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造船
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规模较大的造船业有3家,均在正阳关,年造20—50吨位船6艘左右。至民国5年(公元1916年),发展到7家(杨世英、唐树德、熊一新、熊玉新、高广兴、平德封、王公义)。18年,又增加了张中杰、傅广泰2家。
寿县城关造船业较正阳关迟,规模也不及正阳关大。民国间,从正阳迁来寿县城关造船的人有赵广田、李宏盛、赵老侉、赵杰武4家,他们都是城西湖赵台子人。4家能造60吨、三道杆子的“老冒”船。
抗日战争爆发后,县城沦陷,李宏盛由县城迁至瓦埠街与方油匠合造拖网船,吨位在10至30吨之间。时瓦埠街已有孟宪贵能造30吨位船,马宪懿能造20吨位船。民国37年,寿县有造船户约30余家。
新中国建立后的50至60年代,由于陆路交通发达,造船业逐渐衰落,多维修及造小船。70年代,始造水泥船,仅10数吨位。80年代中期造较大水泥船达200吨位,由数艘增加到79艘。1987年,始造钢板船;船的结构和性能,可达长江的8级水域。
历年造船统计表

二、建材
汉代,寿地烧制砖、瓦已相当兴盛,出土的汉墓砖有圆、棱等花纹,也有素面砖。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17年中,寿县城墙在汉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烧制的宋砖36×17×7厘米,重13公斤,经久耐腐蚀。城墙至今保存完好,这与烧制的宋砖质量好有很大关系。据烧砖老窑工讲,这种砖需烧36天,以小火、温火、大火各烧9日,放水9日,浆泥用石灰和糯米汁混凝而成(将石灰放入池中发出高温,再将糯米倒入,泡一段时间即可)。寿县烧石灰做膏泥具有悠久历史,楚王墓、汉墓出土时即有大量的膏泥。
清末、民国间,没有专营烧砖瓦厂家;凡是需要砖瓦者,请窑师专做,垒土窑,烧后即废。1949年,年烧砖瓦10万块左右。1958年,始烧制水泥,年产4120吨。1965年,年烧砖632万块,平瓦311万片,石灰4280吨。1983年,全县有砖瓦厂7家(中有国营3家),年生产青红砖3460万块,平瓦457万块;石灰窑厂2家,年生产石灰244万吨,年产水泥7万吨。
1987年,全县砖瓦厂有职工818人,年产青红砖9万块,平瓦846万块,水泥11.7万吨;石灰厂有职工507人,年生产石灰4.7万吨。
1.水泥厂
1958年初,响应毛泽东主席“大办工业”号召,根据城北八公山脉之凤凰山丘陵石灰岩分布广泛,储量大,煤电就近(淮南煤矿、电厂较近),水陆交通方便等条件,经实地勘察、论证,报经省、地批准办水泥厂,被列入国家规划的100个水泥厂。4月,正式成立“寿县水泥厂筹备委员会”,县长张其政任筹委会主任,并从县计委、人民银行等单位抽调9人任委员。筹委会下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局长任万江负责。
凤凰山石灰岩矿床东西向长400多米,宽200多米,蕴藏量达300多万立米,可开采百余年。一期工程设计年产量3.2万吨。省投资300万元,并从全县动员民工1万多人参加建厂工程。为早出多出水泥,边建厂边生产。抽调来守俭、岳志仁、赵新荣、高志辉、卢香余等分别去外地学习生产硅酸盐水泥专业技术。这批人员回来后又培训3期专业技术生产人员。建厂初期,设备简陋,仅有8匹马力锅驼机2台、球磨机2台、土法小立窑2座、鼓风机1台。由于订购的机械不配套,设计电力线路不够标准,一些工序只得采取肩挑人抬,铁锹、铣、扁担、筐、笆斗、筛子成了重要的生产工具。没有生料破碎机,就采用烧石灰发酵破碎;黄土用人工碾碎;没有水泵就用人工挑水。经6个月奋战,烧出第一窑水泥。当时该厂是六安地区唯一的水泥厂。
1959年生产水泥1235吨,经测定已达400至500标号(硬练)。至1962年,产量不断增加。但由于经济困难,水泥厂宣布停产。
1964年,在“大办农业”,兴建淠史杭工程需用大量水泥的情况下,又重新上马,更名为“六安专区淠史杭工程指挥部水泥厂”。人员由专区调配,从4月份开始,经5个月修整,于9月1日正式投产,职工170余人。主要生产设备有(1.5×7米)小土窑2座,球磨机2台(直径1.83×6.12米),成球盘2台,磨头提升机1台,560千伏安变压器1台。至年底生产400标号矽酸盐水泥1557吨。
在恢复生产的同时,边扩建,边提高产量。1965年生产水泥9146吨;1966年达到15189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特别是1967至1968年,生产停停续续,两年水泥产量相加只有1400吨。1969年生产逐渐恢复,年产水泥也只有9577吨。
