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六安地区为农田服务的小型水利和河道治理工程,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建国初至1957年,因地制宜,发动群众,山区以水土保持为主,兼顾蓄水防旱;丘陵岗区以防旱为主,大力兴修沟塘堰坝,拦蓄径流,蓄水灌溉;河湖洼地防洪治涝并重。1957年上工人数多达72.15万人,完成小型工程数以万计。全区小型工程的蓄水总量增加到10亿立方米,为1949年总蓄水量的2倍多。1958年冬,淠史杭灌溉工程动工,至60年代末,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几乎全部劳力投入灌区建设,无暇顾及小型水利工程的兴修和管理,导致原有水利设施工程效益下降。尤其在引灌淠史杭渠道水后,有充分水源的地方片面依赖渠道供水,不再积极发展拦蓄当地径流的塘坝灌溉,相反废塘为田之风逐步盛行,全区已废塘坝达2.4万多口。六安县的查陵坡、秫备大塘,舒城的靳家大塘、连墩大塘、大姑娘塘等历史名塘,亦在渠道通水后废塘为田。70年代开展“农业学大寨”,各地大规模地进行平整土地、格田成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农田基本建设,杭埠河、丰乐河等河道进行局部整治,沿河圩区采取退建、联圩、并圩等措施,防洪除涝有所改善。与此同时改河造田,改滩造田,围湖造田成风,不少工程与河水争地,违背自然规律,投资大效益低,有的毁于洪水。进入80年代,全区在进行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的同时,根据“全面规划,集中治理,突出重点,讲究效益”的原则,将水利兴修与防汛抗旱紧密结合,每年防汛抗旱工作一结束,立即掀起水利兴修高潮。
一、山区塘库和河道治理
修建塘库50年代,山区塘、库蓄水工程发展较快。小塘并大塘,新建大山塘,条件较好的大山塘扩建成小水库。到1957年金寨县累计建成小水库20多座,山塘29088口,蓄水总量5400万立方米,为1949年蓄水总量的1.8倍。70年代,山区库、塘建设进一步发展。至80年代中期,金寨、霍山两县累计建成库、塘4.3万多处,蓄水总量达13358万立方米。与此同时,拦河修筑小型堰坝引水灌田,1949年霍山县有自流引水工程2940处,1952年发展到3107处,1957年3600处,1962年达到4304处。60年代以后,这种单一小型引水工程逐年减少,转向蓄、引结合或引提结合。
小型提水工程初期主要推广水轮泵站,60年代末,金寨、霍山两县水轮泵站发展到126处、142台,以金寨县在汲东干渠的设计灌溉面积2.2万亩的灌口集水轮泵站规模为最大。1970年,随着山区小水电事业发展,沿河、库高地逐步兴建一批电力抽水站。至1985年,山区累计拥有固定机电排灌站100余处,排灌面积7万余亩。
河道整治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农业学大寨”高潮中,山区对河道和沟冲进行整治。霍山县治理较大河流5条,即新店河历时3年,切通5处山嘴,开辟1条长达3700米的新河;戴家河经两个冬春,切岭1处,新辟河道长5000米;幽芳河经一冬一春,修筑防洪堤5000米,拓宽河床40米;高庙河经一个冬春,裁弯取直河道7000米,两岸修筑沙堤14000米;乌沙河疏浚河段3600米,砌石护岸5100米。金寨县在熊家河、长江河、白水河、双河等河段上也进行了许多裁弯取直、筑堤护岸的局部治理。但普遍存在防洪标准过低,有的工程违背自然规律已被洪水冲毁。
