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全县有两个国营林场、1个采育林场和1个国营苗圃,经营国有山林76819亩,有林地占全县4.74%,蓄积量占全县12.81%,可伐量占全县35.74%。1个同淮北矿务局合办的坑木林场和221个集体林场。
一林场
(一)茅山林场:是1958年3月,在大别山林管处1951年接收的茅山杉木老林国有林区基础上兴办的国有林场。同年12月,同大别山林业科学研究试验分站合并,隶属省林业厅,1962年隶属林业部,改名茅山实验林场,1968年改属县,名“霍山县国营林场”。林场座落在桃源河、诸佛庵两乡,同六安、金寨两县交界,全场由互不相邻的大小7片组成,划3个分场:茅山(场部)、青色冲、罗祥岭。场部和两分场之间相距30公里。茅山的中、上部地势高亢,海拔500——800米,最高峰牵牛石1113米。青色冲、罗祥岭地势较低,海拔400——600米,坡度25——30度左右。土壤多为山地黄棕壤,结构疏松,土层深30公分左右,局部地区石砾较多,占20%左右,不利林木生长。全场总面积13374亩,林业用地13300亩,非林业用地74亩(包括农用地30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1239亩,疏林地209亩,新造未成林地50亩,无林地1802亩。有林地中,用材林9763亩,毛竹1264亩,特用林8亩,经济林204亩。无林地中,荒山70亩,灌丛1732亩。森林覆盖率达84%。历年人工造林8803亩。民办公助修筑两条全长14公里林区公路(潘家岭头——青色冲6公里,桃源河——茅山8公里)。修筑林间道路30公里,开辟防火道(间种茶叶)60公里,防火棚10座,了望台1座,配专职护林员12人。因防火措施得力,1984年受到省、地、县的表彰和奖励。先后兴建房屋2571平方米,购置柴油机两台,电动机3部,解放牌汽车1部,电视机3部,建55千瓦小型电站1座。现有林木蓄积量42684立方米。其中,幼龄林4317亩,蓄积量12463立方米;中龄林3967亩,蓄积量17807立方米;近熟林359亩,蓄积量3591立方米;成熟林447亩,蓄积量2423立方米;过熟林673亩,蓄积量6400立方米;竹林1264亩,立竹蓄积量233296株。林木年总生产量4770立方米,其中杉木3451立方米,松树1059立方米,软阔101立方米,硬阔159立方米。保留有清末栽植的一片132亩杉木老林,平均高22.5米,平均胸径34公分,每亩立木48株,每亩蓄积量41.85立方米,最高单株材积达2.2立方米。每年生长高0.15米,胸径0.22公分。列为省属杉木种源试验基地、在大圣庙有片198亩栓皮栎纯林,活立木蓄积量2970立方米,是罕见的老林。1952年,苏联栓皮专家曾来观察。建场以来,国家共投资1866655元,其中事业费603983元,基建费1262822元。按直接成本计算,造林保存率面积每亩投资成本48.9元。以现有蓄积量计算,每立方米木材20.6元。
(二)佛子岭林场:建于1965年,地处大别山北坡,佛子岭水库上游。跨4区9乡,分隔成5片。境内山势起伏较大,海拔500——1300米之间,最高峰扇子排1338米。坡度30——45度,最大60度左右。植物生长期220天左右。保留有稀有珍贵树种鹅掌楸、香果树、香榧、勾儿茶等。建场时面积11.3万亩,后因部分山场零星分散不便管理,划给附近生产队经营。1985年资源清查面积30175亩,林业用地30023亩,其中有林地23204亩,新造未成林地427亩,荒山1192亩,灌丛地5190亩,苗圃地10亩。有林地中,用材林22237亩,薪炭林19亩,防护林446亩,特用林10亩,竹林492亩。用材林中,幼龄林12046亩,中龄林9738亩,近熟林453亩。森林覆盖率88.5%。林木总蓄积量91255立方米,其中幼龄林34159立方米,中龄林49584立方米,近熟林4994立方米,防护林2411立方米,特用林49立方米,散生木58立方米。另有毛竹7.7万根。林木年总生长量7711立方米,其中杉木3475立方米,松树3763立方米,杂木473立方米。累计人工林17048亩,蓄积量72.413立方米,其中杉木林6325亩40125立方米,松树10723亩32288立方米。营造的人工林,大部已郁闭成林,进入中期抚育间伐阶段。近几年,每年为国家提供近千立方米的松、杉间伐材。1976——1985年,向市场提供商品材2340立方米。1956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41.6万元。其中基建费97.6万元,事业费44万元。1976年以来,自筹资金26.6万元,用于林业生产(仅护林防火一项,每年需投资1.2万元),外请18个护林员的工资,本场12名专职护林员的开支及购买防火设备等。建场以来,修建公路5公里,林道12公里,防火道70公里,护林棚10座,通讯线路7公里;兴建房屋2500平方米,购置汽车1辆,圆盘锯1台,担架式喷雾器1台。现有固定资产(除森林资源外)约11万元。
