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水面、鱼类
水面1981年普查统计,全区总水面164.58万亩,占总面积6.1%。其中:池塘17万多口,水面49.02万亩,占总水面29.8%;湖泊5处,水面33.53万亩,占总水面20.3%;水库(大型5座,中小型960座)水面39.17万亩,占总水面23.8%;河渠沟堰1057条,水面42.86万亩,占总水面26%。总水面中可养鱼水面95.52万亩,占58.4%。按自然条件可分4种类型:(1)大别山水库山塘养殖区,包括金寨、霍山两县和六安、舒城两县部分地区,计149个乡镇,有水面44.47万亩,占全区总水面27%;(2)杭、巢圩畈丘岗渔业区,包括舒城县东北相六安县东南两部分,共39个乡镇,水面12.35万亩,占全区总水面7.5%;(3)江淮丘岗养殖区,包括寿县、霍邱南部、六安县大部和六安市郊区,计122个乡镇,水面45.83万亩,占全区总水面27.9%;(4)沿淮平原湖洼水产发展区,包括霍邱、寿县北部地区,计69个乡镇,水面61.93万亩,占全区总水面37.6%。
境内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大多数水域水质优良,水温适中,浮游生物繁殖旺盛,有利于鱼类生长,据五大水库测定:浮游植物含量为45~200万个/升,浮游动物含量为900~1000/升,透明度为1.5~3米,溶解氧6.00~10.OOmg/Z,舒城县汤池,霍山县陡沙河、金寨县西庄、开顺、汤汇等有多处温泉,有利于引进热带鱼类越冬保种。
鱼类1984年统计,全区鱼类有11目19科92种。其中:鲤科52种,占56.5%;鲶科、鳅科、鮠科15种,占16.3%;其他鱼类25种,占27.2%。对照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寿州志》记载的鱼类鲿、鲟、鳇已绝迹。鲟、鳇是和恐龙同时代的古生物,有“活化石”之称,目前仅长江千流有少量存在,它反映境内鱼类生活历史悠久和水域环境的变化。建国后引进荷包红鲤、散鳞镜鲤、东北银鲫、大阪鲫、莫桑比克罗非、尼罗罗非、团头鲂、细鳞斜鲴、异育银鲫、荷元鲤等10种,自育杂交鲢,计新增11种。鱼类生态类型,全区有三类:湖泊定居性鱼类,有鲤、鲫、鲂、鳊、鲴、蒙古红鮊、翘嘴红鲌、湖鲚等,占鱼类总数70%以上;江湖半回游性鱼类,有鲢、鳙、青、草、鳡等,占鱼类总数10~20%;过河口回游性鱼类,有鳗鲫等,其中鲢、鳙、青、草、鲤、鲫、鳊、鲂属生产性鱼类,鳡、鲌、鳜、鳢、鲶属害鱼类;麦穗鱼,鯱鱼、刺鳅、鱵、鰟鮍属低劣鱼类。
二、养殖
鱼苗生产历史上以长江采购为主。明朝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舒城即有养殖“江花”的记载。明末清初渐多,六安县新街、张家店、东河口、南官亭等地从长江沿岸的安庆、枞阳采购毛子,放入鱼花塘培养,育成夏花鱼种出售,获利甚多。养殖技术多世代相习,不肯外传。民国8年(1919年),六安县从事渔业的309户,从枞阳采购鱼苗16.12万尾。建国后,1954年,六安县张店供销社首在新街乡成立鱼苗站。1955年,省农业厅在六安城东廿铺建立“六安鱼苗供应站”。此后社、队鱼苗站(鱼场)逐年增加,60年代末达80多个,1983年170个。从长江沿岸采购鱼苗数量,50年代,每年不足1亿尾,60年代增加到3亿尾,最多达5亿尾。1956年,霍山县佛子岭水库养殖场首次进行鲤鱼人工孵化,获鱼苗100余万尾,开创全省人工繁殖之始。1960年该场在省水产科技人员协助下,又人工孵化白鲢成功。1963年繁殖白鲢鱼苗81.3万尾。为鱼苗自繁自育闯出新路。1964年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总结经验,交流技术。1968、1972年,组织国营渔场场长、技干分别到广东省南海县、山东省济南市参观学习人工繁殖草鱼技术,嗣后各国营渔场普遍开展人工繁殖。1973年,霍邱县水门塘渔场、寿县安丰塘渔场繁殖草鱼鱼苗1022万尾;佛子岭、龙河口、安丰塘渔场繁殖花白鲢杂交鱼苗484万尾,鲤鲫杂交鱼苗44万尾;响洪甸渔场繁殖红鲤鱼苗55万尾,红鲢鱼苗10万尾。1974年全区人工繁殖鱼苗41092万尾,首次突破亿尾大关。1976年,全区人工繁殖鱼苗50557万尾,达到鱼苗自给水平,从而结束到长江采购鱼苗的历史。1985年,全区人工繁殖鱼苗10.88亿尾,其中乡村渔场繁殖2.42亿尾;国营场繁殖6.46亿尾,创历史最高记录。不仅保证本区需要,还远销甘肃、河南、山东等省。