在整治河流中,受“以粮为纲”指导思想的影响,提出“大河一条线、小河靠边站”和“向河滩要田,向河滩要粮”的口号,劈山改河,筑堤改滩,1975年达到高潮,动工百余处。其中金寨县24处,造田2.4万亩;霍山县14处,造田0.35万亩。改河、改滩造田成功,规模较大的有金寨县史河改河造田工程,位于红石嘴拦河坝下游,造田1.05万亩,1969年动工,1975年完成,共做土石方204万立方米,投资73万元。霍山县黑石渡改滩造田1500亩,1975年动工,1976年完成,计做砂、石方110万立方米,投资74.25万元。
二、杭埠河、丰乐河、汲河三河及其圩区治理
1.杭埠河治理
杭埠河是横穿舒城县境的最大河流,河床比降上陡下缓,泥沙淤积,新街一带河床与地面齐平。钱大山河床1954年最低高程9.3米,最高11.2米,1956年最低高程10.15米,最高11.6米,平均增高0.615米。河内淤滩高于圩田,下游尾闾分叉,主河道逐渐束窄。干汊河、合兴荡、钱大山、三汊河等分洪道淤浅阻滞排洪,王氏六渡出口过水量不足300立方米/秒,七门堰以下堤防堤身矮小单薄,顶宽仅1米左右,经常溃堤成灾,河床变迁无定。
建国后,在杭埠河上游山区开展治山治水治田相结合的试点,减少水土流失,下游以加埂保圩为重点,抵御洪水威胁。1954年冬在任家湾建庄台,开辟滞洪区,有计划地减轻河道排洪压力,并加固险工险段,疏浚钱大山,朱横沟等分洪河道。圩内打破行政界线,实行联圩并圩,增强抗灾能力。龙河口水库修建后,虽延缓洪水下泄,减轻杭埠河防洪压力,改善下游圩区防洪抗旱条件,但杭埠河上宽下窄,弯道多,中下游排洪能力低,影响制约龙河口水库充分发挥防洪灌溉效益,1969年大水时造成严重灾害。为根治杭埠河,1970年安徽省水利电力局组织六安、巢湖两专区及舒城、庐江、肥西三县讨论治理方案。1976年9月六安、巢湖两地区经过协商,决定先行整治将军荡至巢湖口一段河道,为日后根治杭埠河打下基础。
将军荡以下河道治理,选用20年防洪标准,整治措施为裁弯取直,退堤拓宽,扩大排洪量。实施标准为:将军荡至巢湖口治理后总长度为25900米,其中将军荡至广寒桥裁弯取直长5760米,舒城县境长2060米;河底高程将军荡为9.8米,广寒桥为6.9米。广寒桥至王氏六渡基本按老河道退建拓宽长5460米,王氏六渡至大潭湾裁弯取直长3810米,穿越舒城太平圩长1370米,经三河镇二龙街入庐江县沙荡圩。河底宽度将军荡至广寒桥宽90米,设计水位16.4米,流量为1960立方米/秒,广寒桥至王氏六渡宽100米,王氏六渡至大潭湾宽130米,设计水位13米,流量为2180立方米/秒。大潭湾至巢湖口宽190米,喇叭口为240米,设计水位10米,流量2900立方米/秒。由舒城、肥西、庐江三县分段负责施工,舒城县承担将军荡至三河镇二龙街段,长13300米,同年10月成立杭埠河治理工程指挥部,最高上工人数达8万人,至1977年4月完成首期土方工程,1978年4月竣工。
1979年3月,杭埠河治理转入续建配套和民主河改道,兴建涵、闸、桥13座,排灌站7座,渡口3处和块石护岸6处,长2318米。1980年5月,肥西、庐江县承担工程全部完成。总计完成土方1523.5万立方米,石方100.8万立方米,混凝土方0.91万立方米。其中舒城县完成土方697万立方米,石方22.09万立方米,混凝土0.48万立方米。国家投资844.4万元,自筹资金30万元。治理后,将军荡以下流量由500——800立方米/秒提高到1960立方米/秒。龙河口水库的兴利水位从64米提高到68.3米,调节库容从2.2亿立方米增加到4.6亿立方米。
2.丰乐河治理
