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地质
(一)地层
县境地层较全,除西南四十里长山一带有零星晚元古界青白口系和古生界寒武系地层出露外,均为新生界第四系浮土所覆盖,下面有大面积的太古界霍邱群变质岩和中生界地层。全县地层由老到新,它们分别为:
太古——早元古界主要由各种片麻岩组成,并夹有磁铁矿和菱铁矿,见于四十里长山东侧,被第四纪地层所覆盖。
中晚元古界(震旦亚界)主要为石英砂岩、砂岩和板状页岩等,见于马店、五岗、冯井、临水、麻岗一带。
古主界寒武-奥陶系寒武系地层以页岩为主,而奥陶系地层则以灰岩、铝土岩夹煤石组成,分布于四十里长山一带。
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浅海相沉积,其岩性为紫红色砾岩、页岩、灰岩、铝土岩夹煤层组成,仅见于四十里长山及煤山地区。
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大部分为陆相沉积,其岩性为紫红色和紫灰色粉细砂岩、砂岩、砾岩、夹凝灰岩、安山岩和页岩组成,仅在吴集和四十里长山有所出露,大部分被第四系地层所覆盖。
新生界第四系河相沉积和湖相沉积,全新统地层仅见于淮河沿岸,由黄色的粘土、淤质类粘土夹粉细砂组成。上更新统地层由杂色粘土、亚粘土和中细砂组成。砂层中多半含有不同程度的钙质水、泥质结核,分布全县。
(二)构造
本县在区域构造上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脊柱东侧,其东为合肥拗陷,西为潢川拗陷,南为肥中深断裂带,属于新华夏结构体系。境内除西部有剥蚀残留的低缓块断的小山外,余为广大的淮河平原。第四系沉积厚度由西南向东北的30~40米,增至230余米。系寒武系与下元古界的片麻岩相接。
区内构造以北西和北北东构造带组成本区构造格局,南北向及东西向构造带次之。
褶皱根据形态特征及影响和发生时间,境内褶皱大致可分为两期。
基底褶皱构造发生在元古代以前,属平原运动产物,其褶皱自西向东有:
花园倒转背斜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2公里,轴走向25度。该部为霍邱群花园组,眼球状混合岩。
周集倒转向斜长35公里宽3公里,轴向30度~40度,南部转向近南北向。轴部为霍邱群周集组大理岩。两翼同斜,西翼侧转岩层产状陡,倾角55度~80度,东翼略缓,倾斜度50度左右。倾向均北西至西。
戴店倒转背斜南北长15公里,宽2公里,轴走向20度。该部为霍邱群花园组混合岩。
盖层褶皱构造发生在侏罗纪以前。如李集-白大山(安阳山)向斜均成南北向褶皱,没有影响到侏罗纪地层。
断层按其走向,归纳为下列4组:
北西或北西向间断层形成时间较晚,表现为右行顺时针错位;性质以压扭性为主,张扭性次之,张性更少。该断层最为发育,计有41条,规模大的有10条。分布广泛,近平行排列,规模有数公里至数十公里。
北或北北东向断层该断层多表现为破碎带形式或期间贯入辉绿岩脉。性质多为张性,次为扭性,规模不大。
近南北向断层主要分布在四十里长山基岩区。根据实地观察,先扭后张。
近东西向断层主要分布在长山一带,使两侧的地层不连续,多为压扭性。
(三)矿藏
本县已查明有15个矿种58处矿床、矿化点,主要为沉积变质铁矿、磁铁矿或磁铁-镜铁矿体。在县西部有寒武系底部的小型磷矿、石煤矿,在震旦-寒武系的地层分布有丰富的云岩、右灰岩熔剂和水泥原料,此外还有石料板材等。
铁矿集中分布在周集地区南北长40余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的区域内,已查明有大、中、小型矿床、矿(化)点24个,总储量10亿吨,远景储量可达20亿吨,含铁量28~30%。
大型矿床(储量亿吨以上)有吴集、周集、周油坊、张庄等4个;中型矿床有重新集、范桥、草楼、李老庄、李楼等5个;小型矿床及矿(化)点有下庄、王台子、王截流、后班堂、班台子、刘糖坊、李郢孜、傅塘、傅老庄、韩洼、张下楼、团山、王街道、溜山、李集等15个。
石煤位于四十里长山脚下的雨台山、煤山、张井东山与磷矿共生,属沉积型。分南北两段,南段长500米,厚1.56~10.79米,延深25~175米;北段长2000米,厚0.66~27.77米,延深35~900米,探明D级储量1400多吨。
菱镁矿位于范桥乡李老庄,为铁矿床共生矿,属沉积变质一热液交化型,共有3个矿体,长100~300米,厚16~54.4米,已探明D级储量333万吨。
白云岩位于四平山、过路山、土门山,属沉积型,达到特级熔剂白云岩及碱性耐火材料标准,已探明矿石储量3300饨。
磷矿石位于雨台山、煤山、张井东山,由沉积作用形成。见矿两层,上层矿长2800米,厚0.5~1.35米,延深75~900米;下层断续长1000米,厚0.5~1.56米,延深25~100米,探明储量154万吨,折成93万吨,已开采。
水泥灰岩(石灰岩)由沉积作用形成,位于四平山,矿体层状长900米,厚5~116米,探明储量3560多万吨,已开采。参见表1-2。
表1-2霍邱县中、小型矿床矿(化)点一览表

另外,淮河、史河、淠河滩涂,沙子资源丰富,每年开采达10多万吨。史河沿岸,蕴藏有丰富的铁砂,已组织开采。西部小山丘和南部下骆山、观山等地,岩石品质较好,为优质建筑用材。
附:霍邱地区区域地质图。

