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岁时节令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为廿九日)又称年三十、过年,家家贴春联、年画,晚上烧香祭天地,敬祖先,放鞭炮辞旧迎新,全家吃团圆饭。南溪地区有的人家中午祭天地,晚上祭祖后吃团圆饭。古碑、双河等地区农民除夕祭祖,在煮熟的猪头(俗称元宝)上插一双筷子,纪念其先祖从江西“筷子”一地迁来。往昔山区缺鱼,燕子河等地用木雕鱼代替,忌翻动。养牛户晚上给牛喂一顿白米饭。俗谚:“打一千,骂一万,年三十晚上要喂给一顿白米饭。”除夕夜晚灯火通明,“守岁”至深夜。近几年凡有电视机的户,全家欣赏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为春节,又称“过年”、“过大年”,为历代相传的重要节日,解放后法定放假三天。家家户户在一个月前就购鱼肉、牵挂面、筹办年货;洗衣被、打扫环境,称“扫尘”、“除尘”,准备过年。

初一凌晨,开门放鞭炮,按旧历书所示财神方向走几步作揖行礼迎财神,称出天方。南溪一带开大门后,先用柴火头向外抛掷,人再出门迎财神。早饭后,晚辈给长辈拜年,然后乡邻互相登门拜年。金家寨等集镇有的在红纸帖上写“恭贺新喜”等词语,作为贺年片投入门缝以示登门拜年。吴家店地区农民起五更吃早饭,称吃更饭,然后出门拜年,有“初一叔、初二舅、初三老干爷(岳父)家走”的俗语。1950年以后,县、区、乡政府每年组织干部和文艺队向烈军属、老红军拜年。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灯节或上元节。县人有“正月十五大似年”和“过年的火(鞭炮),十五的灯”诸俗语。凌晨1点钟前就有人开始放鞭炮,直至上午8点左右。早上吃汤圆,寓意团圆。晚上张灯结彩,集镇上按行业举办灯会。农村玩老牛灯、称庄稼会,牛灯排在龙灯后,诸灯前。境内很多地方群众还在晚上给死者送坟灯,又称“送亮”。1950年后,县、区文化部门在这天组织灯会和游艺活动。


花朝农历二月初二,旧传为百花生日,又称龙抬头,至今视为传统吉期。这天长工上工,农妇开始育瓜菜苗。斑竹园一带妇女称这一天为“花针节”,不做针线活。


清明清明前10天和后10天为扫墓期(清明节的前一日称寒食节除外),各家为祖坟培土、烧纸。山区在坟上插一纸标,丘岗平原地区在坟头上垒两块圆锥形土块。1950年后,学校组织师生到烈士墓、烈士纪念塔前悼念先烈。清明时节,春光明媚,学校师生、青年男女出门春游,天堂寨、梅响两水库外来游客日增。


立夏节山区群众重视过立夏节,备酒食,还为小儿称体重,俗传可免瘦夏。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家家门上插香艾、蒲叶,吃粽子。过去用雄黄给儿童点耳朵眼,以防蚊叮虫咬,佩带有中药香料的荷包、桃木老虎,手足系五色丝线,穿虎头鞋,俗传用以“避邪”。县境北部点盘香、挂张天师像,东南部有的挂钟馗像,今均不再挂此像。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家家扫墓祭祖。新丧人家于此日做“七月半”,请道士“放施”,做“盂兰会”,亲友都去吊唁。江店区一带做“七月半”多从十二日开始,十五日结束。七月上半月,乡人忌走亲串门,认为不吉利。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境内大多在中午过节,晚间在院内陈设瓜果月饼“赏月”。农村有晚间“摸秋”习俗,到田园里摸一些农作物,认为摸到高粱是“钱串子”,摸到大椒要害眼,摸到冬瓜要生儿子等。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为传统吉日,俗称“腊八”,婚姻可不择期即定在此日。早餐吃“腊八粥”,用糯米煮稀饭,掺入豆、枣等多种食品。


