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主要作物
(一)粮食作物:本县多山,可耕田地较少,生产的粮食不能自给。解放后,粮食作物生产发展较快,但有曲折。1949年粮食总产4029万公斤,经过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1952年达5132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27.4%;1957年达6661.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65.3%。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运动,过早过急地调整了生产关系,导致1960年粮食总产下降到4370.5万公斤。经过调整,到1965年才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总产6817万公斤。1966——1976年的粮食生产极不稳定,最高年份总产10945万公斤,最低年份总产只有5135万公斤。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总产,1981年9685.5万公斤,1982年8487.5万公斤,1983年8945万公斤,1984年7924.5万公斤,1985年8403万公斤。1985年比1949年增长1.1倍。在粮食生产中,水稻占85%左右,小麦和玉米占10%左右,其它杂粮占5%左右。
水稻本县水稻生产历史悠久,历来以中籼为主,产量很低,清嘉庆《霍山县志》记,当时亩产仅百斤左右,出米率50——60%。民国35年,全县种植水稻261650亩,总产884115担,单产168.95公斤。1952年,总产815520担,单产157.5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加17.1%和16.7%。1957年,推广合式秧田、湿润育秧、小株密植等栽培技术和陆才号、莲塘早等良种,同时改善了水利条件,提高了施肥水平,当年总产974184担,平均单产200公斤,分别比1952年提高19.5%和26.9%。1958——1960年,瞎指挥和“共产风”盛行,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产量下降,1960年,水稻面积22.9万亩,单产146公斤,总产668496担,比1957年面积减少6.1%,单产下降27%,总产下降31.4%。从1961年开始,国民经济进行为期三年的调整,水稻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总产达982239担,单产提高到213.5%公斤。其间,1956年在丘陵区种双季稻,当年种双早8300亩,双晚6300亩。由于早、晚稻亩产不高,双季稻面积逐年减少。1959——1961年为接口粮,早稻面积扩大到1——2万亩,但多未复种晚稻。1965年仅栽早稻1032亩,复种双晚仅62亩。70年代又扩种双季稻,1970年种双早7100亩,双晚2900亩,1972年双早猛增到11.41万亩,复种双晚11.29万亩,双晚单产仅86公斤。连续6年(到1978年)双季稻平均每年都保持在10万多亩。1977年早稻多达116808亩,双晚(包括秧塘)126128亩,占水稻面积的78.67%,总产4500.9万公斤,占当年粮食总产49.3%,水稻总产60.8%;由于双季稻大面积的推广,种水稻337946亩,单产219公斤,总产1479675担,比1971年,面积增加21.5%,总产提高了15.4%,单产下降5%。单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盲目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在丘陵区普及的同时,在光温条件差的山区也大力推广,山区双晚歉收,加之发展速度过快,双晚单产一直低而不稳,只有3年单产超过150公斤,其余年份都在100公斤左右徘徊。
新技术推广,主要抓,良种推广早稻矮杆二九青、广陆矮4号等,中稻南京11号、691,双晚早熟农垦、武农早和沪选19等。育秧重点推广合式秧田,湿润育苗、中苗带土移栽,塑料薄膜复盖,温室育秧,双晚硬板上浆、夹层秧田。对秧苗素质强调“一足二壮”(即根据计划面积育好足够数量的壮秧),早稻育嫩壮秧、中稻育健壮秧,双晚育长秧龄老壮秧。密植早稻和中稻推广小株密植,亩栽早稻2.5——3万穴,中稻2——2.5万穴;双晚推广大株密植,亩插3万穴,靠插不靠发,插足基本苗。提高施肥水平,促进秧田早生快发。同时加强病虫测报,开展“两查两定”,“及时防治病虫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总结29年的水稻生产经验教训,本着“积极、慎重、因地制宜”原则,合理调整了水稻布局,压缩双季稻,扩大油稻和麦稻面积;缩小常规中稻面积,扩大杂交稻面积;压缩劣质米面积,扩大中、优质米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调出84075亩不宜种稻的田块,发展经济作物。同1978年相比,水稻面积减少27.2%,单产提高28.1%,总产只下降6.9%。优良品种推广主要抓,大力推广杂交水稻,1976年在县农科所试种4亩,总产36担,平均单产450公斤。