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叶集青年》民国18年(1929),在武汉读书的孙远振、廖杰武、梁寒清、汪菊秋回到叶集宣传革命道理。在吴八店组织农民协会,次年创办《叶集青年》,宗旨是宣传马列主义,介绍革命情况,揭露军阀罪恶。停刊时间和原因不详。
《前进报》民国20年(1931)创办,为共青团霍邱县委机关报。为了配合革命斗争,内容包括报道青年活动,鼓舞青年参加革命工作等。次年秋红军转移后停刊。版式及发行情况不详。
《红光日报》民国20年(1931)创刊,社址在大顾店乡胡新楼,中共霍邱县委机关报。办报宗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推动苏维埃政权建设,报道革命斗争形势,揭露国民党当局的腐败独裁。该报发行数量不详,曾流行到皖南部分地区。民国21年(1932)停刊。
《霍邱日报》民国28年(1939)6月,县抗日动员委员会成立《霍邱日报》馆,创办《霍邱日报》,社址在城内大十字街南。初办时社长王耕阳,编采人员8人。任务是宣传统一战线政策及共产党抗日主张,兼发本县政治、经济新闻,推动群众抗日活动的开展。共产党人王光宇及进步人士经常为报纸写稿。
该报为四开四版面石印二日刊,每期印500份,以分配兼订阅办法发行;并经营印刷,维持办报经费,不足数由地方收入项下补助。
民国29年(1940)春,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遂变《霍邱日报》为其党报,大肆进行反共宣传,时办时停。民国37年(1948)6月停刊。
《霍邱报》和新《霍邱日报》1950年创办《霍邱报》,为中共霍邱县委机关报。社址在县委院内,八开二版油印,主编张学祖,编采人员5人,向县内各基层单位发行。主要内容是宣传党的方针、路线,贯彻政策法令,配合中心工作报道县内政治经济活动。1953年停刊。
1957年4月1日《霍邱报》恢复发行,改为八开二版铅印周三刊,仍为县委机关报。主编县委副书记邹立汉,副主编周永年、张治邦,编采及工作人员12人,社址在北大街。除原《霍邱报》内容外,增加介绍工农业生产经验和科技知识,批评表扬等。
1958年改刊为新《霍邱日报》,10月1日出版发行,八开二版铅印周六刊(星期一无报,社址未变),主编县委宣传部长王松山,副主编周永年、蔡耀暄,编采及工作人员9人。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技术革命,报道工农业生产新成就,“超英、赶美”(赶上英国、美国)事例,人民公社化后的“新气象”。经常出“号外”,发表“亩产万斤粮”、“大办钢铁”、“大放卫星”、“大办食堂”等虚假浮夸新闻通讯、诗配画等。1961年停刊。
《支部生活》1956年创办,为县委内部不定期刊物,八开四版铅印,社址在县委院内。主编邹立汉,副主编周永年,工作人员6人。刊载党员学习材料,每期500份,向基层党支部发行。
二、广播
1953年,县播音站有50瓦扩音机1台、留声机1部、脚踏发电机1部。1956年春,县广播站建立,添置500瓦立柜式扩大机2台、录音机1台。1974年春,购进L602型录音机2台。1984年3月,购进50瓦调频广播发射机1台,5月试播成功,覆盖半径50千米,促进了农村广播网建设。1985年到1987年,广播站筹资4万元,购置13K84-1型立体编码器1台,635型专业录音机、IY-261型录音机各1台,并为部分区(镇)、乡购置275W扩大机36台、前级控制台7部、调频接收机75台。
有线及调频1953年秋于城内大小十字街架设广播专线200米,安装25瓦大喇叭2只。1956年春,增架城内和城关到陈家埠高级社2条线路,总长15千米,安装25瓦大喇叭6只。1958年初,利用县内电话线路1150千米,安装广播喇叭1200多只,到年底除茶庵、临水2公社外,其余公社全部通广播。1959年底,全县架设广播线路9004千米,安装入户舌簧喇叭1800只。1960年,入户小喇叭减少,到1965年底全县只有700只,为1959年的40%。
1968年到1969年,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办好农村广播”的指示,新架霍邱至姚李广播线路60千米。全县每个生产大队、生产队各有大喇叭1只,全县共有入户小喇叭7500只。1970年起,由群众筹集材料,先后架设霍邱至长集、霍邱至孟集、霍邱至新店和临淮、姚李至大顾店4条双线广播专线,总长450千米;同时,加强了广播网路的整顿与管理,自此不再使用电话线路。1976年,上级资助、部门协作、群众筹资,新增公社至大队广播线路573条,总长2562千米,安装大喇叭512只、入户小喇叭101498只,大队通播率88%,生产队通播率65.5%,农户通播率45%。后经1978年和1983年两次压缩整顿,全县70个乡(镇)广播站的大队通播率只有8.8%。全县大喇叭减少到324只,小喇叭减少到10284只,社至大队网路170条489杆公里,大队到生产队(含农户)网路343条330杆公里。
1984年后,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整顿发展农村广播网路,安装调频接收机,扩大广播覆盖面。到1987年国庆节,已安装调频接收机50部,累计架设乡至村网路481条、1430千米,村以下网路8422千米,装置大喇叭671只、小喇叭11309只,城区已全部覆盖,乡(镇)通播率为97.5%,村通播率为20%,农户通播率为11%。