二、地貌
霍邱县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部为大别山余脉,西部有白大山(安阳山),山峰海拔419米,还有南长、北长、中长、芙蓉、马鞍、四平、临水、观音洞等山,南部有梅子山、下骆山等。海拔平均高度80米左右,形成丘陵地区;中部为小丘陵地区,间有平原,海拔50~60米,北部为平原、洼地,如城东、城西两湖,海拔18~23米。地面河流有史、沣、汲、淠、泉诸河,均向北注入淮河。南北明显兼跨两大地貌单元;西部南部低山丘陵岗区,北部河谷平原区。地貌形态又可分为高岗、岗地和平原。
高岗县西部周集、石店两区的6个乡33个村,土地面积196.72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5.17%。该区海拔高程100~200米之间,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坡20度左右,少数达25度,保持一定的丘脊方向。组成物有古生代的碳酸盐岩类、页岩、中生代紫红色岩类,属构造-剥蚀类型。
岗地县中、南部,海拔高40~100米之间,相对高度小于50米,坡度小于10度,为堆积-剥蚀类型二级阶地组成,有高岗、岗、缓低岗三种小地貌。
高岗分布于平岗、大顾店和姚李庙3乡,面积约538.42平方公里,占全县14.16%。海拔70~100米,坡度8~16度。组成物质为红色砂砾岩、泥质岩类和下蜀黄土及小部分紫色凝灰质岩。
岗的海拔高度在40~70米之间,相对高度小于20米,坡度4至8度,包括叶集、扈胡、长集、城郊四区及孟集区部分乡。位于平岗乡至姚李庙乡、平岗乡至龙潭乡、孙岗乡至霍邱县城、花园乡至左王乡的四条岗上,面积1253平方公里,占全县32.95%。地面组成物质为下蜀黄土。
缓低岗的形态特征大致同低岗,为岗地姜枝状绵延的小分枝,坡度2~4度,地面流水切割较浅,组成物质为下蜀黄土。面积937.70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4.66%。
三种岗地反映为岗、塝、冲、畈四个农田地貌。
岗位于各种岗地高处。黄土上位的物质层次大多被剥蚀,残留着中、下部的粘质层或糅杂的铁锰结核,并含有粗粉砂的重壤土至粘土。高岗顶部的第四系黄土层被剥蚀殆尽。第三系-侏罗系的地层已零星出露。土壤以侵蚀型为主,岗尾部分侵蚀较大,土层较厚,蓄水状况较好,可种旱作物。
塝位于岗与冲交插处,呈环状线于岗丘下。未垦时属岗丘两侧或岗尾部分,塝埂较长,埂间较窄。除剥蚀、堆积同步进行外,还受人为挖高垫低,修建梯田影响。致在同一块中,往往出现不同的质地级差或不同层次的构型土壤。
冲是径流切割较深的冲沟,两侧常形成土质陡坡,高度可达2~3米。冲沟上部受冲刷较大,黄土的中底部常常出露。下部坡降较小,堆积含有一定的粉砂质物质。地势低洼,排水困难。
畈位于不同走向的冲沟交汇处,地势低平开阔,常有下切的小河或大沟穿流其间。以堆积土为主。物质来源于岗、塝、冲内,堆积物粉砂含量较多,局部地方常受河水顶托,易受渍害。
平原地势低洼平坦,海拔小于40米,(沿史河平原稍高),分布于沿河、沿湖两侧,由一级阶地和河漫滩组成。
沿淮平原。西部淮河沿岸,坡降1‰左右,组成物质为淮河沉积物,土壤呈近沙远淤分布。面积419.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11.04%。
沿湖洼地。位于淮河冲积平原的低洼处,地势平坦,海拔高程18米左右,坡降0.1%,有城东湖、城西湖、姜家湖3处,面积362.3平方公里,占全县9.53%,组成物质为近期河湖相沉积,质地较粘重,现属行蓄洪区。
沿史、淠河平原。东部沈台、西隐贤集两乡和南部柳树乡,位于淠、史河沿岸,农田地貌称为湾地。面积94.8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49%。淠河平原海拔20~23.5米,史河平原为54~57米;坡降均为0.1‰。呈宽窄不一的带状或滩状分布,组成物质为两河发源地的酸性结晶岩类、花岗岩、片麻岩等风化物,经河水搬运和冲积,多为砂士。
山脉霍邱县西部和南部的低山和高岗,系金寨县金钢台余脉,向东北行为外霍岭,再东北为大步山脉。脉分两支,形成本县南部、西部高丘。一支向东北起伏为下骆山、梅子山;一支北行,从金寨县长岭入境,为大步山;到顾家窑岭分支向西,到平岗起为乌石岗、打鼓山、观山、五峰尖诸山。以下为平岗脉转向东北,至孙岗乡林店子,又分支向西北过高镇、石庙集、到龙潭寺起为浮云山(芙蓉山)、白大山(安阳山)、陆山、观音洞山。从白大山向北为裂头山,向东为四平山、陈山,再向北为煤山、台山。从观音洞山向北有马鞍山、猴子山、高祖山、蜘蛛山、南长山、钹棰山、石龙山、石船山、火石山、中长山(西峰寺山)、北长山;转东北为马厂岗,从马厂岗向西北为铙钹山、羊角山、蝎子山、莲蓬山,转向北为团山、马哑山、古壁山,到临水山,尽于淮河南岸。最高山峰为白大山,海拔419.04米;次为南长山,海拔203米。其余均在200米以下。高丘的总走向为东—南西北,平岗隐伏40余公里,再起为低丘,皆是孤山独立与四周丘陵相接,没有发育为山谷。山顶多为平顶或圆顶,坡度在20~50度之间。各山的位置、高度见表1-3。
表1-3霍邱县各山峰高度、位置一览表


霍邱县地势部面示意图

三、气候
本县属北亚热带,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较长,四季分明。冬夏两季,均在120天左右,春秋两季各在60天左右。同时,天气多变,降水量年际与月际之间变化较大,容易形成旱涝灾害。历年常见旱涝同年。见表1-4。
表1-4霍邱县四季划分标准表

气温1958至1987年30年平均气温15.3摄氏度(下同),最高19.9度,最低11.5度,南部较北部略高(幅度0.3度),年际间差异不大。年度内1月份最低1.8度,7月份最高27.8度,年较差26.6度。多年平均日较差8.4度:其中4月份为9.3度,最大;7月份为7.3度,最小。1958年至1987年的30年中,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15度的7年,15.1~15.5度12年,15.6~16度8年;大于16度3年。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40度的2年:1958年7月下旬一天;1959年7月份3天,8月份4天,8月23日达41.2度,为30年中最高的1天。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度日,30年平均为13.9天:1959年45天,最多;1987年为1天,最少。大于或等于35度高温最长连续天数为19天,是1959年7月18日至8月5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6.6度(1969年1月31日)。1958年到1987年的30年中,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零下10度的有9年共20天。1968年6天,天数最多。30年平均低温小于或等于零度日数为59.2天。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零度的最早初日为11月9日(1959年、1968年)。最晚初日12月10日(1958年),最早终日为2月10日(1959年),最晚终日为4月3日(1962年)。见表1-5。
表1-51958年~1987年霍邱县各月平均气温及平均气温日较差表