1977年,全县多点试种247亩,亩产425公斤,总产2099.5担。1978年,全县示范田7000亩,平均单产450公斤,总产6.3万担。1979年开始推广,到1985年,全县种植49399亩,单产369公斤,总产39.41万担。面积占该年中稻面积的24.78%,总产为该年中稻总产的29.1%,单产比该年中稻单产提高17.3%。常规中稻引进了桂朝2号、双桂1号等高产良种,提高了常规中稻的生产水平。1980年,引进桂朝2号稻种25公斤,试种12亩,平均单产425公斤,最高亩产近500公斤。经1981、1982两年示范推广,现已成为本县常规中稻的当家品种,常年种植面积约10万亩左右,其姐妹系桂朝13号、双桂1号也普遍种植。1983年,引进中质抗白叶枯病能力强的B5910,在丘陵区和低山区种植,单产450——500公斤,并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多亩。1985年,开始扩大中优质米,压缩劣质米生产,全县引进13个名、特、优稻米品种,试种面积17.4亩,单产在300——350公斤。糯稻生产,常年在万亩左右,解放前以乌节糯、江西糯为主,山区有本子白、拖过山等农家品种。60年代推广文胜1号,70年代中后期应用粳糯77——1和籼糯29选。新技术推广主要抓,大力推广稀播壮秧,常规稻秧田插种量由100——150公斤减少到25——50公斤。杂交水稻田播种量15公斤左右。秧苗由过去的蘖弱苗变为带蘖、扁蒲壮秧,大力推广优化模式栽培。推广因土施肥和增施磷钾肥的综合性施肥技术,氮肥施用量,由70年代亩施5公斤提高到80年代亩施10公斤,并相应增加磷钾15公斤左右。大力推广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1982年,县植保站在下符桥区搞水稻综防试点,1985年全县普遍开展,确保水稻丰收。
小麦民国35年,全县种小麦3.5万亩,单产50公斤,总产1.5万担。1949——1952年,种3——4万亩,单产50——55公斤,总产34552担——53660担。农业合作化后,推广深沟高畦、清沟排水,增施基肥,匀播密植和使用良种,小麦生产发展很快。1955年,小麦播种面积突破15万亩,但单产仅33.5公斤。1961——1969年,平均每年种9万亩,最高年份10万多亩,最低年份7万多亩,平均单产59公斤。1970年种12万多亩。平均单产59公斤。1971——1979年,平均每年种8.5万亩,单产85公斤。1980——1985年,平均每年种7.5万亩,单产提高到105公斤。其间,1979年单产147公斤,创最高纪录。1985年种66698亩,单产100公斤,总产667.3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的7.94%。
玉米据清嘉庆《霍山县志》记,本县约在公元1776年前后引进玉米。到1816年已遍及全县,成为山区人民的主粮。民国35年种12267亩,总产17170担,单产70公斤。1952年发展到53193亩,总产106216担,单产100公斤,比1949年,面积扩大89.98%,单产提高53.8%,总产增长191.8%。1953——1957年,面积和总产大幅度增长,1957年种77241亩,总产159619担,单产103.5公斤,比1952年,面积增加45.4%,总产增长50.3%,单产提高3.5%。1958——1960年,受政治运动和自然灾害影响,生产有所下降,面积在5——6万亩,单产在53——79公斤之间徘徊,总产逐年下降。1960年比1957年,面积减少35%,总产下降66.8%,单产下降48.8%。1961——1965年,平均每年种8.7万亩,1962年最多,达124806亩,单产70公斤;1965年种80985亩,总产214325担,单产提高到132.5公斤,创最高记录。1966年开始,旱改水面积扩大,1969年只种48488亩,总产97102担,单产100公斤,比1965年,面积下降40.1%,总产减少54.7%,单产降低24.5%。1970——1977年,以提高单产为中心,1977年减少到29250亩,总产123334担,平均单产达211公斤,比1969年,面积减少39.7%,总产增长27%,单产提高111%。1978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多种经济生产和林业生产发展很快,放松了粮食生产,玉米生产水平下降,种30890亩,总产10359担,单产167.5公斤。1985年种23715亩,总产59780担,单产126公斤,比1978年,面积减少23.3%,总产降低42.3%,单产下降24.8%。
其他粮食作物夏季有大麦、豌豆、蚕豆,秋季有山芋、黄豆、高粱、荞麦、绿豆、赤豆、豇豆等,都是零星种植,多的一二万亩,少的百余亩。这些小宗粮食作物是自发种植,面积时增时减,生产水平提高不快。
部分年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统计表

(二)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和芝麻,以油菜为大宗,花生和芝麻面积小而分散,多零星种植。油菜籽所占比重由解放初期60%,提高到1985年的90%。
