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衣食住行
服饰清末至民国初年,百姓多以家织布衣为主,俗称“老布”;官商富户多穿绸缎。30年代后,机织布衣渐兴,俗称“洋布”。男性劳动者一般上穿对开襟短褂、布质背心,下着肥腰宽脚裤,脚穿家做剪口或圆口布鞋,套布袜或线袜。炎热天劳动时,赤膊披长布巾。冬穿长棉袍,头戴猴帽(称马虎帽),足穿棉鞋,雨雪天出外穿布质涂油钉鞋或套木屐,北境滨淮地带则习惯以草麻编织的“草窝子”套于布鞋之外。妇女多穿右开襟袍褂,年长者可长至脚部,外套坎肩,头罩绉纱或丝织包头。少女衣着则讲究颜色鲜艳。民国初年城镇年青女子开始有穿旗袍和百褶裙的。官绅商贾之家旧时多着长衫、马褂、皮袄。30年代后,城镇男性着中山装、西服者日多。橡胶靴、皮鞋、雨衣、纱袜亦渐流行。
辛亥革命后,男子革去留辫习俗。男孩为保护天灵盖,多于前脑勺蓄一块毛发不剃,称“粪撮子”,于脑后留一撮毛,曰“乌龟梢”。宝贝男孩颈戴项圈或“长命锁”;也有在7岁前着“和尚衣”、“百家衣”的。妇女一般梳粑粑头,插发簪;年轻姑娘梳独辫于脑后,剪刘海于前额,扎红头绳,戴耳坠,颈套项圈。民国初年,女子仍多缠足。“五四”运动后,缠足陋习渐少,但未完全消除。30年代后,城镇男子蓄西式分头、剃平头者渐多,女子蓄齐颈短发,也有少数烫发的。
建国后,服饰变化甚大,一是质料转优,二是款式转新。家织土布被机织棉布、斜纹布、劳动布、阴丹士林、灯芯绒、府绸代之,毛织品、丝织品亦渐入寻常百姓家。服式多为中山服、学生服、青年服、干部服和工作服,蓝、黑、灰、青为主色。冬季城镇男子多着毛领短大衣,长衫逐渐绝迹,春秋多戴呢质解放帽或军帽,冬戴苏联式护耳帽。60年代以后,晴纶袜、尼龙袜逐步替代线袜和绵纱袜,着胶底帆布鞋、塑料鞋者渐众,雨雪天,男女多穿胶鞋、胶靴。男子一般剃平头留二分头,妇女留短发或盘双辫于头顶,农村仍有部分已婚妇女梳粑粑头。年轻姑娘喜留长辫,刘海,冬季戴方形头巾,或迭成三角形围于颈项。缠足陋习彻底消除。
“文化大革命”期间,时兴着草绿色军装,头戴绿军帽,足登解放鞋,年轻女子亦“不爱红装爱武装”,喜羊角双辫运动发,黄军服。
70年代末期,服饰习俗开始发生变化。劳动者大都穿上化纤呢绒衣服,花色品种丰富多彩,款式新颖,沪宁等地服式渐为人们所接受。城乡男青年喜西装革履,风行喇叭裤、牛仔裤、羽绒服、太阳镜、变色镜、蓄长发;女青年盛行高跟鞋、烫卷发、时新衣裙(如连衣裙、直简裙、旗袍裙等)。雨雪天,足登长靴,使用各式阳伞或雨衣。
饮食旧时滨淮地区以食麦、豆、山芋为主,山区多食玉米、小麦、山芋,圩畈岗丘地区多食稻米。农民农忙时每日三餐,早晚多食米粥或玉米糊,中午食米饭或馒头,农闲多为两餐。冬寒时,山区农民多在取暖的火塘上悬一可移动的吊罐或吊锅,用以烧水或做饭。城镇居民早餐多食点心。菜肴以素菜为主,寿县、霍邱、六安县北部口味偏重咸辣,舒城偏清淡。寿县八公山豆腐质细味纯色白,名闻海内外。城乡人民均有加工食品习惯,如清明前腌禽蛋,梅雨季节制豆酱,立冬后腌花菜、萝卜,冬至后腌鱼肉家禽,春节前做糯米年糕。旧时宴席莱肴一般为八样、十样(“八大海”、“十大海”),平时不速客至,至少四样。旧时食俗有以下禁忌:蛋制食品忌两个,产妇忌黑毛鸡,12岁以下儿童忌鱼卵、忘蛋(未孵化成功鸡鸭蛋)、家禽下颏,谓食后不识数、善忘、多言。
50年代以后,境内大部分地区种植了水稻,城乡居民悉以食米为主,麦、豆、玉米、山芋为辅。餐次亦改每日三餐。80年代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饮食追求精良和营养价值,玉米、山芋等成为调节口味的食品。菜肴受江浙食俗影响,不少城市居民喜好甜淡食品。鱼肉禽蛋,讲究质料、烹制。腌制蔬菜者渐少。宴席务求丰盛,每席菜肴至少十样,有多至二十来样,且多非本境传统风味,如松花蛋、香肠、海参、海蜇、白斩鸡、糖醋排骨、鹌鹑蛋、各种罐头等。