地温1958~1987年30年地面平均温度为17度,与气温同步变化。8月份最高,平均31.1度,1月份最低平均为2.7度。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69.4度(1981年6月9日)。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23.7度(1969年2月5日)。地中5厘米深度,年平均温度32.4度。最低为2月份3.2度;10厘米深度年平均温度32度,最低为1月份4度(如表1-6)。
土壤冻结多发生在12月至次年1月。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也常有冻土出现。冻结深度6~8厘米,最大深度11厘米(1970年1月7日)。年冻土日数25~35天,最长连续冻结天数为18天(1971年1月21日至2月7日)。
表1-6霍邱县1958~1987年各月平均地温变化表(℃)

无霜期根据1958至1987年测报分析平均初霜日为11月8日。30年最早初霜日为10月10日(1977),30年最晚初霜日为12月3日(1957)。30年平均终霜日为3月27日。30年最早终霜日为2月28日(1964年),30年最晚终霜日为4月18日(1962)。年平均无霜期226天,最长261天(1972),最短179天(1962)。根据历史资料统计,无霜期在200~250天的年份占84%,大于250天的占10%,小于200天的占6%。
积温根据1958至1987年测报分析,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零度的平均初日为2月1月,终日为12月31日,持续336天,积温5628.7度。日温稳定通过10度的平均初日为3月31日,终日为11月12日,持续228天,积温4957.5度。春季气温由零度升到10度,一般需58天,平均每隔5.8天升高1度;由零度升到15度需82天,每隔5.5天升高度1度;秋季气温由15度降至零度,一般需70天,平均每隔4.7天降低1度;冬季平均气温低于零度的始日为1月1日,止于1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出现零下8度以下机率为77%,零下10度以下为37%,零下15度以下为14%。零下10度以下,年平均仅有1天(如表1-7)。
降水降水量。本县1958至1987年平均降水量989.8毫米,霍邱城关为951.3毫米。南多北少,相差约300毫米。年际间变化大,1983年降水1335.3毫米,1978年降水仅472.4毫米。年平均春季降水242.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24.0%;夏季降水458.9毫米,占年降水量46%;秋季降水211.7毫米,占年降水量21%;冬季降水77.9毫米,只占8%。7月份降水最多,为194.3毫米;12月份最少,为19.7毫米。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降水总量为655.5毫米,占年降水量66%。降水规律:1~7月份逐渐增加,8~12月份逐渐减少。年降水相对变律为19%。各月降水变律为40%以上,较易出现旱涝灾害。
降水日数。30年平均降水日(日降水0.1毫米)数为112天,最多为136天(1964),最少为80天(1978)。降水日数最多的是7月,30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3天。1963年8月全月有24天雨日,15~27日连续降水13天,为历年最长连续降水日。
表1-71958年至1987年霍邱县农业界限温度初、终日和积温表
单位:月/日℃

最大降水过程。1968年7月13日~18日,降水371.3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11.6毫米(1968年6月13日),1小时最大降水73.2毫米(1982年8月6日2时50分到3时50分),10分钟最大降水26.6毫米(1964年8月16日19时35分到19时45分)。大于或等于10度气温,年平均降水778.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81%,基本上雨热同期(如表1-8)。
表1-81958年至1987年霍邱县各月平均降水量和平均降水日数

暴雨1958至1987年30年来,本县出现暴雨日65次,其中大暴雨10次。1968年6月29日的特大暴雨,日降水154.1毫米。7月份出现暴雨24次,占总暴雨日36.9%。
降雪1958~1987年30年测报分析,平均降雪初日为12月13日,最早11月8日(1959),最迟1月10日(1974)。30年平均终雪日为3月8日,最早1月10日(1961),最迟4月7日(1963)。年平均降雪日数为12天,年际变化较大。1960年冬到1961年春只有3天;1966年冬到1967年春和1984年冬,降雪日数达18天。1969年2月14日到19日连续降雪6天,降雪量13.2毫米,积雪深21厘米。
积雪1958~1987年测报分析,平均积雪初日和终日,一般比降雪初日和终日推迟或提早15天左右。30年平均积雪日数为11天,最多35天(1968年冬到1969年春),最少无积雪(1985年冬);最长连续积雪日数21天(1984年1月17日到2月6日),积雪深23厘米(1984年1月19日)。
湿度1958~1987年测报分析,年平均绝对湿度15.6百帕。7月份最大,月平均30.8百帕;1月份最小,月平均5.1百帕。最大绝对湿度47.5百帕(1961年7月22日),最小0.5百帕(1966年12月2日和1977年2月21日)。
30年平均相对湿度77%;以夏季最大,平均80%;冬季最小,平均74%;秋季略大于春季。一日中,日出前最大,15时前后最小。30年最小相对湿度为1%(1968年3月2日)。参见表1-9。
表1-9霍邱县1958~1987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蒸发量

