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六安市公安局组建于1979年3月22日,至1986年底,共有公安干警187人(其中职工8人),辖武装警察和消防警察各1个中队。
一、社会治安管理
1979年建市初,市区连续发生3起与敌特联系的反革命挂钩案件,盗窃、强奸、伤害、寻衅闹事、流氓滋扰等案件也时有发生;其中盗窃发案频繁,占刑事案件的93.7%。为此,市革命委员会印发了整顿社会治安的《十条通知》,成立了市整顿社会秩序领导小组,由公安、交通、民政、工商管理等部门41人组成4个工作组,进行社会秩序整顿,建立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三结合的帮教小组,对违法青少年进行帮助教育。在“挖团伙、打流窜"中,2名团伙成员经过教育,检举揭发了流氓犯罪团伙100多人。7月,市区开展了“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活动"的斗争。17日,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在灯光球场召开了有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3500多人参加的“六安市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整顿社会秩序大会"。是年,破获反革命案件2起,占同类案件发案率的66.67%;破获刑事案件239起(其中重大案件6起),占同类案件发案率的67%;处理违法违章人员536人。缴获赃款和赃物折款2万余元、手表50块、自行车21辆、收音机29部、金镯4只、银元4块、旧币2010元、闹钟4只、子弹21发、粮油票2435斤、布票830尺。逮捕犯罪分子15人,劳教40人,治安拘留279人。
1981年春,市区社会秩序仍较乱,连续发生2起重大强奸、轮奸案件,女工无人接送夜晚不敢上下班。针对这一情况,市政府发布加强社会治安通告,采取公安机关和群众组织相结合的治安防范措施,建立治保组织。至1982年底,共建立治保组织178个、成员837人,治保小组630个、成员1954人。
1983年开展了遵纪守法教育、严厉打击破坏社会治安犯罪活动。遵照中共中央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市公安局2次印发《给全市青少年的公开信》和《致全市青少年家长的公开信》。市委、市政府组织由17人组成的法制宣讲团,到各中学进行法制教育。抽调77名干部到工厂、街道和郊区农村的100多个单位,走访了200多个家庭,向300多名违法青少年进行遵纪守法教育。5月13日至14日,市总工会组织10个单位的工会负责人,携带《文明礼貌常识》、《青少年修养》以及草帽、毛巾等物品,去庐江县白湖农场对本市送交的劳教人员进行教育。7月5日,市法院依法宣判5名罪犯,处决了流氓强奸犯李道林。但这一期间,市境仍然不断发生凶杀、强奸、抢劫等重大案件,作案手段极其残忍。8月,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本市开展了“严厉打击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活动"的斗争,依法逮捕了一批犯罪分子。9月1日,在市第二中学广场召开了有万人参加的公判大会,依法宣判了48名罪犯,处决了罪犯周跃进、刘宏彬。9月19日破获了以赵宜斌等10人为首的流氓团伙案,先后将犯罪分子缉拿归案。(附案例一)与此同时,市公安局还针对犯罪分子昼伏夜出的作案特点,重点抓了夜间的社会治安,将公安干警分成4个作战实体,采取沿街巡逻与侦破相结合的方式,实行24小时值班,使社会秩序日渐好转。
1984年起,加强了特种行业的管理,整顿、充实了旅店、废旧物品回收、刻字等特种行业内部的治安力量。六安市人民旅社自1979至1985年,先后为公安机关提供侦破线索47次,抓获犯罪分子5人,协助侦破刑事案件36起,缴获赃款1190元、手表2块。
