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化肥厂
1958年9月,中共寿县县委决定,利用省财政投资180万元筹建寿县化肥厂。厂址选在县城东北3公里处的梁家郢子。背靠八公山,面临淝河,利用荒山,取水也较方便。当时,即从县直抽调干部19人,选调工农积极分子41人(骨干工人),分别到淮南、合肥、上海、大连、杭州化工厂和化学专科学校培训学习。次年10月,成立寿县化肥厂建厂指挥部。县长张其政任指挥,副县长岳志斌、周守朴任副指挥。1961年秋正准备试车后投产,因资金不足,设备尚未配套齐全,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而“下马”。保留5人护厂,其余人员有的回农村,有的回原单位。
1964年,上级指示化肥厂复工扩建。10月,县成立化肥厂复工筹建委员会,副县长王毅任主任委员。办公室设在工业科。次年3月,在省、地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的重视和支持下,由省重工业厅投资170万元,县财政投资140万元,进行复工扩建,设计能力由原年产合成氨800吨,扩大到2000吨。10月1日点火,试车成功,11月27日出氨。1966年,年产合成氨近2000吨。1981年,该厂财务上划由省接管。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至1980年,几乎年年亏损,靠县财政补贴过日子。
建厂以来,省财政投资450万元,地区财政投资250万元,县投资140万元,累计投资840万元。截至1987年底生产合成碳氨化肥41.2万吨,总产值6384万元,上交税利189.3万元。
化肥厂拥有一支较强的科技队伍。1983年以来,厂有计划地安排脱产技术、文化学习班5期,选送职工去六安、合肥、安庆等地的大专院校培训9人。1984年,成立职教科,配备了专职干部和教师,投资8.7万元,建成一栋三层700平方米教学楼。楼内设职工教育科办公室、职工子弟学校、图书、阅览、游艺室,装备了彩电、录音机和有关教科书。3年间,用于职工教育的经费达1.9万元,参加学习的人数达300多人次。1984、1985年,分别受到省石化厅、六安地区职工教育委员会的奖励。省石化厅授予寿县化肥厂“职工教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厂内有52人参加省举办的微电脑学习班,均能基本掌握微机的性能与使用。1984年6月,从广西化工研究所引进了微电脑用于化肥生产。通过微机测试氢气、氮气,合格率由原来的54%,提高到98%,原料煤下降6%,焦耗下降30%。
1986年,将此项技术转让给江苏宿迁化肥厂、安徽怀远化肥厂,效果较好,获技术转让费2.1万元。1987年是建厂30周年,由于不断地艰苦创业,技改革新,厂有主要生产设备:4吨快装锅炉4台,直径2260mm,煤气发生炉3台,直径2000×18H=1100变换炉1台、L3.3—17/320联合压缩机6台,直径505合成塔3座,直径500×36H=1.6万铜塔1只,4m3/小时铜泵2台,8m3/小时铜泵2台,直径1600×9600×12—14平方米碳化主塔4台。1987年底固定资产原值达673.3万元,净值502.4万元,碳化合成、造气等部分工段已达到万吨能力,比复工时期生产能力扩大4倍多。
企业占地面积比建厂初期扩大2.47倍,职工住房8368平方米,福利、文教、卫生等,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设施基本配套,有的已初具规模。
2.塑料厂
1984年上半年,经第二轻工业局决定,将寿县棉针织厂(大集体企业)迁至县城南关,利用原织布机试制塑料编织袋。试制成功后,即将寿县棉针织厂改为寿县塑料厂,下设生产、供销、财务3科,1个综合车间,6个生产班组。
当时,年产编织袋40万条(每条用料M2),产值44.1万元。1984年至1986年,经营性亏损4.8万元。1987年3月,六安行署派扭亏增盈工作组进驻该厂,整顿了领导班子,当年扭亏,纯利润1.68万元。
1987年,工业总产值31.1万元,上交税金1.38万元,年末有职工102人,固定资产原值23.82万元,净值17.62万元。占地2478m2,厂房943m2。
3.橡胶厂
寿县橡胶厂,是在原益民(竹器)生产合作社所属橡胶生产车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竹器产品逐渐被塑料制品所代替,竹器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小,且因从山区购进毛竹成本高,效益低等原因,竹器生产面临困境。1972年,益民生产合作社决定抽调部分人员,开始转产橡胶制品,为竹器社下属的1个车间,生产各类橡胶鞋底等。1974年制成橡胶硫化平板机,烘补750—20汽车轮胎模具,加工汽车轮胎烘补翻新。由于生产效益好,且生产前景比较广阔,1975年3月经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定名为“安徽省寿县橡胶厂”。原竹器社则为橡胶厂的1个车间。
1987年,工业总产值44万元,产品销售收入30万元,实现税利6.3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