蒸发量1958~1987年测报分析,30年蒸发量为1395毫米,以夏季为最大,季蒸发量545毫米,占全年总量的39%;冬季最小,季蒸发量159.4毫米,占全年11%;春季略大于秋季。全年以6月份最大188.6毫米,1月份最小48.8毫米。
日照1958~1987年30年测报分析,年平均日照为2148小时,日照率49.0%。最多2516小时(1978年),最少1828.3小时(1982年)。夏季694.1小时,占31.0%;春季545.7小时,占25%;秋季496小时,占23%;冬季443.3小时,占21%。全年最多月为8月,日照244.4小时,日照率59%;2月最少,日照130.5小时。3月日照率最小为41%。年日照时数在1800~2550小时之间。30年来小于2000小时的年份占19%,大于2300小时的年份占55%,在2000~2300小时之间的年份占26%。
30年平均太阳辐射能117.9千卡/cm2,最大为130.6千卡/cm2(1978年),最小为106.9千卡/cm2(1979)。气温大于或等于零度的太阳辐射量112.7千卡/cm2,大于或等于10度的太阳辐射量86.3千卡/cm2,共占总辐射屋68.7%。以6~8月份居多(13.6~13.9千卡/cm2),7月份13.9千卡/cm2最多,12月份6.1千卡/cm2最少(如表1-10)。
风向、风速本县常年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四季盛行。春夏季以东风和东南风为多,秋冬季以东北风和东风为多。1958~1987年年平均风速为3.1米/秒,3月份最大为7.7米/秒,8~9月最小均为2.8米/秒。年际变化不大,一般在2.5~3.5米/秒之间。东北风最强,平均为4.0米/秒;南风最弱,为2.8米/秒。
灾害性天气主要为涝与旱,低温连阴雨、高温低湿等年年有发生。
旱涝:1958年到1987年的30年中,出现涝灾14次(大涝4次),约2年一遇;出现旱灾38次(大旱11次,特大旱6次),约3年4遇;旱、涝共为52次,约1年2遇。大旱、特大旱和大涝共出现31次,约1年1遇。有40%的年份,出现旱涝交错,常为先涝后旱,或旱——涝——旱。干旱出现频率大于水涝。1964年,史河灌区全部通水后旱情减轻,大部分地区都能保收。
表1—10霍邱县1958年~1987年平均各月日照、日热率和太阳辐射能

春期低温连阴雨(倒春寒):3月下旬至4月中旬常有不同程度的低温连阴雨出现,影响早稻育秧、棉花适时播种及麦苗生长、油菜结荚。1958~1987年的30年中,共出现42次,平均1.4次。50%在3月下旬,以冷干型为主;38%在4月上旬;12%在4月中旬,以冷湿型为主;4月下旬,未有出现。维持最长的一次有10天(1965年3月20~29日)。维持5天以上的95%都在3月下旬(如表1-11)。
表1-11霍邱县1958年至1987年春期低温连阴雨出现情况

