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本县工业属个体私营,工、商结合,前店后坊,产、供、销均由店主、作坊主自行安排,师徒协作组织生产。个别县办企业,由县划拨基金,厂长负责管理,盈亏自负,无管理条文。
民国19年,本县苏区军需工业按军事编制,工人按班、排、中队编组,大厂设厂长、副厂长、政治委员,分管厂务、生产、党务和政治思想工作。
1949年~1953年,本县工业仍以手工业合作组织为主,由社(组)长领导,工人参加集体管理,各社视自身产、供、销求得平衡,制定管理规章细则,无统一条文。1954年10月,地区在本县酒厂推行“一长制”试点,建立了职能部门的责任制,给企业带来了生机。1955年底,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翌年达到高潮,全县个体手工业户组织起来,县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领导组织手工业工人走合作化道路。生产由联社下达指标,经营管理属计划经济体制,个体生产转变为集体生产,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549万元,1956年增为1959万元。对乡村手工业采取分点生产,统一核算,行业之间出现分配制度不当,挫伤了工人生产积极性。1956年,由“一长制”发展为“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对管理形式进行调整,本着“城乡兼顾,统筹安排”的原则,城乡手工业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同年底,基本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大办工业”,为追求形式,原不具备条件的手工业社(组),大部分转为全民所有制的“厂”,生产的组织形式实行军事化,管理制度受到破坏。产品只讲数量,不求质量;只讲完成计划指标,不讲经济效益,致使产品质量低劣,一大批新办企业,到1960年即关、停、并、转。
1960年,撤销县手工业联合社,成立县轻工业局,管理又出现混乱,资财通过平调,供销渠道中断,致使手工业生产水平急骤下降。
1961年,撤销县轻工局,成立县手工业管理局,并于13个区(镇)组建手工业办事处,公社设置手工业管理委员会,加强对于工业社(组)的管理,使其获得恢复与发展。并根据中共中央发布的《国营工业管理试行条例》(简称“工业七十条”),对产品种类、质量、上缴利税均作了原则规定,分配实行固定工资加奖励和计件工资制,降低了消耗,促进了生产。1962年,贯彻中央《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的决定》(简称“三十五条”),推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质量档案,制定产品质量标准,企业实行“三包”(包产量、包质量、包成本)、“三定”(定产量、定人员、定消耗),分配采取计件工资、基本工资加奖励、收益分成等形式。手工业品大部由商业部门包销,对不合格产品实行“三包”(包退、包换、包修)。
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动乱,职工无政府主义盛行,企业管理混乱,生产水平下降。与此同时,企业职工掀起批判“物质刺激”、“利润挂帅”、“奖金挂帅”,批判生产管理,把管理制度说成是对工人的“管、卡、压”,致使无政府主义有了理论根据,企业生产长期无法管理。
1976年10月,县成立社队企业局。1977年4月,中央召开“工业学大庆”会议,本县落实会议精神,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7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工业三十条”),全县工业系统,整顿了企业管理,建立责任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创出较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生产逐步走向正规。
1978年4月,本县工业系统执行“调整、巩固、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整顿企业管理,使工业生产稳步发展。1979年3月,县、市分治后,大部分骨干企业交市管理,本县工业体系有所削弱,唯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显著。1985年,遵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贯彻《企业法》精神,本县加速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促进企业的配套改革,完善各种岗位责任制。1986年,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给企业带来了生机,经委系统横向经济联合达成17个项目,企业经营由计划生产转变为市场调节,但由于原材料涨价因素,利润指标大幅度下降,企业管理上着重采取挖潜、革新、节支等措施,从内部消化中争经济效益。
本县工业管理机构有:经委、二轻局、乡镇企业局。据1986年统计,经委系统管辖的有机械、食品、纺织等10个工厂,其中全民所有制6个,集体所有制4个,职工1899人;二轻系统管理的企业36个,集体所有制职工1621人;乡镇企业12303个。另外,城建局所属工业企业10个,粮食局所属工业企业14个,农业局所属工业企业2个,水电局所属工业企业3个,供销社所属企业3个,各类知青工厂21个。
1986年六安县乡镇企业概况一览表

1986年六安县经委、二轻系统工业设备情况一览表


六安县历年工业总产值统计表
单位:万元


1979年3月六安县划归六安市企业一览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