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蔬菜
建国前,城郊农户种植少量蔬菜多为自食,唯菜市湾部分农民专门种植蔬菜,卖给城区居民。
建国初,菜市湾蔬菜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0——60%;但因属个体经营,部分菜地粮菜间作,产量较低,“大路菜"居多。60年代,蔬菜种植以生产队为作业单位,种植面积略有扩大,约占耕地面积的50——70%;引进了番茄、甘蓝、苤蓝、大白菜、水萝卜等,使“细菜"种植面积达到蔬菜种植面积的30%,增加了蔬菜种类。70年代成立了蔬菜专业队。1975年蔬菜公司成立后,蔬菜生产和销售全部纳入计划轨道。
建市后,随着人口增加,蔬菜需求量日渐增大。1980年设立了蔬菜产销管理机构,积极发展蔬菜生产。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扩大种植面积;合理安排茬口,提高蔬菜复种指数;引进和推广高产品种,增加蔬菜产量。此外,还先后在九里沟乡五里墩村建玻璃温室7幢(1.42亩),塑料大棚2座、中棚8亩,采取小拱棚和地膜覆盖种植蔬菜200亩,提前和延长蔬菜种植期;辟建贮藏窖数处,夏季收贮瓜类,冬季收贮大白菜、萝卜,延长蔬菜上市时间,缓解了1、2月份的“春缺",5月份“小春缺",8、9月份“伏缺"蔬菜供不应求的矛盾。1986年,蔬菜专业队由1979年的40个增加到85个,专业菜地面积由1979年的2708亩增加到4953亩,并在六安县城北乡建立蔬菜二线基地850亩。蔬菜品种增加到11类、54种(含变种)。根茎类:萝卜、胡萝卜、球茎甘蓝(苤蓝)、莴笋;白菜类;小白菜、大白菜(结球、不结球两种)、芥菜、花椰菜、甘蓝;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葱蒜类:葱、蒜、洋葱、韭菜;绿叶类:菠菜、苋菜、蕹菜、芹菜、芫荽、茼蒿、山白菜;瓜类:南瓜、笋瓜、西葫芦、瓠子、冬瓜、黄瓜、葫芦、菜瓜;豆类:豇豆、菜豆、毛豆、豌豆、蚕豆、扁豆、刀豆;芋薯类:马铃薯、菊芋(洋生姜)、山药、地瓜、毛芋;水生类:藕、茭白;多年生类:竹笋、香椿、金针菜、白合、茴香;食用菌类:凤尾菇、平菇、蘑菇等。
六安市蔬菜生产情况

注:1979、1980、1981三年总产量数字是市蔬菜办公室提供的,1982年至1986年的数字是市统计局提供的。
二、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种植区主要是望城岗乡的望城岗、五里塘、十里岗、大岗头村,平桥乡的南外、三里岗、五里桥、胡家渡、吴巷村,九里沟乡的九里沟村。
水稻传统品种籼稻有矮秸黄、天生稻、川稻、麻壳籼、小白稻,糯稻有乌嘴糯、黑节糯、剷场糯、一根糯(又名“乌龟进洞")等,产量都低,籼稻亩产量200公斤上下,糯稻亩产量170公斤上下。50年代推广种植胜利籼、中农34号,亩产达到225公斤左右。60年代先后推广种植矮秆、高产、耐肥、抗逆性强的广长矮、圭陆矮、矮脚南特以及晚稻农垦58号等良种,亩产达300公斤左右。70年代前、中期推广双季稻,种植生长期短的优良品种“早稻二九青"、“先锋1号",“晚稻秋收1号"、“早熟农垦"等,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产量。70年代后期推广种植杂交中稻汕优6号、汕优63号、汕优64号。1979年种植21亩,1983年种植390亩。此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5年达到9777亩,占当年中稻种植面积14794亩的66.1%;平均亩产583公斤,最高亩产650公斤。1986年,因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缩小了粮食种植面积,杂交稻种植面积缩小到5480亩,占当年中稻种植面积13336.3亩的63.3%。
