正阳、迎河三水运社分别改为第一、二、三航运公司,实行按船吨包产的经济承包责任制,使劳力与分配制度渐趋合理。70年代以前木帆船,已陆续改造为小马力柴油机作动力的“挂桨机”驳船。1987年末3个公司共有挂桨机驳船518只,20533吨,9088马力;帆船仅剩17只,198.5吨。 3.轮船运输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秋,正阳永昌钱庄老板王锦芳和大丰银行经理胡渊如等,在蚌埠建私营“利淮轮船公司”,在正阳至江苏清江之间经营运输业。民国元年淮河的“通大轮船公司”,21年的“兴淮轮船公司”,23年的“复淮轮船公司”等,均在正阳设立分处经营轮船运输业务。1949年2月,“民营”、“五轮”两公司正阳分处代办人是丁子清、姚敏斋。1956年,公私合营后,姚敏斋仍任正阳轮船公司私方代表。
民国34年秋,淮南铁路局正阳营业所成立,是为公营轮船运输业;35年,又有安徽省公路局航运处正阳营业站,有航船“建国”号、“洋龙”号、“瑞春”号3艘公营轮船在此营业。1949年元月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蚌埠航运机构和两家公营轮船公司,由蚌埠船舶局派来“胜利2号”客轮首次担任正蚌线客货运输业务。11月,江淮轮船公司在蚌成立,正阳关设立营业站,后改为办事处与正阳航运管理办事处合署,设轮船调度室。1952年9月,淮河轮船公司新建“江淮17号”、“江淮18号”两轮对开正蚌线,当天到达。由正阳至阜阳、正阳至三河尖,均先后开班,正阳至阜阳航程为127公里。1981年,因颍河建坝,改为正阳至颍上,航程80公里。1985年,又退至杨湖镇,改为杨湖镇经正阳至润河集对开班。正阳至迎河集,初由六安船队跑班,1967年,因淠河水浅停驶。迎河至双门,航程15公里,70年代起,迎河簰渡社使用12匹马力机驳开“支农班”,船为水泥船,定员60人,除乘客外,旅客可捎带零星农副产品乘坐,日平均客流量四五十人不等。
寿县至瓦埠,航程40公里。1958年,淮河轮船公司曾派客轮5号(船长王兆国)驻寿县,当天往返。因船员家属住在蚌埠,又因用油和机器保养均要回蚌埠,影响正常班次。1971年寿县地方国营船队成立,接替5号客轮运营;初为隔日班,后船队自建两艘客轮,改为对开班。一度河内水位较高,客班曾向上游延伸到石埠嘴,航程达到80多公里。
轮船经营货运,主要是指作为拖力的拖轮,俗称“拖头”。建国后,淮河轮船公司在正阳关设有调度室,调度上下水拖队,运输煤炭、建材等物资。该公司拖轮除拖带本公司驳船外,亦常采取“轮木结合”方式拖带本公司25吨级以上的货驳,运费由双方分成,其比例一般是轮6驳4。
寿县于1970年始办拖轮运输。其时,县委、县人民政府为自办交通事业,解决寿县至瓦埠的旅客交通问题,将水利局工具船(“浪椎”号80马力拖轮一艘,木驳3艘180吨)调拨给县交通局,成立地方国营船队。1971年初,正式开班。此后,于1974年、1976年自建客轮一艘、拖轮一艘80马力,同时经营货运业。1978年9月,接收六安航运局水泥驳船9艘540吨和随船工人27人。工具增多,整批货源少,拖轮利用率低,船队亏损,六安迁来船员陆续转回。80年代,船队卖掉拖轮,将驳船包给船员运输,亏损有所减少。但承担县城至瓦埠的客班船经营仍不景气。
城关、正阳、迎河3个水运社自60年代起,试图自建拖轮实现运输拖轮化,先后建造拖轮5艘300马力。70年代曾将上述轮船与驳船集中,成立寿县轮木船运输大队,单独经营,但因内河需运物资批量小,码头装卸设备差,于70年代末将船分属各社经营。第一航运公司近年得到银行贷款支助,购120马力拖轮一艘,铁驳9只,共1143吨,成立轮拖队,在改革中逐步建立责任制,近年稍有盈余,但本地货源不足,多到南方外港运输。
寿县集体木船运量统计表