1970年,厂更名为“安徽省六安专区工农水泥厂”,职工增加到381人。为扩大生产,县财政先后投资123万元。1979年,省拨款30万元,县拨款5万元,将厂名改称为“安徽省寿县水泥厂”。由于连续性投资,使生产设备得到不断更新、完善。1973至1984年,建成1座2.5×10米钢板立窑,相应建成生产用机房1544平方米,仓库1652平方米,生、熟料堆棚871平方米,生产用伞式水塔1座,化验室336平方米。同时兴建了石灰窑厂、水泥预制件厂等附属厂,成了生产完善,设施配套,年产8.85万吨的现代化中型企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水泥厂跨入了省先进企业行列。1984年被首批列为六安地区推行厂长负责制企业之一。为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1985年,省、县投资1150万元进行技改扩建工程。工程从1986年1月开工,至次年底主体工程竣工。扩建后,生产用厂房建筑面积达4.05万平方米,有2.54×10米机立窑2座,2.2×6.5米原料磨2台,1.82×6.12、1.83×6.4米水泥磨各2台,6200伏变电所1座及设备齐全的化验室。
在生产提高的同时,厂领导相应地注意了文化、福利、服务设施的配套。先后建成电影院、图书室、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花圃、菜市场、男女浴池、供销商店、职工宿舍、家属住宅区、办公楼、招待所及供水系统。
1987年有职工1070人,其中生产工人866人,技术工人占24%,工程技术人员占4%。固定资产总值1620万元。当年产水泥9万吨,产值440万元(按现行价计869万元),实现利税63万元。
附:工业水泥技改和质量检验
水泥厂始建时期,设备简陋,大部工序由人工操作,质量差,检验设备单一,质量不稳定。
1959年,厂党支部发动职工搞技术革新,先后制成封闭式手摇圆筒筛和木制班盘,提高工效30%。继又制成木质拌料器,控制原料飞损,减少污染,搅拌均匀,提高了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在立窑鼓风机管道上安装了木制进风闸,控制风力,达到了下料、通风、锻烧三平衡。为了节省费用,自制电焊机,仿制成钢球冲击仪,用回收的废品掺入40%生料回烧,以增加产量。
王圣光系浙江大学硅盐系毕业,1968年到水泥厂工作后,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革。试制了简易架空索道机,解决了建厂以来土法取料,费工费时,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每天节约劳动力30余人。
为了适应质量检验的需要,从1969年至1972年先后新建60m2地下室,新增搅拌机、成型机各1台,使质量检验有了改观。
1972年,试制成功2台立窑自动喂料机;次年,又制成水泥包装机及弹簧震动筛。1974年试制成功加煤系机反冲箱,漂浮简桶;四触点简易自动行程开关;自制200×1500m/m单管螺丝放料机1台。1976年制成1.2米烘干反射炉,改革放灰控制,提高成球质量。至1978年,革新设备61项,自制件41项。
1984年,国家将水质检验标准改为软结构,厂及时更新了检验设备,健全了化验机构。下设分析组、控制组、物理组、统计员等。化验人员都具有大专以上专业水平。
1987年,扩建改建后的现代化水泥厂,更趋科学、完善,基本形成自动化一条龙生产线。解决了质量问题,产品合格率100%。
厂党委确定1名副厂长负责监督质量,派1名支部委员任化验室主任。从班组、车间、到厂领导,人人注重质量,形成制度。从采购、进料、生产、半成品、成品、包装到出厂,环环严把质量关。对车间实行联产、联质、联酬,实行“四定”计奖制:定人、定产、定质、定工资。产品按质论价,一、二级品计奖,次品不计奖不出厂;数量多,质量好,多得奖金。产量年年增加,质量年年提高。
水泥厂注重信誉,保质保量,使产品控制在2°±20,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生产的成品虽有季节性滞销,但水泥产品合格率达到100%,信誉高,销路广。
2.安丰砖瓦厂
安丰砖瓦厂(即石集砖瓦厂),1980年创办,属石集镇办企业。现有轮窑4座(36门),蒙顶翻大瓦窑5座,水泥地坪生产场地600平方米。1987年,年产红砖1800万块,青砖瓦100万片,年产值210万元,利税30万元。连续3年被评为省、县先进企业。厂长梁昌华被选为省、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7年底,厂有职工474人,固定资产116.4万元,流动资金52.1万元。
下一篇:第五节 化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