秋季连阴雨:30年来,共出现29次,合1年1遇。83%的连阴过程为7~10天,大于10天的有5次。最长的一次持续22天(1986年10月10日到10月31日),降水量214毫米,影响秋播和晚稻收获。
低温低湿:30年来,共出现36次,年均1.2次。80%出现在7月中旬和8月上旬,6月25日前和8月18日后未有出现。影响水稻抽穗、扬花、灌浆、成熟,引起谷粒不实。
秋季低温寒冷(秋分寒):粳型晚稻“秋分寒”,平均出现在9月24日,早在9月10日,晚在10月11日,80%保证率为9月20日;在9月20日前出穗,较为安全。籼稻(杂交稻)型“秋分寒”,平均出现在9月8日,早在8月18日,晚在9月24日,80%保证率为8月31日;在8月30日前出穗,较为安全。
大风:30年共出现388次,年均13.4次:春季5次,最多,主要是寒潮大风;夏季4次,主要为雷雨大风或台风大风;冬季2.4次,为寒朝大风;秋季2次,最少。
冰雹:30年共发生20次,多在4~7月,尤其以6月为多。1964年6月5日,周集、城关、石店、扈胡等区社队下雹大如鸡蛋,小如黄豆。1974年,阵雹4次。
雨淞:30年来,年均出现1~2次。出现在12月至次年3月。75%的年份出现在1~2月,21%出现在12月,4%出现在3月。
四、水文
(一)地表水
1958至1987年的30年统计,本县平均年降水量为989.9毫米。旱荒地径流深324.5毫米,有效集水139.5毫米;水田排水,有效集水29.05毫米;塘坝径流-10.83毫米,塘坝来水157.8毫米,塘坝废泄68.3毫米。全县3802.86平方公里,30年平均径流总量8.1亿立方米。丰水年(1956),全县径流总量13.5亿立方米;枯水年(1978年)降水472.4毫米,没有产生径流。全县平均有效蓄水量4.29亿立方米,每亩耕地有130立方米。
本县有淮、淠、史、沣、汲、泉、石龙等7条河流。其中沣河、汲河中下游,石龙河在县境,其他4河均与邻县为界河。
沣河古名穷水,源出三元南丘陵区(旧志记载:源出安丰穷谷),全长73公里,流域面积为1840平方公里,其中丘岗区占51.8%,平原区占21.4%,湖泊洼地占26.8%。从源头至众兴集乡赵河沿,汇乌龙庙、众兴集一带来水,在河口集附近椿树店汇找母河(枣木河)和长集以西来水后,始称沣河。北流至张集南的牛角尖,西汇牛角河,东汇大砖桥、小砖桥等地来水;再北流汇石店乡南部一带来水后,在张集注入城西湖。顺湖北流到沣河桥头船庵子汇高塘河(现为沿岗河)和二里涧来水,绕县城西,北流至临淮岗,从临淮岗深孔闸入淮河。张集以上河段,总落差37米,平均比降为0.51‰。沣河主要支流有找母河、牛角河、窑湾河、高塘河。
找母河源出齐王庙、乌龙庙之间。东源在黄栗树,西源在龙王庙,两源会合于张西庄,稍北流汇马陈乡西南来水,西北流至郭仓房,汇扈胡乡西南来水后至椿树店(艾井乡),北入沣河。全长29.2公里,流域面积140平方公里,落差31米,比降1.06‰。
牛角河源有二,南源于高镇乡黄鸭棚,经过堰湾,汇石庙集南来水,北流至王家堰,汇石庙集北来水,再北经舒新店子、胡家祠堂、古城子、陆桥,从草湖南入牛角河。北源自龙潭水库,北流经老鹰庄、剑桥口、桥头、碾盘地,在柿园南入牛角河。两源会合后,在井庄大台子入沣河。全长48公里,流域面积220.5平方公里,总落差35米,比降0.87‰。
窑湾河源起石店西南剑洼,经梁老庄汇石店一带来水,经白莲乡焦桥,在高家埠南入沣河。全长19.5公里,流域面积74.5平方公里,总落差29米,平均比降1.48‰。
高塘河源出临水集,经堰子沟,在逸桥北汇大成湖,白河口、朱港一带来水。出逸桥闸,拦截城西湖南岸沿岗一带来水,至沣河桥头与沣河连成一片。全长52.8公里,流域面积482平方公里,总落差7米,平均比降0.13‰。1969年,城西湖军垦后,高塘河从逸桥以下至沣河桥头已开挖为沿岗河、河北岸筑堤。
汲河古称泄水,又名河或 水,发源于金寨县、六安县交界处的黄石埂,上源名黄家河,出灌口集至姚李镇长岗村入县境,是本县与六安县的界水。再经邵高楼、舒店子,在大湖村王老庄汇石婆店、骆家巷、吴家岸来水,北流穿六(安)叶(集)公路桥,在石佛寺汇头道河。再北流至洪集乡鲁大圩子汇二道河后北流出境。至六安县储渡口汇油坊桥水,折东北流至固镇汇东汲河(六安县境),流至砖洪乡松墩子复入县境。北流至老三流集南大桥汇洪城河和花果园、中心店等地来水,北流至曹墩子谢家行入东湖。经泥泊渡、城东湖闸,在溜子口入淮河,其经东湖一段河道,已被湖水淹没。全长133公里(县境约75公里),流域面积2170平方公里(县境1304平方公里),其中低山丘陵区占10.1%,丘岗区占63.2%,平原区占12.6%,湖泊洼地占14.1%。一般河宽20~30米。总落差254米,平均比降为1.91‰。汲河自六叶公路桥至城东湖关庄一段,河道曲折,砖洪以下,两岸堤渠大小不到100米,城东湖底过高,洪水宣泄不易,涝灾严重。汲河支流有头道河、二道河、油坊河、洪城河。
头道河源出大顾店乡罗家大堰,经洪集乡朱大堰、黄树岭、红石桥,至石佛寺入汲河。全长15.5公里,流域面积46平方公里,总落差23米,平均比降1.48‰。
二道河旧名杨兴水,源出平岗乡尧岭东麓老凹一带,经戴老桥到大顾店乡三口塘,汇大顾店西南部来水。东流至吴上庄,窦北楼,汇荒十八、新苗集一带来水。折北流至大桥乡西寨汇荒八石以西来水,后经桥头集在洪集乡蒋大庄入汲河。全长30.5公里,流域面积121平方公里,总落差49米,平均比降1.6‰。
油坊河旧名陡沟水,源出孙岗乡侯堰头东部岗地,经西皋乡王小畈、樟树园、金家楼、灯笼树汇西皋店以南和五里岗以北来水,出老桥经洪集乡油坊桥,在蛤蟆潭汇曹庙乡南部来水与汲河干流平行,在吴阳集东汇曹庙以北来水,再东北至储家渡入汲河。全长38.2公里,流域面积201平方公里,总落差29.2米,平均比降1.03‰。
洪城河又名马子涧,源出众兴集东部岗地,经郑堰头、城墩寺、太平桥,在马子涧桥汇长集、钱店以东来水。出马子涧经洪城子、周店在老三流集入汲河,全长24.5公里,流域面积130平方公里,总落差30.5米,比降1.24‰。
石龙河旧名沿城涧,源出平岗乡熊店丘陵地区,经五子汇、桥店,在新楼村陈家楼沿豫皖边境,北至高镇乡洪山村,从固始县万家坝入泉河。全长26.8公里,县内流域面积83平方公里,总落差34米,平均比降1.24‰。流域雨量丰富,河道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丰富。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东流360公里,在朱港乡陈村入境,为与阜南、颍上两县界水。经王截流、陈郢、汪集至溜子口,霍邱寿县交界处汇润、沣、汲、淠等河后出境。过境长度79公里,平均比降0.03‰。县境诸水皆入之。据1950年到1984年水文记载:丰水年(期)水位(新河口)25~27米,枯水年(期)水位17~18米。
据旧志记载:淮河与城西湖原互相联结,有多口相通,无堤坝隔断。清·雍正初,关洲口水涨,淮水倒灌入湖,淹没沿湖十数保。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修筑关洲口堤,拦截淮水。十三年重修。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大修。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复行增筑。民国4年(1915),大修,上自三河尖,下至溜子口大堤160里,堤顶宽1丈,底宽4丈,高1丈。并堵塞龙窝口、新河口等河口,从此内湖与外河隔断。内水仅靠任家沟及下河口宣泄。