祭灶境内为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俗谚“军三民四”。流波江姓从江西被强行移民(视同“充军”)来此,祭灶为二十三日;吕姓从皖南自动迁来,祭灶为二十四日。祭灶前一日“扫尘”,打扫室内外,粉刷锅台。祭灶由主妇主持,贴“东厨司命九灵黄帝灶君”神位,供豆腐、糖稀,剪稻草、拌黄豆作灶王“马料”。主妇祭拜祷告灶王“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

其余如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新中国成立后的元旦、国庆等节日,习俗多与各地相同。

二、生产习俗


开秧门栽秧的第一天放土枪土铳,敬土地神,称开秧门。江店一带栽秧时请塾师和亲朋吃酒,称吃秧碟。对栽秧速度快、质量好、带头领埂的能手,称“埂师”,众人敬他鹅头、鸭头,以示尊敬。栽秧前喝酒限三盅,主妇将肉块用线串成一串,每串五块,一人一串,称三盅五块。秧田栽完时,称“了秧门”,栽秧人互相投掷田里泥巴,称“泥稻仓”,预祝丰收。


打麻炮过去麻埠、开顺等地砍麻时,放土铳,请人吃酒称“吃麻碟”,以预祝丰收,对技术能手饭后主人送给毛巾或帽子,喝酒时坐首席,称“打麻炮”。


长工节农历六月初六,长工放假一天,主人结算半年工钱,并决定其去留。


木工尺寸木工做床,尺码不离半,谐音“床不离伴”。做桌子尺码不离九,谐音“桌不离酒”。做锅盖、桌面板用单数,忌用有分家含义的双数。


拜师民国年间,手工业中拜师学艺先请“中人”说合,请“中人”陪同师傅到家,徒弟办酒席,行叩拜礼,签订合约,学艺期多为三年。满师后,师傅送给一套工具,徒弟为师傅义务劳动半年或一年。

三、生活习俗


衣服清末至民国初年,境内劳动男子夏季穿短襟褂,钉5~7对布扣,也穿汗褡(背心),下穿粗腰宽筒的长裤、短裤。冬穿棉袄、棉裤、套裤(无裤裆的棉裤)。常年用腰带系腰,用以擦汗或紧身,用布条裹腿以利上山。妇女穿齐膝的长褂或褂子,均为偏右大襟,宽筒长裤。褂裤边沿滚边绣花。四季都扎腿带、系围裙。

富人士儒内穿短衫,外穿长衫,有的外套马褂。眷属冬穿旗袍,夏穿短袖长衫或短衫罗裙。30~40年代,政界和师生多穿中山装、学生装。抗日战争期间,穿长衫的减少,仍为便衣服式,但大中学生流行军装服式,男女式样相同。50年代,一般群众多穿中装,但工作人员则男穿中山装制服,女穿列宁装,后逐渐普及。“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兴起黄军装热。80年代,部份中青年开始穿西装、滑雪衫、羽绒服、夹克、击剑服、猎人装、牛仔裤、连衣裙、蝙蝠衫等,花色款式多彩多样。


帽子民国时期,男子冬天戴瓜皮帽、毡帽、猴头帽,夏戴十八圈粗草帽、小斗笠、凉帽篷子。老年妇女戴绉纱或丝包头、帽夹子。儿童戴莲花帽、虎头帽。富户戴皮帽、风帽、礼帽、细草帽。50~60年代,干部、学生戴人民帽、八角帽、前进帽、棉军帽。“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黄军帽为时髦。80年代,帽式繁多,青年、儿童戴太阳帽、旅游帽,成年人戴各式呢帽或毛线织的风帽,妇女和姑娘多用各式围领、围巾。