水运社收益分配表

水运社帐务处理情况表

水运客货运量统计表
注:周转量万数以下4舍5入计法。
三、联运和联合运输
联运,系指物资在流通过程各种运输工具连续衔接运输。联运机构专门办理货物联接运输业务,其本身没有运输工具,是一种处于物资托运部门与承运物资的工具部门之间的服务性行业。从事组织货流,工具配载,换装、中转,结费等业务。它符合货物流通规律,具有综合经济效益。服务费是联运业的主要收入。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正阳有陈士孝的“玉成”和赵中能的“信康”两家私营联运业,均称“联运中转站”,主要办理中转至蚌埠物件。到1950年,蚌埠数十家民办联运业合并组成“蚌埠联运处”,在正阳设分处。蚌埠运来百杂货在此中转固始、商城、霍邱、六安、颍上、阜阳等地。中转工具有木船,有手推车和挑担。运什费由蚌埠一次包干收清回结。此间,日达千件货物在此中转。未久,私营联运业停办。1950年7月,皖北水陆运输公司特在寿县迎河集增设一联运站,专司正阳、迎河、六安等地客货运输和办理联运手续,为寿地有国营联运之始。1951年成立正阳联运站,次年成立寿县联运站;改正阳站为办事处,辖寿县、凤台、颍上、南照集、三河尖、霍邱等站。1953年8月,联运处、站撤销。
联合运输,是以地方为主的联合各工具部门、银行(承托收运费)部门和重点物资部门于一起的“办公性”组织形式,称为“结合部”。1971年5月,寿县联合运输指挥部成立,下设办公室,简称“联办”。由县交通局牵头,组织主要物资部门和工具部门的业务、调度人员集体办公。旨在组织运输部门和物资部门之间的协调,提高工具利用率和物资周转速度,节约能源,确保运输任务的完成。例如运费结算,因有银行汇总结算人员的参加,实行同城与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既简便货主付款手续,又加快运输部门资金周转,实行货源、运费、调度“三统一”,车船实载率提高,可收到综合性经济效益。后因无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管理,不久停办。至1979年3月,按照上级要求,再次重新组建联合运输办公室。80年代初,经联办建立起来的同城与异地托收户达到200多户。
寿县联运运量统计表

四、搬运装卸
搬运旧称箩行,也叫脚行,是一种原始型的运输业。从业人员以肩挑背扛为主,借助扁担、箩筐、口袋、小红车等原始工具,在码头上从事物资搬运、装卸、送货、抬轿送客和出棺殡葬等杂活,取得微薄报酬。至近代,箩行工多隶属各地的行业工会,祖辈相传,以维生计。民国年间,城关有4家箩行,140多人;正阳关有5家,150多人;迎河集近百人。城关箩行工按运费净收入的14.3—20%比例提取;正阳关10%提取。箩行劳动简单,全靠体力,不需要什么资本,所以苦力多从此业,但活少人多,每天每人只得到一串钱(合银币2角)的收入,大多不能养家活口。民国23年,中共中央巡视员张国诚“关于巡视寿县工作的报告”中说:“说起码头工人来,简直是痛苦不堪言状,他们挑一担东西,仅仅能够拿到一百钱,最远的路程也不过二百钱,而且把头在每担货运中要扣下工人一个大铜板(二十文),每天赚来的仅仅维持最低的生活,若是天气不好,就得要饥饿了”。所以寿地有句俗语叫“穷人的肩膀,富人的大路”。说的也是箩行工生活的低下。迎河集的箩行是以社会筹底(注:底即股的意思)形式组成,社会单位团体有“箩行底”的,遇有杂活可随时通知箩行派工去做,只管饭,可以不付或少付工资。
建国后,箩行工一律改称搬运工人或装卸工人,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参加民主改革,反对封建势力,组成搬运装卸组织。城关北门、南门、东门3处箩行并为1个队。1950年10月24日成立寿县运输站和码头工会,有工人167人;正阳关成立中、南、北3个经营段,1950年1月成立搬运站,同时建立工会组织,有工人240人。1959年前后,寿县各区镇都建立了搬运社、组,为专业性质的集体运输组织。分配形式是:对外按国家规定的运价标准结算运费,对内实行按件记分,死分活值,多劳多记分,按工分得钱。县搬运站的装卸队、搬运二队和东风队,1968年1月起,以站统一核算,实行一种工分值,工人所得与按运价向货主结算的收入不直接挂钩,以解决运输调度中因不同货物运输有难易而产生挑拣,注重运输的社会服务效益。但同时又因运输人的收入要等月终得出工分值后,方才有数,劳动中的“大锅饭”思想仍难避免。1971年,又在搬运部门推行“大寨式政治评分”的做法,提出“政治评分就是破经济挂帅,是一场伟大的政治革命”(省交通局革委会主任张国平在巢湖召开的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1年1月17日),使得搬运装卸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有所发展。此后,物资部门“自运货物”的范围逐年扩大,搬运部门人口迅速增长,于是人均可运货物相对减少,收入降低。随着汽车运输业的发展,两者之间在运输和服务效益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搬运业渐趋衰落。
80年代,县搬运站改为搬运公司,单位成立汽车运输队,板车逐渐减少,唯装卸业务有增无减。码头、车站、工厂和商业物资部门的仓库所在地均派住装卸作业组,轮流住点,为商品流通服务。区镇搬运站组,也多转为装卸业。1987年末,全县专业运输板车尚有520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