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淮、淠堤防
淮河在寿县段原无防洪堤。“淮河本干,旧时绝少堤防,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增筑一部分堤防,然只间断而已”(《安徽通志》)。寿县从民国10年(公元1921年)才开始建堤,自大涧沟、菱角嘴入凤台县境,长约25公里,称淮右干堤(淮河南岸),挡御淮水,护田6万亩。
民国10年,建竹丝门三合堤长15公里,挡御淠水,关系田1.24万亩,在淠河之东为一狭长圆形。同年建成的有东孟家湾堤,在新旧淠河中间,狭长圆形,长12.5公里,挡御淠水,关系田1万亩。西孟家湾堤,在淮淠两河交汇弯曲处,长14公里,挡御淮、淠水,关系田1.5万亩。
淠河堤,民国12年建,自隐贤集至迎河集南5里处,长12.5公里,挡御淠水,护田4万亩。
以上是民国22年至28年(黄泛后)统计数。此后淮堤与城西湖堤合称寿西淮堤;淠河堤改称张隐圈堤;西孟家湾堤改称孟湾淮堤;东孟家湾堤扩建为肖严淠堤;泥炭湖圩、朱家湖圩、三合堤仍旧。新增肖严湖淠堤第一段(迎河集经北横坝至鲍家沟)。民国27年至34年,日本侵略军三据县城。黄泛后淮淠河淤淀,堤防几度溃决,毁坏更甚。县虽成立淮域工赈工程总队部(后改为防黄工程处),8年间实支工赈粮1500余万斤,工赈及防汛款530余万元,累计完成土方980万立方米,但终因战乱、灾荒,复堤工程收效甚微。民国31年因县城为日本侵略军占领,为防寿西湖水上漾,在冯家圩至涧沟集修筑长1.1万米的防洪堤,称寿西复堤。由于民国27年黄水夺淮,正阳至沫河口段长1公里许,黄淤滩与岸平,35年大汛后,淮水破淠河东岸堤,一部夺寿正公路与东湖水汇合,由冯家渡口入淮,水流迂回失畅,淠堤自大店岗以下均淹滞水中。36年3月,导淮委员会复堤工程局第三工务所(驻正阳关),组织寿县、霍邱、颍上3县民工2000余人,在淤滩段开挖一道渠(底宽6米),渠成后开其两头,利用水力冲刷,并用挖泥机补人力所不及。4月11日放水,5日后新渠冲宽达70余米,刷深3米多,上游水位骤减约2米,两星期后木船能上下通航,淮水复故道。
抗日战争胜利后,寿县防黄工程处对淮、淠河堤的整治,提出以下措施:
改建张隐圈堤,堵塞花龙口,废除东圈堤,接长西干堤,建成隐迎干堤长13.5公里,受益面积由1.75万亩扩大到4万亩;改建泥炭湖圩堤,原老堤逼近河床,有被冲危险,从沙湖以北退建两段长约1.4公里;
兴建孟正新堤,依淠河东岸筑一长堤,上接泥炭湖下坝,下接正阳关,长7公里,同时堵塞新淠河,使淮水归入河床;
筑正阳东湖横堤,利用寿正公路(正阳关至五里铺段),杜绝淮水回流倒灌;
民国32、34年,加固寿西淮堤,上起李台子,下至牛尾岗,长25公里,以正阳洪水位作为加高堤坝的标准(见导淮委员会《淮讯》第17—19期)。至民国37年,大部分得到实施,初见成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寿县先后重建了寿西淮堤、正南淮堤、张马淠堤,可防御1954年型洪水。寿西湖、瓦埠湖按淮河防洪要求行蓄洪时,牛尾岗堤、二里坝拦洪堤及寿县城墙组成第二道防洪屏障。堤防总长133.2公里,保护耕地面积133.7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4%;人口69万,占总人口的63%。
