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化馆、站
县化文馆30年代,建立县民众教育馆,设总务、教导、艺术、生计四股及图书、阅览、游艺、标准仪器四室。民国27年(1938)共产党人戴铸九任馆长,教育馆为中共地下联络站。
1949年,成立县人民文化馆,编制5人。1952年春,迁至文庙。11月25日,更名为霍邱县文化馆,人员11人。1964年,增至8人。1968年9月8日,改称霍邱县文化馆革命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后,复称霍邱县文化馆。1985年至1987年有人员20人,设美术、摄影、音乐、群艺、文物、图书管理6个组及其配套的6个活动室。
区(镇)、乡文化馆站1949年至1950年县设文化馆1个、1951年开始全县建文化站9个。1951年春又建立的叶集文化馆,编制5人。1957年与洪集区及三元区文化站合并,改为霍邱县文化馆叶集分馆。同年合并乡镇文化馆站为4个分馆。1963年重建长集区文化馆。1965年,分馆改为文化站。其间又经过分并、重建,到1987年底,全县共有区(镇)文化站9个,乡文化站28个(公办9个,乡办公助14个,乡办5个),区站1~4人,乡站1~2人。各站开展图书、墙报、橱窗宣传和组织辅导群众文艺等活动。区(镇)文化站设备较好,一般有3~5间房屋,有阅览兼游艺室1~2间,宿舍1~2间,图书、器材储藏室1间。有图书300~500册,报纸、杂志5~7份,球类、棋类3到5件(副),宣传橱窗8~10平方米。乡站设备较差,仅有1~2间房屋,100多册图书,1~3份报纸,宣传材料张贴在墙壁上。
基层俱乐部、文化室民国18年(1929)至21年(1932),苏区设区中心俱乐部和乡村俱乐部,组织群众进行各种文艺、体育活动,二区(叶集)有中心俱乐部1所、乡村俱乐部92所。
1952年,各地自筹资金建立俱乐部。1956年,全县有中心俱乐部137所、俱乐部1148所,开展土广播、读报、演戏、唱山歌、赛篮球等活动。“文化大革命”中,各厂矿、农村大队、生产队大多建立文化室,主要是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演“样板戏”,搞“大批判”。
1978年以后,生产队文化室基本停办,部分改为“民兵之家”、“青年之家”、“青妇兵之家”等。1981年前后,洪集乡王振华投资4000元兴办了家庭俱乐部,大顾店街道张长淮自办阅览室,朱港乡青年卢启龙自办青年文化室。基层俱乐部一般有图书、画册500册,订购10至20种报刊杂志,一天可接待50至100人次。王振华俱乐部备有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1986年7月,《皖西报》发表文章赞扬了这种个体或联办的商业性文化组织形式。
二、图书馆、出版社
明清时期,本县建尊经阁和翠峰书院,内藏有经史子集和试贴等典籍,只供士人及官员参阅。
1949年,在县人民文化馆内设图书室,开展图书借阅和报纸阅览活动。“文化大革命”初,图书室封闭,1971年,重新开放。
1978年8月,与文化馆分离,成立县图书室,配5人,后增至7人。1987年冬,新建2间32平方米的儿童阅览室,添置4张小阅览桌、2个书报架、50张小坐椅,购置少年儿童图书、报刊、画册200余册(份)。是年,被六安地委、行署命名为地区文化馆系统的“文明单位”。
1958年12月1日,霍邱县出版社成立,社长张治邦,专职干事1人,出版《霍邱民歌》第一集和《小说选》。1959年秋解散。
三、书店
民国以前,本县仅有几家小文具、杂货商店出售一点启蒙书籍。民国元年(1912),城关人郑兰亭开办“大学生”(即兰亭)书店,经营教科书和小说,民国13年(1924)停办。民国15年(1926),革命烈士王青士创办开明书店,除经营一般书籍外,还秘密出售步进书刊,民国17年(1928)被迫停业。同年春姚仲明经办商务印书馆霍邱代销店,销售教科书及小说,民国24年(1935)停业。民国22年(1933),吴宝文把笔店扩充为“吴宝文书笔店”,同年刘仲一办“仲一书店”,分别于1950年和1949年停业。民国21年(1932),李良才在原开明书店旧址经营“良才书报社”,发行报纸杂志兼营图书及铅、石印,1949年停业。另外东关“文华堂书笔店”(原称徐家笔店)经营“四书”和“芥子园画谱”等,1949年停业。县内较大集镇叶集、河口、三河尖等地的文具店,也兼售启蒙读物。
1949年7月,成立华东新华书店皖北分店霍邱支店,配经理1人,营业员3人,发行课本和图书。1951年增至7人。1952年改为安徽省新华书店霍邱支店,人员增至15人,各区设发行干事1人。后与供销社建立代销关系,在农村聘用发行员。1954年,建叶集供应点。1958年支店改为霍邱县新华书店,全县成立16个公社书店,配农村辅导员,增设河口、吴集、孟集3个供应点。1962年,公社书店撤销,新设的3个供应点收回。农村图书由供销社经营,全县共有6个供销社图书门市部。