皖西山区是我国著名茶叶产地,六安瓜片、齐山云雾、霍山黄芽、兰花、雀舌及舒绿、霍红等名茶蜚声中外。六安、金寨、霍山、舒城等县人民有饮茶习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六安州志》曾载姚武英《煮茶》诗一首,备述明人好茶情状:“早起山童扫雪皑,瓦瓶煨沸仗炉灰。月团荡漾金瓯舞,雀舌轻盈玉盏开。滋味陶公今想见,仙灵卢老又重来。碧云不逐清风断,香气菲菲几度回。”
旧时好茶者视晨起饮茶为一日之要事,文士骚客以品茗酬唱为高尚情趣。清末和民国期间,城镇设有茶馆、茶摊。金寨麻埠“又一天”、“得月楼”、“肖大成”、“老院”茶馆,六安苏家埠“尹家茶馆”,遐迩闻名。六安“章子瞻茶馆”久盛不衰。旧时茶馆是人们交际、议事之地。商贾于饮茶之间,洽谈生意。远地农民,售完农副产品,也爱进茶馆饮茶解乏。一般茶馆均附设“点心铺”,出售春卷、油条、狮子头、小笼包,也有提篮叫卖酱制豆干、五香花生米者。境内素有“客来先敬茶”之尚,宴客时务求杀好、水好、茶具好。旧时舒城善饮茶者,喜白桑园茶叶、七门堰水,桃树柴烧。六安龙穴山天池名泉,十数里内乡民,皆取此水煮茶。茶具尚景德镇、宜兴所产细瓷细陶,一般为上有盖下有托的三部件组合式茶盅。炊具尚陶制或锡制壶罐。
建国后,茶馆逐渐消失。家庭普遍使用保温瓶,饮茶更成易事。饭店、浴池备茶水供顾客饮用。80年代以后,外出多携旅行保温杯。机关团体每逢重大节日或重要宾客来访,多举行“茶话会”。境内流传这样一首《饮茶诀》:
姜茶能治痢,糖茶能和胃。
菊茶可明日,烫茶伤五内。
饭后茶消食,酒后茶解醉。
午茶长精神,晚茶难入睡。
空腹饮茶心里慌,隔夜剩茶伤脾胃。
过量饮茶人黄瘦,淡茶慢饮保年岁。
皖西传统风味食品还有寿县的“大救驾”,(多层薄面粉和冰糖内馅制成,松脆香甜,传为宋初赵匡胤攻南唐寿春时县人所献);六安的白切、黑切(芝麻与饴糖制成的薄片),小磨麻油,徐集花生酥糖;舒城的果仁方片糕;霍邱的临水大曲;金寨的猕猴桃酒,麻鸡片(食法类于烤鸭)。
居住旧时皖西地区以农为本,安土重迁。建宅时,重视宅基选择,要求前阔后高,“宅坐青山龙虎地,门迎绿水凤凰池”(后山前水),“宁要青龙高万丈,不要白虎抬头望”(左高右低)。门向多取东南或西南,忌正南(庙向)正北,更忌与山墙、烟囱、水流、厕所、道路相冲。谓不忌将影响家族兴旺。北部滨淮地区为防水患,房屋多建在高台地或郢子(村落遗址)上。有些村落前的路口,建有土地庙(社庙),供奉土地神或无常神,谓可镇“白虎”免患;城镇官富宅前倘有路口、巷口,乃立一石碣,曰“泰山石敢当”,谓可祛邪消灾。建国后,农村房基要求基本沿旧,富庶地区,则追求环境美。
房舍结构,旧时山区多为茅草盖顶,少量瓦顶,墙体多为土坯砌成或板筑土墙,也有部分砖砌和石块垒砌。松、杉树作梁,草房以毛竹为檩,屋檐一般不封实,以利平常做饭和冬季烤火时散烟。平畈区多为土坯墙或板筑土墙,屋顶铺盖麦秸、稻草,少数用瓦,房舍格局一般为三间平列,中为堂屋,两侧卧室,前伸一小间作厨房,房顶竖烟囱,或后墙砌烟囱,曰牛尾灶。宅外植树,忌前桑后柳与独木(桑谐丧、柳无骨、独寓孤)。户外较宽的常以土坯围一矮墙,形成院落。房屋大都低矮,窗户窄高,且仅一面,光暗气闷。但地主庄园则砖墙瓦顶,高大宽敞。正房一般三重,分大厅、客厅、书房、厢房。四周挖有壕沟(水圩),豪门大户还设有炮楼。境内较著名的有霍邱县马店李家圩、六安县椿树丁家老圩、双桥潘家圩、张店刘大圩、金寨县白塔畈王家老楼双圩等。城镇官商富户多为砖墙瓦顶,18根木柱奠脚,梁呈“鹦哥架”式,顶形三角,斗拱交错。格局多为前殿后堂,左右包厢。房内南北开窗,以收冬暖夏凉之效,一宅二院、三院多层次院落一般为前店堂、后厅堂,另设作坊,左邻右舍之间隔有防火墙。贫民多于街后空旷处建草房、搭茅庵,避风挡雨,繁衍生息。