以上堤防分三种类型:正南淮堤、张马淠堤为一般堤防,在洪水上涨危及淮北大堤安全时即弃守;其二,寿西淮堤为行洪堤防,其防洪水位低于一般堤防,汛期达到设计防洪水位后,可根据要求破堤行洪;三是蓄洪堤,其防洪水位高于行洪堤和一般堤防。
1.正南淮堤
起自正阳东五里铺,西经正阳,再沿淠河东岸大店岗至迎河集。建于1950年冬,将建国前的正阳东湖横堤、孟正新堤、泥炭湖圩、朱家湖圩串联后,再与肖严淠堤第一段连接,构成建国初期的正南淮堤,后延至迎河集南泄水闸,与张马淠堤联接,全长34.4公里。1950年,设计堤顶高程为24.47—25.6米;1954年大水冲决正南淮堤8处,其中最大一处大店岗以北的王台,决480米;设计堤坝高程增加为25.5—26.7米,其后逐年加高至27.5—28.8米,顶宽6米,可防御1954年型洪水位,保护面积39.6万亩。
自1962年以来,先后完成大店岗至五里铺块石护坡工程长13.1公里,重点迎水加戗堤计长20公里,内坡脚低洼地段填塘长14.5公里,建成减压井458眼,锥探灌浆3.8万余孔,抛石和粘结大块石保坎护片,用石4.3万立方米。 从1951年初建起,至1987年底止,正南淮堤累计完成土方1045.5万立方米,砌石方116.6万立方米。国家累计投资1055.3万元。
2.张马淠堤
从迎河集南张老坟起至六安县交界的马头集止。解放前分为两段:一为马北淠堤,一为张隐圈圩,堤身矮小曲弯。1952年将两段连接,称张马淠堤。堤顶高程加高至26.5—29.5米,顶宽2米。1969年,淠河山洪使全堤16处溃决,汛后修复,将染坊台子、韩墩子、新台子、烟笼店等决口处填塘加戗,后将堤向北延伸至迎南泄水闸与正南淮堤相接。全长31.4公里,保护面积12.3万亩。堤防高程加高到29.5—32.1米,顶宽3—5米。1950—1987年,累计完成土方345.9万立方米,砌石2284立方米。国家累计投资109.4万元。
3.寿西淮堤
起自东淝闸拦洪堤拐,经赵台子、朱厂、黑泥沟至冯家圩。1974年向西延长至正阳五里铺(该段也称五里封闭堤)与正南淮堤联接,全长26.3公里,堤顶高程25.5—26米,黑泥沟险段加筑戗堤宽4米,白水湖段加戗堤台宽2米,保护耕地19万亩。
1957年4月,治淮委员会选择寿西淮堤白水湖段200米,进行机械化水力冲填工程试验,利用吸泥机船将泥浆送入划定的堤段内。沉淀排水,使坝堤固结。至5月15日冲填完毕,历时50余天。其优点是:施工不受季节影响,效率高,该段至今犹存,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冲填堤。1968年大水后,沿淮区乡出工修堤,堤顶高程增至26.5—27.5米,顶宽3—4米。
1950—1987年,寿西淮堤累计完成土方520万立方米,砌石1.8万立方米。赵台子块石护坡长709米,白水湖段抛石护岸工程长2800米。国家累计投资166.5万元。
4.牛尾岗堤
1950年开挖寿西退水渠时,利用挖渠土方,对其北侧原支堤进行整修,称牛尾岗堤,西南从三十铺起经九里沟至城南牛尾岗止。解放前,寿西退水渠是经由城墙西南角经西门至城墙西北角排入东淝河。新中国建立后,在牛尾岗堤施工中为节省土方,将堤直接与城墙西南段联接。退水渠水改由护城河经南门、东门后入东淝河。按治淮工程规划,为使寿西湖行洪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沿寿西湖南侧岗坡地筑防洪堤。
