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在理教(俗名在礼教)
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在理教徒信奉南海白衣大士即观世音菩萨为教祖,且因入教后须穿白衣,故又称“白衣道"。
在理教于民国初年传入六安城,先设“志悟堂"于五福塘巷附近,后设“一善堂"(或说“慈善堂")于老衙门台附近,在城乡各地收徒传道。其时清亡,该教“反清复明"宗旨失去意义,但其禁烟酒等教规,对广大群众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而城镇、郊区部分手艺人和农民多有入教的。此后,因组织日渐松懈,成员良莠不齐,甚至进行欺民惑众、诈骗钱财等非法活动,受到社会谴责,从而日渐衰落。至1949年,常住堂内仅有1人,传道活动基本停止。建国后该教消失。
二、慈云宫
民国三、四年间,几个信奉“童大仙"(又叫“慈云亚士",说是由1个姓童的山东贞女修行得道成仙的)的外地人来到六安城,通过汪桃溪等人的联系和安排,在关帝庙附近的佑圣观里设坛一年有余(自此,该观又叫大仙庙,在今六安地区行政公署水电局内)。民国5年,汪桃溪、徐开初、翁云卿、潘绶潭、徐凤年、石聋子等人,在三道巷内建立“慈云宫"(现为市皮革厂址),供奉“慈云亚士"。几年后,只剩石聋子住宫充当“香火道人"。信徒20多人,活动限于城内。民国13年,六安发生“大刀会"破城事件后,被免去六安县商会会长职务的王笃斋(同仁杂货店老板),因政治上失意,遂投身“慈云宫",皈依为“慈云亚士"的弟子,总揽宫中事务,并利用其社会关系,劝导各界人士信奉“慈云亚士",使“慈云宫"活动盛极一时。
民国14至27年,“慈云宫"主要活动为:把“慈云亚士"称号改为“童老佛";吸收弟子500多人;编辑乩坛“坛训"《警愚铎》、《一棒史》、《醒醒词》、《指迷津》、《桃园乐》5部书,每部数万字,印刷5000册;公开设立乩坛,坛期为每月三、六、九日;在今六安县的新安集、马头集、张家店、毛坦厂、南官亭、青山、苏家埠、独山,立煌县(今金寨县)的麻埠、流波。霍邱县的叶集,霍山县城等地设立分坛,从而使六安城的“慈云宫"成为皖西一带的乩坛总汇。
民国27年8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六安城,王笃斋移居六安县新安集,“慈云宫"遂无人过问,信徒日渐减少,解放后完全消失。
三、三番
又叫安清帮、清帮、青帮,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传入六安城区时间较晚。民国18年(1929年)前后,国民革命军陈调元部队来六安城驻防,其下级军官及士兵多为下江人,其中很多是“三番"门徒。他们为了网罗一批社会渣滓帮其私售鸦片、枪械、子弹,敲诈百姓钱财,故采取秘密串联的方式,由其“大"字辈(清帮的行话称为“念一")的头面人物,在城区的杠房、浴室、茶馆、酒馆、旅社、戏院、赌场、鸦片烟馆的人群中,收了一批“通"字辈(“念二")的门徒。此后,陈调元部队离开六安城,“通"字辈的一代就各“站家门"又收了一批“悟"字辈(“念三")徒弟,使其组织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并且扩散到农村各集镇。至抗日战争期间,“通"字辈中只剩下魏鹏飞和汪达三主持的2个“山头"。因“三番"头头自立家门,纵向联系招收门徒,两“山头"徒众无法统计。建国初取缔反动道会门,“三番"不复存在。


上一篇:第一节 宗教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