小麦传统种植品种三月黄、大黄皮(又名和尚头)产量都低,亩产量二三十公斤。50年代初推广种植矮粒多、南大2419,亩产量有所提高,淘汰了传统品种。60年代开始推广种植丰产3号、阿夫、吉利等品种,亩产量达到175公斤。80年代初推广种植成熟期短、抗逆性强的宁麦系统、阿夫系统、杨麦系统以吸安农1号等品种,平均亩产量175公斤,最高亩产量250公斤。大麦、元麦因产量低,近几年无人种植。
山芋传统种植的红皮白心芋、白皮黄心芋等品种,亩产量只几百公斤,且须多次翻蔓。50年代引进高产品种胜利百号推广种植,亩产量达2500公斤左右。玉米传统品种黄火燥为主要种植品种,郊区3个乡都有种植,西北湾区种植较多。
杂粮豌豆、蚕豆、豇豆、红豆、绿豆有少量种植,高粱、谷子、泥豆现已无人种植。
六安市粮食作物生产情况

三、经济作物
油菜种植区主要为望城岗乡和平桥乡。传统种植品种有白菜型的大乌籽、黄鳝子和芥菜型的三兰花等,产量很低,亩产量15至25公斤。50年代前期推广种植浠水白油菜,亩产量达50公斤。60年代初推广种植广川油2号、3号,亩产量75公斤。播种面积逐年扩大,至1979年递增至3923亩。80年代初引进广白菜型油菜武油1号,甘蓝型202号和23号、当油早1号推广种植,1986年种植面积推广到8229.6亩,最高亩产量百余公斤。
芝麻、花生3乡都有种植,但因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种植面积逐年缩小。芝麻1979年种植613亩,1986年缩小到145亩。花生1982年种植299亩,1986年缩小到126亩。
棉花东南岗丘地带农户零星种植,自产自用。传统种植品种有大花、小花两种。建国后推广种植岱字棉15号,改进种植技术,产量逐年提高,1982年平均亩产皮棉达31.5公斤,1986年提高到45公斤。
麻类大麻多种植于淠河两岸湾地,黄麻多种于东南岗丘地带。因麻类经济收益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2年种植面积790亩,1986年扩大到2018亩。
六安市经济作物种植情况

四、林木果树
苗木培育建国前及建国初,城郊岗丘地带农民多在营造大片林木前,采取自采种自育苗方式培育苗木,品种为马尾松等。庄前屋后零星植树则采用分株、扦插等办法取得苗木。40年代,六安农科所附带培育苗木,但数量有限,品种单一。50年代中期,小华山园艺场为发展果树生产,曾辟建小块苗圃,培育作为嫁接桃子、苹果砧木的少数苗木。1959年为建立苗木培育基地,地区农业局于望城岗附近南锅底山兴建苗圃1处,培育马尾松、白杨、刺槐、悬铃木等苗木。此后,苗圃面积虽未扩大,但培育的苗木品类有所增加。1979年该苗圃划交六安市。80年代初,六安市园林管理处苗圃、六安军分区苗圃相继建立,各苗圃在培育一般苗木的同时,还培育了雪松、龙柏、翠柏、桂花、海桐、女贞、广玉兰等较名贵的苗木,为绿化提供了部分优良树种。1986年,育苗面积由1979年的154亩扩大到276.6亩(包括非市属苗圃)。
植树造林建国前,每年春季仅有中学生和部分小学生(高年级)在近郊一些荒岗上植树造林,但因只栽不管,遭到人为破坏,一直没见成林。农户营造的林木多数未等成材,即被砍伐作为木柴卖给城区居民,只有少数成林。建国后,先后在南岗头、五里墩、七里站、飞机场以东地带,利用岗丘营造林木多处,后来也因城市建设用地扩大陆续被毁。1952年在东南远郊马家洼、望城岗等地营造马尾松林3000亩。1970年在望城岗锅底山营造杉木林20亩。1976年利用淠河马巷河段荒滩造林300亩,利用淠河九里沟公社境内河段荒滩造林100亩(后因洪水成灾全部被毁)。1981年又在淠河马巷附近河段荒滩造林100亩。1984年开始发展经济林木生产,由省投资20万元,在小华山园艺场辟建桂花园200亩,栽植桂花5000余株。1982至1984年3年共营造林木1410亩,成活683.5亩。1986年造林778.8亩,其中杉木7亩、松木350亩。