1972年,普及毛主席著作,全县设61个供销站图书专柜,发行毛主席著作及《毛主席语录》。1976年调整为34个专柜。1977年10月,农村发行网点调为6个区供销社图书门市部,2个乡供销站图书门市部,3个集体书店;此外,还有城关和叶集2个门市部。
1987年,全店共有职工36人。县店有2个门市部1个批发部;农村有6个下伸门市部和1个供销社图书门市部,年销售总额180余万元。
1980年,开始发展个体图书发行户,至1987年,农村有个体发行户46个,城关有5个个体书摊。
四、档案馆
民国时期,县政府设档案室,收藏档案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档案由各单位保存。1956年春,县委、县人委机关设立机关档案室,区人民政府建档案柜。1959年9月,县委、县人委机关档案室合并,成立县档案资料馆。1963年7月,成立县档案管理科与档案资料室合署。1968年至1975年,科、馆同时撤销,业务归县革命委员会办事组秘书小组,由3人从事档案工作。1976年3月,恢复县档案馆。1980年5月,建县档案局,局馆合署办公。1987年定编7人,受县委办公室领导。1988年1月,改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领导。
1959年9月,全县16个人民公社都建立了档案室,有16名专职人员;县直机关有30名专职人员。以后区、社多次拆、并、撤、建和调整,“文化大革命”期间,基层档案机构无形中撤销。1976年,县馆恢复后,才逐步恢复。1987年底,11个区、镇,69个乡、镇,都建立了档案机构,有专、兼职人员80人,县直以上59个单位,配专、兼职人员59人。
五、电影公司
1958年,成立电影联队,为电影事业单位,管理影片发行及放映。1965年成立电影管理站,工作人员3人。1968年改为电影管理站革命委员会,归属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宣传小组领导。1969年4月,复改为县电影宣传站革命委员会,归属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领导。1979年复称管理站。1980年5月9日,改管理站为霍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下设5股1室。1984年7月,成立叶集、长集、孟集、周集4个区管理站,实行院、站合一体制。1985年,全公司有职工31人,配正、副经理。1986年8月,在全国《卫生、优生优育科教电影展览周》发行活动中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5单位联合颁发的奖状、奖杯
六、广播站
1953年,县文化馆内设播音扩大站,在城关大、小十字街各装25瓦喇叭1只,开始转播新闻。1956年春,成立县广播站,配4人。1966年增至18人。1969年,各区、社(镇)相继建立广播扩大站。1970年,全县建农村广播扩大站79个,工作人员200人。1976年3月,设县广播事业局,实行局站合署办公。1984年3月,县广播局改为县广播事业局。1986年增设县广播电视台1座。1987年,县站共有18名工作人员,各区、乡站共有155名工作人员(含乡用人员)。
七、霍邱剧场
建国前,在东关菜市场立柱搭棚,上午为菜市,下午和晚上供民间艺人演出。1951年改建拓宽,四壁砌成砖墙,建成简易剧场。1954年,再将剧场升高加固,外筑围墙,土砌舞台,装饰门厅,安装木条坐椅,命名为霍邱县人民戏院。1961年,县投资翻建。1964年5月建成开演,更名为霍邱县剧场。观众厅建筑面积617平方米,安装1000个木质翻板硬坐椅。县剧场平时供县内剧团演出,并接待省内外各种剧团、文艺团体来县表演、收取场租。1980年1月,进行简易改装,放映电影。1985年4月,兼放录像,不久停止。自1982年起,以放电影为主,每年平均放映1200场次,收入7万多元。1987年,有经理、副经理各1人,工作人员22人。
八、剧团
京剧团建国以前,本县只有少数民间艺人组织的班社,较有名的有天喜班、庆寿班、庆福班等。随时在各地流动演出,演员参加和退出比较自由。县内无固定剧场,临时搭台,演后拆除。抗成初期,曾建立青年剧社,主要表演描写抗战事迹的京剧和话剧。
1950年1月,庆寿班由固始县来本县城关等地演出,有演职员30余人,县文化馆在庆寿班的基础上吸收了庆福班部分演员,组成了霍邱县京剧团,有演员50余人,属文教科领导。1957年,县人民政府派一名干部到京剧团任指导员。1960年8月,并入霍邱县剧团,保留一个京剧演出队。1981年,演出队撤销。
“文化大革命”前,京剧团上演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玉堂春》、《甘露寺》、《红娘》等50多台。“文化大革命”中只演《沙家滨》等8个“样板戏”。1978年以后上演主要剧目有《十五贯》、《秦香莲》、《李慧娘》等20多台。80年代以来,京剧基本上停止营业性演出。1987年10月1日,县文化馆组织京剧爱好者业余演唱会,每周末一次。
