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历史和现状
六安地区的山区总面积7631平方公里。明、清时期,人口稀少,森林茂密,山河通航。民国时期,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部分森林遭到破坏。由于山陡土薄,地形破碎,基岩母质极易风化。建国后,据60年代初考察,水土流失面积1908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25%。自1954年大水,组织生产自救,陡坡垦植,毁林开荒。1958年“大炼钢铁”时,砍树烧炭炼铁、炼钢,森林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960年取消林区统销粮,要求山区粮食自给,迫使群众上山开荒,乱砍滥伐,毁林烧山,陡坡种粮。据金寨县调查,1960年冬至1962年春,全县山坡开荒7万亩,加上原有开荒地面积共达14万亩。霍山县1962年统计全县毁林3.37万亩,开荒11.59万亩,其中坡度25°以上5.34万亩,占开荒地面积46%。70年代,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只抓千斤亩,不抓万宝山”,山林管理放任自流,再次出现林木大砍伐,致使山区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的60%下降到35%。山区兴建五大水库,15万移民多数安置在库区周围,人口密度加大,群众为解决吃粮问题,不断上山大肆垦植,导致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1983年,全区山坡开荒面积达70.64万亩,其中25°坡以上有40万亩。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4930.9平方公里,占山区总面积64.6%,比50年代初增加近1.6倍。每年流失泥沙总量970万立方米,年侵蚀深1.18毫米,其中极其严重的512.4平方公里,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10%。大量的水土流失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是河床抬高,塘库淤填,降低了水利工程效益。舒城县杭埠河钱大山附近1956年河底比1954年增高0.61米;龙潭河从50年代中期到1982年淤积泥沙1359万立方米,河口处河床抬高3米;霍山县东淠河在黑石渡附近河床淤高近2米;六安县丰乐河上游双河至施桥河段,50年代可通木船,80年代已不能通航。金寨县1968年建成的双河拦水坝,1969年一次暴雨全部淤平,1975年建成的南畈、七邻、断水岭、燕子岩等小水库成为沙库。据1982年水土保持调查,小型蓄水工程已淤占兴利库容的15——30%,堰坝工程大部分淤平。二是土层变薄,肥力减退,土壤沙化,裸岩增加。由于水土的大量流失,荒山及山坡耕地的土层一般只有10——30厘米,且大部已沙化,土壤肥力很低。据1984年调查估算,每年流失土壤有机质25.22万吨,全氮1.3万吨,速效磷1.02万吨,速效钾19.26万吨。三是生态失调,灾害频率增加,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暴雨径流系数加大,正常径流系数减少,径流的年内分配更加集中,从而增加洪旱灾害。据历史资料记载,霍山县从1471年——1950年480年间出现特大洪灾26次,重现期为18年一遇,特大旱灾20次,重现期为24年一遇。而1954年一1980年的27年间出现大旱2次,重现期13年一遇,出现特大洪灾3次,重现期9年一遇。这个县的桃源河、石家河,50年代初期,河水终年不断。80年代只要一周不雨,即断流。金寨县1949年至1957年受旱面积大于8万亩的年份只有2年,平均4年出现一次;1958年至1978年受旱面积大于8万亩的年份则有7年,平均3年出现一次。
二、治理与效果。
1956年,六安专员公署及山区各县先后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有202个乡,2138社(队)建立水土保持小组。地、县训练骨干1981人,开展13个乡的典型试验区,发动群众造林19万亩,封山育林24万亩,修建梯田39万亩、梯地11.72万亩,做谷坊6886座,开横沟沙凼8.6万条(处),停垦还林42.59万亩,水土流失状况有所改善。1964年3月,六安专区水土保持委员会在霍山县佛子岭水库上游汪家冲公社建立“六安专区汪家冲水土保持试验站”,1965年改称“六安专区水土保持工作站”,指导、协助社队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根据“全面规划,综合开发,沟坡兼治,集中治理”的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小流域治理。其间,金寨县改梯田793亩,挖横沟沙凼1.32万处,新建和整修谷坊、扎山沟107处,植树造林6.86万亩,封山育林2.56万亩。并在响水寺、银湾、傅湾和外岭等四处水土流失的重点进行治理,控制水土面积35平方公里。霍山县停垦陡坡1.1万亩,造林5.95万亩,封山育林3.63万亩,挖横沟、沙凼,改梯田1587亩,建谷坊350座,堰坝1376处,初步治理65平方公里。1979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山区生产方针,纠正乱砍滥伐、陡坡开荒,合理确定山区群众口粮标准,减轻负担,综合经营,植被破坏大量减少。但由于1951年至1980年间,水土保持机构三设三撤,影响了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防止水土流失状况改观不大。1981年,全区相继恢复水土保持机构,配备专人,按照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铺、生活措施紧跟的原则,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治理内容和形式因地制宜地作了新的改变,高山远山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低山近山改造坡面,发展桑、栗、茶,间作粮和药;沟壑地带修筑谷坊、拦水坝、护砌沟岸,拦蓄泥沙;山下良田,推广杂交稻、杂交玉米。