油菜栽培历史较早,清朝几部《霍山县志》都有种油菜的记载。民国36年种24690亩,总产15310担,单产31公斤,全是白菜型油菜,以“小黄籽”、“大黄籽”等农家品种为主。1949年种5545亩,总产3327担,单产30公斤。1952年种6587亩,总产4018担,单产30.5公斤,比1949年,面积扩大18.7%,总产增加18.8%,单产提高1.7%。1957年种17201亩,总产7533担,单产22公斤。1963年减少到3900亩,总产1131担,单产只有14.5公斤。1964——1971年,种植面积保持在六七千亩,单产25——30公斤。1972年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保持在1万亩以上,1981年达4.1万亩。1982年最高,总产225万公斤。1985年种27094亩,总产15663公斤,单产58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加389%、93%和841%。
花生和芝麻花生常年种1000——2000亩,单产50——100公斤,以50年代中后期面积最大,达5000——6000亩,总产最多6000——7000担(1955年、1956年);单产以70年代为最高,达60——123.5公斤/亩。芝麻常年种2000——3000亩,总产1000——2000担,单产25——30公斤。4000亩以上有10年(1953、1955、1962、1963、1965、1978、1979、1980、1981和1982年),总产5000担以上有3年(1978、1979和1981年),单产50公斤以上有两年(1970、1976年)。
(三)纤维作物:有棉花、大麻、红麻、麻等。种植面积少而分散。
棉花50年代平均每年种4470亩,亩产7.7公斤,其中1956年6500亩,1959年1500亩。60年代平均每年种3570亩,亩产16.95公斤,其中1960年800亩,1966年5400亩。70年代强调种棉,平均每年种5440亩,亩产20.25公斤,其中1974年5600亩,单产26公斤,创最高记录。1980年4871亩,平均亩产12.5公斤。以后种植面积逐年骤减,1983年种1700亩,1984年1900亩,1985年只种629亩,平均亩产24公斤。
麻类1949年种961亩,50——70年代,平均每年种580亩,最多年份种1300亩,最少年份只种200亩。1985年种12554亩,总产197.68万公斤,单产118公斤,创最高记录。种植历史较久的大麻,1985年被红麻代替。麻,50年代平均每年种500亩,60年代起逐渐减少,1985年只种86亩。
部分年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统计表

(四)栽桑:清嘉庆《霍山县志》记,本县有黄桑、乌桑,故“山中饲蚕者少,故叶不甚贵。”抗日战争初期,本县桑蚕生产发展较快,漫水河、诸佛庵、城关等地有缫丝作坊10多个,年产茧200余担,生丝850公斤。解放后,桑蚕生产几起几落,80年代才有较大的发展。本县长期栽植瓦桑和石板桑。瓦桑是中生桑(开叶、花叶不早不迟),枝条粗壮较直,皮目圆或长圆,灰黄色、大而突出,冬芽三角形、黄褐色,芽尖稍离校条、副芽时显、节间3.3厘米,叶片大,成叶长心脏形,上卷为瓦状,叶肉厚、色浓绿、光滑、光泽强,叶面无缩皱、全绿、细锯齿,叶尖锐头、叶底凹入深、叶柄粗长。
石板桑树冠开展,枝条细长、侧枝发生多,皮色青灰,叶心脏形、大小中等,叶肉厚,叶色深。至今漫水河区太阳乡全乡仍栽石板桑养蚕。佛子岭区迎驾厂镇叶氏祠村仍保留互助组时栽的4株石板桑。为发展桑蚕生产,1956年开始育湖桑苗,1957年嫁接。育苗面积最多的年份是,1965年800亩,1977年1000亩,1981年3285亩。1982年嫁接34万株,实际出圃每亩不到1000株。1985年前,每育1亩桑苗,国家补贴10元,供应统购价原粮计划400公斤(田育苗)、300公斤(地育苗)。农业部门提供接穗、桑刀、桑剪,折合现金15元。1983年,县供销社每亩补贴20元。每出圃1株桑苗,国家补贴现金0.045元,原粮0.35公斤,当时市场桑苗仅0.04——0.08元/株。因而育苗不如买苗,全县遂停止育苗。1975年,佛子岭区试验茶梯地里茶、外桑,当年改梯地2800亩,栽桑32万株。由于桑树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4年后,土地承包到户,每户分得桑树很少,只能养少量蚕,经济效益低,桑树逐渐减少。1979年,允许农民栽桑,集体桑园日益减少,1986年冬——1987年春,栽桑578.84万株,戴家河乡农场栽482亩,49.2万株,下符桥镇圣人山蚕场栽40亩,2000株(1974年栽),是集体所有。全县最大承包户,新店河乡新店河村农民鲍传根,1985年承包改造的100亩沙滩地,栽桑6万株,1986年产茧1597.75斤,产值4654.04元。1982年,戴家河乡农场在改造的沙滩上试验密植桑园6.4亩,栽桑6000株,当年养蚕收入443.63元,经济效益比种粮高。故密植桑园推广很快,全县密植桑园占90%。由于湖桑大多栽在荒山、荒坡、沙滩、黄泥岗上,立地条件差,加之管理粗放,又不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因而,全县平均亩产茧仅20多公斤,最高也只有80多公斤。
附:养蚕、缫丝