1985年7月,市公安局发出通知,加强对枪支弹药和易爆易燃物品的管理,印发了枪支弹药“领发登记簿"和“日使用登记簿",在市区全面推行了安全保卫责任制,90%的重点单位建立了治保组织,共有经济民警分队13个、队员185人。
1983年8月至1986年底,通过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和实行治安综合治理,全市共抓获各类犯罪分子918人(治安巡逻直接抓获58人),挖出犯罪团伙77个、犯罪团伙成员419人,制止大的危害社会治安事故60余起,查处赌博、迷信活动180余起;缴获自制枪枝16枝、子弹214发、雷管1850枚、炸药24公斤、其他凶器390余件以及大量赃款赃物。1986年因经过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秩序基本好转,刑事案件发案率较前下降。
二、户口管理
1979年,市公安局按行政区划设立了七里站、南门、永安桥、北市街、鼓楼、小南海、三里桥、水上8个派出所,掌管流动人口登记和户籍管理,市公安局治安科统一掌握与指导全市户籍管理工作。4月6日,市公安局针对建市不久户籍管理较乱的情况,发布了《关于严格户口管理的通知》,严格市区户口申报批准手续,严禁郊区生产大队、生产队擅自接收户口;以生产队为单位全面登记常住人口,不予承认未经市公安局批准的1979年3月1日以后迁入郊区的户口;办理、建立市内常住人口大册,实行统一管理。
1980年,市公安局着手对市区进行户口整顿,落实户口管理制度,并为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训练普查员、编码员,宣传人口、户籍管理知识。各居民委员会也相应成立了户口整顿组织,开展户口检查和人口普查的准备工作。1982年,经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总户数由1979年的30371户增至37201户。是年,在实行严格户口审批制度的同时,对各街道居民户陆续实行户牌管理。1984年,对市境内暂住人口实行管理。1985年,经查本市城镇自理口粮常住人口23户74人,其中女性53人、男性21人。
1986年底,全市共有54239户、170767人。
三、交通管理
六安城区曾于1958年建立过交警队,因当时城区人口、车辆较少,不久撤销,交通监理业务由六安县搬运管理站代管。1960年,城关交通管理站成立。1979年,六安县交通民警队、城关交通管理站移交给市,分别改为六安市交警队、市交通管理站,负责市区交通管理和监理工作。
建市后,市区人口、车辆增长较快,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1979年,市公安局、交警队、市交通管理站和市直有关部门利用广播、银幕报、宣传车、图片展览等宣传形式开展了“交通安全月"宣传活动,并派人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受教育者达10万余人次。同年,全市共清除路面障碍100余处,纠正违章2000余次。
1980年春,市交通管理部门继续进行市区交通运输整顿,加强小板车管理。对全市专业、副业、农业(不含六安县属农业)及机关团体小板车进行统一登记,核发市区运输通行牌照685枚、农副业小板车牌照551枚(六安县属小板车近800辆在市、县境内流动,未发牌照)、机关团体公用小板车牌照310枚;对510余车次违章运输进行了处罚,基本上改变了市区小板车运输混乱的状况。
1981年3月15日,市区内发生了翻车3辆、死伤各1人的罕见交通事故。上午8时至下午18时,六合路市境路段交通中断、数百辆汽车被堵塞在五里墩大桥至十里辅六安地区砖瓦厂2.5公里多的公路上。事故过后,市区进一步开展了“交通安全月"宣传活动,严格各类车辆安全检查,禁止“病车"上路。
