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油食品工业
(一)粮油加工本县粮油历来是委托加工,粮站把原料(稻谷、小麦、油料)拨给粮油厂,粮油厂把加工的成品(大米、面粉、油脂)和所有副产品交回粮站,粮站按成品数量付粮油厂加工费,大米每吨8元,面粉每吨2.10——2.20元,菜子每吨75元。1984年,城关粮站和县粮油厂试行价拨加工,即粮油厂按内部拨交价格向粮站买回原料,加工成品全数也按内部拨交价格卖给粮站,所有副产品按国家规定价格或仪价自行销售。稻谷加工解放初期,无机械加工设备,粮食部门组织临时加工组,用木砻和石臼手工作业加工粮食,产量很少。1952年成立“霍山碾米厂”(1962年更名粮油厂),安装两台24马力以木炭作燃料的汽车引擎作动力,带动砻谷机和碾米机各1台,除杂、清粮由人工操作,当年混合产量549吨。1953年,改用25匹马力柴油机为动力,班产成品粮20吨。1958年,动力设备由内燃机改为电动机,从原料到成品实现去石、除稗、除杂、提升、输送全机械化作业,班产30吨。1962年,由1砻1机改为1砻2机,班产40吨。1958年,办了3个商业局属自负盈亏的流动碾米厂,各带1台柴油机和1砻1机,在山区流动加工,1962年撤销。此后陆续在下符桥、与儿街、佛子岭、诸佛庵、磨子潭5个区粮站建米厂(1979年,磨子潭区米厂撤销),年产量1500吨,年产值42万元。麦面加工县粮油厂1958年,购置3台小钢磨,1968年增加65型面粉机两部,班产成品粮0.4吨。1983年,在新城南门仓库附近新建面粉车间,引进比较先进的MG305型复式磨粉机,有洗麦、筛选、烘干等设备,班产成品8吨。油脂加工1956年1月,粮食部门的油厂同城关私营振兴油坊合营,6月转为霍山县粮食局第一油厂,有木榨两盘、石碾1副、力牛两条,班产投料0.45吨,1962年并入碾米厂,为油脂车间。1963年,停用木榨、石碾,添置手掀榨3台,相继增置平底炒锅和破碎机,班产投料1.25吨。1980年,在南门仓库新建油脂车间,安装95型榨油机1套,班产投料5吨。1970年后,在单龙寺、诸佛庵、漫水河建油厂,共有手掀榨10台,破碎机3台,班产投料4.5吨。
附:饲料加工五六十年代无饲料加工业。1971年,县粮油厂设饲料车间,购置粉碎机两合,1台生产混合饲料,即细糠和稻壳按等比混合后粉碎而成,日产2吨;1台代农加工山芋藤、油菜秸、稻草等,日产量1吨左右。1982年,县粮油厂添置小型配合饲料机1台,日产5吨。1985年,集资46.4万元,在新城西南郊新建年生产能力5000吨的配合饲料厂,当年建成投产,可生产畜禽多种配合饲料。饲料配比主要有细糠、麦麸、稻谷、玉米、大豆、四号粉、油饼、贝壳粉等多种原料。
1952—1985年中几个年份粮油加工实绩表

注:1、成品粮年产量中不包括面粉。2、油脂产量是食用油、不包非食用油。
(二)食品加工:食品工业是本县的传统产业。解放前,有酿酒、熬糖、榨油、做挂面、打豆腐、做粉丝、舂米等手工作坊。设备简陋、品种少、产量低。解放后,手工业逐步转向机械化生产,到1985年,全县有食品加工厂49个,其中国营4个:县食品厂、酒厂、粮油厂、杂品厂;集体6个:茶厂、罐头厂、诸佛庵食品厂、城关豆汁加工厂、冷饮厂、屠宰厂;同北京、合肥联营两个:好华食品厂、上土市茯苓夹饼厂;另有乡镇办两个:猕猴桃系列产品厂、新型滋补饮料厂。职工822人,其中国营245人,集体577人。厂房占地面积190961平方米,建筑面积62081平方米,各种主要设备369台(套),总产值1028万元,占工业总产值18.7%,实现利税68.6万元,劳动生产率12506元,固定资产726万元。村办工厂175个。产品由原来传统的糕点、糖果、普通白酒等几十个品种发展到罐头、饮料、面食、保健食品等数百个品种。主要有:
糖果、糕点1949年,城关有糕点、糖果加工店13家,较有名的有“久大”、“合大”、“一大”、“万和声”、“万和人”、“人和轩”6家,都是前门开店,后门作坊,一家一户手工操作,产量低,品种少。1954年,成立“霍山县供销合作社食品厂”,到1956年春公私合营时,只有6间平房、1块案板、1个烤炉、1个锅灶,4个工人,制作糕点、糖果约20种。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霍山县食品厂”,有职工43人,年产值48.93万元,创利润8.5万元。1960年,国家处困难时期,原材料奇缺,部分职工下乡种田,部分职工留厂利用野生植物(如拔葜根、蕨根等)加工糕点,维持生产。到1985年,县食品厂有搅拌机、擦糕机、风车炉、远红外炉、28型糖果机、上麻机、压皮机、打蛋机、球糖机、汽水机、杏元机、万能糕点机、万能粉碎机、蛋白机、酥心糖机、冷藏箱等机械,并建馆糖机械化生产线1条,职工74人。工厂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生产建筑3291平米,其中职工宿舍500平方米,固定资产44.1万元,年产值78.24万元。产品有40余种,年产各种糕点349吨,糖果85.8吨,酱食200吨,冰棒31万支。全县年产各种糕点561吨,糖果101吨,酱食238吨。1985年产值7075万元,利税30.1万元。
罐头饮料罐头1985年,县罐头厂在蚌埠肉联厂的支持下,新建一条年产500吨玻璃瓶生产线,当年投产。主要生产各种瓶装和听装果类、菜类罐头,有竹笋、猕猴桃、板栗、蘑菇、银耳、莲子、辣椒等。饮料1985年前只能做一般冰棒,1985年开始生产冷饮品。全县有国营、集体冷饮厂12家,主要生产冰棒、桔汁汽水、维力饮料、雪糕、冰淇淋、冰霜等。蜜茶本县茶叶、蜂蜜资源丰富,生产蜜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1985年,黑石渡饮料厂从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引进的新型高级滋补清凉饮料,以茶叶、蜂蜜、糖等主要原料加其他多种配料配制而成。蜜茶饮料清凉可口,解渴生津,有助消化、健脾胃、利尿道等保健作用。老、少、妇、孺皆宜,对老年人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更是上等保健佳品。1985年年产量500万瓶,省内是首家生产。
酿酒本县民间向有酿酒习惯,1斤大米出15——20度白酒1斤。用稻谷、玉米、高粱酿酒,百斤原粮可出50——55度酒17.5——20公斤。解放前,县内有槽坊5家,以曹志三、汪正福两家酿造的酒最好。解放后,不少社队办酒厂。1955年,几家私营槽坊联合办“霍山酒厂”,有职工17人,利用城关西街民房40间和简陋的缸、锅、瓮等容器,用小曲做发酵剂生产,出酒率很低(红粮31%,稻谷30%,大麦31%),年产小曲白酒60余吨。1958年,在佛子岭镇淠河西岸的黄岩新办地方国营“霍山县果类酒厂”投产。这里水质好,甘甜纯净,是酿酒的理想地方。建厂初期,主要是利用山区野生植物橡栗、毛栗等酿酒,设备有小型水泵1台,原料粉碎机两台,0.4吨立式锅炉1台和自制拌料机、碎曲机、鼓风机通风凉渣地道等。1959年9月,两家酒厂合并成立“霍山县佛子岭酒厂”。
佛子岭酒厂成立时有职工38人1954年,职工38人。改用麸皮糖化曲3758号曲种,同时培养食用酵母和3801号菌种建化验室,对原料、淀粉含量,入池酸度、水分、曲子糖化率、酵母细胞数等跟班化验,以科学化验数据指导生产,出酒率分别提高30%(大米)、43%(红粮)、40%(稻谷)、41%(大麦),当年产白酒229吨。1960年,粮食歉收,改用拔葜根(俗称金刚刺)、橡栗、金樱子(俗名油瓶子)、黄精等野生植物酿酒,当年生产拔葜根酒48吨,缓解了当时因缺粮造成的白酒供应紧张状况,当年职工增加到86人。因设备、工艺落后,拔葜根出酒率仅15%,成本高、质量低、销路差,1962年停止生产。1964年末,恢复生产拔葜根和橡栗酒,到1969年底,共生产野生植物酒173吨。1970年扩建厂房,安装机械化液体生产设备。1971年初改固体为液体生产,淀粉利用率提高,出酒率也有较大提高,原粮提高3%左右,山芋干52%,红粮46%,年产白酒600吨。劳动生产率比手工生产提高4倍,当年利润4.05万元,年底实现生产机械化、管道化,并自己设计安装1条白酒机械化生产线。有万能破碎机两台,生料搅拌机和搅拌池1套,锥形蒸煮罐1台,内盘肠糖化锅和搅拌池1套,圆筒形蒸馏罐两只,料液泵3台,水泥酵池12个。同时改手工制曲为机械通风制曲,安装0.4立方通风机、扬清机、1.5吨卧式快装锅炉各两台,蒸馏锅1台,酵母培养罐和输送管1套。为提高液体发酵酒质量,1973年建成五层楼房的酒精塔1座(钢筋混凝土结构),两边建发酵、破碎、蒸煮、糖化车间。1974年又建成泡帽式铸铁酒精塔粗、精各1座。1979年,增设白酒脱臭设备1套,铝质脱臭罐4只,加固体串香勾兑,去掉了白酒的苦尾、辣燥和不纯净现象,达到醇和、爽口、清彻、透明的要求,年产白酒996吨,地区同行评比名列第一。1980年,出席省工业厅一轻公司召开的酿酒行业先进代表会议,评为全省25个先进酒厂之一,获奖旗1面。当年新建大曲酒车间厂房1356平方米,水泥发酵池45个,引进块曲生产大曲酒,注册商标“佛子岭大曲”。1981年,引进V0.2211曲种,山芋干出酒率最高达57%,淀粉制用率大于85%。1983年,建72米深井一口,并在井上建16米高水塔1座,用地下水酿酒勾兑,提高了白酒和果露酒的质量。1984年,改装不锈钢酒精塔1套,每只容量27立方的钢板自控发酵罐12只,内装冷却管,可自由调节温度,增设4吨全自动快装锅炉1台和水处理设备1套。从上海购进汽酒生产设备1套,有柿饼过滤机、洗柿机、压柿机、灌浆机、装瓶机、压盖机、洗瓶机、冷冻机、输送机、化糖锅等。当年开始生产汽酒,年生产能力100万瓶。到1985年底,设备有600倍、1500倍生物显微镜各1台,1/1000和1/10000分析天平各1台,恒温干燥箱两台,水泥储酒池10个,铝质储酒罐12只(总容量300余吨),原料仓库两幢(总容量10咖吨),18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1台,配电房两间,各种交流电动机70台(总动力374千瓦),酒精池18个(容量216立米)。厂区面积62900平米,建筑面积9350平米,职工116人,固定资产205.7万元,流动资金41.9万元,生产10多个品种。