养蚕1956年前,饲养的是土种,1957年春,首次在诸佛庵、城关一带推广使用瀛文、瀛翰和华8、华9、华10的二元杂交蚕种100张,当年收杂交种茧量占全部收茧量90%左右。60年代强行推广杂交蚕种,淘汰自留种(土种)。使用苏16×苏17及其反交,70年代使用华合×东肥(春用种)、东34×603(夏秋用种)。1980年后,春用种有,华合×东肥、苏5×苏6,夏秋用种有新93×7412(1984年后停用),春秋兼用种华苏×肥苏、802×781。催青1957年前,在桑树开始发芽时,农民把蚕种放在内衣袋里,用体温孵化。1957年春,推广使用杂交种,农业局统一催青,选保温、通风的房子作催青室,在室内用竹木搭架子,蚕匾放在架子上,蚕种平摊在蚕匾内,用炭火升温,洒水补温,按目的温度催青。1985年,改用空调器升降温度,用电冰箱调节不同区所需的批次,用生物镜解剖胚子,在全省是设备最先进的县级催青室。饲育1957年春推广高温、感光、薄饲、多回养蚕方法,提倡用蚕网除沙(当时用手除沙),用草龙作簇具(过去用松树头及树枝作簇具),养蚕前后,蚕室蚕具必消毒。1974年,推广省工省力的四回育,提倡使用方格簇。1983年,在蚕茧生产区诸佛庵、佛子岭两区推广塑料蚕网、塑料拆簇及塑料薄膜覆盖,每张种节省劳动日7个左右,龄期缩短半天。小蚕共育1975年在石家河公社沿河大队试行小蚕共育,1983年开始推广。县政府用支农周转金和农民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支持农民盖小蚕共育室。布局1956年前,本县只养一季春蚕,1957年开始养春、秋二季蚕,1960年“三八蚕场”率先养夏蚕,1971年开始养早秋蚕,1974年在石家河试养晚秋蚕(没有成功),1976年首次全年养5季蚕成功(春蚕544张,夏蚕150张,早秋蚕240张,中秋蚕20张,晚秋蚕50张)。1985年调整养蚕布局,漫水河、大化坪、磨子潭区养春、夏、早秋三季蚕(春蚕为100,则夏蚕为40,早秋蚕为40—50),下符桥、与儿街、佛子岭、诸佛庵区养春、夏、中秋、晚秋蚕(春蚕为100,则夏蚕为20,中秋为90,晚秋为5—10)。收蚁时间,春蚕,5月2—8日;夏蚕,7月1—3日;早秋蚕,8月10日左右;中秋蚕,8月25日左右;晚秋蚕,9月5——10日。在群众分散养蚕的同时,1957——1960年,城关福利社办全县第一个专业蚕场——“三八蚕场”,有蚕室15间。当时城关镇桃源生产队沿浮河有20多亩桑园(1969年毁于洪水),春蚕产茧1000公斤。1977年,全县办公社蚕场3个,大队蚕场25个,生产队蚕场200多个。1979年,公社、大队两级蚕场49个,生产队蚕场更多。蚕病防治1957年推广杂交种以来,一直推广养蚕前后蚕室蚕具及养蚕期的蚕体、蚕座消毒。家蚕病害(以危害大小为序)有,细菌性及病毒性软化病、血液型脓病、白僵病、中肠型脓病、败血病、曲霉病及农药杀虫双、六六六、蛟香中毒。虫害有蝇蛆、蚂蚁等。本县供应的药品有防病一号、蚕季安、402、灭蚕蝇、氯霉素、蚕乐抗菌素、蜕皮激素、防僵粉、氯醛合剂,可消灭所有危害家蚕的病原体。
缫丝本县历来是土法缫丝,用锅把水烧开,再倒入8斤(16两制)烘干的蚕茧,煮透后,用3根筷子绪丝,丝头绕在一个四棱形或六棱形的框架上,框架中间有一根轴,轴连连杆,用脚踏连杆,框架被连杆带动旋转,丝一圈圈绕在框架上。缫出的丝长短、粗细不一。质量主要由操作人的技术决定。一锅茧取出的丝重约12两(16两制)。主要销往南京。1959年,停止土法缫丝,改用新法缫丝。
桑蚕生产统计表

(五)蔬菜瓜果:
蔬菜蔬菜历来是农民自种自食,少量进城出售。民国初年,几户霍邱叶集农民逃荒来本县,在城北荒滩上兴种狮子头白菜、四季豆、半截青萝卜,以菜带粮,养家活口,有剩余则挑上街出售,是最早的蔬菜生产专业户。1952年,佛子岭水库动工兴建后,蔬菜需要量猛增,城郊农民种蔬菜增加到30多户,比1949年增长5倍多。此后,蔬菜生产时起时伏,1958年“大跃进”时,一切为钢铁让路,蔬菜生产走向低谷。三年困难时期,瓜菜代粮,农民大种蔬菜,补充粮食的严重不足,蔬菜产量猛增。“文化大革命”期间,贯彻“以粮为纲”和“农业学大寨”的方针,把农民的自留地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蔬菜生产再次陷入困境。60年代中期,省属10个小三线工厂先后迁来本县,蔬菜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为保证工人的蔬菜供应,先后在诸佛庵、城关等地建6个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近千亩,年产蔬菜25万公斤左右。蔬菜生产的规模、产量,蔬菜的品种才起了根本变化。生产基地诸佛庵基地建于1966年5月,是本县第一个蔬菜生产基地,由诸佛庵公社深山生产大队的几个生队改建的,用地72亩。1970年后,三线厂蔬菜供应陆续划归城关蔬菜基地。1968年3月,城关镇城郊生产大队的两个生产队改种蔬菜,面积100亩。1976年,蔬菜生产队增加到10个,面积532亩,城郊大队同时改为蔬菜大队,菜农口粮改为商品粮供应。蔬菜生产计划由县蔬菜公司下达,茬口安排和生产管理也由公司指导,实行以销定产,统购包销。当时亩产400公斤以上,年均产量200——225万公斤,年均销售量110——193.5万公斤。为保证三线厂的蔬菜供应,曾在三线厂附近,建成4个小型基地。由于城关基地扩大,产量大增,小型基地自行消失。1980年起,蔬菜生产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生产计划不落实,生产和交售脱节,农贸市场开放后,菜农基本自由销售,把刚上市的时鲜蔬菜挑到农贸市场高价出售,把质量差、品种老、价格低的滞销菜送蔬菜公司抵计划交售任务。1982年4月,以蔬菜大队为主,成立农商蔬菜联营公司,实行产供销一体化,以减少流通环节,1985年1月撤销。