成鱼生产民国初年,安徽推行“劝民养鱼”,规定每个乡镇需有10亩以上养鱼池塘,但未实施。农户放养,只供家食,商品量很少,年产94.25吨。建国后,成鱼发展很快,1949年与1985年比较,养殖水面由13.9万亩增加到76.1万亩,成鱼产量由1430吨提高到15136吨,平均亩产由10.2公斤提高到19.9公斤。其间大体经历了上升、下降、发展、徘徊、发展五个阶段。1949~1958年为上升阶段,土改后解放了生产力,成鱼产量逐年提高,1958年3384.9吨,为1949年的2.4倍;1959~1961年为下降阶段,人民公社化后,农村刮起共产风。成鱼产量下降,1960年2480.4吨,比1958年下降26.3%,其中社队养鱼下降32.1%,国营渔场提高13.7%;1962~1966年为发展阶段,一是1962年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二是五大水库渔场成鱼产量进入高峰期,5年共产成鱼26453吨,年均5290吨,1965年6712吨,是建国后第一个高产年,1966~1976年为徘徊阶段;成鱼产量高低起伏,很不稳定,1967年与1971年成鱼产量分别下降到3900多吨;1982~1985年为持续高产阶段,1981年10月,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抓紧落实渔业生产责任制的通知》,地、县组织干部到农村,落实水面权,建立渔业生产责任制,国营和集体渔场也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促进了渔业的发展。1985年水产品总产产量19634吨,创历史最高记录。成鱼生产有池塘、水库、湖泊、稻田、网箱、流水养鱼等六种,以前三种为主。
池塘养鱼1949年,养鱼13.96万亩,产鱼1430吨,亩均10.24公斤。1952年,养鱼17.16万亩,产鱼1759吨,亩均10.25公斤。1957年,养鱼20.06万亩,产鱼2694.5吨,亩产13.43公斤。60年代以后,推广“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池塘养鱼法,单产逐步提高。1975年,养鱼35.03万亩,产鱼4892.1吨,亩产13.96公斤。1980年,养鱼32.0万亩,产鱼5946.5吨,亩产18.58公斤。1985年,养鱼45.01万亩,产鱼11073.7吨,亩产达到24.6公斤。霍邱县河口镇养鱼专业户刘其发精养鱼塘亩产超过200公斤。
水库养鱼1952年开始利用水库大水面养鱼2.5万亩,1954年成立国营佛子岭水库水产养殖场,1957年又建立响洪甸、安丰塘渔场,全区水库水面养鱼28.85万亩,产鱼508.5吨。1965年,养鱼29.9万亩,产鱼1452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同年,佛子岭水库产鱼393吨,亩产15.7公斤,创全省水库养鱼亩产高水平。1966年龙河口水库产鱼678.5吨;磨子潭水库产鱼179吨,亩产25.1公斤,居全国上等水平。“文化大革命”期间,库区养殖产量急骤下降,1970年,水库养鱼30.49万亩、产鱼252.6吨。与1965年相比,面积增加2%,产量下降82.6%,1975年龙河口水库产鱼17.3吨,仅占最高年产量的2.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整顿渔业生产秩序,建立渔业生产责任制,改进生产措施,投放大片鱼种,狠抓清野除害。1981~1983年,五大水库捕捉害鱼227.8吨,1984~1985年,梅山、响洪甸两水库又捕捉害鱼156吨,最大一条鳡鱼重42公斤。由于措施得力,水库成鱼产量逐步上升。1985年,水库养殖30.07万亩,产鱼1838.5吨,创历史最高记录。
