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寿县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易旱易涝。建国以来,水旱灾害频繁,抗旱、防汛、排涝战线长,任务重。境内有3湖(肖严湖、梁家湖、瓦埠湖)、两沟(中心沟、红旗沟)、3渠(瓦东、瓦西、淠东干渠)、3库(安丰塘、大井、花果3座中型水库)、140座生产圩堤和121座小型水库。20世纪50年代末,连年发生干旱,县内堰塘干涸,炎刘、石集、瓦埠等区的岗地,人畜食用水要到十至数十里外,人抬肩挑,野外小动物因干旱多有死亡,畜禽瘟亡严重,人也因饮水污染及洗澡困难,染病率高达9.4%。50年代以来,特大水灾的年份有:1954、1968、1975、1982年等。寿县防洪除涝面积大、分散、设施标准低,每遇大雨,灌渠泄洪,水势凶猛,出险成灾快,灾情重。1980年,江淮普降暴雨,淠河总干渠泄洪,瓦埠水位陡升,岗地受冲,低处受淹,县城被水包围。全县155座生产圩堤漫、破113座。东津圩漫溃,寿蔡公路中断交通83天,受灾面积70万亩,房屋倒塌2万多间,水损3万多间,死伤50余人,水毁工程4000多处。
一、防汛抗洪
1954年6月,淮河流域大面积降雨3次;7月,又连降5次暴雨。淮河上游至王家坝一带降雨量923.8毫米,正阳关降雨658.5毫米,淮河中下游的宿县地区降雨1074.9毫米。7月14日,幸福涵水位26.59米。东淝闸(外)7月27日最高水位25.78米。7月3日起,王家坝水位4天上涨7米;鲁台子最大流量1.27万立方米/秒。与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民国20年并列为三大降水年。从文献记载的数据看,这100年间3次洪水数这次降雨量最大,水位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王家坝在保证水位以上持续11天,正阳关在保证水位以上持续20多天),受灾损失最重。
7月1日—31日的1个月中,连降5次暴雨,7月5日1天降雨106毫米,最大一次降雨量438毫米,连续降雨量1133毫米。
7月6日13时20分,王家坝淮河水位28.64米,濛洼开始蓄洪;邱家湖、姜家湖水位25.7米时开口行洪。 7月9日正阳关水位24.94米时,正南淮堤决口行洪;7月13日瓦埠湖内水位23.39米时,牛尾巴岗决堤。为确保淮北大堤安全,削减洪峰,7月20日县委书记曹俊率民工80人在寿西淮堤黑泥沟段开口行洪。26日,瓦埠湖水位(内)25.65米,东淝闸拦河坝漫水,寿县城被洪水包围。全县受灾14个区(镇),196个乡,106294户;农作物受灾172.9万亩。正阳、迎河、双桥、苏王4区(镇)和正阳、寿西湖2个国营农场24.8万人被洪水围困。
县成立防汛总队部,县委书记曹俊、县长单鹏展担任政委和指挥,下设防汛组、排涝补种组、迁移安置组,并成立7个防汛大队(城关、正阳、双桥、苏王、迎河南、迎河北、众兴)。全县抽调1091名干部,2.4万民工(不含内河防汛),完成土方12万立方米,石方1000立方米,折款31.1亿元(旧币)。破堤后,迁移、安置任务十分繁重。组织2169名干部,调度木船2259艘,抢救出灾民75743户、358,552人,占受灾户72%,占受灾人口的72.3%;转移粮食3679万斤,牲畜4.462万头。灾民多数迁至淮南市八公山区。由于淮南市的大力支持,灾民在吃住方面都得到妥善安置,每人平均得救济粮11斤、款11.5元。为防止灾后疾病蔓延,上级派371名医生组成医疗队,为灾民治病。
7月9日,正南淮堤决口,洪水袭来,贾庙郢留守的7个村民抱树呼救,生命危在旦夕,六安地委党校韩林和乡干徐廷州与船工驾船破浪抢救。由于决口水流翻滚撞击,将桅杆折断,船身进水,仍拼命将7人救出。
7月29日拂晓,陶兆久等11位灾民乘木筏被水冲散,各抱木筏漂浮不定。韩林等奋不顾身,九龙集的船民吴久善发现后,棹船将他们救起,使11人脱险。
保住寿城城墙,是这场抗洪的最关键最惊险的战斗。北城墙高26米,瓦埠湖水位25.5米,站在北城墙上可操水洗手,由于水浸及湖水压力,有12处出现塌坡险情,城墙东北拐塌陷50余米(民国27年抗战时,挖防空指挥部,用木头顶撑后,将门封死,年久木朽)。在这万分危急时刻,防汛总队部一面转移居民,进行安置,一面组织青壮年奋力抢堵(西湖农场的劳改人员出力很大。水退后,很多劳改人员立功受奖,有的减刑释放)。同时,从百里之外的下塘、曹庵等区调来民工,抢险高潮时达4000多人。经过21昼夜的拼死抢堵,于8月8日终于抢堵成功,转危为安。
二、除涝
寿县境内易涝区主要分布在沿淮、沿淠、沿瓦埠湖的低洼地带。 清末、民国年间和建国后10多年间,基本上没有什么除涝工程,“水退地现庄稼无”。由于淮河水位的顶托(淮河水位多数情况下,涨水季高于湖水),内涝时间一般都在10天以上,最长达83天,一般中等偏大的内涝年份受灾面积为34万亩。1980年内涝面积达62万亩,是1987年前受涝最重的一年(其中17万亩为丘陵、冲田过水涝,湖洼地内涝45万亩)。
1.正南洼地机电除涝
正南洼地总集水面积344平方公里。其中24米高程以下的洼地面积104平方公里,包括迎河区的大店、建设、枸杞乡和双桥区的丰庄乡,国营正阳农场。