酱制品1958年,县食品厂派人去山东济南学习酱制品制作技术,并建酱制品车间,制作酱品。1985年生产酱油、醋和腌制蔬菜等235吨。
县酒厂简况表

二造纸印刷工业
(一)造纸本县造土纸业历史悠久,山区各乡都有纸棚,桃源河乡最多。原料是山区产的竹、三桠皮、栓皮、芭茅草等。主要生产山纸、皮纸。清《霍山县志》记:“山纸取材于竹,仅包家河、桃源河、佛子岭数处有之。制造不详,所出山纸,率多质恶,远销州境及舒城一带;皮纸仅供本地之用”。民国18年(1929年),县筹办桃源河纸厂,22年投产,生产皮纸、土报纸等。当年,全县有22家纸棚,每揭年产土纸140担。生产土纸209.46吨,品种有大表纸、桑皮纸、竹纸等,产值1.2万元。38年,有个体纸棚15家,23名工人。1952年,有10户手工造纸(其中农业兼商业性手工业4户),34人,生产土纸2830吨,产值20.4万元。1953年,办桃源河纸浆厂,隶属县供销社,职工27人,产值0.3万元,1957年转为地方国营,隶属县副业办公室。3月,县派一批干部,拨3千元资金,把6家私营纸棚合并为桃源河纸厂。把毛竹栓皮等主要原料用石灰水泡烂造纸。设备有纸槽24个,麻凼、水臼12个。月水力破碎、打浆,手工揉作,生产引信纸,毛边纸、大表纸、皮纸、山纸、花笺,日产2400刀,年产287吨,产值3.5万元。厂区面积107亩,职工88人(其中工人69人),工资总额1.4万元(计时、计件工资相结合)。1957年,省轻工业厅拨款5万元,县拨款2万元,抽调40名干部筹建(并当工人)佛子岭纸厂。1958年只有0.5吨锅炉1台,土法上马,用木机生产。用芭茅草、稻草、麦秸做原料,年产有光纸324吨,产值16.3万元。同时,城关福利纸厂(属民政局)、洗脚河纸厂(属农业局)及石羊河纸厂投产,共有职工184人(其中工人172人),年产土纸103吨,总产值5.2万元。1960年,年产纸共530吨(包括木机纸120吨),总产值55.79万元。主要品种有牛皮、有光、花笺、毛边、引信、大表纸等。有职工109人(石羊河、福利工厂未计算)。1962年,对各厂矿企业单位,分别采取停(停办)、减(减人)、缓(缓办)、换(以强换弱)、并(合并)、援(支援农业)的六字措施,造纸工业被一刀切掉,纸厂停办,大型机械移交外调。
霍山县造纸厂地方国营1970年在迎驾厂筹建。省轻工业局投资166.02万元。全部设备于1972年8月安装调试完毕,9月18日投产出纸。1977年,进行企业内部整顿,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七项规章制度,并把两个工段划分为动力、切煮、制浆、造纸、完成、机修7个车间,年产机制纸1114吨,首次盈利5.1万元,书写纸被评为省优。1978年生产机制纸1653吨,首次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比上年增长49%,实现利润17万元,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命名为“大庆式企业”。1979年年产机制纸1835吨,大大超过设计能力,各种消耗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创利25.1万元,11月,圆网机书写纸获全省质量第一。1985年,总投资24万元的制浆大楼竣工,并安装制浆设备,有5平方米真空洗浆机两台,4.5平方米测压缩机两台,CX筛1台,35平方米漂白机两台,自制8平方米圆网浓缩机1组。1985年,实行厂长负责制,大胆改革,企业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年产机制纸1776吨。主要品种有单胶、书写、有光、打字、包装、招待、卫生纸等,销省内各地和湖北省。产值239.65万元,缴税30万元,盈利12.37万元。厂区占地面积75981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地62058平方米,房屋28幢,建筑面积10277平方米。有固定资产207.6万元,流动资金66万元。并增添4吨锅炉1台,主要设备有蒸发锅炉3台,时蒸发量8吨;载重汽车4部,吨位16.5吨;切草机1台,工作能力5吨;蒸球3只,容量53立方米;1575毫米、787毫米造纸机各1台,金属切削机床5台;动力机械92台(套),总功率1236千瓦;有较先进的化验、产品检测、水处理设备和各种原材、燃料投料实际计量及供汽安装蒸汽流量表。有职工190人,其中工程师1人,技术员2人,外包工60人。附属知青工厂有职工20人,利用旧机生产书写、打字、卫生纸。当年12月份参加地区同行业创最佳经济效益劳动竞赛,获“金杯”奖。
东风造纸厂(落儿岭镇村办企业)1969年2月投产,建厂时是以手工生产土纸为主的村办小厂,到1985年,厂区面积5900平方米,有厂房159间,职工197人和价值198万元的机械设备。有三条生产线,一条是1981年投产的,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787”型机械化流水生产线,日产水泥内外包装纸5吨。一条是1985年投产的,投资45万元建成的白纸板生产线,日产200——300克白纸板8吨。另一条是由淮南矿务局水泥厂投资88万元,1985年筹建的“1092”型机械化生产线。设计能力10吨/日,预计1986年10月投产。三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可生产牛皮纸、水泥内外包装纸、牛皮挂面高强度纸箱板纸,150——400克白板纸、大表纸、绉纹卫生纸。日产15吨,年产值500万元。
(二)印刷民国19年(1930年),苏维埃政府在诸佛庵成立印刷社。20年,城关有“亚美”、“益民”两家印刷社。22年2月,1师2徒,两块石版的“三星”石印局开业。“震东”、“民智”、“三民”等印刷社、局也相继开业,都是私人合股经营,以石印为主,兼以木印并经营纸张。当时普遍使用的印刷设备是石版和手摇印刷机,主要印制表格、信封、信纸。抗日战争期间,合肥沦陷后,部分印刷社、店迁来本县。城关先后有“正大”、“华美”、“民生”、“利华”、“美丰”、“进化”、“淠源”、“兄弟”、“曜华”、“复华”、“锦文”等10多家印刷社开业,其中以民国30年,县政府财政科主办的,公私合股开设的“民生”印刷厂规模最大,从业人员20余人。抗战期间,创办的霍山日报社也是用石版或木板印报。由于战争频繁,业务清淡,印刷社大部先后拆股倒闭。到解放前夕,仅剩下“正大”、“复华”、“锦文”、“淠源”、“兄弟”等5家印刷社,从业人员11人。
霍山县印刷厂解放后,几家私营印刷社在1950年联合办“霍山县联营印刷厂”,有职工13人,设备仅7块石版和1台手摇印刷机。主要生产简易簿本、信笺、表格、帐册,年产不足万元,工人多劳多得,1951年转为印刷生产组。1954年,在合作化高潮中同竹业、伞业、钟表、印刷等合并成“红星高级综合生产合作社”。1955年又单独成立“霍山县印刷生产合作社”,隶属手工业联合社,有职工19人,厂房10间,流动资金5千元。设备有圆盘机3部,石版8块,主要生产信笺、信封、帐表、奖状,年产值4万元。1956年初转为公私合营,6月6日转为“地方国营霍山县印刷厂”,职工由19人增加到24人,隶属工业科。1958年,县委决定办《霍山日报》,县印刷厂改为“霍山报社印刷厂”,隶属县委宣传部。1960年,职工55人,工人实行等级工资制,实行以厂养报,不再上交利润,并从德庆昌药店(现为供销社三道门门市部),迁到现址,有厂房38间,约1000平米,流动资金约8万元,设备也有较大改善,有圆盘机6部,四开机、划线机、切纸机、锡薄烫金机各1台,淘汰了石版印刷。年产值增加到32万元,劳动生产率增加到6千元。1961年,《霍山日报》停办,恢复“地方国营霍山县印刷厂”,隶属工业局。能印文件、课本、报刊和各种精美奖状、信封、信纸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印刷业大量印制传单、文件和毛泽东著作,产值由1966年的16万元上升到1975年的45万元,年均递增率4.6%,劳动生产率增加到6200元。1969——1975年,连续8年被评为省、地、县先进单位。80年代,竞争局面形成,业务量锐减。为摆脱困境,1982年,添置两部高频热合机,1部上光机。1983年添置铸字机、切纸机、4开印刷机各1台,印刷质量有显著提高,生产有了转机,经济效益有所回升,产值35万元,实现利润2.2万元。1985年,从县工商银行贷款22万元作技改资金,添置卧飞、立飞各1台,铸条机1台,电化铝烫金机1台,模切压痕机1台,钢线成型机1台,锯板机1台,打纸型设备1套,完成产值48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劳动生产率6200元,年底受到县人民政府的嘉奖。