淠河古名沘水,俗称大沙河,发源于大别山区金寨、岳西等县,北流经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水库,再过霍山、六安两县,至本县西隐贤集乡楼名村吴家老圩入县境,是与寿县的界水。北流经冯瓴、沈台、左王等乡,从北湖农场(王圩子)出境,最后于正阳关附近入淮。由于水域70%在山区,洪峰涨落快。历年最大洪峰流量4000立方米/秒。河流总长248公里,县境36.4公里。
史河古称决水,发源于大别山区,流经吴店、盛家店汇上游诸水入梅山水库,出库后经红石嘴至柳树乡彭洲子汇长江河入县境,是与河南省固始县的界河。在柳树乡汇马道河,经刘小庙村五里拐子汇傅家河后出境。再经黎集、蒋集汇灌河,称史灌河,至临水小店南汇泉河入淮。干流全长226公里,县境约9公里,县境比降0.65‰。
湖泊本县原大小湖泊众多,旧志记载有30多个,现多已被围垦造田或作行洪区(姜家湖),只存城东湖和城西湖。
城东、城西面湖,是县境最大的自然湖,淮河中游的大型湖泊,历来为蓄洪区。城东湖主要来水为汲河,正常水深3米,最深时达5米。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3~4公里。城西湖主要来水为沣河,纵横直径约20公里,正常水深1米。涨水时,直径可达30公里,深约2米。若无淮水倒灌,湖区周围,基本可免除涝灾。
建国后,城东湖多年平均水位为海拔20米,相应面积139.2平方公里,蓄水2.86亿立方米;蓄洪水位达25.5米时,相应面积376.4平方公里,蓄水15.98亿立方米。经实测东西宽(陈郢子至龙泉寺)5公里,南北长(砖洪集至唐老庄)38.5公里。
由于湖深,湖水不易排除,建国后,未进行围垦,只作蓄洪治理,1951年,城东湖即被列为淮河中下游蓄洪区。原来西岸的三流集、砖洪集和东岸的孟集、中心、刘李、花园等老圩约8万亩耕地常受涝灾,近年又还湖约7000亩。
(二)地下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在本县颇为发育,除四十里长山、南部下骆山剥蚀丘陵外,广布于全县,占总面积95%。南部厚度不足40米,北部可达344米,是自南而北,自西而东,逐步增厚。主要岩性为亚粘土、粘土、亚砂土、粉细砂、粗中砂、含砾中粗砂及泥灰岩。各含水层赋水性悬殊很大,可分为丰富(单井涌水量71000吨/日)、中等(100~1000吨/日)和贫乏型(<100吨/日)三个级别。丰富型,一是位于县西北角淮河主流线和东部沿淠河一带,属全新统孔隙水。含水层为亚砂土、中细砂、中粗砂及砂砾石层,能接受天然水及地表水体的补给,水量丰富。朱港乡施工钻孔深38.18米,含水层厚19.2米,顶板埋深5.56米,揭露到含水层时,水位上升至离地表2.57米,抽水降深8.32米,单井涌量1161.77吨/日,与淮河存在互补关系。水质pH值7.9,总硬度11.51德度,矿化度小于0.5克/升,为HCO3Ca·Na型低矿化淡水。另一是位于王截流与县城以北,属中、下更新统孔隙水。含水层顶板埋深70米,厚度一般为80~120米,以细中一含砾中粗砂为主,局部相变为亚砂土。在开展1∶5万普查时,对王截流分水闸中学钻井长期观察,年最高水位出现在7月,高度24.47米,最低在2月,高程23.21米,年幅变为1.16米。据李老庄铁矿钻井试验及南京军区2001部队供水井抽水资料,水位埋深1.72~12.60米,抽水降深9.8~14.8米,单井涌水量1045.44~2137.8吨/日。水质类型为HCO3—Na·Ca或HCO3—Na·Ca·Mg型,矿化度小于1克/升的淡水。
水重中等型的,一是全新统孔隙水,广布于一级阶地及河漫滩,含水层为亚砂土、粉细砂及中细砂,局部有砂砾石层透镜体,顶板埋深2~12米,厚4~8米,淤泥质成份增多,含水透水均不及淮河主流和沿淠河地带。据王截流分水闸中学钻井揭示,含水层厚度7.88米,顶板埋深11.49米。抽水试验,水位降深12.6米,单井涌量348.19吨/日。俞林乡王流集西北钻孔,亚砂土、粉细砂埋藏在2~25米之间,当水位降深值1米时,水量为5.28吨/日,水位埋深0.85米。总硬度小于18德度。化学类型以HCO3—Ca·Na型或HCO3—Ca·Mg型,矿化度均小于1克/升的淡水。一是中、下更新统孔隙水,分布于河口镇至县城之间,由亚砂土、细中砂、中粗砂及泥灰岩组成含水层,厚度一般小于80米。由南到北,逐渐交薄尖灭。其中有青灰色粘土斑,赋水中等。据南京军区2001、2004部队、霍邱师范等单位机井资料,水位埋深9.00~18.12米,抽水降深15.30~26.19米,单井涌水量363.66~994.13吨/日。地质队在周集、范桥、吴集等铁矿床抽水试验,水位降深14.55~45.90米,单井涌水量156.82~876.96吨/日。水位埋深一般3~5米,最大埋深6.5米。李集乡李台一孔水位,则高出地表0.4米,平均质3.38米。水质大部分地区均为淡水,pH值7.00左右,总硬度一般小于16.8德度,矿化度小于1克/升。以HCO3—Ca·Na型或HCO3—Na·Mg型水为主。霍邱师范——蔡庄一线附近,矿化度1.91~1.97克/升,属微咸。总硬度21.86~37.66德度,pH值8.1,为HCO3—Na·Ca型,微咸弱碱性硬至极硬水。
上更新统孔隙水在本区属贫乏性。分布于波状平原区二级阶地,组成岩性主要是棕,色、青黄杂色亚粘土,局部有砂,柱状裂隙发育,且有微细的孔隙,可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黄渗透性、赋水性极差。冯井岩心库水井,日供水量2.5吨左右。据吴集乡吴集民井资料,水量为2.51吨/日。局部地段,亚粘上下面,砾石含量较高或有砾石层,水量则有增加。三元乡三元店民井下部,底砾石层厚只0.7米,其涌水量8.57吨/日。这种底砾石层分布范围很小,很难查清。厚度一般为0.5~1.5米,泥质成份高,孔隙水位埋深一般大于5米,最深可达20米,水位变幅2~4米。雨季水位上升,旱季水位下降以至干枯。以HCO3—Ca·Mg或HCO3—Ca·Na型为主。pH值7.0左右,矿化度小于1克/升。
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分布于南部下骆山、西部四十里长山、安阳山等地区,由第四系、震旦系、青白口系地层组成。主要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及泥质岩,多为泥钙质及铁质胶结,裂隙不发育并为泥质填充,水量贫乏,现无抽水资料,根据岩性,小于1000吨/日。
碎屑岩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分布于四十里长山、四平山等地区,由寒武系、震旦系、青白口系地层组成。主要岩性为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钙质石英砂岩,页岩出露零星。地表碳酸盐类岩石,见于一些溶沟、溶浊裂隙等小型岩溶形态,泉水极小,一般沿导水断裂流出,流量102.96~238.8吨/日。根据1∶5万普查和雨台山磷矿详查抽水资料,岩溶发育程度,深度越大越弱,多在孔隙50米以内溶孔溶洞较发育。钻孔抽水,水位降深19.65~36.76米,单井出水345.43~414.68吨/日,并显示岩溶水补给不足。马店水泥厂,在寒武系灰岩钻孔深107.15米,裂隙较发育,裂面多为水钻现象,有溶孔及小晶洞现象。抽水降深114.64米,单井涌水量578.53吨/日,属中等赋水。水质类型为HCO3—Ca·Mg或HCO3—Ca型。总硬度13.84~16.60德度,pH值大于7,呈弱碱性,矿化度0.30~0.34的淡水。
(三)水质
1982年,霍邱县有关部门,对县境各主要水系的水质进行一次全面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12、表1-13。
表1-12337地质队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位:米