1983年,先后在市区行人及车辆较多的汽车站、大东门、小东门和人民路等地设立交警岗亭,安设交通安全红绿自动指示灯。1984年,市交通管理部门加强了交通管理费的征收,小板车改按收入的3%为1%征收,小型自动车辆按收入的3%征收。是年,市内聘请16名退休工人协助交通民警维持交通秩序。1986年,市政府拨出3500元专款,在市区行人、车辆往来频繁的皖西路、解放路上设置了交通安全隔离带3.6公里,市区设置交通标志215块,施划分道线14公里。同时还举办了73期近千名违章人员学习班,印发交通安全宣传材料1.5万余份。对车辆实行初检、年检,核发行车牌照,办理车辆过户转籍手续,鉴定改装、报废车辆;对个体车辆实行编队,加强管理。建市以来的8年中,交通管理部门先后举办驾驶员短训班45期,受训9550余人次。
1986年底,市区交通管理的主(次)干道主要有:解放路、人民路、皖西路、梅山路、华山路、皋城路、大别山路、东城路、新河路、交通路、磨子潭路等11条。市区机动车辆由1979年的823辆增至2561辆。
1979至1986年底,本市交通事故多发地段为:大别山路、皖西路六安地区医院住院部下坡处、六叶路窑岗嘴大桥北端上坡交叉路口处、南门等驾拐交叉路口。
六安市交通规费征收情况

六安市交通事故情况

四、消防管理
清末,六安城区无正式消防组织,官督民防,流于形式。民国时期,六安城区仅有1个半官方消防组织,时称“水龙会"。消防事务由官方(督察员)督理,器材简陋,仅有水缸,水池、抓钩、防火梯和水枪,灭火能力很弱。
建国后,城区消防工作由公安机关管理,民间设义务消防员。1951年,城关区政府购置消防水车1辆,配备专职司机2人,由城关派出所管理。1958年,城区层层设立消防组织,企事业单位建立消防委员会和义务消防队,修建防火蓄水池。次年,建立城区专业消防班。1962年8月,六安城区新置解放牌敞开式消防车1辆,扑灭火灾能力有所提高。1963年,六安城区正式成立消防队,由六安县公安局管辖;7月,改六安城区消防队为消防中队,队员由职业民警担任,后又改为义务兵役制。1972年有消防水罐车2辆。1973至1979年,六安造纸厂、六安地区棉纺针织厂、六安地区百货采购供应站、六安地区石油公司、六安地区五金交电化工公司等5个单位先后建立了企业消防队,配备消防车3辆,队员由本部门调剂兼任。
1979年11月,六安行政公署决定将原六安城关消防中队一分为二,一部分仍属六安县,一部分移交给市公安局,组成六安市消防中队。时有解放牌消防水罐车2辆、消防干警32人。同年,市公安局对市区206个单位进行消防大检查,对14个重点单位采取定期检查,对南市、西市、鼓楼,北市、中市等街道的185户进行防火安全抽查,共发现火情隐患424条,整顿改造342条,修订防火档案26份,制定灭火方案4份;整建义务消防队26个,培训义务消防骨干70多人;市公安消防人员深入基层进行防火安全宣传,受教育者达万余人次。
1980年5月13日,市防火委员会正式成立,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张勤先兼任主任,委员8人,统一领导全市的防火安全工作。同年,市革命委员会拨款新置北京牌轻便干粉车1辆。
1984年,市政府调整了防火委员会成员,由副市长李乃铭兼任主任,副主任2人、委员10人,下设办公室于消防中队内,负责防火安全宣传和消防工作指导。
1985年5月10日8时40分许,国营光华无线电仪器厂液化石油汽站发生火灾,市公安消防中队在六安地区石油公司等3个企业消防队的配合下,很快控制火势,扑灭了大火。这次火灾伤2人、烧毁小液化汽罐187个,经济损失约4170元。
1986年,市政府又拨专款购置了1辆东风牌消防水罐车,年底,市公安消防中队有解放牌消防水罐车2辆、东风牌消防水罐车1辆、北京牌轻便干粉车1辆、庐山牌救火指挥车1辆,部分车辆还安装了新式警灯和扩音喊话器。市公安消防中队对一般性火灾均可扑救,但对化工、油漆、电气及高层楼房火灾尚未具备扑救能力,5个企业消防队共有解放牌消防水罐车3辆、解放牌消防水罐泡沫车1辆、北京牌消防指挥车1辆、专职消防队员27人。企业消防队除能扑灭一般性火灾之外,六安地区石油公司油库消防队还能扑灭一般性油类火灾。
1979至1986年底,共扑灭火灾83起,火灾造成经济损失共达68.5万余元,死1人、伤5人。
六安市火灾情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检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