发型清末,男子蓄发梳辫,劳动者辫子盘在头上。民国时期多为光头、平头、分头或后梳,成年妇女梳头挽髻,姑娘梳辫子。民国22年以后,麻埠等集镇理发匠使用推剪,公教人员及学生多为分头、平头或后梳。青年妇女开始剪发,称“二刀毛子”。抗日战争期间,金家寨、麻埠、流波等集镇居民受外来人的影响,中青年男子中有“飞机头”,妇女有烫发的(火烫)。后来,农村理发匠也开始使用推剪,农村青年留发的增多,剃光头的减少。小儿则多在前脑门蓄一块毛发保护脑门,称“粪撮子”。有的家长疼爱小孩,怕男孩生灾害病,祈求健康长大,将孩子蓄发到12岁,有的在孩子后脑勺下留一小块毛发,还有剃半个头的叫“喜鹊头”。50年代以后,上述小儿发式在农村中仍有存在,同时已部分改为平头、学生头。70年代,城镇中青年妇女有烫发的,为电烫、化学烫,少数男青年也开始烫发。


首饰民国年间,少儿戴银项圈、银锁。妇女戴头簪、手环、手镯等首饰,贫户为银、铜制品,富户为金、银、玉质,同时头上常戴绒花、绢花或鲜花。富户男子带金戒指,50年代起中断。80年代,有的女青年戴耳环、项链,有些个体男女经商户戴有金戒指。


鞋袜清末民国以来,县人习惯穿手工做的圆口的白底黑帮布鞋,妇女常穿绣花鞋。贫困劳动者多穿草鞋,冬天用布包脚穿龙头草鞋,雨天穿木屐。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冬穿衬有鹅绒或棉絮的棉鞋,雨天穿胶鞋。30年代起,市场销售球鞋,首先在学生中流行。后来,富有者穿皮鞋。50~60年代,开始流行劳保鞋及解放式球鞋。此后随着制鞋工业的发展,有塑料、人造革、牛皮、猪皮制作的凉鞋、短统和高统皮鞋,草鞋亦为塑料、人造革凉鞋所取代。80年代,青少年女子流行穿高跟鞋,少数开始穿长统皮靴。

县人过去多穿土布缝制的布袜,并在袜底上绣花。40~50年代,穿土纱袜、线纱袜。70年代起流行穿锦纶丝袜,历来手工制作布底袜并绣上花的习俗随之改变。80年代,县城女青年有的穿长筒丝光袜。

民国时期,雨天劳动者赤脚或穿木屐,少数人穿油布钉鞋、胶鞋。50年代,普及油布钉鞋。70年代,开始普及元宝口胶鞋。80年代,流行半统胶鞋。


饭食县人吃饭以大米为主,辅以玉米和麦豆、山芋。大部分为一日三餐。民国年间,农民每年要吃一半到三分之二的杂粮,一日一干两稀或一稀一干。荒年靠葛根、橡栗、野菜等掺粮度日。栽秧、割稻、砍麻等忙季,下午加一餐“下昼”。山区农户春节用糯米打糍粑,外出作干粮可随时烤热充饥。玉米磨成粉后,大粒的煮稀饭或掺米煮干饭,粉面做粑粑,70年代后食用日少。


菜肴日常佐餐主要为新鲜蔬菜及其腌、泡、晒制品,山区还采摘竹笋、香椿头、黄花菜、花叶菜、蕨菜、薇菜做菜。60年代引进西红柿、马铃薯、洋葱,人工培植木耳、香菇。肉食以家禽家畜和鱼类为主。山麻鸡、果子狸视为山珍。山区风味菜有板栗烧仔鸡、烟熏腊肉、风羊肉、红豆腐、灌血肠、肉焖挂面、糯米灌大肠。

民国年间,富户宴客有鱼翅席、海参席。斑竹园、南溪等地有13盘果子、13碟凉盘、24~48碗的筵席。普通人家通行“流水席”九菜一汤,双河一带有十三席,南溪有酸甜苦辣四味十六席,开顺、麻埠等地新女婿上门以十碗十碟或十二碗十二碟相待,称“候新亲”,沿袭至今。进入80年代,鳖(甲鱼)列为珍品。烹调技艺,花色也比往昔多样,且较60~70年代奢费。


