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拥军支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境内广大革命群众对工农子弟兵亲如一家.开展了各种拥军支前活动,普遍组织洗衣队、慰问组,支援粮食及其它物品。民国20年(1931)6~8月,境内区、乡、村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为红军战士筹集各种粮食13145公斤,银元22.5元,鞋子、袜底40448双。在五次反“围剿”中,有的红军伤、病员不能跟随大部队继续前进,地方干部和革命群众予以掩护、养伤、治病,使其重返前线。民国23年,中共斑竹园二乡党支部书记李贵珍(女),将红军战士高兴发等藏在家中养伤,采集中草药为其治疗,直到痊愈后跟随大部队北上抗日。

抗日战争期间,安徽省政府和国民党二十一集团军迁驻本县,中共安徽省工委、鄂豫皖区党委和中共立煌地方党组织,以金家寨为抗日救亡运动中心,通过省动员委员会和工作团,广泛开展救亡宣传,发动妇女为前线将士征募寒衣、做军鞋。民国28年,各乡妇女做军鞋2400双,慰劳前方将士。民国29年6月,安徽省慰劳前方将士筹备委员会,在麻埠举行两次募捐公演,筹集现金1100元,显示出各界民众的爱国热情。民国32年春节,麻埠镇各界慰劳某军野战医院的伤、病军人,赠发军官慰劳金每人100元,伤、病土兵每人40~50元。同年,立煌县政府发动民众捐款20万元、白布230米。古碑、七邻湾、金家寨3乡镇召开有300余名出征军人家属出席的“七七”劳军大会,发给每户荣誉牌1块,慰劳金20元。

为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1949年3月成立中共金寨、固始、霍邱工委及支前指挥部、办事处,本县人民提前完成修复白塔畈至叶集、麻埠至叶集的公路桥梁任务,筹集大米50万公斤,银元5万块,雨伞1万把,鞋2万双。

二、慰问烈属、军属、老红军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和省、地领导机关多次派出慰问团来县慰问烈、军属。1950年2月,皖北行署副主任李云鹤率行署春节慰问团来县慰问。1951年8月和1956年8月,中央两次派慰问团来县。1951年8月慰问时还拨发优抚大米14万公斤。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来县视察,前往梅山干休所看望离休老红军。1978年10月,中央民政部长程子华来县视察时,前往干休所看望离休老红军,召开了座谈会。1981年9月,南京军区、省军区领导率团来县慰问。1983年1月,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组成慰问团来县慰问烈军属。1985年4月,中央民政部崔乃夫部长来县视察时,深入双河、南溪、古碑等区、乡(镇)看望优抚对象和贫困户。

县委、县人民政府继承拥军优属的传统,广泛开展“饮水思源”、“拥军优属,人人有责”的宣传教育。50年代初以来,每年元旦、春节、建军节,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区、乡人民政府慰问境内驻军,慰问老红军、烈属、军属、荣誉军人、转业军人、复员军人。1955~1958年,县人民政府向全县烈军属赠发“光荣牌”1万多个。1982年赠发给直系烈属5225个、军属1950个。1983年元旦,县委、县人民政府组成8个慰问检查组,深入7区1镇58个公社132个大队,登门访问1116户优抚对象,拨款13.4万元,解决优抚对象的困难。春节期间,县委书记、县长率领电影队慰问境内驻军。1984年12月,县人民政府两名主要负责人率领两个小组,历时4天,专程登门慰问参加老山、者阴山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指战员家属,赠送慰问品和补助费。1985年春节前,由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人组成4个慰问组,除慰问境内驻军外。专程前往北京、武汉、安庆、六安等地,向162名县籍离休老红军登门慰问,赠送慰问品,受到老红军及其家属的热烈欢迎。

为了树立尊敬烈军属、荣复军人的社会,风气,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1952~1983年,县召开过9次烈军属、老红军和荣誉、复员转业、退伍军人代表大会,或烈军属荣誉、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同期,省召开过7次优抚先进代表会议,本县有52人次参加,受到表彰。

附一部队支援老区活动

1951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安徽省军区所属部队多次组织医疗队,深入本县农村,为老区群众治病。

1980~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支援本县群众棉被、棉军服共15万余件,1984年赠送给本县群众一批衣服和棉被,1984~1985年支援退役解放牌汽车45辆。1985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九二、八○五九三部队慰问组,来县慰问该部军人家属和老区人民。

附二接待老红军干部

县籍健在的老红军干部分布在全国各地工作,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有少数人回乡探亲,由县人民政府接待。1978年以后,他们陆续回乡探亲,每次除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看望接待外,由县民政局具体办理接待工作。1980~1987年共接待回乡探亲的老红军干部共595人次,随行人员和亲属3116人次。

