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网点渠道
商业网点建国前,本县商业基础薄弱,大商户少,夫妻店多。1949年2月,全县私营商业7233户,平均每个商业户服务对象为124.4人;从业人员8776人(其中有雇佣工人2名),平均每个从业人员服务对象为102.6人;资金千元以上的只有23户,其余大多是夫妻店,分布在全县87个集镇。1956年,国家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共有私营商业8428户,从业人员10486人,纳入国营、供销社、集体和个体摊点各种形式。1965年,对商业进行了整顿,批判“资本主义”,割所谓“资本主义”尾巴,商业网点大大减少,全县共有商业网点3055个。1979年,六安市成立,城关商业大多划交六安市,全县商业网点有3686个。1986年,商业网点大幅度增加,全县共有商业网点14423个,平均每个网点服务对象为90.1人;从业人员38810人,平均每个从业人员服务对象为33.5人;其中个体商贩10326户,从业人员21432人,遍及城乡各地。
购销渠道六安是皖西茶、麻等农副土特产品的集散地。建国前,各地所产茶叶经水路或陆路云集六安城后,沿淠河北上正阳关,运至河南周口,再转运至北京、天津等地,其中部分茶叶出口俄国。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津浦铁路建成后,陆路运输更为方便。六安茶叶运至正阳关后,即东沿淮河运往蚌埠,然后由火车运往北方。六安的大米、麻类等土特产品,主要运往合肥,换进布匹、煤油、砂糖、纸张、食盐等货物,再转销霍山、霍邱等地。民国初,六安商人经营的工业品约占市场15~25%左右,除自产自销的手工业品外,多是自行外出采购,回来批兑给中、小商户销售,货源来自蚌埠、上海、合肥、南京等地。民国2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本地工业品货源一度中断,外地商人利用淠河航运物资到六安销售。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本县较大商户常设驻外采购人员,在蚌埠、合肥、南京、上海等地采货,回来自行销售或批兑给中、小商户贩卖。
建国初期,批发商品由国家统一调拨,本县由六安贸易公司安排供应,销货款上缴贸易金库,私营商户从本地国营商业批发部进货。1955年,进货渠道以合肥二级站为主,省内蚌埠、芜湖、安庆、淮南等地为辅。1971年,六安建立二级站,全县除东河口、双河、孙岗、三十铺四个区直接从合肥进货外,其余各地都在六安二级站进货,三类小商品经省商业厅批准可以外采,但仅限上海一地。1977年下半年,采用了多渠道少环节的经营方式,本地可以到全国各地自由采购三类小商品;对一、二类计划商品,由原供货单位证明无货供应可以自行外采。1982年起,商业经营机构可以到省内外产地、工厂自由选购商品,或以代销、联营进货形式选购商品。近几年来外采业务已扩大到江苏、浙江、上海、天津、北京、广东等地。
历年商品购、销、存额统计表

二、农副土特产品采购
茶叶本县产茶有着悠久历史,“六安瓜片”享有盛名。建国前,县内各茶行、茶庄收购茶草,经过加工,远销山东等地,年销量150万公斤左右。全县茶行、茶庄共有600多家,多在毛坦厂、青山、独山等产茶的山区集镇。毛坦厂镇黄泰来茶行规模较大,收购舒(城)霍(山)六(安)三县边境茶农出售的茶草,经过粗加工后,转卖给山东等地茶商。苏家埠有茶行、茶庄30多家,其中春茂茶庄还设有茶场,专制大茶,远销济南、华北、东北等地。
建国后,1949年至1954年,本县茶叶由县供销社经营,1955年县农副产品采购局成立,改由该局经营。1957年县农副产品采购局撤销,茶叶经营又并入供销社。同年11月,茶叶采购业务采用指令性计划或用合同定购方式来完成,是年收购量为74.91万公斤。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茶叶减产,国家采用派购、包购、定购等形式,辅以实物(化肥、食糖、棉布、煤油、香烟、肥皂等)奖励,激发茶农出售茶叶积极性,1961年茶叶采购量为53.76万公斤。1969年茶叶由外贸转为内贸,由代购转为供销社自营。县供销社下辖茶茧公司,在产茶区设立5个茶叶站,25个茶叶收购点。1982年后,实行合同收购,在完成出售计划后,允许茶农议购、议销。1986年茶叶收购量为58.16万公斤。