1965年为解决正南洼地12万亩耕地的防洪与内涝问题,在洼地内计划兴建大店、建设、刘帝和正阳农场4座排涝站。将相邻的肖严圩与迎北圩,合并由大店站排涝;在枸杞圩建倒虹吸,设计流量7.5立方米/秒,穿过正南排水渠与建设圩合并,由建设排涝站排涝,刘帝及正阳农场分别建站,机电动力4795千瓦。
2.建设机电排涝站
排水面积45.5平方公里,排涝5.3万亩,排涝标准1/3—5,流量12立方米/秒,进口水位18米高程,出口水位25.3米高程,净扬程7.2米,设备动力1550千瓦。
3.大店机电排涝站
排水面积38.7平方公里,排涝4.6万亩,排涝标准1/3—5年1遇,排涝流量14.4立方米/秒,进口水位18.5米高程,出口水位25.4米高程,扬程7.9米,设备动力1980千瓦。
4.刘帝机电排涝站
排水面积8.6平方公里,排涝1万亩,排涝标准1/5年1遇,排水流量2.9立方米/秒,进口水位18.7米高程,出口水位22.2米高程,净扬程6.5米,设备动力465千瓦。
5.正阳农场机电排涝站
排水面积1.1万亩,排涝标准1/5年1遇,排水流量3.8立方米/秒,进口水位18.7米,出口水位25.2米高程,净扬程6.5米,设备动力700千瓦。
6.时淠机电排涝站
位于梁家湖排水干渠下游。集水面积37.6平方公里,保护面积2.5万多亩。含时寺乡各村及隐贤、张李乡各一村,是寿县麻类经济作物重要生产区。地面高程多在22—24米之间。
1973年,乡办公助建起柴油机排涝站,安装80HP柴油机12台(套)。
1985年,由商品粮基地县建设投资,新建时淠电力排灌站,安装老岗头抗旱站拆迁来的75千瓦机组25台(套),设计抽排流量10立方米/秒。
7.寿西湖机电排涝站
1958年春,在寿西涵南侧建电力排水站,装机1500千瓦(75KW×20台)。
1962年,因老站机组效率低,靠老站西侧又扩建一新站,装新机组3100千瓦(155KW×20台),设计抽灌流量10.8立方米/秒。
1973年,根据排水工程规划,在农场场界西北侧开挖一条排水渠,定名为前进河,将20米以上高程的45平方公里的花水由此排出,同时,建项台电力排灌站,总装机1705千瓦(155KW×11台)。1974年汛期因站基础施工处理失误,进水池产生管涌,压力水箱多处断裂,危及防洪安全,汛后将其堵闭,站亦废置。同年秋,在寿西涵北侧增建抽排站,装机7台(套),1085千瓦(155KW×7台)。1958—1974年,先后由农场建电力排涝站3座,分别称老站、南站、北站,总装机4085千瓦,设计抽排流量38.5立方米/秒,除涝标准为3年1遇,保护面积18万亩,除涝面积8万亩。
寿西湖农场受水面积162平方公里,耕地处于湖内最低洼地区,地面高程20米以下,总面积51平方公里。农场利用建在排水渠上游与乡村交接处的三孔闸,控制进入农场的花水,淮河水位低时经放水闸可直接排,这样就使三孔闸以上前进河西北侧各村2万余亩耕地经常受涝,时有群众开闸或扒开前进河东堤,放水入农场。
8.东津机电排涝站
排涝耕地为东津圩大部(内有淮南市1000亩)、九里圩部分,集水面积12.5平方公里,排水模每平方公里0.24立方米/秒,排涝流量3.2立方米/秒。
由于荒地的开垦,废塘为田,滞排水面不断减少,涝洼面积逐年扩大,而排涝标准只达3年1遇排灌站改建后的排涝能力增加1.14立方米/秒,实际保护面积6000亩,排涝流量3.5立方米/秒,排涝标准3—5年1遇。
寿县历年大水发生时间、水位、流量表


淮河干流各站年份最高水位、最大流量表
三、抗旱
寿县区域内由于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干旱常常在一些年份、季节里不同程度地发生。1958年大旱,119天无雨;次年连旱,80天无透雨;1978年4个月只下雨50毫米,是建国后最严重的干旱。
1958年从夏初到秋初80多天未下透雨,造成安丰塘、民生堰、陈小堰等较大蓄水工程均干涸,全县390万亩(含今长丰县一部分)土地普遍受旱。当时正值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指引下,全县抗旱总动员,抗旱热情高涨,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抗旱。县委抽调812人,组织71万人的抗旱大军,使用3.1万架水车,20匹马力抽水机138台,小型提水工具31万件,抢种保苗,灌救水稻153万亩,抢种农作物210万亩;并在沿湖(瓦埠湖、窑河等)分段筑坝,集中抽水机78台、水车6200张,投入劳力5万多人,盘水上岗。瓦埠区中苏友好三社,组织1300多人从赵陂塘挖了一道15华里长的引水沟,用水车转18道手,提水上岗,吃住在田头,苦战40余日,灌田3700多亩。李山乡劈开岗岭,挖了一条7华里长的沟,用脚车、手摇水车,提瓦埠湖水灌田4000多亩。
6月以后,旱情渐趋严重,在六安地委副书记王子轩、县委副书记武崇祥的指挥下,调迎河区5000民工,到六安县鲍兴集拦淠河筑坝,引水入安丰塘,进塘流量30立方米/秒,灌田达40余万亩。
上一篇:第五节 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