建国后,城乡新建房屋逐年增加,质量、格局也有变化。70年代后,不少农舍红砖砌墙,大瓦盖顶。少数经济作物地区或城镇近郊亦有建两层楼的。楼房为钢筋水泥结构,上为平顶,追求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和卫生条件。
室内陈设,旧时一般居家正屋上方置一长形供桌(亦名条桌),民国前上悬“天地君亲师位”红纸中堂,左右配以有关楹联,民国时改作“天地国亲师位”,前置香炉烛台。有钱人家住房多,着意于客厅布局,中悬百寿图、山水画等。左右挂名人字画,条屏。居室里多置木板床,平畈少树地区亦有土坯床,经济条件较好人家多置架子床,室内还置有太师椅、立柜,方桌等家具。以上物件皆偏厚重。
建国后,旧式陈设渐废。文化大革命期间,“天地”中堂、祖先牌位以及诗词山水条幅,悉被扫除。中堂部位一律悬毛泽东像,条幅内容多为毛泽东诗词、语录或“样板戏”剧照。70年代末期,不少农家重新挂起“天地”中堂,但更多的是古今名家字画的印制品,内容和形式均丰富多采。条桌、座钟、晶体管收音机、缝纫机、木床、方桌椅凳、衣柜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的必备家具,家具追求精巧,城镇家庭一般都有五斗橱、高低柜、写字台、书柜、沙发、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高低床或席梦思床等新式高档家具,注重美学趣味。有庭院者,栽花种竹,养鱼喂鸟,置假山盆景,树根造型,以装点环境,新婚夫妇卧房摆设追慕大城市新风。
行具旧时皖西人民多家居,少远游,近程外出时,多为徒步,水陆行具主要有轿子、黄包车、骡、驴、竹筏、木船等。
轿子:通用为竹架双人抬小轿,顶为竹编,轿身三方裹以蓝布,门垂一长布帘。较大城镇设轿行,供人雇轿。另有喜轿,俗称“红轿”,四人抬,专供嫁娶所用。轿顶立麒麟,轿身雕花涂漆,披红着彩。多为富贵之家自置,他人用时需付租金或礼物。
黄包车:亦称“人力车”。民国18年(1929年)六安、寿县城镇始有此车,并建黄包车行,供车夫租用。一般用于短程客运货运。
骡驴:旧时境内富绅往来城乡,以骡、驴代步,农民市民也有专养骡、驴供旅客租用的,俗谓“赶脚驴”。
竹筏;属水上运输工具,适于载运山区土特产品。一般每筏载货4——5吨,日行10公里左右。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竹筏开始作为客运工具往来于淠、史、杭等河流之上。据民国32年《皖报》记载,史河金家寨——叶集段最早的客运竹筏“江声”、“江风”号,于7月10日下水,时值抗战时期,安徽省政府内迁立煌(今金寨),生活必需品多赖竹筏运输。
木船;以桅帆数量区分大小,一般为一根或两根桅帆。桅帆多,则船舱大。行驶在境内主要河湖之上,系旧时皖西地区重要的水上行具。