棉花本县农民种植棉花主要自用,多余出售给国家。1951年供销社收购棉花0.51万公斤,1959年上升为28.57万公斤,1978年收购量为134.74万公斤。1983年后,国家没有安排本县种植棉花任务,1986年全县收购的棉花仅5.3万公斤。
麻类建国前都是魁麻,为本县传统产品,年产量约500万公斤(包括金家寨、麻埠、流波等地在内)。民国24年销售量123万公斤。原由镇江商人控制,民国26年后转为江苏民丰造纸厂包销,作为造纸原料。农民出售麻皮通过麻行成交,全县有麻行100多家,分布在城关、苏家埠、十里桥、马家庵、新行等湾区集镇。苏家埠镇西街头成了麻市,外地商人在该镇设的办事处有怡昌和、万顺源、协兴昌、源丰祥、永生和等八家,委托麻行代购麻皮,聚零为整,成批运往浙江、河南、山东等地。该镇东外、南外街聚集不少麻捆工人,用人工打麻捆,每捆100公斤,现改用打捆机打捆,每捆75.5公斤。
1955年3月,县农副产品采购局撤销后,麻类收购业务由县供销社经营。同年11月,收购业务改用合同定购。1961年又采用派购、定购、包购的办法,并辅以实物奖励,当年收购大麻162.13万公斤。1982年后,本县允许麻农在完成定购合同后到市场上议购、议销。近年来种植红麻较多,1986年全县红麻收购量为1890.5万公斤。
竹木建国前农民出售竹、木,一般都是通过竹木行成交,全县共有竹木行76家,一般集镇都有。有的竹木行附设炭行,城关、苏家埠较多。
建国初,木材、竹、木制品由供销社经营,木材于1957年4月,改由林业部门专营,区设有林业站,经营和管理木材生产。1958年全县木材收购量为500立方米,1960年农民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木材年收购为1万多立方米,是本县木材收购量的高峰年份。1978年,大搞植树造林,木材收购量每年控制在500~1000立方米上下。从1982年起,在完成竹、木收购计划后,允许竹、木进入农贸市场,进行议价交易。
生猪建国前由私人屠宰业经营,全县各地都有。苏家埠镇就有18家,其中大户有蔡干成、朱保成、李先业、李开和等家;该镇还有蹄角行5家,专卖活猪。
建国初,猪肉由供销社经营。1958年后,由县食品公司专营,区、乡都设有食品站,网点遍及城乡。1985年后,生猪由计划派购改为收购,猪肉销售价格放开,允许自由经营,国家收购量有所减少,1986年全县仅收购生猪49558头。
禽蛋建国前自由经营,建国后由县食品公司专营,并规定有派购任务。1957年全县收购家禽3.1万只,1959年增加到47.4万只;1957年收购鲜蛋92.15万公斤,1958年收购220万公斤,1966年收购量为253万公斤。县商业局、供销社在1958年、1978年、1983年荣获商业部和全国合作总社的嘉奖,六安为全国鲜蛋收购重点县之一。1985年后允许自由议价经营,1986年全县收购鲜蛋88万公斤。
历年农、副、土特产品采购量表

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化肥历史上,本县农民种田习惯使用农家肥和饼肥。自1953年开始,首先在新安等地推广使用,当年只推广0.4万公斤。1954年全县销售氮肥7.5万公斤。1957年全面推广使用化肥,当年销售化肥369万公斤,其中氮肥333万公斤、磷肥36万公斤。这年又推广使用氨水,销售1330万公斤。1970年开始大制土化肥,县农资公司和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设立专柜。全县共有110个生产大队推广使用,施用面积3700多亩。1978年全县销售化肥5618.63万公斤。1979年六安市成立后,县化肥厂移交六安市,本县销售化肥主要依靠从外地购进。1983年销售量为3976万公斤,1984年销售量为4472万公斤,1986年销售量为2381万公斤。