丰乐河属丘陵河道,集水面积大,河床弯曲,为六安、舒城、肥西三县的天然县界。建国前桃溪以上无堤,河床高而窄,南岸坡地开阔,北岸陡峭,一遇大雨,龙嘴以下张母桥河、张店河、思古潭河三水相汇,洪水四溢,两岸淹没宽达3000米,成为自然行洪区。1951年冬,舒城县张母桥区组织民工,自张庄至丰禾筑埂圈地,改河滩800亩为良田。1954年春逐年加长至桃溪,堤总长31600米,与河南圩堤连成一体,并建涵闸工程26座。1957年,六安县组织民工自张家湾至褚大楼修建双河圩堤18780米,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各自以防洪为主,随河筑堤,标准低、质量差、弯道多、宽窄不一,泄洪不畅,经常决堤泛滥。
1969年,丰乐河两岸遭洪水袭击,破圩成灾。1970年10月舒城县成立丰乐河治理工程指挥部,动员五区一镇民工5万人从西塘张庄至三河,按1969年洪水位,将南岸河堤普遍加高1米,堤顶拓至宽5米,险段砌筑块石,护坡长4139米,至1974年4月陆续竣工,国家补助经费19.5万元。1975年2月,六安地区成立丰乐河疏浚工程领导组,采用机械疏浚,沿航道中心线挖深1.5米,河底拓宽为50米,施工一个月,完成上方60万立方米,省补助经费20万元。1975年至1976年,舒城、六安、肥西三县分别成立丰乐河治理工程指挥部,按照丰乐河治理规划,全面动工。舒城县的任务是全面加高培厚界河至桃溪堤防,退建河南圩黄庄段,拓宽桃溪横街段,切除河西丁嘴,桃溪至朱槽沟段裁弯取直,并在小东巷兴建长400米、高3.2米的浆砌块石防浪墙,以利桃溪镇的防洪安全。朱槽沟至三河段在1975年疏浚的基础上,砌筑块石护坡26处,总长4200米,新建和维修涵闸36座,于1975年11月开始,经两个冬春完成土方210万立方米,石方3.1万立方米,国家投资78万元。六安县双河圩堤于1976年普遍加高培厚,新塘月河堤段改道300米。肥西县1977年完成土方470万立方米,但由于治理的要求和标准不一,1984年8月30日,六安双河站洪水位24.9米时,破堤320米,沿堤排灌设施水毁55座。同年10月,修复堤防、排灌设施和龙嘴排涝闸,并扩建金杯和松墩排涝渠,年底基本完成,共做土方44.1万立方米,杭埠河将军荡以下的治理,封闭了原杭埠河向丰乐河的钱大山等处分洪道,减轻排涝压力。现丰乐河在大泽湾汇入杭埠河,排水比较通畅。
3.沿巢圩区治理
六安地区的沿巢圩区主要分布在杭埠河、丰乐河的中下游两岸,地面高程20米以下,有23万亩农田易受洪涝灾害。筑埂圈圩护田,始见《宋史》。宋元丰五年(1082年)舒州近城筑堤千一百五十丈,防水入城,置泄水斗门二,排泄涝渍。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圈圩增多,以新丰、薛家两圩最大。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舒城有65圩。民国时期,逐步成片圈圩,小圩时分时并,至建国前,舒城县有大小圩188个。多数为官宦地主所有。建国后,农民依靠集体力量治理圩区。50年代,打破行政区界,因地制宜地按水系联圩并圩。杭埠河沿岸有较大圩50处。1953年、1954年、1956年三次大水破圩,边破边修,统一标准,加高培厚,保护农田。龙河口水库建成后,虽减轻杭埠河下游的洪水威胁,但圩堤仍需整修加固,以防水库泄洪和水库以上径流汇集的洪水袭击。1959年统计,舒城县沿杭埠河有圩41处,圩堤长23.34万米,圩内农田6.85万亩,沿丰乐河共建圩23处,圩堤长10.57万米,圩内农田6.21万亩。60年代,调整圩区排灌渠系,减小径流入圩。杭北、舒庐干渠开通后,除少数岗地外,引用龙河口水库自流灌溉,圩区内开挖支、斗、农渠,引水到田,并兴建一批排灌站。1960年建杭埠排涝站,装机15台、1200马力,排除17个圩口联圩5万亩内涝,排水面积50平方公里。1964年改柴油机为电动机。70年代,钱大山变电所建成,电源输送到圩区,兴建电力排灌站达到高潮。随着杭埠、丰乐河的治理,水系调整,杭埠排涝渐由五星和王氏六渡电力排灌站所替代。五星站装机14台、770千瓦,王氏六渡站装机6台、330千瓦。