全区先后封山育林34.9万亩,发展用材林11.18万亩,经济林8.88万亩,薪炭林5.22万亩,改造水平梯地1.46万亩,兴建和维修山塘水库590座,谷坊堰坝361处,护岸21141米,累计做土石方424万立方米;推广省柴灶14344个,建沼气池2308个,全区水土流失情况初步得到控制。1982年秋,在霍山县上土市建立“六安地区霍山水土保持试验站”,1985年4月改称“霍山县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观测气象和小区域内水土流失状况,重点搜集资料,为有计划地开展小流域治理规划提供依据。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开展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事半功倍,群众乐于接受。自1974年以金寨县上码头大队为试点,至1983年治淮委员会选定金寨县黄龙乡进行黄榜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全区先后开展童家河、熊家河、胡家河、华家冲、黄榜、黄龙河、李家河、项冲河8处小流域治理,总面积304.5平方公里。
金寨县上码头村位于梅山水库上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全村1460人,总面积0.55万亩,其中山场0.35万亩,人均2.2亩,耕地330亩,人均0.2亩。治理前是荒山秃岭,沙石裸露,经过兴修山塘和水平梯田,栽桑种茶,封山育林等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900亩。1980年群众吃粮水平由原来的160公斤提高到250公斤,1981年人均收入由原来的26元增加到120元,1984年5月受到全国水土保持协调小组的表彰,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称号。
金寨县黄榜小流域治理黄榜流域属梅山水库周围地区,包括黄榜、皮坊、大畈三个村,人口1976人,总面积19.76平方公里,约合2.96万亩,其中水田1600亩,人均0.8亩;山场面积2.52万亩,人均12.7亩,山场面积中,荒山坡地1.54万亩,占61%;幼林、疏林地0.98万亩,占有林地的74%。1979年以前人均产量180公斤,人均收入79元。1983年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至1985年底,共完成停垦还林改坡0.46万亩,封山育林0.3万亩,次生林改造0.24万亩,植树造林1.72万亩,成活率达80%以上。森林覆盖率由44.4%上升到76%,基本上消灭荒山荒坡,同时利用25度以下缓坡增建水平梯田1300亩,建立牧用草场950亩,建成库、塘、堰、沟63处,微型水电站3处装机6.4千瓦,沼气池125个,省柴灶929口,共完成治理面积15.9平方公里,国家补助经费29.4万元,群众投工16.8万个,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1985年,农林牧副渔总收入为46.23万元,人均收入234元。经验收达到部级标准,获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霍山县童家河小流域治理童家河位于佛子岭水库上游,治理范围包括东西溪乡6个村和单龙寺乡1个村,共1412户,5977人,总面积34.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8.1平方公里,占82.4%。人均耕地0.76亩;人均山场4.7亩。治理前人均口粮200公斤,人均收入85元。经过分年治理,先后植树造林1.22万亩,修建石坝和土坝梯田462亩,修建堰、坝、库等小型工程9处,改造老茶园50亩,建沼气池150个,改进省柴灶960口,同时推广高产品种,发展养殖业。三年基本完成治理面积28.1平方公里,国家补助经费34.57万元。
舒城县胡家河小流域治理胡家河位于龙河口水库上游,包括五桥、高峰两个乡,13个村17000人,流域面积45.8平方公里,折合6.87万亩,其中耕地人均0.51亩,山场人均3.14亩。总面积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14.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2%,由陡坡垦植致使水土流失面积达3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0.8%,人均收入仅80元。在治理中,确立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铺,对25度以上开荒地实行停垦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面积,改造坡地茶园为梯级茶园;新建和维修小水库3座,山塘248口,以及堰、坝、渠、堤等84处,共完成土石方31万立方米,并建沼气池937个。三年完成治理面积34.7平方公里,国家补助经费45.8万元。通过综合治理,林草植被率由52.2%提高到72%,水土流失程度大为减轻,人均年收入增长到207元。
80年代中期,五大水库的库区治理与小流域治理同步实施。1985年库区治理经费除利用水库电站发电电费和淠史杭灌区水费返回的部分外,国家还拨专款予以扶持,坚持“开发、利用、保护”三项措施并举,本着“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并重的方针,治理经费的80%用于造林、养殖和能源开发,20%用于赈济库区贫困户。(按:1988年,库区人均收入由1985年122.5元提高到230元。1986年至1988年国家累计拨给库区治理经费2256.5万元。金寨县梅山、响洪甸两库区共扶持移民27782户、13.9万人,初步建成以板栗、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为主的生产基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