农药建国后,开始推广使用农药,1955年销售量1.12万公斤,到1966年销售量增加到58万公斤。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先后9次降低农药销售价格。1970年开始试制土农药,供销社先后试制“920”、“5406”、菌种粉、磷细粉和“705”、“4115”等土农药。县农资公司和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设专柜经营,在54个公社内试验推广。通过不断实验、示范,群众习惯使用农药,销售量逐年增加。1972年销售量为53.88万公斤,1980年销售量201万公斤,1986年销售量65.4万公斤,另销售农药械3366架。
中、小农具和饼肥建国前,农民使用的中、小农具,都是自请工匠制作,太湖的铁匠经常来本县串乡修制农具。建国后,供销社采取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三就”方针,组织铁、木工匠修制农具,支援农业生产。1954年全县销售各种农具22.8万件,1967年销售91.2万件,1986年销售29.6万件。
为了发展大麻生产,保证麻肥供应,1952年供销社从东北调进饼肥贷给麻农,并向麻农订购魁麻、线麻。1953年推广销售红花草种子,号召农民大种绿肥。
农机本县经营拖拉机始自1975年,当年销售拖拉机34台,手扶拖拉机234台。1986年销售拖拉机9台,手扶拖拉机263台。
1978年供销社组织货源下乡,供应电动机186台,柴油机84台,机械配件12万件;1986年供应打稻机338台。
历年主要农业生产资料销售表

四、日用工业品销售
百货1956年本县成立百货公司,百货批发业务始由国营百货公司承担。1979年县百货公司划交六安市后,本县于1982年重建百货公司,负责批发业务。百货品种逐年增多,1953年有1000多种,1965年有7000多种,1978年有15000多种,1986年达24000多种。经营方法亦有很大改变。1958年“大跃进”,大搞专柜经营,品种单一,数量不多。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农业减产,市场商品紧缺,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采取特殊供应的方法,于1960年下半年实行购货证,对鞋、袜、肥皂、火柴、搪瓷制品、铝制品等37种商品实行凭证供应。1970年,面盆、布、胶鞋、钢精锅、热水瓶、香皂、缝纫机、手表、镜子、剪刀等商品采取定时、定量、发票供应。1977年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商品在农村成了热门货。进入80年代,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开始进入农村;名牌缝纫机、自行车供不应求;手表、高级香烟、名酒、糕点、糖果供应量大幅度增加。1984年,工业品全部敞开供应,市场开放,多家经营,城镇不少户购进了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等电器商品。1985年至1986年仅供销社系统就销售电视机8441台,其中彩色电视机367台,录音机4345台,电风扇6944台,洗衣机397台,电冰箱18台。