表1-13霍邱县各主要水系水质检验结果


五、土壤、植被
(一)土壤
本县成土母岩主要为碳酸岩类、泥质岩类、石英岩类、紫色岩类和红砂岩类等,按其成土原因可分为3类9种。一类是残积坡积物,共有4种,即紫色岩类风化物、碳酸岩类风化物、泥质岩类风化物和红砂岩类风化物。一类是下蜀系黄土,只有一种,分布全县大面积岗地。一类是河湖冲积物,有史淠河冲积物、淮河冲积物、黄泛冲积物、黄土性古河流冲积物4种。这些物质,经过水耕熟化和旱耕熟化而形成现代耕地土壤。
土壤分类1981年至1984年,查明全县有7个土类14个亚类26个土属83个土种。
黄棕壤士类分布于岗地、丘陵,成土母质为下蜀系黄土及多种岩石风化物。心土层粘化作用明显,呈黄棕色,棱块状或棱柱状结构。微酸到中性。本县有4个亚类。
粗骨黄棕壤(黄棕壤性土)亚类面积4.48万亩,分布于长山丘陵顶部及姚李、叶集南部高岗顶部,有2个土属、4个土种。
普通黄棕壤亚类面积1.27万亩,分布于丘陵及高岗中、下部,淀沉层发育明显。扁石黄棕壤土属有2个土种。
粘盘黄棕壤亚类面积74.48万亩,分布在岗地。土层深厚,质地粘重,剖面中常形成坚实的粘盘层。有3个土属,12个土种。
潮黄棕壤亚类面积7.39万亩,分布于东北部波状平原上,剖面底部具有明显的潮化特征,有2个土属,6个土种。
潮土土类主要分布于淮、淠、史、汲4条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地势平垣,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地下水70~120厘米,参与成土过程,是早耕熟化发育而成,具有潮化过程的半水成土壤,质地轻砂至粘土,有2个亚类5个土属18个土种。
黄潮土亚类面积0.41万亩,分布于县东北角淮河南岸,有强烈的石灰反应,含碳酸钙6~14%,有2个土属,3个土种。
霍邱县水文地质示意图

灰潮土亚类面积49.19万亩,成土母质为史、淠、淮、汲河流冲积物,沿河流两岸呈宽窄不一的带状分布,有3个土属,15个土种。
砂礓黑土土类零星分布县北部地区,为非地带性半水成土。面积0.35万亩,成土母质为黄土性沉积物,剖面有腐泥状黑土层,质地中壤至粘土。本县无亚类,只有1个土属2个土种。
紫色土土类分布县境丘岗顶部及坡部,为非地带性土壤,成土母质为紫色凝灰岩类和紫色砂岩类风化物,无明显发育土类。面积0.32万亩。本县无亚类,只有1个土属2个土种。
石灰土土类主要分布在西山林场丘陵地区,非地带性自然土壤。成土母质为石灰岩类风化物,土层较浅薄,富含钙质、质地重壤。面积0.81万亩,本县无亚类,只有1个土属2个土种。
草甸土土类分布在沿淮低洼地区,成土母质为河湖相沉积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高,海拔高程20米左右,是未垦植的芦苇、荻柴地。呈中性,质地轻壤至中壤。面积3.12万亩。本县无亚类,只1个土属2个土种。
水稻土土类广泛分布于全县水稻产区,是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土壤经人们长期水耕熟化发育而成,质地轻壤至轻粘。本县有4个亚类,9个土属33个土种。
淹育型水稻土亚类面积1.45万亩,分布于各地高塝田,地下水位低,不参与成土过程。有1个土属2个土种。
潴育型水稻土亚类面积1.96万亩,分布于冲田、湖田及低畈田,有2个土属3个土种。
潴育型水稻土亚类面积199.77万亩,占全县耕地56.72%,为良性水稻土。有4个土属23个土种。
侧渗性水稻土亚类成土过程中,附加侧渗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白土化过程,有侧渗或漂洗层。面积14.34万亩,主要分布于下塝田或畈田。有2个土属5个土种(如表1-14)。
表1-14霍邱县各土类所含养分及理化性状