湖泊养鱼境内湖泊水域辽阔,历来是重要的产鱼基地,建国前靠自然繁殖,产量很不稳定,建国后,1958年成立寿县瓦埠湖、霍邱县城东、西湖渔场,向湖泊大量投放鱼苗,1958~1965年,共向湖泊投放鱼苗5274.4万尾。其间,1964年曾试验用飞机向瓦埠湖投放毛子450万尾,1965年湖泊养殖成鱼580吨。1966年后,城西湖、瓦埠湖、肖严湖围垦,湖区水面缩小,养殖量下降,1975年仅为255吨。
稻田养鱼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少数农民在水产干部的帮助下试验冬闲田养鱼。1980年,霍山县三户农民试养1亩,1981年全区试养544亩。1983年春,地区召开三级干部会,中共六安地委、六安行署组织与会干部到霍山县南岳公社王化冲生产队参观考察稻田养鱼,1984年全区有6756户、稻田养鱼18129亩,生产成鱼451吨,大片鱼种1742.12万尾。1985年稻田养鱼31011亩,生产成鱼1335.6吨。稻田养鱼品种以鲤、鲫、草、鲂鱼为主,占80~90%,适当搭配10~20%的鲢鳙鱼,放养时田内纵横挖“田”、“井”字形鱼沟,沟深、宽各30~50厘米,沟的交汇处挖1~1.5平方米左右鱼坑,深50厘米。鱼沟多少视田块面积而定,一般占田面积的5%左右。1985年金寨县稻田养鱼8783亩,育成10厘米以上大片鱼种500万尾,生产成鱼120吨,增产稻谷300吨,实现粮鱼双增收。
网箱养鱼梅山水库渔场最早引进网箱试养毛子。1976年佛子岭水库渔场利用网箱试养鱼种,次年投入网箱3只,面积0.59亩,试养成鱼均获成功。1978年全面推广。1980年,五大水库网箱面积发展到60.85亩,其中鱼种网箱22.5亩,育成10~13厘米大规格鱼种200万尾;成鱼网箱38.35亩,起捕成鱼126.7吨,亩均2.2吨,每斤鱼成本O.29元。其中佛子岭水库渔场3.39亩网箱高产,捕成鱼29.5吨,亩均8.6吨,此后,由单一品种转为多品种集约化精养,由国营渔场向沿库群众发展。1984年沿库群众向水库投入网箱62.5亩,响洪甸水库渔场1985年投入网箱26只,面积1.09亩,投放草鱼种18168尾,搭配鲢、鳙、鲤、鲫、鳊469尾,精养180~210天,起捕成鱼12768尾,总产6496.2公斤,亩均5949.1公斤,箱产249.9公斤,最高箱产528.4公斤,折合亩产12581.5公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流水养鱼深山区无养鱼水面,群众吃鱼困难。建国前,群众过年,用木制鱼或面炸鱼放在桌上,象征连年有“余”。建国后,兴建了五大水库,山区群众吃鱼条件有了改善,但偏僻边远山区仍很困难。1980年,金寨县开始试验流水养鱼。在终年流水的山溪附近挖凼,引水入凼,投饵养鱼。1982年,省水产局确定金寨县为流水养鱼重点县,县在大湾、南畈两乡搞试点,帮助185户挖凼87个,水面12.4亩,放草鱼苗1.7万尾,由于鱼种小,管理技术跟不上,鱼种死亡率高,只有37户、24个凼产成鱼400公斤。1983年继续试养,养鱼35户,挖鱼凼28处,水面1932平方米,投入10厘米以上的草、鲤鱼种3172尾,成活率88.2%,产成鱼1750公斤,每平方米产鱼0.9公斤,折亩产599公斤。1984年,全区流水养鱼480户,挖鱼凼520处,面积21922平方米,投放鱼种73741尾,产成鱼22500公斤,每平方米产1公斤。
河蚌育珠境内湖泊和一部分河流、池塘有丰富的河蚌资源,年产三角帆、褶纹冠蚌约15万公斤,是发展珍珠生产的优势,但长期未能利用。1971年,推广河蚌培育珍珠生产。10个国营农场插蚌36100只,1972年插蚌68000只,由于接种技术不过关,收效不大。仅地区水产站与霍邱县农业部门联合在左王、水门塘试点,收珍珠12.4公斤,但形色各异,质量很差。1981年,地区拨专款5万元支持育珠生产,从江苏省聘请河蚌育珠辅导员,举办河蚌育珠技术培训班,培训96人,接种蚌44400只,其中国营渔场30500只,集体5000只,社员个人8900只,到1984年,全区已有50多个单位和近500户农民,共接种蚌720720只,珍珠产量当年采收14公斤。