1985年后,通过实际调查,舒城县的沿巢圩区,通过联圩、并圩,已由建国初的188处圩口联并成115处圩口,其中千亩以上圩口60处,在圩区共建电力排灌站69座,装机130台,5707千瓦,架设输电线路103公里;建机械排灌站5座,装机12台、540马力。排涝面积达13.87万亩,灌溉面积5.74万亩。
4.汲河及圩区治理
汲河是城东湖上游的主要河流,流经金寨、六安、霍邱3县的9区,全长160公里,流域面积2200平方公里,在霍邱县官庄入城东湖。汲河河道曲折,河床窄小,西汲河储渡口以下右岸筑堤,东汲河丁集以下两岸筑堤,干流在砖洪集两岸以下河滩圈圩,与河争地,堤距不足100米,并在滩内堆建庄台,致使渲泄不畅,加上堤身低矮单薄,抗洪能力很低,丰水年几乎都要成灾,成灾面积多达30万亩。1952年专区治淮指挥部派员调查踏勘,提出综合治理意见,未获实施。1953年霍邱县加固培修三流集至枣林圩堤。1958年,六安、霍邱两县从洪集至官庄沿河先后修筑圩堤。六安县圈罗集、固镇、佛庵、钱集、丁集和华祖6处大圩。一般地面高程25——22米,堤顶高程30——27米,堤圩长49700米,保护面积9.63万亩;霍邱县圈三流、砖洪、黄冲、中心、刘李和花园6处大圩。一般地面高程23——21米,堤顶高程26——24米,圩堤长47300米,圩区面积约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8万亩。在12处大圩口中,仅固镇圩建排灌站和排涝涵闸等配套设施,其余圩口大多未建固定排灌设施。洪水年份汛期破圩,汛后复堤。
1972年,地区水利电力局对治理汲河提出详细规划和实施意见,因上下游矛盾多,未获实施。1984年秋,霍邱县对砖洪集以下河道提出整治意见,同年冬施工,共清除和退建圩埂7处,完成自孙家老套至官庄入湖口25000米的河段中,退建圩堤长5700米,退耕还河5019亩,河道拓宽300——400米,基本打开下游泄洪通道。1985年六安行署决定,中下游河段统一规划,从清障着手,结合退建堤防进行全面治理。
三、兴建小型灌区
1.小淠河灌区
小淠河从六安县单家埠以北淠河左岸分流,行7000米,入霍邱县境经彭塔、郭家岗再入淠河,全长23.2公里,集水面积129.13平方公里。1950年霍邱县堵塞进口,不能引灌,致使两岸3.65万亩农田常遭旱涝。
1956年4月经省水利厅批准,六安专署水利局负责规划设计,六安、霍邱两县共同组成工程指挥部进行施工,全部工程由渠首进水闸、溢流坝、干渠、东西支渠和支渠进水闸组成,1956年冬开工,1957年竣工并发挥效益,灌溉面积六安县O.13万亩,霍邱县3.52万亩。
进水闸在六安县单家埠北1000米处,为双孔箱式,钢筋混凝土底板和盖板,条石闸墙,每孔宽2.6米、高1.5米,闸身净长12.1米,闸底高程26.04米,设计进水位26.94米,进水流量5.23立方米/秒,直升式木闸门,配3吨螺杆式启闭机。溢流坝位于六安、霍邱两县交界处,离渠首6400米,集水面积52.75平方公里,重力式溢流坝,坝身长33米,坝顶高程27.17米。上游洪水位29米,坝顶过水,溢洪流量144立方米/秒。1977年冬,将原溢流坝中段17.4米拆除,改建3孔开敞式节制闸,每孔净宽4.6米,底板高程24.8米,闸墩宽0.8米,钢筋混凝土闸门,门顶高程27.7米,每孔均由2×10吨螺杆式启闭机控制。节制闸两侧原溢洪坝,各长7.8米。坝顶高程加至27.67米,坝和闸上设公路桥。干渠自进水后疏浚排水沟和小淠河部分河段6400米,底宽10米,边坡1:1.5,渠底高程26.04——25.84米,直灌面积0.35万亩,有东西两条支渠,东支渠长6830米;高程25.84米,底宽2米,边坡1:1.5,设计流量1.02立方米/秒,出口处有防洪涵1座。西支渠长8170米,渠底高程25.84米,底宽2米,边坡1:1.5,设计流量0.94立方米/秒。