建国后,以上行具渐被淘汰,新兴行具日益增多,陆上通用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客运车、货运车、吉普车、面包车、轿车、水上通用机动船和推浆轮船。自行车50年代私人购置者很少。60——70年逐步增多,且一家常多至数辆。“凤凰”、“永久”、“飞鸽”,“金狮”等名优产品尤受欢迎。摩托车原系部队、公安、体育运动等部门专用,80年代后开始进入千家万户。1984年,六安县木厂区10户农民合资购进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解放”牌汽车1辆,开全区私人自购大型机动车辆之先例。此后,境内个体户购置大,中型机动车辆者日多,其中包括大型客运车,面包车,三轮车和货运车。霍山新店河6户农民联办汽车运输站,拥有货车5辆。
80年代后期,旅游之风渐兴。城乡人民乘车远游黄山,庐山、杭州、苏州、北京等地者逐年增多。往金寨天堂寨、梅山水库、霍山佛于岭水库、寿县县城等地作短程旅游者不可胜数。
二、婚丧喜庆
婚嫁旧时婚姻之事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须经以下程序:提婚,又称“提媒”,由媒人(一般两位)分别向男、女方家长说合,先男后女,谓“羞男不羞女”。双方无异议,即可过庚贴:男女方各将“生辰八字”(生年、月、日、时)书于红柬之上,由媒人交双方,若“八字”相合,则可正式议亲,若不合(如“鸡猴不合”、“龙虎相斗”等),则各自另行择婚。下书子,又称“过小书”,男方先把求婚的“书子”连同衣料、食品等“彩礼”交媒人送女方,金寨有送笔墨葱(寓“聪明”义),松柏枝(寓“白头皆老”义)的,女方再回送男方允婚“书子”。此谓“订婚”,至此,若无特殊原因,亲事即算说定。结婚,也称完婚。婚前,男方持附有具体婚期的求婚书请媒人至女家征求意见,叫“启媒”。女方若无异议,便定下婚期,并开出待嫁女的衣服尺寸由媒人转交男方。完婚当天,男方备花轿、新衣、礼物,由媒人率迎亲人员送至女家。旧时有出嫁时不穿娘家一根纱,全部换用婆家新衣之俗。新娘婚日早起要“哭嫁”。上轿前,新娘与兄,弟同食装在一个碗里的圆子、粉条,称吃“分家饭”。伴娘为其梳妆后,由兄、弟或父亲背起进轿(寿县由姐、嫂搀扶进轿)。事毕,嫁妆前行,花轿随后,花轿进门时,新郎面对轿门行“下马揖”礼。打开轿门,用红色布袋交替辅于地上(“传代”),新娘由人搀扶从袋上至堂前行拜堂大礼,后入洞房,饮圆房酒,闹新房。宾客对新婚夫妇可适度戏谑逗乐,谓“新婚三日无大小”。如“赞喜句”,一人唱贺,众人道好。完婚后,,还有回门、会亲等事。新妇于次日上喜坟,拜识家人、亲戚。婚后三日,或六日、九日,娘家来人省视(“看三”),并接新娘“回门”,但当晚须回夫家。一月后,新娘回娘家可住一月,此间需给夫家每人做“回门鞋”一双。旧时尚早婚,男性一般18至19岁,女性17至19岁即行婚配。男方有休妻、卖妻,再婚(妻死后)、纳妾自由。女方则“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丈夫死了要“守寡”,甚至未婚丈夫死了,也得守“望门寡”,此外还有“童养媳”、“就亲(兄死弟就嫂)”,“换亲”、“招亲”等婚俗,女方无自主权。
建国后,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礼仪从简。70年代后期始尚旅游结婚,新婚夫妇出外观光旅游,欢度蜜月。也有举办集体婚礼的。但农村仍存媒人说合等旧俗,80年代后期出现办婚事奢侈浪费倾向。女方巧立名目,索要彩礼,男方大摆宴席,追求排场,有的不顾家庭经济状况,常造成债台高筑。
生育婴儿出生三日后要“洗三”,用槐树枝、金银花藤、艾叶等煮水洗浴母子,请乳水足的妇女,喂头遍奶,吃“洗三面”,散发红鸡蛋,备礼向娘家报喜。若生男孩,选公鸡两只,娘家回一只;生女孩,则送母鸡两只,娘家回公鸡一只。霍邱乡俗生男孩送红鸡蛋、毛笔,生女孩送针线和花布。婴儿出生7天后,外婆家送婴儿衣被、母鸡、红糖、挂面、油条、鸡蛋等,给婴儿“见面钱”。产妇忌在娘家生产、坐月子。“满月”时吃“满月面”,产妇此后可串门走亲戚。幼儿满1岁之日,家人将小件器物、文房四宝、糕点糖果等物品摆于桌上,让小儿抓拿,视其所抓之物预测日后爱好和职业,此谓“抓周”。幼儿不剃胎毛或留“乌龟梢”。