针纺织品建国前,随着“洋布”进入市场,本县始有专营布匹的商店,并逐渐增多,当时城关较大的布店有恒丰、振泰、宝峰、同昶、天成等家;苏家埠有4泰(周福泰、福泰祥、王前泰、杨福泰)、4丰(徐永丰、萧盛丰、张元丰、张和丰),其中周福泰店铺较大,建国初,又增慎泰布店,数全镇大户。针织品在本地市场上品种单调,数量不多,农村多为手工机织土纱袜子。建国初,汗衫、背心、衬衣、衬裤、卫生衫裤、手套、袜子、围巾、床单、蚊帐等日用品,在本地上已不鲜见,但销售量不大。1950年4月后,六安专署花纱布公司专营棉纺织品,经营的品种有赛马青、黑直贡呢、阴丹士林布、青哔叽、竹布、府绸等。1953年,城关有私营布店13家,从业人员39人,货源从花纱布公司批发。1954年,国家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撤销花纱布公司,由百货公司独家经营,商业部门按人定量核发布票,凭票供应。1953年六安城关经营品种有70多种,1965年有300多种,1978年有700多种,1986年有1200多种。1962年,凡立丁、灯芯绒、平绒、回绒、金丝绒等成为热门货。1965年,粘胶纤维、富强纤维、涤棉混纺等品种,行销市场。1970年后,又增加涤卡、涤华、中华哔叽、中长华达呢等品种。1980年后,又有棉纶、涤纶、晴纶、涤纶丝、棉纶丝等品种进入市场。1983年后,呢绒在市场上供不应求。1984年真丝绸缎又成为市场上热门货。1986年又畅销各种毛呢皮料。针织品从1970年后,大部分由棉质型向涤棉混纺型转化。1980年后,床单、蚊帐已由棉质型品种转向化纤、涤纶、棉纶、夹丝、金银丝、晴纶丝等品种。内衣大多用涤纶、晴纶等化纤原料制作。
服装建国前,本地人制作服装大多是用户请裁缝到家,手工缝制。衣料多用自产的土布,市场上少有成衣出售。民国年间,城关和苏家埠先后出现使用缝纫机制作服装的店铺,但也多是代客加工,极少制作成衣销售。1979年以后,本地市场销售成品服装盛行,从上海等外地购进本地销售的服装颇为流行,专营商店日益增多,城关的东大街成为专营的“服装街”,各区、乡的商户,大多从这里批发,再回乡转卖。
五金交电化工清末民初,本地即有私营杂货店、广货店、经营品种有元钉、黑铁丝、锯条、斧头、凿子、白铁皮、木螺丝以及生漆、桐油、锡箔、颜料、染料、油漆工具等。1949年后,五交化商品由百货公司经营。品种有铅丝、元钉、钳子、扳手、铁、木、瓦匠工具、门窗零件、启闭、测绘工具、家用电器、碱粉、硫化染料、自来水管、元钢、人力车胎、沥青、玻璃、水泥等近500种,城关和较大集镇设有专营商店。1960年以后,水管、沥青、油毡、玻璃、水泥等划交物资部门专营。1978年后,物资敞开供应,经营这类商品的商店、摊点遍及全县集镇。
文化用品清末,在本地市场销售的文化用品,仅有毛笔、烟墨、石砚、纸张(有竹纸、毛边纸、牛皮纸和少量宣纸)、算盘、粉笔之类。民国年间,增加钢笔、铅笔、墨汁、光连纸、道林纸、新闻纸、打字纸等品种。较大的店铺有一品斋、合众、悦记、中正等家。建国后,文化用品主要由国营百货公司经营,下属各门市部设有售货柜组,经营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1986年经营品种有210多种,其中文具27种,绘图及计算工具13种,油印、打字、复印器具12种,文教用品18种,运动器械53种,文娱用品5种,国乐器36种,西洋乐器53种。
烟酒糖烟,清末民初,本地人爱吸黄烟,用白铜烟袋或竹根烟袋抽吸。“六安州皮丝”黄烟,行销市场,享有名气。城关就有江恒泰、瑞和、万同盛、大新、永生和等10多家烟店,有烟工250多人,都是手工推烟,前店后坊,自产自销。品种有土烟、毛烟、黄烟3种。苏家埠镇烟店有黄义和等4家,有烟工30多人。品种有青、红、黄、白、黑丝烟,以黄丝烟为主。民国年间,卷烟进入六安市场,当时有南洋烟草公司的炮台和国产的紫金山、老刀、小刀、飞马、大前门、大中华等名牌香烟。建国初,六安裕民烟厂生产的裕民牌、工农牌香烟在市场上也很行销。自1954年起香烟由专卖公司独家经营批发。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香烟紧缺,列为国家二类商品计划供应。1962年为了货币回笼,由专卖公司安排货源在市场上高价出售。1965年改为平价销售。1966年后,香烟供应紧张,一度采取凭票供应的办法。1979年后,香烟货源丰富,品种增多,市场敞开供应。