河蟹流放境内河蟹1962年以前有少量天然产量。1974年,地区水产站从上海崇明县购进河蟹苗194公斤,在地区渔场和六安、寿县、霍邱、舒城、霍山五县重点水域试养,个体重约2市两,大的4市两以上。1975年采购蟹苗575.1公斤。重点投放瓦埠湖、城东湖和大中型水库。到1980年,全区共投放蟹苗2000公斤,产商品蟹150吨。1981年,寿县、霍邱两县采购蟹苗600公斤,投放瓦埠湖230公斤,城东湖270公斤。1982年,河蟹产量23.75吨,1983年26.1吨,后因蟹苗难买,兼之深水域蟹苗死亡率高,浅水域成蟹乱爬,沿库沿湖群众随意捕捉上市,经营单位收益受损,1984年遂停购停放。
商品鱼基地建设1978年冬开始建商品鱼基地,基地主要分布在淠史杭灌区和沿湖周围。1983年,全区建成商品鱼基地渔场49个,基地面积12548.2亩,其中:规格化鱼种塘1955.5亩,成鱼塘8562.7亩,饲料地2030亩,提供商品鱼397.5吨,亩产成鱼46公斤。随后,加强人员培训,投入大规格鱼种,做好投料、鱼病防治和清野除害工作,1985年亩产成鱼提高到76.5公斤。
三、天然捕捞
霍邱县城西湖、城东湖、寿县瓦埠湖和境内淮河是天然渔场,其他河渠、堰、荡也有很多野生鱼类。1949年,全区天然捕捞量1930.9吨。建国后,人民政府采取“保捕结合”的方针,保护鱼类资源,提高捕捞产量。1957年全区捕捞4502.3吨,为1949年的2.3倍,其间1954年大水,鱼类资源丰富,捕捞量曾达到5111.4吨。1958~1960年,是捕捞史上三个连续高产年,累计捕鱼17147.1吨,年均5715.7吨。最高年产6112.7吨,原因,一是1958年干旱,沟、塘、河、堰干涸,农村捕鱼3728.7吨,为上年879.8吨的4.3倍;二是专业渔业大队组织渔业生产大跃进,提高指标,提倡“一人多技,一船多具,四季生产,日夜捕捞”;三是生活困难时期,群众“竭泽而渔”,捉鱼充饥。农村年均捕鱼2575吨,为正常年景的3倍。由于大量捕捞,鱼类资源破坏,1961年捕捞量下降到1627.3吨,兼之河湖建闸,回游鱼类通道受阻,围湖造田,致使捕捞产量长期得不到恢复。1976年只捕鱼516.5吨,1980年贯彻执行国务院《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鱼类资源逐步得到恢复,捕捞产量开始回升,1981年3377.6吨,1985年4498吨。
表6——2六安地区渔业生产统计表单位:吨

四、渔业机具
建国前,渔民使用的渔具为各种渔网、钩、卡、叉、簖、渔盆、渔桶、手摇木船和少数木帆船。渔网多为棉、麻织品,下水十天半月要停网“血护”,运输鱼苗是“肩担渔篓,徒步行走”。民国8年(1919年),六安县渔具有:渔划子7只,渔盆200具,鹰划子40只,罟网120挂,撒网7挂,单层刺网26挂,五股叉30把,鱼鹰9只,滚钩130具。建国后,渔业机具逐步改进,小划子、风帆船改为挂机船、快艇、机轮围网、电捕渔器;丝麻网改为尼龙、聚乙烯网,既不需停产“血护”,又经久耐用,轻便好使。运输鱼苗,采用尼龙袋,大篓袋充氧盛鱼,由汽车、火车、飞机运输,速度快,成活率高。据1983年统计,全区渔业机具有大小机动渔船479艘、10193吨、6918马力(内国营渔船47艘、4010吨、1139马力),电捕渔器1套,载重汽车16辆,大型拖拉机6台,手扶拖拉机12台,柴油机水泵22台,电动机水泵70台,深井泵4台,叶轮增气机2台,打浆机2台。磨浆机22台,粉碎机12台,颗粒饵料机1台,织网机3台,挤塑机5台,压塑机1台。此外,还有大量的非机动渔船和中小渔具。1985年,机动、非机动渔船增至1987艘、11815吨,其中,机动渔船570艘,比1983年增加19%,吨位10245吨,占总吨数的86.7%。
五、渔政
渔政管理
明、清两代初期,曾两次立碑“禁渔”,保护鱼类资源。金寨县徐冲乡石门口石壁上保留有“只准网捞钩钓,不准鹰逮药闹”石刻禁令,以保护当地名贵特产“长江河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禁渔”解除,鹰捕药闹也就随之而起。民国时期,制订“渔会法”,规定经营渔业须依法登记。境内无专管机构,渔场渔市多为渔霸把持,“渔会法”徒有形式。