同年2月,实行以菜定粮、煤供应,菜农按每亩60公斤完成交售任务,按月复核。品种民国33年(1944年)6月,县政府拟在管驾渡、磨子潭、落阳河、舞旗河、良善铺、筲箕窝、漫水河、上土市、王家店9乡推广种植马铃薯,未成功。解放后,尤其是蔬菜生产专业化后,不仅生产葱、蒜、韭、菜(青菜、黄心菜、白菜、腊菜)、瓜(冬、南、黄瓜)、茄子、大椒、豆(豇豆、扁豆、毛豆)等四时蔬菜,而且地道品种经过不断培植、改造,质量都有较大提高。主要品种有,霍胜一号茄子1973年,胜利生产队蔬菜技术员陶宏星用蚕丝条茄种作母本,用电光茄种作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研制出成熟早(3月份收获),采摘期长(4个月),产量高(亩产3500公斤)的新品种,评价较高,命名“霍胜一号”。福东1号大白菜在本县落户已80多年,比老品种产量高(亩产2000公斤),生长周期长,储存时间长,供应期长(70天),汁水多,味鲜且甜,成为居民不可多得的当家菜。除供应市场外,每年有25——50万公斤商品菜外调。山萝卜原管驾渡(被佛子岭水库淹没)为主产地,土名管驾渡萝卜。白色、圆形、个小、皮薄、汁多、脆嫩可口,无辣味,可同水果媲美,受群众喜爱。宜种于临水背阴的沙土地里。1982年,城郊专业蔬菜队试种成功。园和姜旧《霍山县志》记,“园和姜……秋出,色紫……盐食,香脆有味。”本县农村多种植,山区最多,盐渍后,香脆带酸味,可增进食欲。宝塔莱,又名玉环莱、地蚕旧《霍山县志》记,“玉环菜……生土中如联珠,脆嫩如藕。”产于大山区,秋季收获,盐渍,糖饯,酱腌,既可作菜食用,又能入药,功能益肾润肺,滋阴补血,清热除烦。漫水河辣椒漫水河是主产地,故名。中、晚秋成熟,圆或椭圆,肉厚汁多,筋稀籽少,辣、香、麻、脆、鲜俱备,味极美,营养价值高,熟食、凉拌、盐渍均可。加工成辣椒酱、辣椒粉、辣椒干,可长期保存。年产约30万公斤,远销六安、合肥、湖北省英山、黄冈等地。西溪寒豇豆产于本县山区,以西溪产最著名,多套种在玉米、黄豆地里,既能接受阳光,又可避免暴晒,汁多味美,外形短,长约5——9寸,色绿泛棕红,是盐渍、腌制的佳品。蕨菜又名“吉祥菜”多年生草本,幼茎叶卷曲如拳,初夏时抽苔,取茎,用盐渍,色绿、嫩脆、味鲜。80年代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地,深受欢迎。
瓜果除县园艺场种桃、苹果、梨等销售外,都是农民自种自销。面积小、品种少、产量低。
二耕作制度
解放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耕作制度单一,水田为中稻一熟制,农谚“一年一季稻,割了上水泡”,旱地普遍为小麦——夏玉米或山芋两熟制(中山区则为春玉米或玉米套黄豆间作制)。解放后,耕作制度有较大的演变。水田逐步发展为油稻或肥稻、麦稻两熟制。1956年,油稻发展到2万亩,1964年,肥稻发展到10万多亩,1955年,麦稻发展到15万亩,并多年保持在10万亩左右,从而改变了中稻一熟制的水田耕作制度。丘陵区以肥——稻、油——稻为主,部分是麦稻两熟,低洼地区仍为中稻一熟制。低山区油稻、麦稻两熟制和中稻一熟制交重,中山区仍是中稻一熟制。60年代,主要进行以推广矮杆品种为主的耕制改革。矮杆品种的面积,由1960年不到万亩,发展到1969年的30万亩左右。1970、1971年先后进行间作和双季稻试验,间作稻因增产不显著和田间操作不便,虽试验成功也未推广开。1971年,全县双季稻面积48992亩,比1970年扩大17倍,此后,连续6年双季稻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由于光温条件差,不能满足双季稻的需要,因而双晚产量多在100公斤左右。低山区的双晚经常因低温冷害(亦称“寒露风”)歉收减产。1978年后,双季稻面积大幅度调减。试种推广桂朝二号和杂交稻,耕作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根据本县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水平和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积极慎重地从调整种植业结构入手,扩大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促进了多种经济生产的发展。丘陵区以油、稻两熟为主,搭配部分麦、稻两熟和肥、稻两熟,低山区采取稻、鱼两熟和油、稻两熟,部分光温、水利等条件差的地区及中山区仍是中稻一熟。旱地仍为麦——玉米(套种黄豆)为主,搭配麦——夏山芋两熟制,中山区以玉米间作套种(套种黄豆)为主。
1984年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粮食生产,农民经商的渐多,只想种——季中稻,因而对在水田种麦子、油菜的劲头不大,对“改沤扩午”(在沤水田种午季作物),强调公路沿线切一刀兴趣不大,每年秋冬都要派工作队下乡督促,以保证复种指数不下降。
三土壤改良