三、优待补助


一、拥军支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境内广大革命群众对工农子弟兵亲如一家.开展了各种拥军支前活动,普遍组织洗衣队、慰问组,支援粮食及其它物品。民国20年(1931)6~8月,境内区、乡、村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为红军战士筹集各种粮食13145公斤,银元22.5元,鞋子、袜底40448双。在五次反“围剿”中,有的红军伤、病员不能跟随大部队继续前进,地方干部和革命群众予以掩护、养伤、治病,使其重返前线。民国23年,中共斑竹园二乡党支部书记李贵珍(女),将红军战士高兴发等藏在家中养伤,采集中草药为其治疗,直到痊愈后跟随大部队北上抗日。

抗日战争期间,安徽省政府和国民党二十一集团军迁驻本县,中共安徽省工委、鄂豫皖区党委和中共立煌地方党组织,以金家寨为抗日救亡运动中心,通过省动员委员会和工作团,广泛开展救亡宣传,发动妇女为前线将士征募寒衣、做军鞋。民国28年,各乡妇女做军鞋2400双,慰劳前方将士。民国29年6月,安徽省慰劳前方将士筹备委员会,在麻埠举行两次募捐公演,筹集现金1100元,显示出各界民众的爱国热情。民国32年春节,麻埠镇各界慰劳某军野战医院的伤、病军人,赠发军官慰劳金每人100元,伤、病土兵每人40~50元。同年,立煌县政府发动民众捐款20万元、白布230米。古碑、七邻湾、金家寨3乡镇召开有300余名出征军人家属出席的“七七”劳军大会,发给每户荣誉牌1块,慰劳金20元。

为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1949年3月成立中共金寨、固始、霍邱工委及支前指挥部、办事处,本县人民提前完成修复白塔畈至叶集、麻埠至叶集的公路桥梁任务,筹集大米50万公斤,银元5万块,雨伞1万把,鞋2万双。

二、慰问烈属、军属、老红军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和省、地领导机关多次派出慰问团来县慰问烈、军属。1950年2月,皖北行署副主任李云鹤率行署春节慰问团来县慰问。1951年8月和1956年8月,中央两次派慰问团来县。1951年8月慰问时还拨发优抚大米14万公斤。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来县视察,前往梅山干休所看望离休老红军。1978年10月,中央民政部长程子华来县视察时,前往干休所看望离休老红军,召开了座谈会。1981年9月,南京军区、省军区领导率团来县慰问。1983年1月,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组成慰问团来县慰问烈军属。1985年4月,中央民政部崔乃夫部长来县视察时,深入双河、南溪、古碑等区、乡(镇)看望优抚对象和贫困户。

县委、县人民政府继承拥军优属的传统,广泛开展“饮水思源”、“拥军优属,人人有责”的宣传教育。50年代初以来,每年元旦、春节、建军节,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区、乡人民政府慰问境内驻军,慰问老红军、烈属、军属、荣誉军人、转业军人、复员军人。1955~1958年,县人民政府向全县烈军属赠发“光荣牌”1万多个。1982年赠发给直系烈属5225个、军属1950个。1983年元旦,县委、县人民政府组成8个慰问检查组,深入7区1镇58个公社132个大队,登门访问1116户优抚对象,拨款13.4万元,解决优抚对象的困难。春节期间,县委书记、县长率领电影队慰问境内驻军。1984年12月,县人民政府两名主要负责人率领两个小组,历时4天,专程登门慰问参加老山、者阴山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指战员家属,赠送慰问品和补助费。1985年春节前,由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人组成4个慰问组,除慰问境内驻军外。专程前往北京、武汉、安庆、六安等地,向162名县籍离休老红军登门慰问,赠送慰问品,受到老红军及其家属的热烈欢迎。

为了树立尊敬烈军属、荣复军人的社会,风气,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1952~1983年,县召开过9次烈军属、老红军和荣誉、复员转业、退伍军人代表大会,或烈军属荣誉、复员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同期,省召开过7次优抚先进代表会议,本县有52人次参加,受到表彰。

附一部队支援老区活动

1951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安徽省军区所属部队多次组织医疗队,深入本县农村,为老区群众治病。

1980~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支援本县群众棉被、棉军服共15万余件,1984年赠送给本县群众一批衣服和棉被,1984~1985年支援退役解放牌汽车45辆。1985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九二、八○五九三部队慰问组,来县慰问该部军人家属和老区人民。

附二接待老红军干部

县籍健在的老红军干部分布在全国各地工作,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有少数人回乡探亲,由县人民政府接待。1978年以后,他们陆续回乡探亲,每次除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看望接待外,由县民政局具体办理接待工作。1980~1987年共接待回乡探亲的老红军干部共595人次,随行人员和亲属3116人次。

三、优待补助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