新牛尾岗堤是在1954年大水后,1955春动工兴建,至1956年堤延伸至三十铺,同年建成九里沟涵。1969年建寿县至霍邱公路(称07037工程),利用九里沟至正阳五里铺牛尾岗堤,长25公里。1969—1971年连续施工(城墙至九里沟段),堤顶高程增至28—28.5米,堤顶宽8米。自1955—1971年,累计完成土方517.6万立方米,投资235万元。
5.二里坝堤
从寿县城墙西北角至八公山下,全长2.8公里,解放前是寿西淮堤一段,解放后对堤坝进行了加固。至1987年,堤顶高程达28米,顶宽8米,边坡1∶5。
寿县城墙西与二里坝、南与牛尾岗连接,构成寿西湖行洪后的二道防线。城东南偏高(28.0—28.5米),东北及北较低(24—25米)。1950年末建东淝闸,淮河水位高过北城墙,加高一米多土墙,水围浸十余日,经竭力抢筑才脱险。次年7月,对城墙进行嵌缝和修补工程。1954年,特大洪水时,城墙用水泥、砖砌至26.5米高程,充分显示其防洪功能。1955年,对城墙大面积维修加固,墙顶低处加高到26.5米,顶宽4米。1961年,为防御更大的洪水,又将城墙加高至27.5米高程,并相应维修了波岸、云梯等。1970—1978年先后4次对城墙进行加固、更新,从草坝经西门至北门2957米,更换旧墙,采用水泥砂浆砌条石,高程达28.5米,顶宽0.60米(条石墙),墙体内坡比1∶0.14,基础厚度0.90米。
截至1987年,累计完成土方27.8万立方米,砌石方3.64万立方米。国家累计投资151.2万元。
洪水年洪涝水位情况表

)寿县主要堤防及一般堤防基本情况表

涵闸基本情况统计表



二、瓦埠湖治理工程
瓦埠湖承低山丘陵来水,中段宽浅潴水遂为湖,经东淝河下游宣泄入淮。瓦埠湖治理工程,包括疏浚、开挖东淝新河、兴建东淝河节制闸、加固城墙等工程。
1950年治淮开始,东淝河疏浚及开挖新河被列为第一期工程。原计划循老河疏浚中泓,后因淤泥较深,施工困难,改在淝河北侧开挖新河,全长15公里,底宽18米,边坡1∶3,比降1/1000,水位在17.7米时,相应流量为78.3立方米/秒,比原计划少挖6公里。
1951年1月6日定线测量,16日正式开工,工程分三段,一段从河口至寿县城,长5.5公里,分别由庄墓、三和、曹庵(以上3区均划给长丰县)、瓦埠、堰口、双庙6个区大队出民工37062人,开挖土方854710立方米;二段县城北段经东津渡至施家湖,长7.5公里,由7个区大队(后又增加保义区)承担,出民工34200人,开挖土方748925立方米;第三段从施家湖至金刚嘴,长2公里,分别由湖滨、湖上2大队承担,出民工3000人,开挖土方110490立方米。分别建北新桥、东津桥(详见《寿县交通志》)。
东淝河闸坝的建成,可放开瓦埠湖蓄洪,调节淮河的泄洪流量,削减洪峰500—1500立方米/秒,计划蓄洪水位高程22米,相应库容12.9亿立方米,减少对淮北大堤和淮河下游的威胁;非蓄洪年份,可控制淮河水倒灌,降低湖水位,确保麦收面积15.7万亩。
三、淠河防洪治理
淠河的治理工程主要有张马淠堤、幸福涵、时淠涵、梁家湖退水渠等,总面积247平方公里。
张马淠堤多为砂土、砂壤土基,山洪来时,弯曲引流处险象丛生。除增高加宽堤坝外,于1969年完成隐贤集段块石护坡长360米,在马嘴子、聂大台、幸福涵等险段抛石护岸长900米,花龙口迎水面增做粘土防渗铺盖300米,锥探灌浆总进尺14.6万米。对原有的染坊台子、韩墩子、新台子、烟笼店子等处填塘加戗,进行了加固。现已成为淠东洼地防止淠河洪水的主要屏障。