一锅熟山区农户烧柴薪,冬季烧柴取暖,每家屋内挖一直径50~70厘米,深约20厘米的火笼,同时,在屋梁上悬木质滑竿吊一铁锅,在火笼上吊锅可随意升降。吃饭时几样烧熟的菜放入锅内,称“一锅熟”、“一锅煮”,家人或来客围坐火笼四周,烤火、吃热菜、叙话。如果喝酒,每人双手分别拿碗、筷和酒杯。山外和集镇居民,冬季将熟菜放入铁制“小耳锅”,再放在烧有木炭或明火的小炉子上,以便吃热菜。


饮茶本县为名茶产区,县人有饮茶嗜好。麻埠、流波等集镇居民嗜茶,起床后首先

泡茶喝,并讲究色、香、味,水质清澈,用开水冲泡。


小吊酒又称小窑酒,秋收后山区居民习惯用大米或稻谷酿酒自饮和待客。此种酒口感不甚浓烈,但有后劲。


住房山区有×家大湾、×家院墙,一姓数代同住一院,只有一个前后门,形成一个有机的建筑群。其中分户各自独立,因此里面有很多小门,生人进入没有主人带路很难走得出去。这些院、墙历经数代逐步建成,后盖的住房,按族中长幼排列,有“长子不离堂前地”的俗语。屋基地势有高有低,大房高于二房,老二高于老三,最小的儿子住处称“龙尾巴”。现今各门户多单独盖屋。

室内陈设50年代,一家三间房屋,当中一间为堂屋,上方有条几(旧称香案),放供具、家谱等,下放方桌,桌两边为椅子。正中墙上,民国年间贴“天地国亲师位”,50~60年代多贴毛主席像,70~80年代多贴印制的山水景物中堂幅画,两边为对联。上方吊一“神棚”,贴斗方,镶云边图案。山区常用的家具有暖壶桶、烘篮、站桶、坎柜等。暖壶桶,为圆形带盖木桶,冲泡茶后茶壶放入桶中,周围用棉絮、稻草等覆盖捂紧,防止茶凉。烘篮,为竹编提篮,放进有碎炭火的小火炉,供老人、小孩取暖。站桶,为底大口小的圆形木桶,中隔一漏花木板,板下放有火炉,供小儿冬季站在桶里漏花木板上取暖。坎柜,长方形有四条腿的大柜,高约60~70厘米,长约1米,宽约60厘米,盖子向上掀开,柜内装衣被、钱物或粮食。多数人家置两只并排放。现很少新置,已为其它家具所代替。

四、礼仪习俗


婚嫁


说媒、相亲过去男女婚姻由父母作主,并按门当户对老习惯,由媒人向双方家长说合。男方还请算命的为男女青年推算“八字”,称合大婚。县内有属鸡、属狗的不能相配等迷信说法,现已不信这些。经媒人牵线双方同意后,由媒人带男青年或女青年分别拜见对方家长,俗称相亲,并送些礼物称上门礼。现今有的男女青年先相识恋爱,并多征得家长同意,也请人当介绍人,带男青年前往女家会见其家长,以示尊重。


订婚男方选定日期后,请主媒、陪媒吃饭,邀亲友作陪。农村也有由双方父母包办订娃娃亲的。


送日子过去男家按历书上吉利的日子择定结婚日期,用红帖子写好“求书”和供女方答复的“回书”,请媒人连同一些礼物送到女家。现今集镇居民多免去下书子的礼俗,并选在元旦、二月初二、五一、十月一日、腊月初八等吉日结婚。近年乡村开始建立协调会组织,贯彻精神文明建设,提倡婚事从简,不搞大操大办,但仍有讲排场的情况。