1957年,佛子岭镇一个5人合办的印刷组开业,年产值7千余元。“大跃进”时,归佛子岭公社领导。1961年,城关新新印刷刻字组开业。1969年1月,城关印刷刻字社、种表修配社和毛笔社合并为城关工艺社。1972年11月6日,工艺社改名印刷工艺厂,隶属手管局。先是各业单独核算,共负盈亏;后改为以门市部核算,各负盈亏,有职工57人。有圆盘机、4开机及铸字、上蜡、注胶、切纸、打样机共16台,产品由印表格、信笺、饭菜票、单据、帐册、文件到能做一般套色和彩印塑料。1985年,全县有印刷厂,国营1家,集体两家,职工161人(国营87人,集体74人),固定资产43.2万元(国营34.4万元,集体8.8万元)。主要设备有各型字架10副,印刷机械59台(套),130汽车1部。建筑面积3421平米(不含集体),产值70.5万元,利润3.33万元。能承印表格、简易包装纸、书刊、奖状、信封、信纸、彩印等30多个品种。
三建材工业
本县烧制砖瓦历史悠久,解放前,城郊有3家烧制砖、瓦的窑棚。手工烧制小瓦及3、6、9大砖和分砖。一座小土窑年产砖18万块,瓦30万片,总产值4.24万元(法币)。农村也有富户雇窑匠烧制砖瓦自用或出售。烧石灰,仅诸佛庵仙人冲有石灰窑1座,用大锤、钢钎打炮眼采石,焖烧石灰,产量低,供不应求。淠河的黄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质量上乘。解放后,建材工业发展较快。到1985年,全县有建材企业27个,其中县办砖瓦厂、建材厂、水泥厂各11个,纤维板厂(集体)1个,乡镇办石灰厂1个、砖瓦厂21个。年产砖4116万块(其中乡、村厂1093万块),青平瓦696万片(其中乡、村厂356万片),水泥12177吨。农民多自建窑,烧制砖瓦自用或出售。近几年来,生产水泥石棉瓦和水泥小砌块的逐年增多。
(一)砖瓦1954年春,公安局在南门外十八塔筹建“霍山窑厂”,1955年正式投产,有职工9人(另有劳改犯70人),当年生产砖瓦205万块,产值1.5万元。1958——1959年,佛子岭水泥厂、佛子岭耐火器材厂(隶属重工业科)、福利砖瓦厂(在佛子岭,隶属民政局)和建兴砖瓦厂先后投产,共有职工177人,年产砖287万块,瓦119万片,年产值5.76万元。因建材工业发展过快,多是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设备陈旧,技术力量薄弱,产品质量低劣,经济效益很差,1962年全部停办。
霍山县砖瓦厂为解决一批省属小三线工厂迁来山区建厂急需,县投资20万元,在迎驾厂建“霍山县砖瓦厂”,共建6座土窑(砖窑4座,瓦窑2座),用人工甩坯,自然干燥的手工生产方式生产,1965年2月投产,当年产青砖130.5万块,瓦138万片,总产值不到7万元,亏0.38万元。为扭转亏本局面,1966年,改进部分技术,添置部分机械设备,改人工甩坯,手工制坯为机械化制坯,年产砖761.4万块,青平瓦88.3万片,年产值35.99万元。百元产值利润,由亏损4.9元减少到4.6元。“文化大革命”初期,基本建设停顿,砖瓦堆积如山,没有销路,改制毛泽东主席石膏像。1967年8月,城南砖瓦社的职工和2.73万元固定资产并进砖瓦厂。1969年,县投资3万元建水泥预制品生产车间,生产预制水泥桁条、楼板、房架、农用涵管等,同时进行焙烧工艺改革,当年产砖808万块,瓦103万片,产值40.04万元。1976年,进行大隧道窑扩建和配套改造工程,建成1组10条洞的砖坯干燥室,结束了砖瓦干燥靠天的历史。把长63.8米的隧道窑加长到78米,并建新砖机房和新机组设备,安装1台生产锅炉,生产能力增长较快,年产砖1211万块,瓦195万片,产值72.72万元,利润7.71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1977年出席在大庆召开的全国“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代表大会,两次荣获“大庆式企业”和“全国建材企业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当年产砖1707万块,瓦217万片,产值82.20万元,利润7.2万元,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六安和湖北英山等6县1市。为知识青年就业,1981年9月,厂集资10万元,利用厂区空地、旧屋、旧设备,因陋就简办的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知青厂(现改为砖瓦一分厂)投产。1983年,引进了水泥空心砌块全套生产设备和技术。同时利用县内丰富的沙石资源,试制灰沙砖成功。灰沙砖有价廉物美、隔声、隔热、坚固耐用的特点,受到用户欢迎。年产砖2600万块,瓦290万片,产值177.28万元,利润20万元。1985年3月,投资3万元,引进聚氯乙烯天花板生产新工艺。年产红砖2520万块,青平瓦267万片,总产值168.24万元,利润6.76万元。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在全地区同企业中名列前茅。
1984年8月16日,自筹资金8万元,银行贴息贷款60万元,在县城东北18公里的三尖铺乡筹建的砖瓦分厂投产。分厂建砖瓦机房1159平方米,简易晾瓦房1150平方米和765平方米的年产红砖1200万块的隧道窑1座,面积300平方米、容量1.25万块瓦的瓦窑4座,有AL400型制砖机、ZW320型制瓦机(自制)各1套,总动力394千瓦。1985年4月10日,分厂定名“霍山县建筑材料厂”。5月16日出第一批产品,年产红砖608万块,质量经行业互检,评为地区第一名。红砖压力在150#左右。生产成品瓦5.3万片。年产值34.6万元,上缴税金4.38万元,亏损0.9万元。
(二)石灰本县烧石灰有近300年历史,诸佛庵仙人冲汪姓乡民用木柴做燃料烧的石灰,叫“柴灰”,洁白细腻,多用于建房。旧《霍山县志》记,“石灰出邑西仙人冲者佳,黄栗杪及南乡烧者稍逊”。仙人冲的石灰石矿藏量丰富,质地好,烧制的石灰渣少灰白。民国期间,有人合股经营烧石灰,因本小利微,时产时停。历来石灰生产,用困山窑焙烧,用铁钎、大锤采石,先做好窑床(俗称打脚),挖好火口(俗称起火井),把干柴和炭渣铺在火口上,点火后,把石灰石(俗称料)、石煤、炭,按一定比例堆在窑床上,边烧边装,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易出事故。解放后,诸佛庵镇在仙人冲办石灰厂,用立窑烧焙石灰,生产逐渐实现半机械化。立窑窑体用砖石堆成,窑内砌耐火砖,像煤油灯罩,上下小,中间大,边烧边装,常年生产。热能利用率高,每吨石灰耗石煤比困山窑少,生产安全。1985年,年产7000吨,产值31万元。
(三)水泥1958——1959年,县内先后办佛子岭(属重工业科)、迎驾厂“新生”(属公安局)及仙人冲、汪家冲(集体性质,未投产)4个水泥厂,国家投资8.85万元,只生产水泥430吨,价值仅2.83万元。1962年6月全部停办。1971年,在真龙地乡邓家冲建地方国营县水泥厂。