建国以后,产妇分娩,请医务人员接生,“洗三”、“抓周”习俗仍存。蓄乌龟梢及一些迷信陋俗只在部分乡村个别存在。
祝寿旧时祝寿有两种,一为“散寿”,系不满60岁者之寿典,一般只请至亲好友祝贺一番。一为“正寿”,分“花甲寿(60岁)”、“古稀寿(70岁)”、“耄寿(80岁)”、“耆寿(90岁)”,“期颐寿(100岁)”。寿诞之日,亲朋邻里至家庆贺馈赠糖果糕点、干鲜佳肴、佳酿、寿面(长挂面)、鸡鸭肉三牲等礼品,亦有馈赠工艺品和寿幛、寿序(写成条幅状)、寿联的。最隆者为送寿匾,如“年高德劭”、“鹤寿松龄”之类。
建国后祝寿之风已泯。一般只在家庭内部祝贺。80年代亦有亲朋邻里“凑份子”为寿者祝寿的情况。
建宅旧时视为大事,择基定向、择吉动工皆须请风水先生、建屋工匠。新屋构架落成时饮“上梁酒”,是日亲朋故旧备钱物祝贺,新梁横悬长幅红布,上书“吉星高照”。屋内明柱多书“上梁欣逢黄道日,竖柱正遇紫微星”喜联。工匠在梁上燃放鞭炮,抛撒“欢团”、银杏、花生等物,供祝喜者哄抢逗乐,事毕,请饮“上梁酒”。新屋全部落成后,要择日迁入新居,旧谓“上庄”。建国后,饮“上梁酒”之习犹存,然形式已从简。70年代末以后,农村送“上梁”礼品优厚,一般为“红包”,隆者有自行车、沙发、电视机等。
丧葬旧俗年幼夭折和先父母而死未尽天年,丧事从简。正常老死谓“白喜”,丧事繁缛。一般有如下程序,病人垂危时,“净身”、穿“老衣”(寿衣),下掉蚊帐,移卧于堂屋稻草白布之上,谓“放冷铺”。临终时,家人焚烧纸轿、纸马和纸钱,蒙盖面纸,遗体前置瓦质“老盆”盛放纸灰。如死在外地,可在门前搭棚停尸。去世后,着人向亲戚“报丧”,吊唁者送纸钱、挽联、孝幛等,丧家女眷须“哭丧”,如死者属于高寿,丧家买回若干碗盏,供吊唁者带走,谓“长寿碗”。有威望者去世,常在族祠举行族祭。死者一般停棺3天。此间除吊唁外,尚有入棺,请道士做法事超度亡灵,合棺(即“掩殓”)等事。入棺时遗体身下置5或7枚“垫被钱(铜钱)”。棺前放1碗饭,上竖1双竹筷,顶插1个剥壳熟鸡蛋,棺底罩住1只公鸡。1盏油灯为死者照明。
出殡时,由孝子捧灵牌或执幡前引,锣鼓随后,继为灵柩及送葬亲友,送葬时沿途须抛“买路纸钱”。如遇他人鸣炮致哀,灵柩暂停,孝子下跪。至墓穴,孝子卧下暖穴,死者亲属在掩埋完毕后,向送葬者叩首辞谢。旧俗重墓地选择,须请“风水先生”“卜茔”确定位置、方向。服丧期内,死者亲眷佩带不同哀悼标志。子、媳头扎五尺白布长巾,侄儿女截半,孙儿辈及邻里远亲戴孝帽;白布蒙鞋,子、媳满蒙,孙、孙媳半蒙,曾孙鞋头蒙白,若父母双亡又无近亲长辈,两鞋蒙成“毛口”,男性近亲长辈健在,左鞋蒙成“毛口”,女性近亲长辈健在,右鞋蒙成“毛口”。
入葬后第三日,旧称“回煞”。是日丧家在死者生前经常活动场所撒下草灰,晚间合家大小回避静思。次日早上,若地上草灰有印迹,则谓死者昨夜曾归家视亲。此后尚有“五七(35天)”、“百日”、“周年”等忌日。届时均烧纸钱、纸马、纸屋等。
旧时居丧可长达三年。清末至民国期间,周年之内为“热寿”,“五七”之内,男不理发,女不梳妆;不作乐,不宴客,不大声言笑;夫妻分居。丧家第一年春节春联用白纸书写,对文如:“守孝难还礼,思亲免贺年”、“守孝不知红日出,思亲常望白云飞”等,次年用蓝纸或黄纸,第三年换红纸。