郊区农户向来重视植树,村庄周围满栽树木、竹子。6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增多,隙地多被利用建房,树木日渐减少。70年代起,通过贯彻国家林业政策,强调谁种树归谁有,提高了农民植树积极性,零星植树渐次增多,1986年“四旁"植树26.63万株。
全市共有林业用地12800亩,其中有林地10971亩(内用材林7414亩、防护林776亩、经济林2781亩),疏林地187亩,幼林地562亩,苗地121亩,无林地959亩。全市非林地中“四旁"植树面积为5771亩。大片马尾松林多在淠河总干渠以东的望城岗乡境内。林木品种有马尾松、麻栎、黄栎、桑、榆、槐、檀、朴、柳、椿、枫、女贞、梧桐、泡桐、黑松、湿地松、火炬松,雪松、意扬、龙柏、杉、水杉、柳杉、银杏、悬铃木、樟,珍稀林木有马褂木、金钱柳、金钱松、香果树、蓝果树、银雀树等等。
果树市郊果树栽培历史较长,淠河东畔地带有一些小型果园,四郊农民也多种植零星果树,因此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桃、李、杏、梨、柿、沙果、枣等水果上市。建国后,为开发水果生产,于1951年在城郊建立国营小华山园艺场,利用700亩荒岗种植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1955年部分果树挂果,收获水果35000公斤;同年,小华山园艺场接收了淠河西岸便门滩荒地800亩,建立分场,营造果林。此后果林面积逐年扩大。1980年全市果园2407亩,其中苹果1063亩。1981年便门滩分场成为独立核算单位。至1986年,全市共有果园2508亩,其中小华山园艺场1995亩,便门滩园艺场513亩。果树有苹果、桃、梨、杏、李、柿、沙果、枣等品种。
五、土壤肥料
土壤市境农田土壤主要分为水稻土、潮土和黄棕壤。水稻土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58.9%,多分布于3个乡的岗、塝、冲、畈,其亚类、土属、土种繁多,除马肝土外,多为肥力较高的土壤,其中黄白土属含有机质2.45%、全氮0.158%、速效磷9PPm、速效钾78PPm,利用率(复种指数)200——250%。潮土类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13.3%,多分布在平桥、九里沟2乡的淠河两岸,系湾地、滩地等旱作田地。其中淤沙土属主要分布在平桥乡的胡家渡村,其质地为中壤至重沙壤,通透性和蓄水性较好,适耕期长,多种植麻类、麦子和花生。九里沟乡部分湾地由于长期种植蔬菜,精耕细作,施肥量大,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增高,形成为菜园泥沙土,其有机质含量1.90%、全氮0.104%、速效磷68PPm、速效钾38.8PPm,利用率(复种指数)350——400%。只有少数黄沙土属的湾、滩地,因是沙壤至轻壤,漏水漏肥,不利作物生长,产量较低。黄棕壤旱地分布于九里沟乡九里沟村,平桥乡三里岗村、吴巷村,望城岗乡岗丘上,因其土层薄、肥力低,一般只宜种植麦、豆、山芋等作物。
市境低产田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2%左右。其中分布于淠河两岸的沙心底沙泥田占3.6%,分布于低丘高塝或上冲的上位粘盘马肝田占2.9%,分布于地势低洼地带、长期沤水的次生青泥田(上、下位青马肝田、强次生青马肝田)占3.6%,分布在下塝地势倾斜角度较大的部位侧渗黄白土田占0.7%,分布于岗丘高处的淹育马肝田占0.2%,因受人为污染的占1.7%。这些田地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失调,种植的作物生长较差,产量偏低。建国以来,农民采用简易方法改良低产土壤,一是种植绿肥,二是“烧包子",三是改冬沤田,四是进行深耕,五是施用家杂肥。“烧包子"即于栽秧前将麦茬田或冬闲田土垒成小堆,堆内放上干牛粪或碎草,点火焖烧后放水耕作,既可松土,又能提高肥效。改冬沤田为稻麦或稻绿(绿肥)连作,可以使板结的土壤经过日晒、冷冻变成疏松土壤。60年代初,对岗丘肥力低的耕地一般深挖50厘米左右,将多年的犁底板土翻出打碎,但因费力大、用工多,深挖面积不大。