霍山县水泥厂位于城东南35公里与儿街区真龙地乡邓家冲蜜蜂山脚,建于1971年,是年产7000——1万吨的小型厂。有机窑1座,园库6座,由淮南矿机厂把60年代隆兴钾肥厂下马后,滚进河里的旧球磨机空筒装配起来的破碎机和二立窑各1台,设备陈旧不配套,当年试产水泥18吨。1975年,县投资29.5万元(其中贷款8万元),用于矿山建设和建职工宿舍,工厂初具规模,并正式投产。年产硬标号硅酸盐水泥(400#——500#)3216吨,产值15.5万元,亏损22.33万元。此后3年,年产徘徊在7000吨上下,连年亏空。为改变这一状况,1979年,架设矿山空运索道,解决了矿石采运难的问题。1982年,县投资72.5万元,技术贷款36万元,更新两台球磨机(115×5.7),生产水泥6876吨,产值33万元,盈利506元。1983年,更新1座机械化立窑,新增3台破碎机、1台烘干机、7台提升机,共有主机14台,都是定型配套产品。原设备有配电盘6个,618、630车床各1台,电焊机、砂轮机各两台,摇臂钻、牛头刨床、包装机各1台,台钳3台。从原料破碎、球磨、成球、焙烧到成品包装,都是机械化连续作业。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及石煤、烟煤、矿渣、石膏、萤石等。年产软炼标号水泥(325#、425#)9300吨,总产值43.72万元,利润3.63万元。1984年8月30日,大雨倾盆,山洪暴发,30台电机设备被洪水淹没;4000多吨原材、燃料被洪水冲失;300多吨成品、半成品水泥失效;7间职工宿舍被冲倒,损失达32万元。灾后,职工努力修复水毁工程,10天便恢复生产,当月生产水泥800吨,盈利4000多元。现设备基本配套,形成矿山开采到成品一条龙机械化流水作业生产线。生产规模由年产7000吨提高到1.5——2万吨。1985年,生产水泥12177吨,产值58.3万元,创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仍亏空6.4万元。产品畅销本县和六安、舒城2县及六安、合肥2市。
(四)水泥预制件1969年,县砖瓦厂投资3万元,建水泥预制品车间。1979年5月,县建筑工程公司水泥预制品厂投产,生产水泥衍条、楼板、房架、农用管等。1985年共生产各类预制件3182立方米,产值618万元,利税59万元。
四化学工业
(一)栲胶1971年,林业局投资20万元,在佛子岭水库大坝下面,淠河左岸,设计年产300吨栲胶的林产化工厂,利用原纤维板厂厂房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生产栲胶。原料是山区的植物根皮、果壳、橡碗、化香果、化树皮、红根(蔷蔽、山楂皮根)等,变废为宝,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80多万元。主要生产橡碗、杨梅两种栲胶,用于揉革、钻井粉、锅炉软水剂中。因资金、管理、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年产量仅84吨。1977年前,最高年产量才223吨,连续5年亏损达15万元。1978年,通过企业内部挖潜,增产节约,扭亏转盈。1983年,列入全省重点技术改造企业,国家拨款60万元,无息和低息贷款70万元更新老设备,并购置国内较先进的全套不锈钢设备。1985年,厂区面积15331平方米,建筑面积7365平方米,职工99人(其中合同工26人)。年产栲胶455吨,产值78万元,利税9.9万元,有固定资产205万元。
县木器厂1970——1974年,以厂办厂,生产碳酸钾栲胶,年产栲胶3——17吨。由于资金不足,设备不齐,5年中经营性亏损8万余元而停办。该厂在1971——1980年中,还生产碳酸钾,年产1.7——6.3吨。
(二)油漆1985年,县木器厂和家具厂各有1个油漆车间,共有职工14人。用本县土特产植物漆(土漆),滤渣后兑熬熟桐油,油漆家具成深红色,色泽经久不变,光亮照人,美观大方,深受群众喜爱。分散在四乡的漆匠约百余人。
(三)松香1952年6月14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林业部派人来县调查松树资源,统计有可供采脂的松树34万余株。同年8月,皖北行政公署工业处,收到大别山林区管理处佛子岭上游工作组送去的土法生产的松香4.5公斤,化验后质量不合要求。9月,林管处派人到宋家河乡试采两棵松树的松脂,因器具不适用,只采了1公斤松脂,就误认为大别山松树不产脂,是贫油树,松脂生产暂停。1975年,因工业生产对松香的需要增加,地区林业局提出在霍山漫水河建松香厂。1976年,松香厂建成后派两人到皖南宁国县松香厂参观学习采脂和松香加工技术。1977年,漫水河区太平公社张士忠一年生产松香200公斤,证明大别山松树不是贫油树。1980年,省、地、县木材公司共投资8.8万元,扩建漫水河松香厂,并从长丰县请来7人示范采脂,传授技术,带动当地林农当年采脂24.4吨,加工松香15.53吨和松节油2吨。本县山区从元月上旬开采,霜降停止,8——9月为旺季,一般株采量5——10公斤。1981年,上土市公社袁家冲生产队22户有19户采脂,有6户采脂2500公斤,每公斤0.48元,每户收入200元。松香厂收购松脂58.8吨,生产松香44.5吨,松节油6吨。1983——1984年,松香厂有职工15人,厂房150平方米,办公、宿舍楼700平方米。设备有1.2T/D锅炉1台,300吨蓄胀池1个和年产300吨的生产设备1套。化验室有各种样品及比色块、天平、电炉、软化点、色板等仪器。固定资产15万元。1984年,全省评比质量第一,获优质奖。7项评比条件中,优质品率、产品率、燃料、原料消耗率和成本等4项名列前茅,被省指定为定点生产松香单位。从投产到1985年,共生产松香210吨,松节油26吨,总产值22万元。1985年,随着木材市场开放,林副产品价格提高,松香受指令性价格限制,不能随行就市,脂价不能提高,采户不愿采割,只生产5吨松香。
(四)塑料1970年7月,舞旗河公社的铁木竹社为开拓生产门路,派人到江苏泰兴参观,发现当地塑料厂投资少,见效快,塑料生产本县又是空白,有发展前途,于是从泰州购进25克卧式手板注塑机两台,抽13名工人在佛子岭水库坝上,搭起5间简易工房,建成塑料车间。当年生产药瓶盖,获利3000元。1975年,又添置挤压机1台,注塑机3台,用临时工20多人,年产值由2.3万元增加到6.7万元,年均盈利万余元。1977年1月25日,塑料车间从铁木竹社分出,迁到县城西郊建成县塑料厂(合作工厂)。县投资67万元,征用土地6674平方米,建厂房645.5平米。边基建,边生产,当年12月15日搬进新厂并试车投产。1979年生产的塑料品由5.13吨增加到18.4吨,年产值由16万元增加到33.5万元,利润由2.2万元增加到3万元。1980年,为改变经济效益不佳的状况,在积极开拓日用品生产的同时,6次派人到省内考察,了解到市场急需各种规格的塑料管、水瓢、水舀、鞋底、搓衣板、玻璃钢瓦等产品,便赶制出19套模具投入生产。新产品很快投放市场,当年产值30万元,其中新产品产值占60%,盈利比上年增加9千元。此后,又生产新产品塑料薄膜、显影杯、打包带、包装袋、包装筒、教学仪器和电扇、叉车配件供应市场。先后自行设计、仿制或改制成烘干、破碎、搅拌、拉管、切割、注射、挤压等专用设备10多台,节省经费4万元。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包装筒从填料、恒温加热、挤出,管材牵引到切割等工序,形成一条自动化流水作业线。投产5年,运转良好,被销货单位的工程师誉为“奇迹小厂办大事”。1985年,有厂房2255平米,其中生产用房63平米,职工103人。有注、压、吹塑成型、制模机修等车间和成品修正检验组,有大小注型机10台,挤塑机、压力、吹塑、热合等机器各两台,打包机1台,破碎、切粒、搅拌、牵引、烘干机和车、刨、磨、铣、钻床等40台。80%工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先后生产百余种塑料制品。1985年,有50种产品,为生活用品27种,4.1万件;汽车等机械配件17种,16.7万件;薄膜、打包带2种,5.3吨;其它制品4种,18万件。共用料208吨,年产值115万元,利润7.9万元,缴税6.3万元,自有资金67.48万元。塑料汽车配件行销23个省市。年终参加地区二轻系统评比,获“经济效益显著企业”称号。
五机械制造工业
本县1954年前,仅有铁、木匠手工生产锄头、镰刀、犁头、耙耖等小农具。铸造铁锅是本县唯一的,也是最古老的传统手工铸造业。单龙寺乡康皮畈村转步园锅厂生产的铁锅,轻、韧、耐用,受用户欢迎,曾被评为省优产品。1955年后,铁、木、竹器制造和五金修理逐步转向机械化生产。1958年,县城大众铁器社、光明五金社、城关木器社联合办“地方国营霍山县农具厂”,有职工203人,仅有1台简易车床和一部分手工工具,产品仍以铁、木制农具为主。没有集中的厂房,仍以原3社分散生产。同年,县农具厂建成投产,结束了本县不能制造机械的历史。此后,农机和其它机械制造、修配厂陆续投产,逐步建成包括农机加工、通用、建筑、矿山机械生产的机械工业体系。到1985年,全县有机械工业工厂38个,其中全民所有制3家:农业机械修造厂、汽车拖拉机修配厂、农业机械修配公司;集体所有制4家:汽缸垫厂、机具厂、农具厂、佛子岭轻工机具厂;余为乡镇企业。1985年,共有职工896人,年产值484.3万元(其中乡镇办工厂16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41.1%;利润21.17万元;各种主机设备(包括金属切削机床)155台,固定资产169.24万元。