迎娶过去男方备花轿、礼物,由媒人带到女家迎亲。女子在点上香烛的堂屋辞拜祖先、父母,有的地方兄长背新娘上轿,并由近亲陪送,嫁妆也同时运到男家。花轿到男方门前,新郎在门前迎接并向轿内新娘作揖或鞠躬。新娘由两名陪伴搀扶走入新房。1949年以后,先到政府登记,由陪伴一同步行到男家,新郎亦不再作揖、鞠躬。80年代,县城有的用小汽车、农村有的用拖拉机迎娶新娘。


拜堂过去结婚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然后送入洞房。从新娘进门到送入洞房,还有人唱一首首四言八句的喜句(贺词),增添欢乐气氛。现今多不举行拜堂仪式,结婚之日请亲友吃喜酒,新郎新娘向客人敬酒,三鞠躬。70~80年代有的青年举行旅行结婚,有的地方由当地共青团组织主持举办集体结婚仪式。


闹房新娘入洞房,农村中多有其表兄弟跟进闹房,有三天不分大和小的说法。有的地方,晚上有表兄弟设法藏匿新房内偷听新婚夫妇讲话,传为笑柄。青山、燕子河、斑竹园等地有的青年在新婚三天内,采取翻窗、揭瓦、挖墙洞等方法进入洞房,揭掉新婚夫妻的被子取乐,以期夫妻健康,男方父母不但不阻止,在揭掉被子后还放鞭炮、请喝喜酒。喝喜酒时,有的客人用红色颜料朝男方家长脸上抹红取闹,增添欢乐气氛。


会亲结婚三天后,男方家长宴请女方家长,男女各一桌,请亲友相陪。


回门结婚后第九天或一月内,男女青年携带礼物同去女方家,女方父母及受礼户一一设宴招待新婿。今多结婚第三天回门。


纳妾旧中国,一些富豪凭金钱、权势娶小老婆。妾的地位低下,死后不得在正堂停丧和正门出棺。新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已废止纳妾。


换亲过去,有的因贫穷无力娶妻而互相换亲,常有表兄妹近亲结婚,现今仍未根绝。

招亲境内招亲,一是夫死守寡,有田产有子女又缺乏劳力而招夫养子,另一种是有女无子而招“养老女婿”。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含有新意,政府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和寡妇改嫁自由。实行计划生育后提倡男到女家,以赡养有女无子的老人。

买卖婚姻清代和民国时期,妇女被当作商品任人买卖。50~60年代已根除。“文化大革命”后,有人买四川、湖北等地女青年为妻。人贩子一旦被查获即受法律制裁。


生育


报喜第一胎婴儿生下后,男孩用公鸡、女孩用母鸡,配上鸡蛋、红糖向外祖家报喜。外祖家携红糖、挂面、母鸡、鸡蛋及小儿衣被等贺喜,吃喜面、给见面钱。此俗今存。


洗三婴儿生下三天,用中草药煮水熏洗,亲友前来贺喜,馈赠红糖、鸡蛋、母鸡,称吃喜面。此俗相沿至今。


抓周小儿周岁,家人在桌上摆放文具、算盘、钱币等物令其抓取,卜其今后前程,今仍有流行。


祝寿往昔境内富人过生日,逢五、逢十举行庆贺,接受亲友拜礼。少数“寿星”,亲友悬匾庆寿,匾为“德高望重”、“熙祥人瑞”等。少数人还为死者做“冥寿”(阴寿)。70~80年代,老人过生日,家人子女和亲友仍有为其祝寿的。

盖屋民国时期,先请阴阳先生看门向,择吉日打根基(奠基)。上梁时梁上贴“太公在此”、“紫微正照”的斗方,披红挂彩。明柱贴“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正遇紫微星”的对联。合榫时放土枪和鞭炮,抛上梁馍。南溪、古碑等地上瓦时送喜梁、挂红子。迁入新居时,亲邻贺“乔迁”。搬家时从拂晓或晚上开始,寓意“由暗到明”。此俗部分地区仍在沿袭。