肥料建国前至50年代主要施人畜粪、家杂肥、饼肥、青沤肥。60年代,除种植部分绿肥外,逐渐以施用化肥为主。由于化肥用量逐年增多,不仅生产成本越来越大,并且造成田地土壤板结。80年代起,农民在施用化肥的同时,重新重视农家肥的使用。
各种作物对肥料需要量不等。花生、豆类、芝麻等需肥不多粮食作物、油菜、棉花等需肥中等。大麻需肥量大,通常以饼肥作基肥每亩施百余斤;以人畜粪和化肥作追肥,每亩施碳铵50余斤。
六安市农田化肥施用情况

六、耕作制度
建国前,冲、畈水田每年种植一季中稻,收割以后,除少数田块播种红花草(紫云英)外,多数翻犁过后,即行灌水“浪田".(即沤田),至次年春再次犁耙、施肥后,栽插秧苗。地势稍高田块,每年种植麦、稻或油(油菜)、稻两季。旱地,秋季以种麦为主,少数种植豌豆、蚕豆;春季则以种植玉米、山芋为主,少数种植花生、芝麻或其他杂粮。建国初期耕作制度没有变化,至推广种植双季稻时,冲、畈水田多数改种双季稻,变成一年两熟制。以后,随着双季稻种植面积的扩大,至60年代中期,水田基本实行一年三熟或二年五熟制(旱地仍为两熟制)。一年三熟即连续种植油菜、早稻、晚稻。二年五熟是第一年种植早稻、玉米、小麦(或油菜),第二年种植中稻、晚稻。蔬菜种植时间虽然不尽一致,但“大路菜"仍可分为春秋两季种植。入伏以后,茄果瓜豆类蔬菜全部收尽让出茬口,种植白菜、芥菜、萝卜胡萝卜菠菜、芹菜、葱、蒜等冬季蔬菜,冬菜过后,利用茬口种植小白菜等生长期短的蔬菜,随之种植茄果瓜豆类等蔬菜,力争地不空茬,提高复种指数。
七、植物保护
主要病虫害蔬菜主要病害有白菜病毒病、白菜霜霉病、白菜软腐病、茄科青枯病、黄瓜霜霉病、黄瓜枯萎病等等;虫害有蚜虫、菜青虫、豆荚螟、小地老虎、黄守瓜、斜纹夜蛾、黄曲条跳岬等等。水稻主要病害有白叶枯病、稻瘟病等等;虫害有螟虫、稻纵卷叶螟、褐稻虱、稻蓟马、稻苞虫等等。小麦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黑穗病、锈病等等;虫害有麦蚜、麦粘虫、麦蜘蛛、麦叶蜂等等。油菜主要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等等;虫害有蚜虫、潜叶蝇等等。
病虫害防治建国前,由于缺少农药,防治白菜虫害一般用草木灰施撒叶面,或用丝棉树(卫矛)籽研粉施撒叶面。5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666"、“223"乳剂或粉剂灭虫。60年代起,使用“1605"、“1059"等高效有机磷杀虫剂灭虫。80年代采取病虫害综合防治办法加强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对花生、油菜、西瓜、香瓜等经济作物和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实行轮作,避免重茬,减少病虫害发生。采用泥水选种,1%石灰水浸种、早施氮肥、清沟沥水、清除田头地边杂草等办法,防治小麦锈病、赤霉病、白粉病、黑穗病、线虫病病害。用1%石灰水浸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用75度温水(即“三开一凉"水)浸种,或呋喃丹、“3911"农药拌种防治棉花病害。这一时期所用农药有波尔多液、代森锌、代森铵、多菌灵、敌敌畏、乐果、1605乳剂、1059乳剂、敌百虫、呋喃丹、苏化203等。

上一篇:综述
下一篇:第二节 养殖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