建国后,丧事从简,并有改革。60年代后,渐兴臂戴黑纱作悼念标志。吊礼以花圈、孝幛等为主。死者如系干部职工,一般由所在单位有关人员组成治丧委员会,会同办理丧事。农村丧葬吊唁及祭扫活动,多半沿用旧俗。70年代后,提倡火葬,火葬场内设殡仪馆,供吊唁和开追悼会之用。但农村旧俗难改,多数还是土葬,有的地方亦推行殡葬改革如设置公墓,实行深埋等。
三、礼仪交往
北部滨淮地区民风豪爽尚勇,南部较温良恭俭,山区淳朴敦诚,然皆重礼重仪,知耻善爱。清末寿县孙氏《族训十条》中有关礼仪之规定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和睦九族,念九族一脉流传,各宜相亲相爱,勿恃强凌弱,勿以智欺愚。有事告于同族处分,不可因小忿构讼,有伤族好”;“尊卑长幼,礼节不可紊乱、疏忽不讲”;“居心要存仁厚,勿事残刻、奸巧”;“平日以敬师传,亲正人,不可呼朋引众聚赌博,有坠家声”。
旧时礼仪习俗大要有:迎客,宾至主人出门揖迎,宾前主后,入室后让上座,献茶敬烟。宴客具鸡黍佳酿,长幼席序,不可紊乱。敬酒敬菜,均先宾后己,主人须陪饮酒用膳始终,先吃完者,请他人慢慢吃,客人食毕,谢主妇“忙服侍”。送客,客去送至门外,揖别,并嘱“慢走”,“以后再来”。座次,座席以8或10人为满,座次视桌面缝线而定,缝线直对门向,则中堂左侧为上,右侧为次。缝线横向两边,则面向门、背依春联上联者为尊,依下联者为次。敬奉,敬烟、酒、饭、茶等物时均双手捧呈,神情专一,目不斜视。见面,常见者互相问候,拱手作揖;不常见者免冠致意,幼者、晚辈见亲友,应先招呼。礼尚往来,遇重要时节(如春节、端午、中秋等)和“红白喜事”(如婚嫁、生子、祝寿、建宅、丧葬等),亲朋邻里赠送礼品。其他如衣着“男不露脐,女不露皮”,行为“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交往“男女授受不亲”等也是礼仪要求。旧俗对女子要求尤苛,如“三从”(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是每一女子必须恪守的礼教。但山区女子也有不为旧礼教所囿,大胆追求爱情者,旧俗也无可奈何。
建国后,旧式礼仪多有改变,男女平等,尊长爱幼。在交际方面,一般男女均可进行同志式往来,亲友见面时,互相握手问好。青少年对年长者,视其年龄分别尊称大爷、大娘、叔叔、婶婶、阿姨或大哥、大姐等。70年代以后,城乡送礼求托之风渐盛。
四、时节农事
1.岁时节令
春节农历每年的最后一晚为除夕。除夕与次年的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民间习称“过年”,初一谓春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旧时为“送灶”之日,亦称“过小年”,每家于灶龛中贴灶君图像、置灶君牌位,两旁贴“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备“马料”(剪短的稻草和黄豆),燃烛鸣炮焚香祷告,礼送灶君“上天汇报民事”。祭品中有“祭灶糖”,系饴糖制成,粘性大,谓封住灶君之口,免其上天言多有失。寿县城关居民取正方形豆腐作为祭品,谓“刀打豆腐两面光”。是日,家家掸尘,磨制豆腐和汤元面,烹制过年食品,进入备年高潮。