解放前,土地为私人占有,生产力又十分落后,很少进行土壤改良。1953年,在增加水田面积和开垦荒地的同时,深翻客土,增施有机肥,以加速人工熟化程度,提高土壤肥沃度。1958——1961年,用客土改良土壤,同时把河流两岸的飞沙土滩地改为水稻田,耕地面积扩大,土壤也得到改良。1962——1965年,抓对土壤的投入,种绿肥,养猪积肥,积制家杂肥等有机肥,增加肥料施用量,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1966——1978年,结合兴修水利,修河同造田配套,全县约有2000亩荒滩地变为水田。1979——1985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土壤普查,县成立土壤普查办公室,从农业、林业部门抽调技干和技工21人,组成土壤普查队承包普查,同时成立7人组成的土壤化验室,完成了全县306.8万亩面积的普查任务。设置剖面3874个,其中主要剖面789个,对照剖面3088个,容重样473个。内业资料完成县级土壤图15份,养分图60份,改良利用分区图15份;区级土壤图35份,养分图140份,改良利用图35份。编写县级土壤志和7区土壤普查说明书各1份,整理各种表格资料218套。分析化验农化样1594袋19610项次;诊断样100个,297袋7750项次,总计27360项次。确定全县土壤分7个土类,11个亚类,46个土属,99个土种,基本摸清了土壤理化性状。查明了影响作物生长的限制因素,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对全县1万多亩冷浸田施锌,并取得明显效果。同时,改冬沤田为冬种,翻耕晒垡,增加土壤透性;开沟排水,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四品种更新
民国时期,小麦品种只有惮树球、和尚头、三月黄。水稻主要是高杆的乌嘴川、天生川、小川、麻壳籼、小红稻、乌节糯、木子白等农家品种。玉米有白眼猴、黄大汉等。油菜多大黄籽、小乌籽等地方品种。1949——1959年,水稻推广胜利籼代替地方品种,产量由200公斤增到250公斤,后又引进推广399(南京1号),一般亩产可达300公斤。早稻先后引进中心白、503、南特1号、莲塘早、陆财号和有芒早粳、青森5号、无芒早粳、原子2号等。县农科所选育出5903和59106早粳。双晚有小红稻、小冬稻。小麦引进玉皮、南大2419和矮粒多等。油菜引进芜湖104。玉米除大部分地区仍用黄大汉等农家品种外,还引进六安黄火燥玉米。1956年曾大面积推广金皇后,由于这个品种适应性差,要求肥水条件高,栽培技术也跟不上,空秆率高达10——30%,造成减产,只种1年便全部淘汰。1956年前,山芋种的都是本地农家品种,1955年冬,由阜南县引进胜利百号山芋5万公斤,在全县推广很快,单产比农家自留的老品种高50——120%,一直沿用至今。1960——1969年,水稻继续推广399,种植8万亩左右。1963年从广东引进三矮良种(矮脚南特、珍珠矮和广场矮),试种成功后,到1969年,常年种植15万亩以上。糯稻有雪花糯、江西糯、乌节糯等。小麦相继引进丰产3号、矮杆早、阿夫、吉利、九兰39等良种。玉米引进4个杂交玉米组合,在黑石渡公社试种,亩产300公斤左右。油菜仍以白菜型芜湖104、大黄籽为主。1970——1977年,大力发展双季稻,常年面积10万亩左右,开始用的早稻品种有莲塘早、矮南早1号、二九南1号,生长期105——115天,产量一般在300公斤左右。双晚品种有桂花黄、农垦57、农垦58。早稻又引进青小金早、二九青、珍圭51、青红1号、广陆矮4号、先锋1号,双晚引进早熟农垦、武农早、沪选19。中稻引进691、南特籼等。糯稻以文胜1号为主,搭配种植日本虹糯、霍山红糯。小麦推广万年2号、万国、郑引1号、7023、扬麦1号、2号等。玉米仍以黄大汉等地方品种为主。县农科所于1970年起,开展玉米自交系选育工作,经几年努力,从地方品种黄大汉、白眼猴、伏脚晚、野鸡红中选育出适应性较强、早中迟不同类型的自交系同外地高产型自交系配制杂交种,在3个不同类型地区试验、示范,亩产都在六七百斤,比常规玉米品种单产提高100——150公斤,增产20—50%。大麦引进六石准。山芋仍以胜利百号为主。油菜,甘兰型引进湖北的浠水白。1978——1985年,水稻进入以推广杂交稻为主的新阶段。杂交水稻在1976、1977年试种成功后,由点到面迅速在全县推广,杂交稻制种工作也开始探索,1979年确定在古佛堂乡为全县杂交稻制种基地,每年制种面积1500——2000亩。开始应用的组合为南优3号、6号,汕优3号、6号,后又引进威优3号、6号。1983——1985年,又引进新组合汕优64、威优64两个早熟组合和汕优桂33、汕优63等高产优质中熟组合。常规中稻主要推广桂朝2号、13号、BG902、BG929和BG910等高产良种。桂朝2号已成为全县常熟中稻的当家品种,每年栽培面积都在10——12万亩。早稻推广浙辐802,以代替二九青,双晚主要是沪选19、武农早、鄂宜105和县农科所选育的早桂11。糯稻以籼糯29选、粳糯77——1为主。小麦,1971年引进宁麦3号,试种10亩,亩产225公斤,高产田块达250公斤,1972年,在诸佛庵乡示范,1973年全县普及,成为当家品种之一。1984年,引进扬麦4号,1985年引进扬麦5号、绵阳11等高产良种,成为本县小麦接班良种。玉米,引进高产的丹玉6号,亩产300公斤左右,比常规老品种增产30——50%。还引进了华玉2号、鲁原单8号,并先后试种成功。县农科所选配的汉15×330等杂交组合,也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大豆引进了跃进5号和早熟的东洁1号。油菜仍以白菜型为主,80年代引进“武油1号”,代替原有的芜湖104、浠水白和小黄籽等老品种。搭配部分甘兰型品种上海23、当油早1号和广德761等。