(一)农用机械主要生产脱粒机。1971年,诸佛庵铁器社仿外地脱粒机样式,试制110型滚筒脱粒机成功。生产的360型(后改为750型)脱粒机,能自筛、自扬、自去穗、自净粒,1小时脱粒1500公斤以上,受到定货部门的欢迎,成为当时的抢手货,被地区定为脱粒机生产点。到1985年,共生产脱粒机2995台,销本县和舒城、六安、金寨等县。县农机厂1972年开始生产脱粒机,到1985年,共生产5TJ型1516台,5TB型654台。
农业机械修造厂国营企业。1958年筹建,1963年投产。建厂初期筏农具厂,主要生产各种新式农具。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种类增多,厂名多次变动,由农具厂而机械厂、综合农业机械厂、农业机械厂,1963年定名农业机械修造厂,以生产农业机械为主。厂区面积4.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490平方米。1985年底,有职工202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30人(工程师9人);固定资产130万元,工业总产值168万元,利税75.72万元。主要产品除各种农机加工机械,还有精铸件、铸铁件、后盖总成铸钢件等。建厂以来,累计生产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359台,农田排灌机械3561套。内、拖配套件、机床配套件17704台(套),铸造基础件4300吨,其中精铸件2035吨,普通铸钢件375.33吨。产品销往省内外。
农具厂集体企业。初为诸佛庵手工业合作小组,后转为诸佛庵和平铁器社,生产小农具。1967年,开始制造农机配件和脱粒机。生产的110型脱粒机,脱粒净、时产高,成了抢手货,被地区定为脱粒机生产点,1977年2月,诸佛庵木器社并入,成立诸佛庵农具厂,职工96人,设铸造、锻压6个车间,农机、具生产并重,修、制并重,到1979年底,修制小农具近两万件,农机配件近20万件;年产脱粒机、打稻机、喷雾器近300台,年盈利由3000元增加到近4万元。80年代,乡镇企业兴起,占领了小农具生产和销售市场。产品滞销,4年亏蚀近10万元。1984年底,原木器社分开。经过摸索,研制成斧、凿等工具。生产的钻头牌太平斧,1985年9月同中国五金机械进出口公司安徽分公司签订合同,不足1年,已交货5.43万把。
林业机械修配厂迎驾厂苗圃和佛子岭林化厂1985年5月联营开办,以汽车、拖拉机修配为主,附设配件材料五金门市部,总投资9.2万元。建厂房708平方米,设备有充气机、电焊机、钻床等。10月投产。有流动资金6万元,职工19人,其中临时工、合同工15人。当年总产值9万元,上缴税金0.3万元,盈利1万元。修配厂属第三产业,投资入股,自主经营,单独核算,按股分成。生产实行承包制,试行以人员工资、直接费用、折旧费、税金等为基数,超奖减赔制度。
(二)其它机械精密铸造件是农业、化工、矿山等机械的重要配套产品,县农机厂1974年开始生产,累计产量2035吨,最高年产量311吨,销往六安、合肥、淮南、安庆、阜阳、淮北等地和河南省。汽缸垫汽车、柴油机的配件产品,省机械厅农机处和省汽车公司包销。县机具厂1968年开始生产,1980年从机具厂分出成立汽缸垫厂,现能生产各种车型、机型的汽缸垫和送、排汽垫47种,主要有R175,Xl95,S195、495、4135等型号,用料有软硬质紫铜带、钢带、石棉板、石棉夹铜片、碎铜角等。1985年生产37.96万片,销往江苏、江西、河南、河北、山东、四川、北京等省、市。钻头牌太平斧县锻压工具厂1985年研制生产。因质量上乘,由中国五金机械进出口公司安徽分公司出口东南亚和美、法、日、加拿大等国。不足一年,已交货5.43万把。标准紧固件(螺栓)县轻工机具厂在钻卡头销售不畅的情况下,1979年转产标准紧固件56.5万件。
六矿产工业
本县有金、银、铁等金属和花岗石等矿藏,解放前因没有探明,就断定“大别山无矿”,故无人采矿。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开发矿产资源,在号召群众找矿、报矿的同时,省人民政府派313地质队长期驻本县查矿、探矿,基本查明了本县的矿藏和储量。为加强对矿藏和采矿的管理,1984年,县成立矿产开发管理公司。
(一)开采已开采的有:铁砂本县铁砂藏量丰富,清嘉道年间就有人淘铁砂,延至今天。百里淠河,每日有近千人淘铁砂。淠河铁砂的含铁量达50%,硫、磷、杂质不多,并含有锰,是炼铁的优质原料。明矾1958年,本县同六安县联合投资50余万元,办地方国营钾肥厂和矾厂,在扫帚河盖4栋厂房,3栋职工宿舍,并购置全套机械设备。钾肥厂有职工555人,矾矿有职工115人。1959年生产钾肥600吨,产值9.08万元;明矾钾肥1224吨,产值6.34万元。1962年调整工业布局停办。萤石1958年,县工交部在下符桥镇圣人山村办矿,露天开采萤石,1969年交给下符桥公社。到1979年采集矿石3.7万吨。1985年,有10立方米空压机和高压泵、变速箱、变压器、上海35型拖拉机各1台,风动凿岩机4台,运输汽车2台。花岗石1985年,县矿产公司在烂泥墩乡成立花岗岩厂筹备组,投资118万元,建厂房27间,购置大锯4台,圆盘磨光机8台,车式起重机、切割机、粗磨机各1台,制作磨石设备1套,工具车1辆,有职工80人。年产板材设计能力1.5万平方米。黄金1982年,国家黄金局投资百万元,在东西溪乡保安堂村办矿,凿洞采金,1984年投产。产品结构以精金砂为主,有部分富块矿和粉矿。
(二)冶炼炼铁根据世代相传的说法,大别山炼铁已有900年历史。长期来,本县用铁都是淘铁砂熔炼成的瓦生铁和方铁。先用黄泥制一人高高炉,从上口上1层焖炭,铺1层湿铁砂,装五六层,炉满点火,用一圆筒大风箱鼓风,不断添炭添砂,熔炼的铁汁不断经过炉膛流到地面,成为瓦生铁。1公斤铁砂,2公斤焖炭可炼0.5公斤生铁,1天1炉,年可出350—750公斤生铁。供铸造犁头、犁铧、颈罐(锅灶上用)、铁锅和炒熟铁用。炒熟铁是在地上挖一泥坑为地炉,把瓦生铁砸成茶壶盖大,1层铁1层松柴铺好,点火后,用大风箱鼓风,并不断添柴添铁,生铁溶成胶状时,用铁棍搅成团子,钳出放在铁砧上,锻成长方块,便成熟铁,又叫“方铁”,是锻打农具和生活用具的原料。1965年,全县还有4家炼铁、铸锅厂、社:漫水河炼铁厂和转步园、黄石河、陡沙河3家铁锅社,年产铁锅3万口,瓦生铁2.3万吨。因冶炼土铁技术落后,产量低、成本高,山区运输困难,先后停产。全县用钢材全靠国家供应。炼钢1958年9月开始,全县大办钢铁,9月1日,寿县3万钢铁大军开进山区炼钢铁,建土高炉300余座,把从河中淘洗的铁砂装进用粘黄泥做成的高1.3市尺,粗1市尺,厚3分的柑锅里,放在小炉内烧炼,燃料是木炭或柴。全县有17万人参加,占全县总人口的80%,因炉温低,铁砂难以熔化,又把农家铁锅砸碎化铁,得不偿失。1985年,县农机厂有3吨冲天铁炉和小型电弧炼钢炉两座,生产钢铁铸件。县机具厂有炼钢炉1座,1984年投资40万元(贷款),在合肥钢厂小型厂的帮助下,购置250型小轧机壹台,用外购钢厂的跑条和废钢加热轧成小元钢,规格有φ10、12、14mm几种。1985年,生产元钢90吨,后增至500余吨,年产能力可达2500吨。
七纺织服装工业
(一)纺织分针、纺织和洗染两业。
针纺织解放前,城关、诸佛庵有私人丝店、染坊34家,有脚踏织造机22台,手摇织袜机5台。每年初夏收购蚕茧取丝,少数外销,多数打丝线、织绸、织丝包头出售。丝店除生产丝线,还打棉线和生产少量棉纱袜,所用棉纱全部从外地购进。洗染店主要替群众染衣服。在与儿街、山王河等地有织土布机匠20人,农闲时走村串户替群众织家机布(用的纱都是农村妇女自纺),布幅宽0.4米,条长10多米。因土布厚实暖和,群众喜用做内衣和被里。1955年,城内10多个丝匠、机匠、染匠凑集股金组成生产合作小组。1957年,组成城关“爱国丝棉社”,有社员31人,年产值6.83万元。此后,隶属关系或商业局,或工业局;经济性质,或镇办,或地方国营;经营规模,或分成针织、麻纺两厂,或合并成棉麻纺织厂。同年,职工曾增加到150人。年产土布20万米,毛巾1185—4102打,袜子2102—13646打,并织土绸900米,麻袋2600条,花线毯3766条。年产值由39.23万元增加到42万元。1958年,社组联合成大社,职工20余人,年产值40余万元,1961年,下降到11.3万元。1962年调整工业布局,又恢复城关“爱国丝棉社”,多数职工调离,只剩下23人,年产值三四万元。主要生产丝包头、土绸、麻绳,维持生产。1966年后一度停产。1970年初,恢复城关麻纺织社,筹集资金6.7万元,增建厂房1300平方米,土织布机换成丰田式和1511型织布机15台,并自制槽沟、并线、纶经等机械设备。织布工人“手拉脚踩三点头,天天劳累胜老牛”的状况一去不返。分织布、并线、漂染、棉毛修补等车间。生产帆布、劳动布、被单布、回纺布、棉线、七股线、麻绳等。年产值56万元,自有资金14.35万元。为提高工人的生产技术,多次派染、织工人去安庆、南京等地学习,并请外地老师傅和技术员来厂传授技术,100多人参加技术培训。