建国后,地(专)、县两级人民政府设有专业机构,负责水产的行政管理;霍邱、寿县在湖区成立水上办事处或水上乡,维护渔业生产秩序;13座大中型水库,有8座建立国营水产养殖场或渔场,发展水产养殖事业。1958年梅山水库水产养殖场开始投放鱼苗,金寨县人民委员会发布布告,号召全县人民保护水库水产资源,“严禁放毒、炸鱼、高压电流以及放鱼鹰等”,县公安局建立梅山水上派出所,保护国家财产和水产资源。在生活困难时期,安徽省委出于对群众生活关心,于1961年批准库区开放,允许群众自由入库捕捞,水上派出所随之撤销,渔政管理一度松驰。1964年6月25日,国务院批转水产部制订的《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草案)》,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农村干部和沿库、沿湖群众学习“条例(草案)”,提高对水产资源繁殖保护的认识,渔政管理有所改善。“文化大革命”期间,无政府主义泛滥,库区偷鱼、炸鱼、毒鱼成风。湖区渔具不分规格,捕鱼不分大小,酷捕滥捞。1971年,响洪甸水库周围群众每天入库捕鱼、炸鱼多达500令人次。金寨县张冲公社前冲生产队26户人家,有23户备有渔具入库捕鱼,社员李狗子放炮炸鱼500多起。1979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根据《条例》精神,大别山五大水库成立库管会,瓦埠湖恢复湖区管理委员会,制订管理制度,规定3~5月鲤科鱼类繁殖季节和6~8月毛鱼繁殖季节,禁止下湖捕鱼。各县配备渔政干部84人,兼职渔政管理员93人。1981年至1982年,又先后在瓦埠湖和五大水库建立6处派出所,加强对渔事案件的调查处理。1983年会寨县查处渔事案件299起,按库区管理条例没收鱼桶122只,炸药127锭,雷管11872支,罚款7889元,依法拘留16人,逮捕3人。1985年,梅、响两库发生渔事案件245起,破获232起,占94.7%。从此,渔政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人,违法必究,逐步走上依法治渔的道路。
建立渔业生产责任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各级干部深入农村、渔区,积极贯彻中央关于水产调整的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渔业生产的决定》。行署专员胡泉三上佛子岭、梅山、龙河口水库,三下瓦埠湖和农村作调查,研究解决湖区、库区和农村的渔业问题。1981年10月,安徽省委下达《关于抓紧落实渔业生产责任制的通知》,地、县两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又派出大批干部下基层。在渔场和重点渔区,帮助基层干部推行联产责任制;在农村,帮助大队、生产队干部落实水面权,建立渔业生产制;小塘、小堰等小型水面,划给社员做自养塘,发给使用证,大塘、远塘、荒塘和大堰荡、小水库等水面,承包给专业户或联合体,所有者与经营者签订合同,规定收益分成比例和保鱼水位线,协调鱼粮矛盾。到1983年底,全区80%以上的乡镇完成渔业“三定”工作。渔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调动了群众养鱼积极性,农村中涌现出一批养鱼专业户、重点户和联合体。1984年全区有养鱼专业户2016户,重点户2824户,联合体147个。1985年专业户达到3088户,重点户发展到92288户,成鱼产量为4344吨,占全区总产量的22%。
专业渔民的安置