张李渠位于迎河集南2.5公里处,主排梁家湖及上游朱大、阎桥之水,经张李渠至幸福涵入淠河。因原渠道狭小淤塞,排水不畅,易内涝,1974年进行全面整治,修筑梁家湖排水渠,长31公里,渠底宽5—30米,排水流量11.4—92立方米/秒。汇水面积264.3平方公里。新渠可排梁家湖、谭子湖14万亩农田内涝。
四、行蓄洪区
1.寿西湖行蓄洪区
寿西湖位于淮河东岸,寿县城墙脚下,旧称尉升湖,由黑泥沟洼地、曹家洼地组成。西、北有寿西淮堤屏淮水,东南有二里坝、牛尾岗堤、寿县城墙障瓦埠湖水,总面积162平方公里。建国前,这里是湖洼水沼,芦苇丛生。建国后,安徽省公安厅在此设劳改农场,后并入国营寿西湖农场。寿西湖农场为省农垦厅属场,县级单位(场属乡级单位13个,副业1个,渔业1个)。寿县的菱角、涧沟2乡,24个村,居住人口82500人,耕地面积约19万亩,均在寿西湖行蓄洪区内。
寿西湖是淮河中游的行洪区,规定鲁台子洪水位达25.5米时,破堤行洪,行洪流量3200立方米/秒,涝洪面达140平方公里时,库容水7.7亿立方米。
1954年7月20日,当鲁台子水位达24.99米时,于当日零时20分在黑泥沟高窝子挖口行洪,7月22日上午,从赵台子挖口退洪,口门最后宽达910米。7月26日20时,正阳水位26.41米,下泄流量11350立方米/秒,同时,通过鲁口子流量只有4720立方米/秒,寿西湖行洪流量则达6630立方米/秒。由于寿西湖行洪,正阳关水位短期降低1.21米;寿西湖最高滞洪水位25.79米,扣除原湖内容水,滞蓄洪水量达4.69亿立方米。
2.正南洼滞洪区
正南洼地西临淠河,东抵淠东干渠及正阳分干渠,南至迎河分干渠,总汇水面积344平方公里。其中洼地面积104平方公里,一般地面高程19—21米,洼地内现有建设、迎北、肖严、刘帝、枸杞、正阳农场6个圩区及一些小圩,43个村,90585人,12万亩耕地。
1954年特大洪水,正南淮堤缺口8处,其中最大缺口处在大店岗附近的王台子,宽达480米。水退后,地面冲深10米以上。正南淮堤设防水位22米,警戒水位22.80米,保证水位26.5米。正南洼地滞洪水位23米高程时,库容2.18亿立方米,面积达92平方公里。
3.瓦埠湖蓄洪区
瓦埠湖蓄水18米高程时,为148平方公里。1982年9月7日,湖区内涝水位22.96米时,共有23个乡(镇),1个渔业社,98个村,16.4万人,31.34万亩土地受灾,占全县耕地面积17%(中有湖滩非耕地9.72万亩)。
50年代初,在治淮委员会统一规划下,瓦埠湖被列为蓄洪区,明确蓄洪水位为22米。
1954年大水,瓦埠湖蓄洪区淹没95个村,1066个生产队,45252户,198115人被洪水围困,淹没耕地301407亩。经奋力抢救,转移45052户,人口198055,耕畜10266头,粮食37850吨。大水时,受淹的大部分房屋倒塌或被毁(房屋多土木结构)。很多物资未能转移出来而被淹。
瓦埠湖蓄洪前的迁移安置自1954年洪水后,已被列入议事日程。但因受涝成灾快、面积大、财物集中、居住分散及地理位置等因素,怎样把损失减到最低限度,仍是很棘手的问题。
4.蓄洪区庄台工程
东淝河闸工程建成后,1952年计划在蓄洪区内修建庄台子23座,台顶高程23米,在施工中,台顶增至23.5米高程。土方量增大后,原预算资金不足,核减至8座。是年,实际完成袁家楼、陶小店、陶家祠堂3座及三官庙庄台约一半工程任务。1954年兴建柏台子、江家花园,续建三官庙3座庄台,台顶高程增至24米。累计完成土方8.5万立方米,建成庄台面积1.8万余平方米,减少了洪水来时耕畜、粮物等损失程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