1978年品种调查,全县农作物品种,水稻161个,为早稻45个,中稻51个,杂交组合5个,双晚21个,糯稻39个。小麦39个,为春性13个,半冬性26个。其它农作物品种,大麦4个,小黑麦1个,玉米18个,油菜6个,山芋4个,高粱3个,米豆4个,黄豆10个,豌豆2个,花生4个,棉花2个,绿肥2个。
五肥料施用
解放前,各种作物都施农家肥,水田以打山青或用饼肥和土杂肥作窖子做基肥,基本不施追肥。秧田以锅台土和烧秧包作基肥。旱地以家杂肥和塘泥作基肥,人粪尿作追肥。饼肥大部用在旱地或茶园。1952年,农资部门调进硫酸铵,经过多次示范,增产效果好,群众誉为“肥田粉”,50年代后期推广应用,但仍以农家肥为主,1957年全县积肥1.2亿担,平均亩施量由1949年的8——10担增加到40多担。1954年试种288亩红花草(紫云英)绿肥,以后逐年扩大,到1957年,发展到526亩。1960——1969年,除推广硫酸铵外,又推广硝酸铵、氯化铵,农家肥亩施量增加到40——50担。1966年,种红花草73744亩。到70年代,随着高产良种的推广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化学肥料的施用,大力推广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70年代后期,在大力推广尿素的同时,大力推广红花草,由1969年的18957亩扩大到1977年的91961亩,解决了40%农田的基肥问题。1978年后,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减少,化肥用量逐年增加,种类逐年增多,施肥水平逐年提高,施肥方法日益科学合理,化肥以碳铵、尿素和过磷酸钙为主,高浓度化肥和优质复合肥极受农民的欢迎。1983年,又推广了三元复合肥、磷酸二铵、三元(多元)混合肥及钾肥和锌肥。1984年,农业局在大沙埂、大河厂等地的450亩水田中,对磷酸二铵进行多点肥效的试验和示范,中稻曾普遍丰收,消除了复合肥不宜在水田施用的顾虑。1982——1985年,全县购进复合肥793.6吨。1984——1985年,县土肥站在各区农技站的配合下,大面积推广冷浸田施锌,有效地解决了山区冷浸田缺锌坐棵问题。两年共推广锌肥16吨,面积2万亩,增产稻谷约70万公斤,扣除成本,增加收入11万元。同时,县土肥站在与儿街区大沙埂乡进行增施钾肥试验示范,小区对比试验用10.5和11的氮钾配比施肥,以不施钾肥的处理为对照,通过试验,施钾的增产10%,示范面积1000亩,平均增产8——10%。同时对全县甘兰型油菜花期喷施硼肥,5年来共喷施5万亩,比不施喷硼的每亩增产15——20%。推广因土施肥,配方施肥和根外追肥。提高了施肥水平,对各种作物的增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到1985年,共推广配方施肥10万亩次,根外追肥7万亩。化肥施用量已由1967年的每亩10公斤(实物量)提高到1978年的29.5公斤,1985年的29公斤。
1970—1985年化肥施用量

六植物保护
(一)主要病虫及防治:
虫害50年代前期,农作物常发生虫害,水稻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负泥虫、稻蓟马、稻螟蛉。小麦主要有麦蚜虫、麦圆蜘蛛、麦叶蜂、麦吸浆虫。玉米有玉米螟、高粱条螟。棉花有红铃虫、棉铃虫、棉红蚜虫、棉蚜、盲椿象、金钢钻。油菜有菜蚜、菜青虫、猿叶虫,黄曲条跳甲。茶树有茶蚕、茶小绿叶蝉、茶叶盲椿象、茶叶堆砂蛀、茶毛虫、刺蛾类及大、小蓑蛾。桑树有桑蟥、桑尺蛾、刺蛾类及桑天牛。地下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蛴螬类、金针虫及蝼蛄。偶发性害虫还有水稻吹泡虫、粘虫及斜纹夜蛾。50年代后期,普遍兴修水利,改造了大面积荒滩,基本消灭了蝗虫繁殖基地。同时,政府组织灭蝗大队,开展大规模灭蝗的群众运动,从而控制了蝗害。1958年后推广双季稻,三化螟虫害随之缓慢上升。60年代后期,稻纵卷叶螟虫害逐渐上升。70年代初,大面积推广双季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三化螟、黑尾叶蝉成主要害虫。70年代后期,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双季稻面积减少,三化螟逐渐为二化螟取代;大螟和稻飞虱(主要是褐飞虱)危害逐渐加重。1975——1977年,连续发生稻苞虫害。80年代,双季晚稻面积逐年减少,到1985年,全县不足5000亩,三化螟锐减,越冬代和一代三化螟的田间取样很难找到,仅第三代集中危害迟熟麦茬稻和双晚,二化螟上升为主要害虫,白背飞虱取代了褐飞虱,山区杂交稻和杂交制种受害严重。稻苞虫几年来只轻微危害个别田块,大螟危害也回复到70年代初期水平。