表1-15霍邱县土壤分类表




土壤肥力本县在土壤普查中,选择2000多个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全县土壤平均含有机质1.46%,全氮0.089%,速效磷6.5ppm,速效钾114ppm。有机质含量北四区(周集1.16%,石店1.25%,孟集1.34%,城郊1.35%)低于平均数,南四区扈胡1.45%,长集1.47%,姚李1.52%,叶集1.54%)略高。全氮含量,姚李区0.091%,最高;孟集区0.076%,最低;周集、石店0.078%,扈胡0.080%,长集0.083%,叶集0.088%,均低于平均数。速效磷含量叶集8.5ppm,姚李8.4ppm,孟集7.0ppm,周集9.2ppm,城郊8.9ppm,高于全县平均数;扈胡4.9ppm,石店4.7ppm,长集3.6ppm,低于平均数。速效钾含量南四区95ppm~99ppm,低于全县平均数;北四区113~128ppm,略高。总的情况,氮磷俱缺,有机质偏低,有效钾含量略高。全县各类土壤(土类)所含养分及理化性状如表1-15。
(二)植被
本县现时植被多为人工栽培或次生。县内高岗上非耕地灌木丛中有映山红、酸枣、棠棣、杓杞、黄荆条等。常见的草类有白茅草、狗尾草、蟋蟀草、山药、半夏、狼毒、石蒜等。人工栽培的乔木有马尾松、杉木、麻栗、栓皮栎、青岗栗、板栗、枫杨、油桐、漆树、茶树、梧桐、椿、榆、楝、楸、梓、杨、槐、柳、桃、李、杏、梅、梨、苹果、石榴、柿以及毛竹、刚竹、元竹等。灌木有紫穗槐、冬青、女贞等。低洼处有河柳、杞柳、荆条、荻柴、芦苇等。
耕地上的自然植被,杂草有蒲公英、小蓟、牵牛子、车前草、苍耳、野荸荠、剪子股、看麦娘、野苜蓿、辣蓼草、茼蒿、王不留行、三棱草、稗草、牛毛毡、席草等。
1984年,全县成林面积13.28万亩,占宜林面积的77.40%;其中用材林12.12万亩,经济林620亩,防护林0.2万亩,竹林0.89万亩。1986年5月,平原绿化资源调查,四旁植树2818.95万株,人均21.6株,全县木材总积蓄56.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66%。
六、植物、动物
过去本县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多。70年代以后,生产发展,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多种动植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野生植物。药材类有紫苏、桔埂、猫爪草、半夏、夏枯草、鱼腥草、徐长卿、薄荷、车前、金银花、半边莲等476种,其中地道药材47种;水草类有青红菱、芡实、茭白、莲藕、鸭嘴草、水花生、葫芦叶等50余种,野生草类有鬼针草、茅草、芦苇、茼蒿、蒲草、燕麦、稗草等110多种。
野生动物,药用类有全蝎、土鳖虫、蝉蜕、赡蜍、蜈蚣、蛇等75种;野禽有雉、凫、斑鸠、麻雀、鹊等80多种,其中珍贵的有白天鹅、鹤、白鹭等10余种;野兽有兔、黄鼠狼、獾类、鼠类、剑猫等近20种,较珍贵的毛皮兽有水獭、黄鼠狼数种;水产类有黄鳝、泥鳅、鳖、龟、虾、蚌、田螺和人工养殖的鱼类等70余种。
七、自然灾害
本县自然灾害,主要为水灾和旱灾。据安徽省水利设计院对本县水旱灾分析,自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至1950年的2140年,水灾出现120年,其中特大旱灾11年;水旱灾同期出现21年。
又据气象部门对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至1950年500年统计资料分析,水灾发生122年(其中特大5次,大灾8次),重现期为4年一遇;共发生旱灾84年(其中特大2年,大灾4年),重现期为6年一遇。主要受灾年记录如下(公元以前略):
旱灾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旱灾。
明·成化二十三(公元1487年),旱,大饥,人相食。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旱,大饥。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大旱。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春旱,六月始雨。十七年自春至秋无雨,淮水枯,井水竭,地无青草。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大旱。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旱,大饥,斗米千钱,人相食。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四至六月不雨。十八年(公元1661年),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大旱。五十三年、五十四年(公元1714、1715年),连旱。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大旱。十七年(公元1752年),旱。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大旱。五十年(公元1785年),大旱,斗米千钱,人相食,民死十之四,有全家饿死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大旱。十九年(公元1814年),大旱,人相食。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自年初至夏不雨,城西湖点滴无存。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大旱,草籽无收,五升米卖一元银洋,饿死人众多,卖子女者不计其数。三十年(公元1904年),年成不好,人畜均有饿死。
民国3年(1914)大旱,城西湖无水,岗地不收。18年(1929),大旱,禾苗可燃火。23年(1934),大旱,1元洋只买2升米。33年大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先旱后涝,受灾农田160万亩。1958年、1959年,连年大旱,受灾农田分别为160万亩和175万亩,减产37%。1966年、1967年,大旱,减产13%。1978年,大旱,减产6%。
水灾、涝灾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大水,民采草根树皮为食。延元年(公元1314年),大水。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淮水涨。民宿房舍多漂溺。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水暴涨,漂民舍千余家,溺死700余人。
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泉水涌出三尖山,冲毁民舍无数。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大水。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大水。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大水,禾尽漂没,人多溺死。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秋,大雨三月。十三年(公元1534年)夏,大水。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大水。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秋,大水,三尖山洪水暴发,人溺死甚多。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大水。十六年(公元1643年)秋,八月,大雨7昼夜,洼地皆涝。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大水。六年,(公元1649年),淮水涨,从西北来,平地数丈,坏房屋,溺人畜,两岸殆尽。十六年(公元1659年),大水,禾稼漂没无遗。康熙元年至三年(公元1662年~公元1664年),连年大水。七年(公元1668年),夏秋大水,庐舍、禾苗、漂没殆尽。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夏秋大水,禾苗皆淹没。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大水。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大水。乾隆六年、七年(公元1741、1742年),秋大水。十二年、十三年(公元1747、1748年),连年大水。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大水。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7月12日夜,县南蛟水起丈余,沿河民房倒塌,人溺死者甚多。十二年(公元1832年)大水,漂没人民无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水灾,地方不收,无食,逃荒者多。
民国20年(1931),大水,湾地全淹。27年(1938),大水,湾地淹没。37年(1948),大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特大洪水,受灾农田280万亩。1956年,水灾并发虫灾、风灾,受灾农田290万亩。1963年、1964年,连年涝灾。1968年大水,仅次于1954年。1982年到1987年,连年涝灾,受灾农田20~100万亩。
风、雹、雪灾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大雪从九月二十五日到次年二月底始晴。路不通,村庄不辨。十二年(公元1476年),烈风拔树。弘治三年(公元1489年),大雪,平地3尺,人多冻死。六年(公元1492年),大雪3个月。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树枯,大雪。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夏雹。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四月雨雹。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烈风拔树,坏舟溺死者众。三十年(公元1602年),大雪。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大雪。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大雪,昼瞑。十六年(公元1643年)二月二十日大风,天地昼晦瞑,五月大风。
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冬雪两月,积雪3尺。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七月初十到十二日,连日大风拔树,秋禾尽伤。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六月张家集雨雹,大如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冬,大雪,深数尺。
虫灾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蝗灾,冬大饥。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夏蝗,冬大饥。八年(公元1529年),飞蝗蔽天。十九年(公元1540年),旱蝗。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二月,旱蝗。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秋蝗。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秋蝗。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旱蝗。七年(公元1857年)秋,旱蝗。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蝗灾。
民国2年(1913),连续蝗灾。17年,(1928),飞蝗遍地,附城数十里无收。23年(1934),蝗灾。32年(1943),蝗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1952年、1956年、1958年发生蝗灾,组织人力灭蝗,受灾面积不大。
饥荒,疫疠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春,大饥疫,人相食。三年(公元1524年)春,大饥,人相食。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大疫。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十四年、十五年(公元1586、1587年),春夏大饥。十八年(公元1590年)、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春,大饥。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春,大饥,人相食,饿殍枕藉。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疫疬。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大饥,人相食。十四年(公元1641年),大疫,秋末方止,人死十之八九。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冬大饥。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大饥,路多饿殍,人相食。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秋大饥荒。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夏大疫,人死十之六。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五月,瘟疫大作。八年饥,人相食。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大饥,饿死者众。
民国18年(1929),大饥,饿死人。25年(1936)春,大饥,有人饿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9年冬到1960年春,闹饥荒,人有死亡。
地震灾害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七年、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都有地震,灾害轻微。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地震有声。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正月初一,地震。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12月,地震。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地震声如雷。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九月,地震。
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十月十九日地震。十四年(公元1749年)三月地震。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八月,地震,房墙倒塌。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九月十五日地震。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地震,房屋倒塌,人露宿。
上一篇:第一节 建置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