酒,建国前由私人漕坊经营,称小吊酒,一般是以粮换酒,也有散酒出售。苏家埠镇就有漕坊30多家,都是前店后坊,自产自销。1949年前后,临水、古井、双沟等外地名酒进入六安市场。50年代中期,汾酒、竹叶青、西凤、洋河、口子、古井贡、茅台等瓶装名酒也热销起来。1956年后,本县酒厂生产的白酒在市场上普遍销售,均由专卖公司专营。1959年后,市场货源紧张,酒类供不应求。1961年实行凭票供应。1962年高价出售名酒。1979年后,货源丰富,市场敞开供应。
糖,建国前,由私营杂货店经营,主要品种是来自福建、广东、云南、台湾等地出产的甘蔗糖和湖北产的土糖,通称红糖。建国后,品种增加有沙糖、绵白糖、绵赤糖等,由百货公司批零经营。1953年实行统购、包销,1954年改为计划供应。1955年取消商贩经营,实行专卖独家经营。1961年货源紧缺,实行凭票供应。1964年起采取中价、议价销售。1982年后,市场敞开供应。
药品建国前为私人经营,大多是行医兼营药铺。建国初,城关就有22家中药店和3家药行,中和、恒吉昌、太和春、利济生等家都很有名气。1953年城关成立国药合作联营处和西药联营处,经营中、西药品。1956年成立县医药公司,经营中、西药品和收购中药材,并委托供销社收购多年。1960年1O月,先后在徐集、独山、张家店、毛坦厂、苏家埠、椿树等地成立7个医药收购供应站,1985年又增设固镇、三十铺、东河口分站,同时委托新安、双河两个区医院代营中、西药品批发业务。1979年本县有医药经营网点10个,职工180人,流动资金27.7万元,固定资产60.4万元。1979年后,城关划交六安市,本县农村网点大多供应区、乡卫生院。
金银首饰建国前,由私人经营,前店出售金、银手镯、戒指、项圈、耳环、发簪等饰品,后坊代客加工制作。城关就有老凤祥、新凤祥、老天宝3家银楼规模较大。此外,苏家埠、独山、马头等一些集镇也有零星小业主,基本上。是代客加工,出售成品极少。建国后,金银首饰统由人民银行兼营,主要是按国家牌价收购。“文化大革命”中,金、银饰品被列为“四旧”横扫,不允许私人自由买卖。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实行开放搞活政策和人民生活的提高,金银饰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县城较大的国营商店始设专柜,经营金、银饰品,顾客自由选购。
五、计划物资供应
1949年后,在供销社经营的各类物资中,凡属计划供应的均由县计划季员会分配。1971年县物资局成立后,金属材料、化工建材、机电设备等物资,均由物资部门经营;石油煤炭原属县商业局下辖石油煤建公司经营,1979年后划交六安市。
金属材料1971年以后,县物资部门经营的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两大类。1971年至1986年共供应生铁4555.8吨,焦炭1160吨,钢材168905吨,有色金属材料265.1吨。
化工建材本县物资部门经营的统配化工产品有6种,有机化工原料21种,塑料产品10种,厂油焦化副产品10种,农药12种,医药107种,化学矿石3种,总共经营产品218种。1971年至1986年共销售水泥18.77万吨,油毡2.63万卷,板车、轮胎4428套,纯碱318.96吨,烧碱84.3吨,橡胶16.2吨,聚苯乙稀122.2吨,聚氯乙稀163.5吨。
机电设备1971年至1986年县物资部门供应的机电设备,有各种轴承216.2万多套,电线322.4万多米,裸铝线48.9吨,漆包线14496千米,仪表21171只,电器67853件,变压器329台,电动机2043台。
历年主要日用工业品销售表


石油煤炭1975年,石油煤建公司隶属于县商业局,共有销售网点2个,核算单位1个,职工92人,流动资金6万元,固定资产37万元,上交税款3.1万元,实现利润8.5万元,当年销售农用石油1676吨、煤炭30073吨,1976年销售农用石油3761吨、煤炭。55024吨,1977年销售农用石油3711吨、煤炭68224吨,1978年销售农用石油5661吨、煤炭64373吨。
历年主要金属材料销售情况表

历年主要化工建材销售情况表

历年主要机电产品销售情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