霍山纺织厂1970年11月4日,城关麻纺社改为“霍山县纺织厂”。到1985年,有厂房3172平方米,其中职工宿舍326平方米。职工192人,其中6至8级技术工44人。分织布并线、检验化验、机修、弹花4个车间。主要设备有,电动并线机1台,纶经机两台,自动化织布机42台,织阔幅被单机24台。设计能力年产棉布150万米。1985年,绵纱供应不足,只生产棉布83.69万米,其中一等品占90%左右。产值109.4万元,年人均劳动生产率6174元,上缴税金5.25万元,年利润1.83万元,自有资金28.3万元。产品有帆布、劳动布、被单布、平格布、条格布、蚊帐、筛浆布和女格呢等平纹、斜纹、罗纹、提花布。能染出各种锦灿多彩的色纱,织出各种大小、宽窄隐显的纵横条纹、格纹色布。并经常翻新,适应了时新和季节的需要。被单布参加1977年地区质量评比获单项奖。劳动布参加1982年全省质量评比,评为第2名,定为“省优产品”,销县内、淮南、淮北和桂林、武汉和大庆油田。
诸佛庵镇丝棉组1957年有职工4人。1958年同别的组并成大厂,1962年复为丝棉组,1965年停产。1969年,诸佛庵公社综合厂的丝棉、弹花组并进诸佛庵成衣社,并添置织手套机29部。1978年初,转为“诸佛庵针织服装厂”,职工增加到78人,年产手套由19万双增加到40万双,棉线34.55件,年产值65.87万元,利盈1.24万元,有资金1.05万元。1985年有职工75人,产值59.3万元,利盈1800元。
洗染民国19年(1930年),城关有胡玉义父子洗染店。诸佛庵、下符桥、与儿街、漫水河等集镇都有私营染坊,染各色丝线用外进颜料,染棉线、棉布等则用靛粉、橡栗碗、五倍子、子,加上青矾、石灰或土碱制成的土染子,能染毛蓝、深灰、二蓝和灰、黑、黄、皂红等颜色,替群众来料加工。合作化后,私营洗染店加入县纺织厂,建成漂染车间。并多次派人去外地学习先进技术,能染出各种锦灿多彩的色纱。
(二)服装本县只有成衣、鞋帽两业。
成衣民国前,城乡都是手工缝纫。民国18年(1929年),城关才有全县第1架脚踏缝纫机。为解决抗战军需问题,民国31年,官商合办的“新生”平民工厂在城关投产。分成衣、洗染、纺织3部,有女工130余人,缝纫机40架,每日可成军服80套,纺织部流产,成衣、洗染也只搞了3年。解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衣服逐渐依赖专业缝纫工人制作,成衣业有了较快发展。1957年,城关、诸佛庵、山王河、佛子岭、大化坪、漫水河、上土市等地有8个成衣社组开业,有职工153人,年产服装11.2万件。年产值60.9万元,年人均劳动生产率4188元,比1954年的878元增长4.77倍。1958—1978年的21年中,几经下放和拆、并、调整,每年只有4—5个社组生产,职工百余人。脚踏缝纫机、锁边机、上鞋机、片帮机等主要机械设备由70台增加到97台。年产服装由6万件增加到20万件,年产值由18万元增加到64万元。主要经营个人和商业部门的来料加工,收加工费,年盈利三五千元,仅有3年超过万元。1985年,全县有服装厂两个,其中城关服装厂是集体性质,职工62人,主要经营来料加工,兼营自产自销。并由单引裁剪发展为子板电裁、切割一次能切割百多层布料,并能生产40多种服装。产量4万余件增至10万余件。产值60万元,利税5000元。
鞋帽解放前,城关有1—2家私营鞋店,因技术条件限制,产量不高,生意清淡。1957年,制鞋生产组在城关成立,年产布鞋1800双,皮底布鞋近千双,半截皮靴及长筒皮鞋百余双,还生产布底、橡胶底、塑料底布鞋;款式有小圆口男鞋、方口解放鞋、大方口青年鞋、松紧口鞋,都是手工操作,产量不高。1956年底,“城关制鞋社”成立,有职工14人,产值2.97万元,盈利100元。1978年,有职工16人,有上鞋机、补鞋机、片帮机等20余台机械设备,半机械化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新增加皮鞋生产,款式从圆头到尖头,半高跟到中高跟。布鞋年产近两万双,牛、猪皮鞋近5000双,年产值4.13万元,盈利2300元。固定资产0.73万元(1981年产布鞋9400双,皮鞋9000双。其中牛、猪皮鞋4900双)。1985年,有职工30人,年产值5.80万元,利润0.5万元。年产布鞋0.45万双,皮鞋0.27双,其中牛、猪皮鞋1500双。
八其它工业
(一)木竹加工
木材加工1985年,林业部门有9个木材加工厂。乡(镇)有60个木材加工厂,有职工1284人,年产值545万元。
木材加工厂佛子岭木材加工厂建于1958年2月,职工17人,有圆盘锯、42英寸带锯各1台,年加工各类木材千余立方米。到1962年,生意萧条、停业。1966年恢复生产,并添置36寸带锯和其它一些设备。1971年“佛子岭栲胶厂”投产后,木材加工厂并入,成为栲胶厂锯橡车间。1981年,拆迁佛子岭木材加工厂全部设备到迎驾厂,办迎驾厂木材综合加工厂。1985年6月,改建为“霍山县罐头食品厂”。辉阳河木材加工厂1983年在辉阳河建厂房101间,1984年从芜湖购进36英寸、42英寸带锯各1台。1985年投产,总投资6万元。投产后由于竹本市场开放,多家经营木材,原材料缺乏,生产不正常。后同马家河林场联合经营。马家河木材加工厂为节约木材,充分利用伐区木材的稍头枝丫作小材小料,1964年,在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南坡的马家河筹建木材加工厂。当时有土墙瓦房10间,木工4人,用手锯加工。1971年,安装1盘圆盘锯,用木质水轮带动。1976年,成立马家河采育林场,并建成有两台80千瓦发电机的小型水电站1座。木材加工厂附属林场,职工29人,新建厂房,并购置36英寸、42英寸带锯机各1台和开榫机、打眼机、刨床、钻床等机械设备。分锯木、成品、包装、发电车间,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出勤、工效等考核制度,并按出勤工效核定工资。1980年,锯材122立米,半产品9276件。建厂5年共锯木材5345立米,半成品71718件。年产值15—20万元,利润4—6万元。因海拔高、空气湿度大,生产的家具出山后,有裂缝、脱榫缺陷,销路不畅,产量逐年下降,后改为主要生产锯材和半成品。1982年后,随着伐区的转移,原料缺乏,1985年处于停产状态。
木器生产解放前,本县有众多木匠分散在四乡,城关有数家木匠铺,替群众加工家具、建造房屋。1952年,木匠汪朝文邀集12个木匠,每人出一斗米,办全县第一个手工业社,称“一斗米工场”。有社员41人,以方木、圆木、锯木匠为主,还有旋木、雕木和油漆匠。到1957年,有4个合作社、组,社、组员244人,年产值39.04万元。此后,经过升级、下放,“同业合并”和大办“五小工业”等阶段,企业损失较大。60年代初,手工业归队,木器厂一度恢复到6个,经过调整、整顿,全城木器厂合并成1个厂。1977年,诸佛庵木器社并进诸佛庵农具厂,1984年底分出。1985年,全县有两个木器厂。为发展生产,1965年起,陆续自制和购置带锯、圆盘锯、平面刨、断料机、梳桦机、打眼机、对缝机、旋木车床等专用设备。到1985年,这些设备由15台增加到28台,电力设备由85千瓦增加到265千瓦。为增加塑料贴面家具、胶合板及其制品的生产,又添置了热压机、压板机、制胶机。传统的锯、砍、刨、凿等手工操作,由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代替。1985年底,县木器厂和县农具厂共有职工123人。主要产品,方木有板方桌、镶堂带衬八仙桌、课桌、办公桌、条几、方凳、靠椅、大衣橱、写字台,折叠椅、高低床、衣架、躺椅等,样式新,油漆精,用料经过干燥处理,产品不翘不裂。圆木有水桶、盆、锅盖、粪桶、粪舀等,供应本县和外县。近年大部分圆木制品被白铁和塑料制品取代,圆木业日渐衰落,工人转向制作方木和生产铁木结构家具或塑料贴面家具,用纤维板做橱、柜、桌等的内板、底板、背面板,用胶合板做面板、扬谷掀等,销往合肥、蚌埠和淮河南北。每年节约木材约1.19万平米。年产值60.8万元,盈利0.26万元。有固定资产16.96万元。
竹器生产本县盛产毛竹,有许多蔑匠或开店铺,或走乡串户替农民加工竹器用具。解放前,县城和诸佛庵镇有本县和湖北蕲春、浠水两县来本县落户的蔑匠80多户140多人。生产的产品有城乡人民需要的竹制农具和竹制日用品;有茶行、茶商需要的烘、装茶叶作的大花篓、花香篓、烘斗、茶篮等;有船、排需要的盖席、篾缆。诸佛庵镇有生产销往外省的竹筷、竹碗的短蔑业。1949年春天,诸佛庵镇的篾匠一度办起雨具厂,加工雨帽(小斗笠)、竹碗等,供南下的人民解放军的需要。1952年,城关和诸佛庵各办了两个蔑业供销生产合作小组,1957年转为生产合作社,社员136人,年产值16.6万元。1958年,城关社转为地方国营厂,诸佛庵社下放给公社。1963年,城关恢复蔑器社,诸佛庵改为长、短蔑器合作社各1个,1965年两社又合并,并先后由粗蔑生产转向生产细竹器、细竹编。经过技术革新,部分工序实现了半机械化,短篾的竹筷生产,从切料、包头、到印花等工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诸佛庵社1965年生产天竺筷,1977年转产纤维板。城关蔑器社,1973年生产出口工艺竹编。1982年分为竹编、竹藤两个厂。1985年,竹编厂没有接受到出口订货任务,加之新工人技术单一,不会生产其它产品,生产停顿。年底转产。竹编厂仍生产竹器和藤椅,职工91人,产值7.6万元。