丧葬民国年间,老人去世,其子女遍向亲友报丧,向老人的下辈发孝布、孝帽,蒙白鞋,请和尚、道土念经,“放焰口”、“做斋”。吊唁者送挽联、幛或现金。丧礼期有3天“圆火”、“五七”(或为一个月)、百日、周年等。县人历来土葬,山区有用草包丘或瓦屋丘,在棺木浮厝一年后安葬。安葬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地。棺木落穴时孝子铲第一锹土。丧期头七天家人不得喧哗、说笑、穿红戴绿、猜拳欢饮。50~60年代丧葬从简,干部职工死后第三天开追悼会,入土安葬,农村也很少搞迷信活动。70~80年代又有人看风水、寻宝地,城乡吊唁送花圈、现金、绸缎幛联。近年来乡、村组织红白事协调会,提倡尊老和厚养薄葬。

五、社会美德


尊老爱幼县人有尊老爱幼的传统,行路时让长者在前,坐时请尊长坐上首。50~80年代县内各地对生话上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由乡村敬老院和社员进行集体和分散供养,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的五保制度,形成新的风尚。青山区青山镇茅坪村妇女刘泰芝,1974年将80岁的孤寡老人李大娘接到家中赡养,端茶送饭,亲如家人。1981年老人去世,刘泰芝拿出盖房子的钱安葬她。五保户陈奶奶的丈夫去世后,刘泰芝与丈夫商量,又将陈奶奶接到家中,待如亲人,邻里传为佳话。80年代,后畈乡青年结婚时,新郎为五保老人送一担柴,新娘送一双鞋。1986年该乡54对青年结婚,送给五保户54双鞋,3000余公斤大柴。很多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开展了为孤寡、五保老人“送温暖”活动。1987年7月6日境内降特大暴雨,江店、黄林一带的公路上洪水滚滚,公路上涉水前进的一位老奶奶和两个小孩处境危急,县人武部金志月乘吉普车到此,迅速帮助他们一同转移到停在水中的大卡车上脱了险,而他乘的吉普车被1米多高的洪水冲走。当时,附近的竹园队有3个妇女和2个小孩被洪水围困,县公安局漆先双用毛竹扎成简易竹排,冒着急流,两次划排将5人救往安全地带。


拥军优属民国18年(1929)立夏节起义后,境内的贫苦农民踊跃参加红军。乡、村组织慰问组,为红军做鞋、洗衣服、掩护伤病员并帮助治病养伤,亲如一家。50年代以来,逢年过节,县区乡政府都组织干群登门慰问烈军属,送光荣牌。“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省模范军属宋维杞、拥军优属模范林英桂、詹化英等人,多年来不辞劳苦为缺少劳动力的烈军属送柴送粮,请医送药,关怀备至,还带头为烈军属残废军人修建房屋,清明节为烈士扫墓。


乡邻互助境内历来有乡里邻居互相关照,互相帮助的习俗。进入80年代,不少劳动致富的带头人热情无私地带领乡亲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吴家店乡李塝村养蚕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朱明凤,不仅指导全队妇女养蚕,还热心教外队、外村妇女养蚕致富不取丝毫报酬。斑竹园区种植天麻专业户田杨英,不仅指导全乡妇女种天麻,还向外省外县180户农民无私传授种植技术,老红军李开文、孙代成、余善甫等人平时生活俭朴,用存款支援村里办医疗室、帮助生产队购买耕牛、筹办加工厂,带头出钱出力为家乡兴修水利、修复被冲毁的桥梁。


热情待客斑竹园、吴家店、牛食畈、双河、前后畈等山区农民历来待客淳厚热忱,秋收后每有来客,特别是对很少上门的客人和干部、教师,不仅倒茶、递烟,而且很快炒好南瓜子、葵花子、花生、板栗等家产食品请客人吃,还坚持装进客人口袋里带在路上吃。春节期间客人上门,如不招待酒饭,就很快端上一碗有腌肉、糍粑煮的挂面。客人每走一家都是如此,吃不下时也得动筷子吃一两口。若招待贵客、稀客吃饭,一家来客,本庄乡邻每家都拿出一个菜,连同小炉子、小耳锅送来,十分热情隆重。


