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广播
民国26年8月,进步青年喻石樵、沈清廉、孙野夫、喻毅坚等用自制收音机外接喇叭,转播抗战消息。是本县最早的有线广播,解放后,1952年,县建广播站。
(一)设备:1952年建县广播站时,仅有1部旧式发电机和1个10瓦喇叭。年底,有两个喇叭、两部收音机。1956年开始架广播线,佛子岭镇首先架通了连结佛子岭水库的,长30公里的广播专用线路。同年,县广播站架通了从县城到佛子岭、诸佛庵等地150公里的专用线路(双线)。交流电广播站,1958年有14个,1100个喇叭。1959年有37个,1550个喇叭,有200部收音机。1960年,有2872个喇叭,225部收音机。1968年,县广播站通向乡(镇)的广播专线140杆程;公社广播站通生产队和自然村586杆程,1969年增加到1398杆程。县广播站有275瓦播音机、台式录音机各两部和控制台、调压器等。各公社广播站有1部275瓦播音机、话筒、录音机等。公社所在地安装1—3个25瓦高音喇叭。7月发生特大洪水,县广播站和13个公社广播放大站损失很大而停播。1972年,县广播站新架45公里专线,公社广播线路达5202杆程。260.1公里。农户安装喇叭2354只,通播率91.3%;入户喇叭4.65万只,84%农户收听到广播,实现了村村通广播。1979年,42个公社建广播放大站,入户喇叭1万多只,广播线路1000多公里。1980年起,由于农村收音机、电视机增多,农村广播线路和农户安装的喇叭年久失修,农村有线广播通播率逐年降低,1980—1985年,平均每年减少1161杆程58公里;入户喇叭平均每年减少2089只,入户率由40.63%下降到19.45%,村民组(原生产队)通播率下降了67.1%。1985年,开通调频广播。20个乡能接到调频信号。
(二)节目:县广播站在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同时,1954年开始自办节目,播发本地新闻。60年代开办“霍山新闻”和全县各地广播站联播节目。70年代增加了《对农村广播》和专题节目,每天自办节目时间增加到90分钟。平均每天发稿5—6件,全年用稿2000件,占来稿数的80%以上。有通讯员近百人。自办节目有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特写、人物专访、广播对话、配乐广播、录音讲话等。80年代开办的节目有“霍山新闻”、“皖西新闻联播”、“文化与生活”、“霍山文艺”、“天涯海角”等。平均每月收稿130件,编辑自采稿件60—80件;新闻节目每月用稿150—180件,自办节目用稿70—90件。“霍山新闻”播出的稿件,有70多篇被省广播电台和《安徽日报》、《皖西报》采用。乡(镇)广播站每天早中晚3次播音,主要转播上级台、站节目,自办节目极少,多数为乡党政机关开广播会、下通知服务。
二电视
本县第一部电视机,是县广播站在1970年夏天买的上海电视机厂1967年生产的“孔雀”牌14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到1985年,全县城乡共有彩色、黑白电视机万余部,平均35人1部;以户数计,平均3户一部。
(一)差转及设备:1970年夏,县广播站在院内架设30米高的桅杆电视接收天线,接收安徽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1971年秋,在海拔405米高的南岳山上,组装了1台50瓦小功率电视差转机,用一台旧柴油机发电,收转安徽电视台5频道电视节目,这是县内第一座电视差转台,也是全省第一座小功率电视差转台,覆盖15公里范围。1982年6月,安装1台彩色、黑白兼用的50瓦发射机,城乡观众第一次收看到彩色电视图像。1983—1986年,在铜锣寨和磨子潭相继建成50瓦和10瓦两座电视差转台,深山区群众也能收看电视。1978—1986年,境内省属企业先后自建23座差转台,发射功率0.216千瓦。到1987年,全县有差转台27座,发射总功率1366千瓦,覆盖人口29万,占全县人口总数90%。
(二)节目:在收转中央电视一台、二台和安徽电视台节目的同时,不定时地在7频道插播“霍山新闻”15—20分钟,内容以会议报道为主,涉及全县的各个方面。有时也播放县内有关单位赞助的录相片。
(三)录相放映和管理:1984—1985年,全县城乡有录相放映点10余处。因放映内容不健康,1985年“扫黄”时全部关闭。
上一篇:第五节 图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