纤维板生产本县山区盛产制造纤维板原料,1972年,诸佛庵竹器社经过大量调查,并派人到外地考察、参观,决定生产纤维板。建年产600立方米的纤维板车间,需要投资60万元。由于社小资薄,便利用部分贷款因陋就简上马,增盖70平方米锅炉房1间,添置了180开位变压器和15卧式快装锅炉各1台,切料机、打浆机、预压机、热压机等是县内有关工厂支持,自己绘图、制造、安装的,节省3万元资金,连基建费只用23万元。当年冬天试车投产。1975年,由试产后第一年67立方米增加到312立方米,产值由11.9万元增加到21.2万元。由于设备不够精密,工人技术不熟练,产品质量差,企业连续出现亏损。1977年,在轻工部在武汉召开的“发展原料基地”会议上引起轻工部领导的重视,准予使用无息贷款10万元,改进热磨、精磨等设备。1978年,产量增加到432立米,由三等品上升到二等品,由亏蚀变为年盈利1.24万元。正式定名“霍山县纤维板厂”。1982年6月,用银行短期专项贷款和企业自有资金120万元,扩建厂房1150平方米,购置1套新设备,一条新的硬质纤维板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于1983年10月一次性试车成功,并投入生产。产品符合国家二等平硬质纤维板标准。到1985年,全厂职工102人,占地面积6681平方米,建筑面积3025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1700平方米,主要机械设备38台(套),年产量2606立方米。产值131万元,归还银行贷款20.7万元,上缴税金5.18万元,上缴二轻局6800元,利税13.5万元。年底被地区评为“质量优秀”产品,产品打进巴基斯坦和美国市场。1958年,筹建佛子岭纤维板厂,有职工52人,设计年产纤维板600吨,1960年4月建成投产。由于设备简陋,产量低、原料贵、成本高,年产纤维板6吨,亏蚀两万元。1962年关闭。
(二)陶瓷本县烧制土陶的历史悠久,西周以后各朝的陶制品在境内多次出土。下符桥镇沈家院村大垄台发现的商周村落遗址,出土的有周代炊具和中空三足的陶鬲。该镇瓦屋院发现的宋代窑址出土的黑釉陶器制品有壶、罐、瓶、盏等用具和狮首、蝉、蛙、背上骑人的马等玩具,造型和上釉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9年),与儿街区的大龙岗建窑烧制陶器用具起,到解放前,全县有多处烧制陶器的窑棚。1954年,黄家垄32个制陶工人组成合作小组。1957年石河、上土市两乡组织两个陶器社,社员63人,年产日用陶器5800余件,年产值4.37万元。1958年下放给公社,1963年复归手管部门领导。由于隶属关系的变动,到1964年,全县只有黄家垄、黄栗秒、大龙岗3个陶器社,职工60—80人。年产日用陶器13—22万件,其中大小缸约1万口,年产值4.5——10万元,年利润2——4000元。土陶生产全是手工操作,工艺流程主要是,选泥——制原泥——制坯——晒坯——焙烧。土陶业设备简陋,天气冷暖好坏直接影响产量。产品分大中小型号,主要是缸、瓮、坛、罐、盆、壶、碗、管、瓦等。70年代后期,由于玻璃、细瓷、搪瓷、塑料和铝制品增多,陶制用具渐被淘汰、仅陶制大小花盆的销量逐年增加。1985年,全县有陶器厂8家,职工175人。部分产品改为机械生产,使用化装土泥浆绘画、雕填、堆花、打印、色釉等装饰法,产品美观别致。
1961年,地方国营霍山电瓷厂投产,有职工20多人,到1963年,共生产白碗约7万只,瓷板约60万付,产值4.8万元。因县内没有瓷土,从淮南运来的瓷土成本太高,1963年停办。1970年,黑石渡竹器社和雨伞社合资在黑石渡办玻璃厂,土建、起窑已基本完工,通厂区公路也修好,因无力购置设备而下马。
(三)制药本县盛产药材,霍山石斛最为著名,饮誉海内外。山区多药农,采上千种药材。清咸丰年代,潜山县就有人到本县兴种中药材谋生。解放后调查,本县药用植物1464种,收购160余种,其中石斛、天麻、秸梗、茯苓、金银花、玄参、野菊花、丹皮、萸肉等品种优良,远近闻名。民国33年(1944年)收购茯苓2500担。泡制中药的店铺历史悠久,遍布城乡。解放前,全县有中药店铺30余家,城内著名的有“同庆昌”、“德庆昌”、“同寿昌”等4家,都是后面泡制,前面销售。1956年,漫水河区办地方国营茯苓加工厂,隶属县药材公司,有职工10人。年产茯苓2000担,外销1500担,产值3.69万元。1959年,城关办药厂,隶属农水局,年产值0.25万元。
霍山制药厂1969年10月2日,中共霍山县委机关家属“五七制药厂”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职工只有8个妇女,生产工具只有两口铁锅,1个碾槽,1台钢磨,资金两千元,生产丸剂、膏剂,有二至丸、开胸顺气丸、百珍兰母丸、复盆地黄丸、二冬膏等。当年盈余1000元。从业人员人均每月20元工资。1970年,佛子岭公社大林大队老药农刘西堂献出祖传4代的秘方——止血药草“断血流”。药厂边生产其它药品,边研究断血流。经过多次试验,制成粉剂,用于临床止血,效果良好,受到医药卫生部门的重视。1971年7月,成立了由省药科所等14个单位参加的“断血流”研究协作组。1972年2月,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126医院、97医院、上海中药二厂、省江北机械厂卫生所等7个单位参加“断血流”的研制工作。同年秋,县卫生局拨试验经费4000元,试制成功豹骨木瓜酒、丹参膏、“断血流”半浸膏片等几个新品种。年产值12.1万元,利润2.13万元,从业人员增加到30人。1972年下半年,省药检所下放干部张素来厂任书记兼厂长,同时分配来两名大学生。1973年,县拨款扩建厂房,添置设备,并批准药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由工业局代管。1974年7月,省科技局和省卫生局主持,在金寨县梅山镇召开省、地、县和上海有关临床、科研、生产等57个单位,85位代表参加的止血药“断血流”监定会,监定断血流疗效确实,基本无副作用,药源广,成本低,服用简便,生产条件成熟,建议尽快投入批量生产,推广应用。同年8月,经县政府批准,转为地方国营“霍山县断血流制药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断血流”片列入省药品标准,生产销售列入省内计划。1977年列入国家药典,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和省科技成果奖。职工增加到63人,生产实现机械化,产量由11万瓶增加到37万瓶。1981年春,迎驾厂新厂设备安装调试完毕,7月1日正式投产。六安朝阳药厂工程师杨秉政来厂任厂长,改行政手段为经济手段管理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把生产同职工的切身经济利益挂钩,改革了断血流草提取、纯净工艺,产量不断提高,消耗下降,利润增加。1982年,“断血流”一次合格率达98%,万瓶耗主要原料下降0.91吨。年产值48万元,利润3.81万元。同时调整产品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当年获省“多种经营先进单位”奖。1983年,为新技改项目投资21万元,建厂房500平方米,新建冲剂、糖浆膏剂两条生产线,增加8—10个品种,年产值60.33万元,利润6万元。被评为县“五讲四美三热爱”先进单位。1984年,对提取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并新建配套前处理车间,建筑面积808.5平方米,总投资70万元,新增设备12台(套),主产中成药,兼产西药。同年更名“霍山制药厂”。1985年,实行厂长负责制,推行“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品种求发展”的办厂方针。生产片剂、膏剂、酒剂、糖浆剂等各种剂型20多个品种成药。
