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前期,城区除有一些成衣铺代客缝制衣服外,还有部分裁缝师傅出外做“门活"。由于全系手工操作,工效低下,收入微薄,难以维持生活。民国10年(1921年)在文盛街开设成衣铺的谢申德买来1台日本产的缝纫机;次年,定居于城区的湖北籍冉某从汉阳带回1台缝纫机。自此,城区成衣业才有缝纫机械。建国前夕,城区有成衣手工业户75家,多数分布在东门大街和镇安街。建国后,成衣业发展较快,到1953年城区已有127家成衣铺、从业人员163人。是年,吴佩敏等人组建了第一个成衣小组,次年扩大改名为红光成衣社,有缝纫机65台、社员36人。1955年又先后成立了淠滨、烈军属2个成衣社。淠滨成衣社有缝纫机119台、社员76人,年产服装4.47万件,实现产值36.22万元。烈军属成衣社有缝纫机52台、社员44人,年产服装3.35万件,实现产值20.5万元。1956年兴办“三八"服装厂,成为城区第一家服装工业企业。1958年大搞所有制过渡,合并红光成衣社、淠滨成衣社、烈军属成衣社和“三八"服装厂,成立国营六安服装厂,改记件工资制为记时工资制,因而挫伤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同时由于摊子大,生产管理跟不上,不久即造成企业亏损。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服装厂退为集体所有制性质,析分为淠滨、红光、烈军属3个成衣社。同年,以生产童装为主的六安刺绣社成立。1972年刺绣社改为六安刺绣厂。至1978年,城区服装行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7.9万元,职工494人,年产服装13万件,实现产值273.6万元。此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为适应专业经营,1985年,红光成衣社转为六安市衬衫总厂,淠滨成衣社转为六安市西服总厂,烈军属成衣社转为六安市服装总厂,先后从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引进童装、西服、衬衫生产设备,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1954年,城区9户皮匠铺联合成立了和平皮革社,生产布鞋、皮鞋。1957年,改和平皮革社为六安皮革厂,时有固定资产4.23万元,职工70人,年产布鞋6.2万双。1981年起,该厂生产的布鞋出口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地区。1983年,六安市纸品厂在产品销路不畅的情况下转产折叠式凉帽,年产3万顶,更名为六安市制帽厂。1984年六安皮革厂开发生产注塑布鞋,更名为六安市制鞋总厂。1985年,六安市制革厂增设制鞋车间,年产皮鞋2万双。
1986年,全市共有集体所有制服装鞋帽工业企业9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7万元,各种专业生产设备510台,职工1468人,实现产值1206万元、利润42万元、税金38万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利润、税金的4.2%、3.1%和3%。其主要产品有绣花童套装、灯芯绒童装、绣花女短袖衫、红涤纶马夹、喇叭裤、童风衣领卡曲衫、什色涤棉海军领短袖童套装、什色府绸女童背带裙、中长纤维童装击剑服、什色涤棉绣花牙边童短袖套装、什色涤棉蝴蝶花女童裙、腈纶棉滑雪衫、毛呢中山服、女滑雪衫,中药透热背心、西服、注塑布鞋、二次发泡注塑布鞋、玉菊牌二次发泡女鞋、皮鞋、折叠凉帽、仙鹤牌尼龙网眼全盆童帽、仙鹤牌长毛绒四角童帽、草帽等300多个品种。其中注塑发泡女布鞋、女滑雪衫、男女儿童单服装3个品种评为省优产品,男女儿童服装除销往19个省、市、自治区外,还出口民主德国、瑞典、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工厂选介
六安市刺绣厂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市二轻工业局,位于皖西路,占地面积4710平方米,建筑面积2535平方米。
该厂前身系六安刺绣社,1961年建社初,有固定资产0.18万元,缝纫机21台,职工33人。1972年转为六安刺绣厂。1979年实现产值58.3万元、利税2.65万元。1980年以后引进国外童装生产设备,改进工艺,提高了产品档次。1982年起,先后有19种产品在省、国家服装造型设计和质量评比中获奖,产品除行销19个省、市、自治区外,还出口丹麦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累计创收外汇66万美元。1986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净值91万元,有各种缝纫设备104台,职工168人,实现产值250万元、利润12万元、税金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4881元。经济效益居本市服装鞋帽行业之首。
六安市西服总厂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市二轻工业局,位于梅山北路,占地面积1006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
该厂前身为六安淠滨成衣社,1955年有固定资产2.33万元,缝纫机119台,社员76人,生产服装4.47万件,产值36.2万元。1958年“大跃进"时并入国营厂,1962年退为集体所有制,恢复原社名。1979年实现产值68.3万元、利税2.6万元。后更名为“六安市西服总厂",引进西服生产线1条,成为本市西服生产唯一专业厂。1986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6万元、净值30万元,有缝纫设备155台,职工190人(技术人员2人),年生产服装7.6万件,实现产值201万元、利润4万元、税金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0579元。
六安市制鞋总厂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市二轻工业局,位于三道巷,占地面积3150平方米,建筑面积1828平方米。
该厂前身为六安和平皮革社,1954年生产布鞋2841双、皮鞋20双。1957年改为六安皮革厂,时有固定资产4.23万元,职工70人,年产布鞋6.2万双,产值25.62万元、利润1万元。1960年转为国营皮革厂,次年退为集体所有制。建市后,该厂生产有较大发展,1981年起,布鞋出口新加坡和香港。1984年以注塑布鞋取代机绱布鞋,获华东地区布鞋技术交流会良好奖。1985年开发生产的二次发泡注塑布鞋评为省优产品。1986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9万元、净值19万元,有注塑机和缝纫机62台,职工186人,具有年产皮鞋4万双、布鞋30万双的能力。是年实现产值160万元、利润7万元、税金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602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