工程建成后,由于配套不全,灌溉效益仅达设计效益的40%,洪涝灾害仍未消除。1963年增建隐贤排涝闸(胡台闸),1孔,孔宽3米,高3.5米,流量16立方米/秒。1964年六安县张湾公社在东支渠上修建节制闸2座,霍邱县在溢流坝上游兴建排洪闸1座,以解决六安境内洪水出路。
1983年至1984年,小淠河灌区配套工程列入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东支渠向北延伸6070米,总长12900米,开挖农渠9条,长11000米,建王家行倒虹吸和节制闸13座,放水涵、生产桥17座,灌溉面积2万亩。西支渠开挖农渠10条,长7570米,兴建分水闸1座,节制闸2座,放水涵、生产桥98座,灌溉面积1.3万亩,旱涝基本解决。但汛期淠河流量常受佛子岭水库泄洪影响,1969、1975、1980、1982和1983年曾5次破堤。
2.淠源渠灌区
淠源渠是霍山县的引水灌溉工程,位于佛子岭水库下游,控制面积90平方公里。设计灌溉佛子岭、与儿街、下符桥3区和城关镇的农田6.9万亩,占霍山全县主要产粮区农田的四分之一,并为沿渠城乡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1959年11月9日动工,1960年4月停建,1970年复建,1981年基本建成,1982年全线通水。渠首枢纽工程位于佛子岭水库坝下2500米,由拦河坝、进水闸和导堤三部分组成。拦河坝为块石堆砌,长230米,顶宽5米,坝顶高程76.8米,1971年建成。1983年,佛子岭水库下泄流量2400立方米/秒,坝身冲毁30米,坝顶冲深1.01米,下游干砌块石大部冲翻。同年10月加固修复,堤身仍用块石堆砌,顶宽改为3米,坝顶高程降为76.75米,上游边坡1:2,坝坡和坝顶面层浆砌块石分别厚0.6米和0.35米,上覆0.15米的200号混凝土护面。下游边坡1:8.5,护以浆砌块石和钢筋混凝土大框格,1984年完工。经洪水考验,坝身稳固。黄岩进水闸建在拦河坝右侧下游144米处,闸坝之间以导堤连接,为开敞式平底闸,浆砌块石圬工结构,2孔,每孔净宽3米,闸底高程75米,设计进水流量7.5立方米/秒。导堤用沙卵石堆筑而成,长144米,堤坝高程78米,内外坡均以干砌块石护砌。1980年水毁,后按原状修复。1983年再遭水毁,经现场勘测,决定从原导堤背水坡设纵向浆砌块石心墙一道,心墙两侧填筑沙堤,沙堤用干砌块石护面,1985年完成加固。
淠源干渠自黄岩进水闸经迎驾厂、西门畈、城南、但家庙,北转至黄檀树、下符桥以东雁凉山一带直至三尖铺晁大堰,基本沿75米等高线开渠,全长49.8公里,渠底高程75——71米,渠底宽度5——2.5米,过水流量由进口的7.5——5.3立方米/秒,至渠尾保持1.6——1立方米/秒。渠道穿越大小山岗18个,跨越河道6条,山沟18道;渠道上有8米以上切岭9处,最大切深23米;有6米以上的填方7处,最高10.5米;有隧洞15处,总长1648米。1959年11月开工,1971年通水10公里;1972年通水15公里,当年灌溉面积1.1万亩;1976年通水36.2公里。1979年雁凉山隧洞完成,1981年冬干渠工程全部完成。设计支渠23条,至1985年开挖6条,长16.3公里,灌区建筑物除渠首进水闸外,从1970年至1981年,计建泄洪闸19座,节制闸2座,倒虹吸3座,渡槽7座,渠下涵7座,跌水5处,深切岭卷拱暗渠2处,放水涵30座,公路桥20座,机耕桥20座,人行桥12座,还兴建机电排灌站23座,装机23台、1504千瓦,在支渠上完成配套建筑物9座。全部工程完成土方167万立方米,石方38万立方米,混凝土方0.47万立方米,干砌浆砌石方4.8万立方米,国家投资550.85万元,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