(三)马家河采育林场:1964年,森工部门在马家河建木材加工厂,1976年改为县办马家河采育林场。经营管理位于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多云尖、四望山、范家洪、金竹坪一带的国有山场。东南同岳西县和本县胡家河乡,西北同太阳、青枫岭两乡相邻。境内群峰林立,山势雄伟,岭峻坡陡,树种繁多。林分较为复杂,二分之一是天然林。珍稀树种大部集中于此。植物和土壤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土壤多山地黄棕壤,偏酸性。年均温度低于12℃,无霜期170天左右,常年多雾,日照时数短,湿度大。年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全场总面积32163亩,其中林业用地31900亩,非林地263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25734亩,灌木林地3305亩,疏林地315亩,新造未成林地1445亩,采伐迹地1101亩。有林地中,杉木383亩,松木7859亩,杂木17492亩。森林覆盖率90.28%。林木蓄积量178652立方米,其中幼龄林2763立方米,中龄林46449立方米,近熟林35768立方米,成熟林9.2万立方米,疏林1668立方米,散生木4立方米。1983年测定年连总生长量6016立方米。还在木材加工厂期间,国家下达采伐任务,森工部门组织500余人的采伐队进山砍伐,年采伐量较大。1975年为解决运输困难,请部队一个教练车队住厂运木材,最高峰1天有91辆汽车。1976年2月,采育林场成立后,派人去河南学油锯伐木。5——7月,先后从外地购进油锯12台,在黑桃园作业区用油锯伐木,并架起无动力索道500米运材。1台油锯1天可伐木120根,约50立方米。索道运材1天(以工作6小时计)可运35立方米。同年8月,地区林业局周蜀生帮助设计,用24匹马力柴油机牵引,架长2000米电力索道运材,3年共运材1万余立方米。
建场以来,造林11094亩,年均造林1100亩,已成林9649亩,未成林地1445亩。造林总面积中,黄山松10599亩,杉木380亩,金钱松60亩,华山松50亩,檫树5亩。分作业区造林面积,范家洪1915亩,黑桃园3737亩,四望山1819亩,黄叶坪2709亩,宋家河713亩,金竹坪201亩。基本做到采伐1亩,营造1亩。体现了采育林场的优越性。每造1宙松树(包括种苗、抚育管理等费用)需投资30元,1亩杉木需投资40元。国家不投资,每年从自产材中提取3——4万元,用于营林生产,做到以林养林。
(四)淮北矿务局霍山林场:1985年,淮北矿务局同县人民政府签订建10万亩坑木林基地林场合同。基地分布在诸佛庵、漫水河两区的烂泥坳、落儿岭、道士冲、西镇、上土市、古佛堂、高山铺、太平畈等8个乡的25个村,以烂泥坳、上土市为中心分两大片,从最北端的祥云寨到最南端的火堂寨,直线距离40公里,霍(山)英(山)公路贯穿其中,所有山场距离公路一般在3——5公里,交通比较方便。基地设计面积43588亩,其中诸佛庵区的烂泥坳乡6519亩,落儿岭镇4632亩;漫水河区的道士冲乡2965亩,西镇479亩,上土市乡6466亩,古佛堂乡12712亩,高山铺乡3158亩,太平畈乡6657亩。海拔多在400——800米之间,最高峰钟鼓楼1140米。土壤多山地黄棕壤,土层除陡坡山脊较浅薄外,一般土层及黑上层深厚。设计的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及少量杉木、栓皮栎等,其中马尾松设计面积22742亩,黄山松18218亩,杉木2079亩,栓皮栎549亩,分别占总设计面积的52.2%、41.8%、4.8%和1.2%,达到坑木基地造林树种以松为主的要求。1985年冬,按照设计,组织各乡劳力整地造林。淮北矿务局每年按造林投资直接费用的2.5%付给县人民政府,作管理费。矿方在新城建林场办公大楼1幢(4层),宿舍楼1幢(3层),共1500平方米,配130汽车1辆。现有职工15人,其中行政干部1人,工程师1人,技术员10人。
(五)乡村林场:全县实有各种类型的乡、村林场221个,其中乡办11个,村办168个,队办5个,国社合办3个,镇办、联户办各2个,家庭办、专业队办30个。现有场员2014人,场房1165间,固定资产120万元。经营面积121266亩,其中林业用地120374亩,非林业用地892亩。林业用地中,用材林82430亩,经济林1768亩,竹林1079亩,果木50亩,新造未成林21207亩,疏林地2550亩,灌丛10242亩,其它10248亩。非林业用地中,茶园724亩,农田69亩,桑园7亩,其它92亩。10多年来,营造的林木已郁闭成林的85987亩,占林场总面积70.9%,其中杉木69440亩,占用材林的84.3%。活立木蓄积量248281立方米,占全县蓄积量10.7%,其中杉木蓄积量227988立方米,占林场总蓄积量的92%,成为县杉木商品材生产基地。70年代建场时营造的杉木林,现正处间伐利用阶段。杉桐混交林1.2万亩,油桐早已结实,300多亩茶园已全面开采。副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全面开展。