节目县广播站建立初期,每日播放一次2小时。1964年后,每日三次,早上1小时30分,中午1小时,下午3小时,共5小时30分。以固定时间转播中央和省电台《对农村广播》、《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等节目,同时自办固定节目《霍邱新闻》。1964年前为每星期播放三次,1964年后为每星期6次。1967年“造反派”夺权,停顿一年。1968年恢复,只播《毛主席语录》。70年代和80年代的非固定专题节目,根据形势和中心工作而定:1971年至1979年为《农业学大寨》,1979年至1985年为《对农村广播》,1975年至1919年半月一次《理论学习讲座》,1977年至1978年为《批判四人帮》,1978年至1979年为《科学知识》,1980年至1983年为《文化与生活》和《蓼城今昔》,1981年12月为《严厉打击经济犯罪》,1984年至1986年为《可爱的家乡》,1985年4月至12月为《来自前线的报告》,1986年至1987年为《法制教育》、《听众之友》、《理论学习》、《移风易俗》;此外,另有《广告》、《启事》等临时性节目。
三、电视
电视机1970年9月,中共霍邱县委会购置第一台黑白电视机、10月1日开始收看。1979年7月,城关有黑白电视机5台,1979年以后,私人购买剧增。1987年,全县共有各种型号电视机2.1万多台,黑白电视机占85%左右,彩色电视机主要分布在县城和叶集等较大集镇。
电视差转台1974年7月1日,县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装备成频道5差2黑白电视差转机一台,并在东经116°15′30″北纬32°20′79″架设高39米接收发射同杆天线一座,覆盖半径15千米。1981年4月,在周集镇东经115°59′北纬32°1′建成功率50瓦、频道5差2彩色电视差转台一座,天线高40米。
电视中心1983年,上级部门、地方财政、当地机关单位三结合筹款,在东经116°16′北纬32°20′兴建了一座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和一座50米高楼顶铁塔天线,购买了2台功率为100瓦CDC-1型彩色电视差转机(分别为DS-6和DS-8),于1985年9月28日使用,覆盖半径20公里,差转省台节目1套。
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985年建成,覆盖半径30公里,可接转省台1套、中央台2套、电教2套节目。1987年10月安装1000瓦10频道分米波电视发射机,并对原有2台100瓦彩色电视差转机作技术性维修。保养工作,建立技术档案,排除调频广播的干扰,提高转播质量,可转中央台1套、省台全套及电教和中央台2套部分节目,月增加转播时间100个小时。
电视转播台1986年3月30日设专业转播台,定编6人,为广播电视局下属单位。
四、录像
1984年底,本县成立4个录像放映队。1985年5月,全县有国营、集体和个体放映队62个,放映设备63套,放映点63个,放映人员200余人。由于缺乏管理和全国各地一样,不少放映点为了赢利,夜晚放映黄色录像。5月20日,按省委、省人民政府紧急电话会议精神,放映队全部停业整顿。7月,先后批准7个放映队恢复放映,55个队吊销批准证、准映证、营业执照,强调放映要注重社会效益。整顿工作由分管县长和县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台、文化局、公安局、工商局的负责人组成管理领导组负责,下设录像管理小组,配专职人员4人,对全县音像制品的销售、放映及录像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各区(镇)也成立3~5人的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管理工作。整顿中,没收黄色淫秽禁映片《ABC》(译为“性交表演”)、《青春生活》、《摇钱树》、《贩卖人口》等4盒,追究4名放映人员刑事责任(拘留3人,逮捕1人)。1986年,根据广发录字[1986]67号文件精神,收缴走私翻录音像带200余盒,并对录音设备和音像制品登记造册,确定片源,实行统一供应。1987年,严格规章制度和放映纪律,实行电影、电视录像带分渠道供应。7月4日,组成6人检查组对7区4镇进行清查,收缴违禁录音带685盒。10月,根据省文件规定确定:“凡有录像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均须到县广播电视局登记,领取使用证”的精神,严格进行本县的登记发证工作。
五、通讯员队伍
本县通讯员队伍建设始于50年代初。1950年《霍邱报》创刊,在县委内成立通讯组,由宣传部从各机关学校物色培养业余通讯员近百人。1957年,在各乡及高级农业社培养业余通讯员。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共有通讯员300余人。通讯员立足生产工作第一线,为《霍邱报》及省、地报纸撰写了大量稿件。1956年后,开始为县广播站撰稿,每日有各类稿件10余篇。1958年“大跃进”时期,业余通讯员发展较快。1961年,县报停刊后通讯业务归宣传部领导,县广播站主持。1965年,广播站有记者1人、通讯员30人,及部分业余通讯员。“文化大革命”中,业余通讯员发展到1000余人,通讯组延伸到农村生产大队。1974年,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择优分四期培训通讯员400人,当时能经常写稿的200余人。1976年以后,经过2年整顿,到1979年,广播站有记者3人、通讯员(含业余)200余人。1981年,县委宣传部建立新闻科,领导通讯工作。1987年底,县广播站有记者6人、驻区记者6人、通讯员(含业余)40余人,其中骨干通讯员40多人。此外,还有特约通讯员101人,其中中央级12人,省级400余人,《皖西报》49人;特约记者4人,其中省级3人,中央级1人。
下一篇:第七节 文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