主要品种和产量,断血流片40.61万瓶,豹骨木瓜酒1.23万瓶,银翘解毒片200万瓶,天麻片11.29万瓶,益母草膏4.06万瓶,养血安神糖浆1.66万瓶,五味子糖浆4.6万瓶,川贝枇杷露6.49万瓶,复方川贝片、鼻炎片、补肾强身片、复方桔梗片4.86万瓶。断血流片的一次合格率100%。元胡止痛片、复方丹参片、杜仲降压片、六味地黄丸、健脾丸、金银花露、当归养血膏、十全大补膏等中成药,年产值80万元,利润12万元。产品销往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断血流片、天麻片被省列为出口药品,远销香港和东南亚。有职工84人,各种主要设备100多台(套),固定资产140万元,流动资金44.32万元,厂区占地2.1万平米,建筑面积6148平方米。省卫生厅批准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省医药局发给《商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四)制茶本县制茶历史悠久。《史记》已有记载。清《霍山县志》记,“明初,六安岁贡芽茶二百袋。弘治后,州办二十五袋,县办一百七十五袋。国初,康熙十七年,州增办十二袋,县增办八十八袋,共二百袋。乾隆元年,芽茶四百袋,增办七百二十袋。今、天下产茶不下百数,敬贡者千余处,而明朝上贡专用六茶。”当时霍山未建县,已有贡茶。民国38年(1949年),全县有茶园27953亩,年产干茶91万公斤。以黄大茶为主,有少量小茶和片茶。解放前,都是茶农手工制成干茶卖给茶行,茶行撞火(用竹编的烘笼把茶烘干)后,踩篓销往外地(解放后制黄大茶仍用这个办法)。黄大茶主要销往山东、山西等省。解放后,茶叶生产发展很快,到1985年,茶园达6.6万亩,年产量突破200万公斤。在保持传统黄大茶生产的同时,1951年山外地区改制红茶,茶农采摘的鲜叶分级卖给初制厂,通过凋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四道工序制成红茶名“霍红”,经过精制加工销往苏联和东欧。1971年改制绿茶。1980年后,“黄芽”、“兰花”等名茶的产量逐年提高。1985年,全县各类茶叶产量达207万公斤,其中黄大茶110万公斤,炒青绿茶85万公斤,黄芽3800公斤,兰花6.9万公斤,片茶5200公斤,乌龙茶3万公斤。红茶和炒青绿茶是由机械加工,茶农把采摘的生叶售给大队(村)初制厂,初制厂把生叶分级(一般为3等9级),经过杀青、揉捻、毛合、炒干等工序,初制成炒青,再由县茶厂精制,出口外销。其它品种仍是茶农手工制作,由茶叶收购站烘焙包装,销往省内外。
霍山茶厂是专门加工精制炒青的工厂,位于县城西郊。1951年初,建于六安城东,原名“六安中心茶厂”。1955年搬迁来县,名“安徽省霍山茶厂”,隶属县供销社。1970年前,加工工夫红茶,1971年,改加工“舒眉绿茶”至今。常年精制茶800吨上下,主要品种有特珍特级、特珍一级、特珍二级、珍眉1—4级、雨茶、凤眉、秀眉、特针、绿片等。1985年,调进毛茶550吨,精制成品茶491.5吨,外销436.5吨,内销55吨。其中高档茶21.16%,中档茶30.43%,低档茶48.41%。质量,正茶72.3%,副茶18%,脚茶8%,制耗1.7%。珍眉一级和珍眉二级被商业部定为优质产品,产值306万元,创利税16.8万元。厂区占地21.65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区4.83万平方米,生活区7.3万平方米,茶园9.52万平方米。有职工181人(生产旺季雇临时工350人),管理干部23人,技术干部8人。有精制作业机械11个型号120台,汽车5辆,固定资产净值347.3万元。
(五)金属制品金银器民国18—26年,城关有3家银匠店,5名从业人员。以来料加工为主,兼制成品出售,品种有金耳环、戒指、手锡、项圈、百家锁、金银链等装饰品及少量锡制酒具、茶具。解放后,金银匠逐渐减少,“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业。1983年始有人打制银器。铜器解放前,铜匠多挑担串乡,上门加工,少数在集镇开店自产自销。产品有茶盘、脸盆、茶壶、铲、勺、锁、蜡烛台、香炉、尺、筷、笔架、镇纸、耳锅等。民国22年,城关有两家铜匠铺,7名从业人员。38年增到5家,14人。1953年,全县有铜匠26人,部份加入社组,少数散居乡间。60年代起,生活日用器皿逐渐被铝制品取代,铜匠渐少。1980年,县机具厂曾生产刻有字画的“鸳鸯”铜酒壶样品,美观大方,但因造价高,没有投产。白铁器民国13年,第一家白铁铺在城关开业,产品有油壶、吊灯、水壶、桶、蜡烛台、香炉等生活用品。37年,城关有3家白铁匠店,1955年并入五金光明社,1985年生产白铁桶3200个。
(六)雨具纸布伞清末,开始生产油纸雨伞,到解放前夕,年产纸伞2万余把。1952年,在城关和黑石渡各组成1个雨伞生产社,1957年同时转为雨伞生产合作社,共有社员66人。年产油纸伞4.1万把,纸花伞400把,年产值5.97万元。1958年,城关社转成地方国营。黑石渡社并进综合厂(1963年又改为社)。“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关雨伞社一度并进竹器社,1962—1978年,年产4.5——6.4万把雨伞,产值5——16万元,产品是传统的红油纸伞(称大红袍),规格有长1.7市尺、1.8市尺和2市尺3种。每百把用桐油9公斤、梓油4.5公斤、柿漆(用野柿子制成,有粘性)25公斤、皮纸16刀、圆竹50根、尺围毛竹10根。每把伞骨39——40根。骨面涂红1—3道,伞面刷油两次。质量要求不涨腰、不冲槽、油润、红亮。1971年起,增加了竹骨油布伞品种。1981年,自制和购置冲床、压编机和调总机、槽楼机、接骨机等设备,比手工提高工效3—4倍。并改竹骨油布伞为钢骨油布伞,每百把约用桐油10公斤,梓油5公斤,钢丝40公斤,白布115米,元竹50根。1985年,雨伞社有职工33人,年产钢骨油布伞3.21万把,被评为全省第二名。县土产公司订货,销往寿县、霍邱和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年产值14万元。斗笠用竹蔑编成的帽子,规格有大小两种,用料有糊纸上油和内铺箬叶两种,是解放前农民遮雨的雨帽。小的像大帽子,雨天遮雨,晴天遮阳。解放后逐渐被雨伞代替。蓑衣用茅草编成的半截“雨衣”,解放前是农民遮雨用具,解放后淘汰。
(七)毛笔本县制作毛笔已有近百年历史,民国期间有6家毛笔店,7名从业人员。1957年起,毛笔生产由红星供销生产合作社经管。1963年成立新星毛笔组,年产毛笔5万支。1965年改为城关毛笔社,职工20人,年产值1.43万元,盈利0.11万元,企业资金0.53万元。产品规格有大、中、小软毫、硬毫两种,大笔有书写招牌、楹联的3寸腕笔、1寸腕笔;软毫有羊毫、毛锥;硬毫有小楷、鸡狼毫、半楷狼毫和条笔。大小排笔、毛刷等20余种,大部分本县自销,小部分销往邻县。1969年1月并入城关印刷工艺社。由于质量不高,滞销停业。
附:国防工业
1964年9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1965—1967年在安徽省大别山区建成一批生产步兵轻武器的工厂(小三线厂)。由南京军区和中共安徽省委后方建设指挥部负责选点,由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国防工办)和中共霍山县委联合组成小三线建设指挥部负责规划、设计、土建施工、架桥、筑路、架线送电、征用土地和动员部分居民搬迁等具体事务。1965—1967年,先后在诸佛庵、与儿街、磨子潭3区远离集镇的深山峡谷中建成9个小三线厂(其中红旗木材厂1984年前迁出。1985年有8个三线厂)。总共占地163.85万平方米,到1985年底,实际建筑面积44.85万平方米。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李德生曾先后来部分工厂视察。建厂初期的行管、技术干部和关键工种技术工人是从南京、合肥、徐州、上海、重庆、昆明等城市的有关工厂调配的,一般工种的工人从本县退伍军人和知识青年中招收。到1985年底,共有职工9861人。小三线厂是县团级建制,下设若干科、室和生产车间。1980年前,兵工生产是唯一任务。1980年起,随着改革开放,军品生产任务减少,各厂相继开发多种民用产品投产,由军工企业向经营型企业过渡。淮海厂在1979年8月研制成功飞虎牌微型汽车,到1985年底共生产3个型号的飞虎牌汽车6046辆。小三线厂建厂以来,生产了大量军品、民品,创利近10亿元,上交税利1.1亿余元,对振兴山区经济起了促进作用。修通公路约40公里,架设输电线路近100公里,为偏辟的山区人民群众解决了交通和用电的困难;常年使用近千名农民临时工,解决了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为生产、生活需要,购买当地农、林、牧、渔业和蔬菜产品,活跃了农村经济。每遇自然灾害,工厂对周围社、队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并在各方面援助县、区、乡、村的基本建设。1985年后,小三线厂开始外迁合肥、蚌埠等地,厂房和部分设备移交给本县。
境内小三线工厂概况表
1985年各三线厂办民品厂简况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