集镇、农村历来讲究座次,首席位置根据堂屋的大门,桌缝的不同方向确定。遇有婚丧等事请专人按辈份、年龄、身份排列座次。

男女平等县人长期受封建礼教影响,普遍存在男尊女卑思想,妻子成为丈夫的附属品,在家庭中没有地位。自幼年代末,特别是50年代以来,逐渐转变为男女平等的新风尚。民国18年革命起义胜利后,很多妇女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有的随红军长征。民国24年袁翠明等领导红军妇女排在金刚台上坚持三年游击战争,被誉传为“大别山上不倒的红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县牺牲的著名女烈士就有64人。50年代以来,各地贯彻婚姻法、宪法,实行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女孩子普遍入学,大中专学生中女生增多,政治和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有的担任县、区、乡、村各级领导干部职务。历史上禁止妇女参与的理发等行业现在均有妇女参加。很多家庭妇女当家作主,子女随母姓、女儿扶养父母的情况亦屡见不鲜。过去认为招坐堂女婿有失大户人家声望、不能上家谱、没有继承权,这种观念已经改变。70年代开展计划生育以来,广大干部、党团员带头只生一胎,很多只生一个女孩的夫妇领了独生子女光荣证。近几年农村女青年与男青年一道参加劳务输出,到外地务工。

六、忌讳 陋习


迷信


青苗会古碑、双河、南溪、斑竹园等山区秋收前,请道士做“法事”酬谢土地神。相邻村一人牵头,众人出资。晚间,倾家出动看“法事”、看热闹,为一年中农村盛会。


求雨过去久旱不雨,群众有向“龙王”求雨的旧习。大家赤着脚、光着头晒太阳,做“法事”许愿。流波一带百姓则把土炸药投入大、小*眼,俗称“闹*眼”。此俗,50年代后渐止。


忌讳县人世代有敬神、怕鬼、图吉利等观念并形成种种忌讳,其中一部分在50年代后逐渐消失,另一部分继续流传。


人际交往忌下午探望老年病人。老人去世忌说“死”而说“老了”、“过辈”。小儿死说“丢了”、“跑了”。小儿起名忌与长辈同字,忌说“胖”而称“富态”。农历七月十五日,忌走亲串门、作客。来客倒茶忌倒满杯。盛饭忌堆碗饭。吃饭时,忌三碗菜放一排,因祭祖、祭鬼是这样排列的。


建房门向忌与屋山拐。烟囱、厕所、水头、道路直接相冲,无法避免时在门头悬挂一面镜子或八卦图、太极图,“与之冲避”。


饲养家畜忌喂养头顶上有花旋、白鼻梁、白尾巴尖的和有5个蹄爪的猪。杀猪忌杀二刀,猪血喷洒满地称“满堂红”。猪舌头说成“赚头”,因“舌”与“蚀”谐音。忌喂10只鹅,因与“十恶”不赦谐音。蛇,称“长虫”、“小龙”,因蛇与“蚀”谐音。忌乌鸦叫、狗哭、母鸡啼,以为不吉利。喂猫,不爱白爪的猫,认为它好串门,故称爱闲游浪荡者为“白脚猫”。


陋习


吸鸦片民国初年,流波镇上曾有3个鸦片烟馆。民国22年省民政厅统计,本县每年消耗鸦片1.2万两。30~40年代省政府曾拨给各县戒烟所经费,立煌县政府曾登记烟民,没收烟土、烟具,收审惩治烟犯。50年代后继续禁毒,60年代禁绝。

娼妓民国28年(1939),立煌第一区政工队会同金寨镇公所登记妓女90余人,50年代后禁绝娼妓,帮助妓女从事正当职业自食其力。但个别暗地卖淫现象间有发生。

赌博历来城乡有赌博恶习,1949年以前,麻埠镇即有2个公开的赌场。50年代后,不断禁赌,至今仍未禁绝,需坚持综合治理。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宗 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