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代教育以地方公款、公产、捐献等项收入为其经费来源,并且自行管理,自收自用。同治四年,六安州始设会文局,管理地方公产。当时共经管水田2338.2石,旱地14.8石,以及茶山若干,收取租息,除缴纳田赋外,悉数充作教育经费。除公产外,各书院还有田产。光绪末年,赓飏书院有田234.5石,龙穴书院有田184石,广城书院有田59.2石。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仍以公学款产租息为主要来源。民国9年,全县共有学田2339.2石,每年租息73445.4石,另有旱地、茶山和房基若干,每年租银308.5元(银元)。当时,教育发展缓慢,经费尚称宽裕,但贪污严重。民国12年以后,教育经费日感不敷,除省、县财政列入补助外,还采取征收赋税附加办法维持。据民国25年统计,民国12年至18年,每年教育附加杂捐共9项,约计53000余元(银元),占全县正赋的三分之一。由于管理不善,官吏中饱私囊,致使教育经费常出差额。民国18年,县教育局负债5万元(银元)之巨。民国24年,教育经费78110元(法币),而支出95550元(法币),负债1744元(法币)。抗战开始后,教育经费每况愈下,学产收入及田赋附加均收归县财政管理,除中等教育由省财政负担可予保证外,国民教育经费名为列入县财政预算,实则统收不统支,时有时无。民国30年,乡镇国民教育教职员薪金由县经费动支,办公、设备等项费用由地方自筹,保国民学校经费以自筹为原则,不足由县款补助。当年推行所谓“一鸡运动”,即让富裕农户代养一只鸡,变价充作教育基金,其经费困难,由此可见一斑。抗战胜利后,内战又起,物价飞涨,教育经费更加困难,县财政预算中的教育经费或延期下拨,或银行拒付,或被鲸吞挪用。民国34年,县决定补助教员食米,乡、镇分配保、甲直至农户,教师只得自己“讨学钱”。
建国初,教育经费以原有公学款产为主要来源。1949年8月,成立公学款产委员会。全县共有学田24076.4亩,旱地317.6亩,征收入库折合大米671835市斤。1950年,国家开始对民办小学按每班每月大米120市斤补助。当年l0月,将学产收入交县粮食部门入库,教育经费实行统收统支,由教育部门管帐,粮食部门提粮。土地改革后,1952年,民办、私立小学转为公办,经费由地方财政列入预算。从此,全县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统一分配,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其经费由县列入预算。1957年秋,原属专署管理的中等学校下放给县管理,其经费亦由县列入预算。1958年“大跃进”时期办了很多学校,教育经费发生严重困难,省追加20多万元。1961年,撤销或合并了许多学校,当年压缩教育经费支出28万多元。从1964年秋起,县每年从经费中挤出十几万元,采取“撒胡椒面”的办法,维持当时兴起的耕读学校的补助费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经费管理失控,仅1966年10月至1967年元月4个月时间,共下拨“文化大革命”经费30多万元,同时,学校大批图书、仪器等设备遭到严重破坏。进入70年代,教育经费增长很快,1975年经费支出达410万元,较“文革”前1965年增长1.3倍,但随着学校特别是普通中学的畸形发展,全县教育经费支出经常处于紧张状态。1983年起,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地方财政包干,但对教育部门人员增长情况未予考虑,导致教育经费仍然困难。1985年9月,初中和小学下放到乡、镇管理,其经费除国家教师工资和民办教师的补助部分由县财政拨款外,民师工资的不足部分和初中、小学校舍的兴建与维修,由乡镇财政从群众集资中统筹解决。从1978年到1985年8年中,平均每年开支经费667.91万元,较前8年平均每年增加304.38万元,年增长率平均为80.2%。县财政8年共补贴经费51.7万元,对缓和经费的紧张状态起了一定作用。
除国家下拨经费外,群众集资,也是教育经费一项重要来源。建国初,县人民政府曾两次下通知,动员群众集资办学。以后,农村中、小学民办教师的报酬和校舍的维修,大部分靠群众集资和献工献料解决。特别是1958年以后,凡农村新办起的民办小学、农业中学和半耕半读学校,其经费除国家给予少量补助外,一律由社队统筹解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民办小学教师增加很快,其工资除国家每人每月补助10元至15元,其他部分,均由群众负担。按平均每人年工资300元计算,每年群众负担100万元左右。从80年代开始,群众集资办学逐步制度化,其集资用途,除维持民师工资外,还要解决建校费用。1981年和1982年,每年集资约200万元。1983年以后,每年集资都在210万元左右。1986年,区、乡征集教育费附加达221万元。
由国家补助,群众集资和学校勤工俭学收入三结合建校,是为解决学校发展、改变校舍面貌而实行的重要措施。据1983年统计,全县中、小学校舍14000多间,其中年久失修的危房有2200多间,占15.7%,严重威胁师生的安全。1981年,县委、县政府对“三结合”建校作了具体规定,对新建校舍每间补助300元至500元。1981年至1985年,全县新建校舍6418间,占校舍总面积的50%。1986年,又新建校舍2251间。对建校的图纸和重要建筑材料,由县统一安排,工程一律由乡以上建筑队承包,其建筑面积和规格均有统一的规定。
六安县1949年~1986年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上一篇:第八节 教师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