除夕日,张灯结彩,贴年画、春联(旧有贴上春联后索债者不再上门讨要之俗),蓄水备肴,贮足春节三日之用。舒城有在除夕早晨或下午用公鸡、鲢鱼、猪头“三牲”请菩萨之习。晚间,灯烛长明,爆竹声声,焚香、燃烛、摆供肴于香案祖宗牌位之前,老幼伴鼓罄之声向天地和祖先牌位行跪拜之礼。然后共食“年饭”,又称“团圆饭”。俗谓“有钱无钱,回家过年,父子见面,夫妻团圆”,如家中有人在外,则于席间虚设一位,置盅、碗、筷于其前。年饭多至十碗十碟,图“十全十美之吉”,有几样菜必不可少:鱼,只摆不食,寓“年年有余”之义。旧时山区缺鱼,便以木雕鱼置于席上;圆子,喻“元宝”;粉条,喻“钱串子”;青菜豆腐,寓“保平安”。年饭毕,晚辈向长辈“辞岁”,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而后合家围炉畅谈守岁,共叙天伦之乐。境内农村有除夕“封存”之俗,即年饭后用红纸块贴于盛满米的斗、升、秤及工具、农具之上。舒城有在大门背面贴红封条习俗,以示“财门紧闭”,“封门大吉”。至午夜再度焚香鸣炮,于烛台上摆设酒肴,行叩拜之礼,请灶君下界过年,谓“接灶”。初一早起,燃长挂“开户炮”,迎接财神,男子向家中长辈贺新后,即相偕出门给亲友拜年。贺式一般为拱手或跪拜(对长辈)。民间有“初一拜叔,初二拜舅,初三初四拜岳父”之规;城镇有用“年帖(类今贺年片)”拜年者,上书(印)“恭贺新禧”,下署“×××顿首”,持此片穿街过巷,送交亲友。新婚男子第一个新年去岳父家拜年,凡接受新客拜年礼品的岳家亲戚和本家长辈,均需摆宴接待。正月初三早晨焚香“送年”。寿县农村有燃烧封檐纸钱、松枝之俗。下午,撤去供品,倒去几天来积下的垃圾污水。城镇也有,晚间过年的。
春节期间,城乡均有闹花灯习俗,常见的有车船灯、狮子灯、蚌灯、龙灯。传统戏曲演唱亦常见。
建国后,“过小年”之日多事掸尘和制作春节食品,不再搞“送灶”仪式,春节期间习俗大多依旧。不同者是春联内容多具新意,贺年片逐渐普及至城镇一般农户,青少年尤喜互赠。拜年仪式改为握手,贺语一般为互道“新年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节日愉快”等;各级党政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年前登门向军烈属、离退休人员、五保老人、驻军拜年慰问;各机关单位全体人员或本系统各方代表欢聚一堂,互道吉语,共庆佳节,此谓“团拜”,后即不需再互相登门拜年了。城乡演唱传统戏曲、表演传统灯舞之风50年代尚炽,80年代后,人民生活大为改善,互饮“春酒”之风仍很盛行。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旧谓“正月十五大似年”。是日早起,家家悬彩灯于门前,焚香燃烛,送祖归位。早餐元宵、饺子,中餐菜肴丰盛,亦有早食美酒佳肴、午食水饺、晚食元宵的。早餐后,或赶会,或观灯。夜晚家家灯烛通宵长明。孩童手提灯笼走街串村。金寨、霍山农村有往祖坟送灯之俗,灯用小竹竿劈开扎成,糊以白纸,中间燃烛,每坟至少一盏。六安、霍邱,金寨等县有“炒跳蚤”之俗,即将瓜籽、花生、玉米放在锅中翻炒,谓可保持卫生。城镇灯会巡行时,所经居户、商店门前,均放爆竹,送烟糖。是夜官民同乐,举城共庆,直至夜阑。建国后,灯会仍存。文化大革命期间消失,70年代末重又恢复。各文化馆站举办“灯谜会”、“游艺会”等新式灯会。
清明为祭扫祖墓之日。清明前十日至后十日,给亲人坟墓培土修葺,做“坟标”(两块相迭的圆台形土块),六安南乡和霍山一带兴插“挂标”(用红、黄、绿纸剪成齿状或圆钱形),而后祭祀。但需避“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家家插柳于户,求避灾免祸。金寨、霍山有“清明不插柳,死在大门口”之谚。城镇居民清明前后至郊外游颐“踏青”。建国后,清明扫墓习俗犹存。是日,城镇机关单位组织人员向烈士陵墓敬献花圈。青少年组织春游,商业部门常于清明前后举办物资交流会。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诗人节”。