仅木材一项按每亩间伐0.5立方米计算,可间伐34720立方米,年采伐量按立木总蓄积量的10%计算,每年可提供商品材24828立方米。1985年开始,经设计批准间伐的林场有25个,间伐面积2514亩,间伐材1411立方米,产值43万元。如烂泥坳乡70年代初期建的7个林场,经营面积6102亩,占全乡有林地面积16.2%,活立木蓄积量24334立方米,1985年已间伐230亩,间伐杉木材143立方米。戴家河乡张家洼林场发展杉漆混交林100亩,现每年产漆150——200公斤左右,收入5000多元。单龙寺乡华山林场营造杉木纯林1654亩,竹园10亩,开辟茶园105亩外,建立1个茶叶初制厂,1984年总收入1.12万元,1985年茶叶收入9000元。生产黑木耳320斤,收入5100元;天麻120多窖、收入3000元;香菇200平方尺,收入1000元,总收入1.81万元,比1984年增长61.8%。几年来,林副业收入都在万元以上。每年除去开支和上交村积累2000元外,场员工资人均500元以上,大大超过全村平均水平。1985年调查统计,全县221个乡村林场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自给有余的55个,占25%;基本自给或少量补贴的118个,占54%;不能自给的48个,占21%。
为巩固乡村林场,县委、县政府决定,拆并林场一律报县委、县政府批准。在林业“三定”和1984年“并山”期间,对乡村林场单独区划,发给林权所有证和山权使用证。70年代兴办的林场的多种经营和间伐材收入归林场用于扩大再生产,主伐材收入一、二、七分成,或二、二、六分成,也可采取山权、林权、经营权、采伐权统归林场,有收入时,按山场、投资、投劳分配到队。联户、大户承包集体或国有荒山办林场的,承包者同山权所有者签订合同,经司法部门公证,用法律手段,明确山林权属及林木收入的分成比例。比例一般是,承包国有山场按“一九”或“二八”分成,集体山场按“三七”或“五五”分成,山权所有者得小头。国队合办林场,由国家提供资金,包技术辅导,收益按国家1,林场5,山场4分成。得力的措施,巩固了乡村林场。
二苗圃
1985年,全县只剩迎驾厂苗圃。迎驾厂苗圃位于佛子岭水库大坝下游迎驾厂镇,地势平坦,长方形的河滩地,沙层较厚,土层较薄,耐旱力差。距县城7.5公里,东接六(安)佛(子岭)公路,西濒淠河。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易排易灌。年均气温15.1℃,无霜期220天,雨量春夏两季较多,秋冬较少,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大别山林区管理处1951年兴建。1954年,大别山林管处撤消,苗圃先后曾同黑石渡林业站及省林业科学试验分站合并,后又拆开。建圃时面积1050亩,因土壤含沙量较重,只有450亩可作育苗用地,其余土地营造枫杨、乌桕、元竹。枫杨、乌桕因管理不善未成林,元竹发展较好。1952年从外地购进苹果、梨、桃等苗,建果园30亩,1958年挂果,“文化大革命”期间砍掉。为建房,经营面积由1050亩减少到455亩,育苗用地由450亩(营造4亩特用林在外)减少到323亩,元竹林由31亩发展到128亩。建圃初期,年均育亩300亩以上,树种是用材林和经济林中的板栗、核桃、乌桕、樟树、松、杉等。1973年,大办社队集体林场,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苗圃育苗减少到年均200亩左右。历年累计育苗7500亩,年均250亩左右,总产苗2亿万株,年均出圃苗木500万株;为全县荒山造林和四旁绿化供应大量苗木。经营初期,苗木免费供给群众,一切育苗费用由国家投资。1975年起,政府规定苗木收成本费,按质论价,由林业局安排供应全县造林,多余苗木自行推销出售,年均苗木总收入4万元左右。1955年从四川万县引进水杉种子育苗繁殖,后取穗条扦插,现全县四旁均有栽植,长势喜人。1958年从山东引进近万厅薄壳核桃种育苗,并在全县推广栽培,因不适生和管理不善,无一成活。1958年起,连续4年从舒城调进数万斤板栗优良品种育苗,供全县各地栽培,现已挂果。1977年,从湖北英山引进铜锤桕,从浙江农大林学系引进12万根鸡爪桕、葡萄桕高产品种接穗,嫁接成活,在全县推广栽植,由于群众不喜乌桕,栽后管理不善,很少成活。1978年,从南京林学院引进六九杨、六三杨、七二杨、四五杨、四五五杨、加龙杨等品种插条育苗,全县各地均有栽植。1980年,从四川引进楝树种子育苗,全县四旁均有栽植。1980年,从南京引进雪松、龙柏、广玉兰等风景苗木培育取穗繁殖。1979年,用淡竹竹杆平插育苗试验成功,1980年继续平插育苗,1983年用1年生平插苗造林2亩,第二年发笋满园,荣获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苗圃现有房屋1250平方米(办公室120平方米、仓库120平方米、玻璃花房100平方米、宿舍910平方米),拖拉机1辆,电动机1台,水泵2台,汽油机1台和喷灌机1台。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