庐剧团建国前,外县流动性倒七戏(庐剧前身)戏班,常来霍邱演出,俗称小戏。1956年,定远县李家班、沿淮王家班来本县,被文教科留下,4月成立霍邱县淮风庐剧团,演员23人。1957年,县人民政府派2名干部到该团担任领导。1958年,有演职员40余人。1960年6月剧团解散,留下演员10余人。1961年下半年,剧种取消。庐剧团上演的主要剧目有《借罗衣》、《秦雪梅》、《白灯记》、《薛凤英》、《休丁香》等40多台。
文工团1958年秋,在长集组建霍邱县史河灌区文工团,演职员28人。1959年秋,改建为霍邱县文工团。原文工团留下8人,又新吸收27人,共35人。经常在各水利工地自编自演歌舞、小戏曲、曲艺等配合中心工作的小节目。1960年秋,并入黄梅队。
黄梅队1960年3月,县人民政府抽派青年男、女16人到怀宁县黄梅剧团学习,8月回县组成黄梅队与文工团合并活动。上演过《天仙配》、《拜月记》、《罗帕记》等10多个剧目。
霍邱县剧团、县黄梅剧团1960年8月,本县的三团一队,经过精简,留下演、职员70余人,组建成霍邱县剧团,保留京剧、庐剧、黄梅剧3个剧种,分3个队演出。1961年,由集体性质改为地方国营,地方财政给予补贴。同年秋取消庐剧,改组为京剧、黄梅2个队。1966年,改名为霍邱县红卫文工团;1968年9月,成立红卫文工团革命委员会,先归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后归县革委会政工组宣传小组领导。1974年3月,直属文化局。1979年1月,复名霍邱县剧团。1981年9月,取消京剧,更名为霍邱县黄梅戏剧团。1984年进行整顿,先后调出37人。1985年9月,根据县委决定招收10名新学员到安庆市黄梅剧团培养。1985年起,剧团先后到河南、湖北、江苏和本省阜阳地区16个县演出。1987年参加省、地第一个艺术节表演,获地区奖6个、省奖2个。同年,该团有演职员54人,团长、副团长4人。黄梅戏剧团保留剧目有:《红楼梦》、《窦娥冤》、《泪洒相思地》、《三请樊梨花》、《哑女告状》、《公主抢亲》、《罗帕记》、《鸳鸯谱》、《孟丽君》、《状元及乞丐》、《血冤》、《冷月葬花魂》、《七仙女送子》(两本)、《三下槐荫》(三本)、《姐妹皇后》(三本)、《芝麻官后传》等20余台。
半职业剧团1978年以来,霍邱县文化主管部门对全县农村业余剧团进行整顿、考核、复查,对一些演出水平较高、服装道具较齐全、财务和排演制度基本健全、有一定保留剧目的业余剧团,批准为半职业剧团。1983年1月到1985年6月,经县文化局批准:周集镇街道业余剧团、姚李区胡明期业余剧团、城郊区俞林乡业余剧团分别改变性质,定名为周集区半职业庐剧团、姚李区半职业庐剧团、城郊区俞林乡半职业推剧团。
皮影戏班:清光绪时,皮影戏由河南省商城县传入本县南部、由居住在长塘梢(今长集)乡间钱店和壕墩的黄介峰、曹良亭等组成戏班。20世纪30年代是极盛时期,40年代以后逐渐衰落,“文化大革命”停止活动,后又缓慢恢复。1987年仅存长集、桥店2个戏班,演员各7人。
杂技魔术团(队):建国前仅有周集戴洪彪一家,俗称“小把戏”。建国后陆续建立冯井(戴家)、朱港、长集、宋店、周集等队。1985年,周集建成霍邱县淮乡杂技团,属个体联办。
业余剧团民国初期,本县业余演出以灯戏为主。新中国建立以后,各地民间艺人和基层干部组织有歌剧、推剧、端公戏等不同剧种的业余剧团。演出以自编自演的现代小戏为主,兼演其他剧本及传统剧目。1954年有业余剧团54个、1956年74个,1959年189个。经常活动的有吴集、周集、河口、叶集、孟集、夏店等15个业余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业余剧团被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大批判”战斗队所取代。学习“小靳庄”时,长集区连塘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到淮南、六安两地演出。1978年后业余剧团逐步恢复,1979年有17个,1982年有35个,1984年有44个。他们主要在当地活动,有时也参加全县调演和会演。
九、文化社团
县文联1958年12月1日成立,是本县文化领域内第一个群众团体。张治邦、魏传久任正副主席,配专职干事2人,召开过县第一次文代会。1962年解散。
县美术摄影协会1981年建会,会员39人,其中省级会员5人。
县曲艺协会1963年成立,1966年解散。1981年恢复,会员102人,包括大鼓、评词、坠子、杂技、魔术、武术、皮影戏7个艺种。
县档案协会筹备组1986年底在县会员小组基础上成立。会员22人,创办了《霍邱档案》刊物(不定期)。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