家家包粽子,“炸鬼腿(炸油条)”,饮雄黄酒,悬盘香,焚苍术,贴钟馗捉鬼图或张天师剑斩“五毒”(蛇、蝎、蜘蛛、蟾蜍、蜈蚣或老虎)图,门前插艾挂蒲。小孩胸垂香荷包(中草药配制缝成),戴“五毒”或“八卦”兜肚,擦雄黄酒于耳鼻眼口;婴儿穿虎头鞋。旧谓如此可驱疫免灾。六安等地有送扇、帽给新女婿之习。建国后,捉鬼图、斩“五毒”图等已极少见,其他习俗沿袭。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称“七月半”、“鬼节”。是夕,举办“盂兰会”祭吊孤魂野鬼,放“河灯”,以彩纸、木片制成彩灯,用船载至河心,点燃灯中蜡烛后,逐一放入水面,致满河灯光闪烁,旧谓此举可为溺死者照明,使其早日超生。建国后,“盂兰会”、“放河灯”等俗革除,以纸钱等祭悼新亡亲人之俗尚存。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入夜合家围坐赏月,案桌上置香炉及月饼,菱角、柿子、板栗、石榴等果品,焚香叩拜,农村有“摸秋”习俗(摸摘瓜果蔬菜)。建国后,摆香案赏月之习沿袭者渐少,余俗多存。
冬至又称“冬节”。是日有做“冬至丸(米团)”,吃油炸点心和百味馄饨之俗。六安以食南瓜、南瓜粑粑和油炸鸡蛋为主。南境山区多食油炸豆腐、山芋。此俗仍存。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是日家家煮“腊八粥”,由八种杂粮、干果合煮而成。旧传此日女穿耳孔不痛,办婚嫁喜事的亦多。建国后,食“腊八粥”之俗仅山区犹存。
2.农事活动
试牛农历二月初二谓“龙抬头”,农家“试牛”。焚香、鸣炮,扬鞭于地头,而后开耕。也有在自家场地上象征性的犁一道,谓自此一年农事正式开始。南部平原地区气温转暖较早,“试牛”多在农历正月下旬进行,六安西乡大麻产区春耕春播一般在立春、雨水间开始。霍邱乡间忌二月二打碾使牛,春耕一般于次日开始。
拔秧栽插旧时农家多在春分、清明间浸种催芽,清明、谷雨间拔秧栽插。农谚有“清明泡稻,谷雨下秧”、“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之说。拔秧开始时,鸣炮焚香,亲邻齐来帮忙,不索报酬。中午主家宴请吃元宵、挂面。拔秧最快者居上座,饮“黄泥酒”,吃“秧包饭”。栽秧多采取换工方式,一日四餐。稻田栽完,栽秧人互掷田里泥巴,称“泥仓”,预祝丰收。
采茶山区在谷雨后开始采摘头遍茶。采茶乃妇女重要农事,山歌此起彼落,至今南境山区尚沿此俗。茶区此时最为忙碌,男子白天插秧,晚上制茶。
午收夏种小满时,小麦、油菜等午季作物成熟。午收全面开始。农谚“芒种地里无青麦”。午收期间,农民以尽快吃到当年新面食为乐事。抢收后,还须翻耕麦茬田,抢种晚季水稻、玉米。午收夏种期间天长夜短,劳动强度大,下午四时左右主家送面条、油馍到田间,劳动者吃罢继续干活,称“吃下昼”或“打尖”。
歇伏农历小暑、大暑间,农事较闲。六月初六,旧称“长工节”。是日雇主宴请长工,并发给长工澡巾、帽、扇。长工雇主间如相处不睦,可在这一天辞工。这段时间农民可稍事休息,俗称“歇伏”。
秋收秋种“秋分”前后秋收开始,随后即到播种油菜、小麦季节。农谚有“寒露油菜霜降麦”,“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之说。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宗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