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寿县地处淮河中游南岸,江淮丘陵北侧,历来是丘陵区灌溉水源不足,沿淮、淠河湖洼地积水易涝,每遇淮河大水,全县一半以上人口和耕地处于洪水的严重威胁之中。年复一年,丘陵区盼雨,湖洼地喜旱,而岁月又总是非旱即涝。由于历史上水旱灾不断发生,因而水利在寿县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为抗御旱灾,早在春秋时期就建有古塘“芍陂”(即今之安丰塘),极盛时,“灌田万顷”,历代虽有兴衰,但总不失灌溉之利。此后,寿地多截陂之水潴而为塘,堵河谷溪流纳为堰池。沿淮河、淠河的防洪工程则始于近代。据现有最早的资料记载,民国10年(公元1921年)和民国20年淮河两次大水后的复堤工程,多就地势和封建地主的势力范围局部圈圩,受益面积仅有12万余亩。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徐州后,国民政府在花园口决开黄河南堤,企图阻止日本侵略军西进,导致黄水南泛入淮,延续达9年之久。“黄泛”的结果,河床淤高,内河、湖出口堵塞,加重了寿县洪涝灾害的程度。抗日战争胜利后至建国前夕,虽成立“防黄工程处”,但因经费有限,防治建设成效甚微。
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水利建设从除害开始,逐步转入兴利。经过1956年和1966年全县乡级的水利规划,1972年水利大普查,1982年县级水利区划,逐步摸索了治水的一些规律,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使全县水利建设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