民国8年(1919年),全区有专业渔民2974人,此后渔民有发展。建国后,全区有专业渔民6646人,绝大多数分布在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和境内淮河水域。1958~1966年,曾两次将大批渔民插队务农。1967年全区专业渔民仅为1759人。由于这些专业渔民缺乏农业生产实践,多数不安心务农,1972年起陆续回收。1973年霍邱县组成渔业公社,开展养、捕、种植、工副业等多种生产经营。1976年,寿县成立瓦埠湖渔业公社和正阳关渔业大队,专业渔民恢复到6096人。1983年体改,霍邱渔业公司改为水上乡,寿县瓦埠湖渔业公社撤销,原公社管辖的4个渔业大队改属瓦埠镇领导,正阳关渔业大队由正阳镇领导。到1985年,全区计有1个水上乡、7个渔业村,40个渔业生产队,1328户,6505人。专业渔民多数为连家渔船,老少同舟,漂泊水上,住无定处,就医就学十分不便。1966年,根据中共中央批转水产部党组《关于加速连家渔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报告》的精神,地区从支农资金中拨出专款帮助“连家”渔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划定生产、生活基地,安置陆地定居。到1983年,国家拨出专款120万元,安置渔民定居668户,3227人,占渔民总数的38.6%。新建瓦房400间、草房781间;建立生产基地12242亩,其中耕地3477亩,开办小学7所,配备教师29人;建立医院7所,配备医生20人,渔民的就医就学和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六、国营渔业场站
建国后,1954年,始建佛子岭水库水产养殖场和六安县张店供销社新街鱼苗站。1955年建六安鱼苗供应站。1957~1958年,先后建立响洪甸、安丰塘、梅山、瓦埠湖、东湖、龙河口6处大型渔场和一批小型鱼苗站,既生产成鱼投入市场,又培育鱼种鱼苗,为农村社队渔业生产服务,此后,有发展,也有撤并。1985年,全区共有国营渔场(养殖场、渔业公司)16处,职工1199人,养殖水面25万多亩,其中:鱼种池1538亩,池塘731亩,水库25万亩,生产鱼苗5.3亿尾,鱼种1.6亿尾,成鱼449.1吨,总产值389万元(内水产品产值329万多元)。有7个单位盈利7.4万元,4个单位持平,5个单位亏损56.6万元。
六安地区水产良种场
六安地区水产良种场位于六安县小庙乡廿铺村,北沿六合公路,距六安市中心区约8公里,前身为六安专区横摆头水产养殖场,始建于1959年。在此之前,1955年省农业厅在六安县东廿铺建立六安鱼苗供应站,征地60余亩,开鱼苗池52亩。1958年,六安县张店供销社新街鱼苗站,改属县农业局领导,迁到小庙公社廿铺大队。两站同在一个大队,相距约1公里。1959年省属“六安鱼苗供应站”下放专区,专区下放六安县,六安县鱼苗站拥有两处场地。1961年,专区收回原省属六安鱼苗供应站场地交横摆头水产养殖场经营。1962年六安专区横摆头水产养殖场场部迁移东廿铺,改称六安专区水产养殖场。1964年冬,六安县鱼苗站并入专区水产养殖场。养殖场分两处经营;东廿铺场部以培育鱼苗为主,横摆头养殖场以养殖成鱼为主。同年,生产成鱼67.5吨。由于横摆头处河水水位不稳,河沙淤垫,水域缩小,拦鱼设备被水冲毁,于1966年放弃。1983年11月,更名为六安地区水产良种场。1984年,又在六安县北廿铺新辟鱼苗基地一处,全场拥有养殖水面225亩,以繁殖培育鱼苗鱼种为主。1969年地区良种场突破人工繁殖家鱼技术难关,到1980年自繁鱼苗7930万尾。1983年、1984年,人工繁殖鱼苗1.1亿尾,不仅满足本地区供应,还远销山东、河南等省。与此同时,先后试验推广大阪鲫、荷包红鲤、东北银鲫、荷元鲤、自育杂交鲢、尼罗罗非、团头鲂、异育银鲫8个新品种,为发展渔业生产做出贡献。1985年,全场职工80人,有鱼种池121亩,池塘104亩,生产鱼苗6000万尾,鱼种974万尾,成鱼13.5吨,盈利12539元。
六安地区1985年国营渔场概况
单位:面积:亩,鱼苗鱼种:万尾
成鱼:公斤,金额:元
上一篇:第一节 畜牧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