病害50年代前后,水稻主要有水稻烂秧、稻瘟病、胡麻叶斑病、青枯病、赤枯病、恶苗病、云形病、鞘腐病、纹枯病、稻曲病和干尖线虫病。小麦有赤霉病、锈病和线虫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根腐病、白粉病和颖枯病等。玉米有丝黑穗病、病毒病和大小斑病。红芋有黑疤病、红芋瘟病等。油菜有霜霉病、菌核病、白锈病、病毒病。棉花有炭疽病、立枯病和角斑病。茶叶有白星病、芽枯病、云纹叶枯病、轮斑病、红锈藻病、茶饼病。1957年,从福建引进的鼓浪粳,带进了水稻干尖线虫病,种子经处理后,基本得到控制。1964年,引进矮脚南特,白叶枯病随种传入,并逐步蔓延。70年代初,扩种双季稻,青小金早早稻种的恶苗病发病严重,重病田病株率达5——10%,一般在2%以上。其它检疫性病虫杂草也迅速回升。如腥黑穗病、毒麦、水稻白叶枯病等。杂交稻秧田也见到细菌性黑斑病病株。水稻纹枯病逐渐加重,同稻瘟病、白叶枯病形成水稻的三大病害。1975年春,小麦颖枯病发生较重,在下符桥、但家庙、落阳河、戴家河等地的低洼沙土地上普遍发生,高肥水、高密度田块纹枯病也较严重。80年代,农村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品种杂乱,施肥水平提高,普遍过量或偏施氮肥,导致病害加重,水稻白叶桔病、纹枯病、稻温病,小麦纹枯病,油菜菌核病、霜霉病呈上升趋势。
防治解放前,粮食和经济作物从不防治病虫害,只在水稻上打蝗虫,梳青虫(稻苞虫),收效甚微,对其它病虫害束手无策。1949——1969年,各种病虫常年发生15——22万亩次。主要防治稻螟虫、稻苞虫、蝗虫、稻瘟病、水稻干尖线虫病,小麦黑穗病、线虫病和豌豆象等。由于药、械不足,农民对病虫害的危害认识不够,防治不及时,常年防治面积只有5——12万亩(各种病虫害发生面积,1954年17.92万亩次,防治11.1万亩次,挽回粮食25万公斤;1956年17.92万亩次,防治12.43万亩次,挽回粮食11.5万公斤;1965年23.8万亩次,防治12.54万亩次,挽回粮食25万公斤;1966年22.5万亩次——主要是稻螟虫——防治25万亩次,挽回粮食26万公斤)。1970——1979年,主要防治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大螟、稻螟岭、稻飞虱、稻蓟马、稻瘟病、稻白叶枯病;小麦腥黑穗病、线虫病、锈病、赤霉病、毒麦及玉米螟等。1970年,稻螟虫发生22万亩次,防治12.5万亩次,挽回粮食100万公斤;1971年病虫发生51.18万亩次(其中稻螟虫22万亩次,稻纵卷叶螟4.6万亩次,稻苞虫5.4万亩次,稻瘟病15.18万亩次),防治47.98万亩次,占应防治的93.7%(其中土农药防治4.5万亩次,占应防治的9.4%,人工防治2万亩次,化学防治41.48万亩次),挽回粮食175万公斤;1975年病虫发生97.22万亩次,为此,县政府先后召开电话会、广播会和植保会10多次,组织发动群众15.32万人次投入防治,其中化防60.09万亩次,微生物农药防治0.33万亩次,土农药防治9.64万亩次,人工防治6.45万亩次,合计防治76.51万亩次,占应防治的78.7%;挽回粮食400万公斤。1980年病虫害发生97.65万亩次(其中稻螟虫25.4万亩次,稻纵卷叶螟15.5万亩次,稻苞虫6.82万亩次,稻叶蝉、稻飞虱11.2万亩次,稻蓟马7.5万亩次,稻瘟病3.88万亩次,白叶枯病2万亩次,纹枯病3.92万亩次,叶鞘腐败病0.36万亩次,云形病9.55万亩次;小麦病虫6.1万亩次;杂粮等具它病虫害2.7万亩次),化学防治38.13万亩次,微生物农药防治0.3116万亩次,占应防面积的49.7%,挽回粮食450万公斤。1985年,病虫发生80.31万亩次(其中稻螟虫25.5万亩次,稻纵卷叶螟18万亩次,稻苞虫0.5万亩次,稻飞虱1万亩次,稻蓟马3万亩次,稻白叶枯病6万亩次,稻纹枯病10万亩次,稻瘟病7万亩次;麦类病虫害4.51万亩次;油菜病虫害0.6万亩次),防治51.86万亩次,占应防面积的62.8%;化学防治49.66万亩次,微生物农药防治0.66万亩次,综防示范点800亩;挽回粮食583.3万公斤。全县有东方红——18喷雾机83台,培训机手98人,服务防治29.5万亩次,推广手持电动低量喷雾器78台。
(二)农田杂草及防治1983——1985年,县植保站组织全县植保技干12人进行调查,全县农田杂草有41科146种,其中午季作物29科74种(禾本科11种,石竹科6种,豆科6种,玄参科2种,菊科14种,十字花科2种,蓼科4种,大戟科1种,毛茛科2种,兰科1种,大麻科1种,鸭跖科2种,车前草科1种,紫草科1种,黎科2种,木贼科1种,莎草科2种,百合科1种,景天科2种,天南垦科1种,唇形科3种,旋花科1种,伞形科1种,三白草科1种,山梗菜科1种,苹科1种,酢浆草科1种,老鹳草科1种,茜草科1种),水田22科33种(禾本科4种,莎草科7种,百合科1种,雨久花科1种,眼子菜科1种,泽泻科2种,鸭跖草科1种,浮萍科1种,干屈菜科2种,菊科1种,蓼科1种,玄参科1种,苹科1种,豆科1种,柳叶菜科1种,伞形科1种,星接藻科1种,金鱼藻科1种,水鳖科1种,谷精科1种,簧藻科1种,苋科1种)。1985年,化学除草面积18.2万亩次。
(三)植物检疫:
检疫对象1957年有小麦线虫病、腥黑穗病、毒麦、甘薯黑斑病、蚕豆象、豌豆象、桑蟥、棉花铃虫8种。1966年增加白叶枯病。1983年增加稻粒黑粉病(省定),小麦腥黑穗病(省定)和毒麦3种。前两种病虫不属全国检疫对象,规定的其他检疫对象本县未发现。
检疫措施和效果主要措施有摸清各种植检对象的疫区,控制植检对象的蔓延,堵绝外地检疫对象传入。1975年,三尖铺公社桃园大队发现毒麦混杂率达46.4%,立即拔除销毁,不准做种。1979年,磨子潭公社水口生产队腥黑穗病发病率高达80——90%,立即当场销毁,基本控制住检疫对象蔓延。
检疫体系及人员配备1984年前,植物检疫人员是兼职,1985年配备专职检疫员2名,并持证着装,负责检疫工作。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