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饲养
种类及分布六安地区饲养业历史悠久,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简称建国前,下同)饲养的有水牛、黄牛、马、驴、骡、山羊、绵羊、鸡、鹅、水鸭、洋鸭、变鸭、土蜂、意蜂、肉兔、毛兔等16种。建国后,新增奶牛、皮兔、鹌鹑、火鸡、药鸡、水貂、狗貉子等7种,总计23种,33个品系。
水牛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和圩畈水旱兼作地区,由南向北渐少。黄牛重点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上山区及沿淮旱作区。马、驴、骡,零星分布,建国前,以寿县、霍邱旱作区较多,建国后数量锐减。山羊集中分布在沿淮、湖、河草滩地带,主产地霍邱县占50%以上。猪、鸡农村普遍饲养,猪主要产地寿县、霍邱,占50%左右。鸭,除大山区外,各地皆有饲养,沿湖圩区水面宽阔,历史上有养棚鸭习惯。丘陵、圩畈水草资源丰富,是鹅的集中产区,山区和沿淮早作区饲养较少。养鹌鹑是新发展起来的饲养业,重点在六安市。
饲养量,民国30年(1941年)全区大牲畜56804头,猪208655头,羊28253头,家禽571404只;民国32年,大牲畜39011头,猪214439头,羊42693头,家禽639952只。
建国后,畜牧业发展很快,畜禽饲养量,除1960年牲猪和家禽数量分别比1949年下降20.1%和13.6%外,基本上是持续增长。1985年与1949年比较:大牲畜1985年30.37万头,比1949年15.49万头增长96%,其中耕牛30.25万头(力畜占80%,黄牛占20%),增长1.32倍。马、驴、骡0.12万头,减少2.4万头;奶牛从1954年3头发展到273头,奶产量1985年419.2吨。牲猪,1985年饲养量276.49万头(母猪10.46万头),平均每农户养猪2.17头,比1949年养猪增长4.8倍。其中年终存栏156.29万头,户均1.3头,比1949年分别增加4.2倍和1.95倍,出栏率由1949年37%,提高到1985年43.5%。羊饲养量1985年30.95万只,其中年末存栏18.39万只,比1949年增长7.67倍;家禽,1985年饲养量3062.68万只,户均24只,其中年末存栏1281.21万只,户均10只,分别比1949年增长4.36倍、1.86倍。皮兔毛兔,1980年年末存栏33.83万只,1985年饲养量44.13万只,年末存栏39.95万只。养蜂,1979年14799箱,1985年增加到1.8万箱,产蜂蜜32万公斤。
表6——1六安地区畜禽饲养统计表单位:万头(只)

二、饲草、饲料
饲草全区有草山、草坡620万亩,占山场面积的50.5%,其中200亩以上成片草坡141块,分山地丛、山地灌木草丛、山地稀树草丛、丘陵灌丛、低湿地草甸等8类。据30个草场分类测定,平均亩产鲜草530公斤。牧草种类有164种,其中常见64种。由于草场因杂生少量白苏、毛茛、猫眼草等有毒植物,时有耕牛误食中毒事故。
为扩大饲草资源,1957年5月,从广东省引水浮莲种苗1.4万公斤,当年试种成功,年水面亩产3~5万公斤。1958年从四川引牛皮菜种50公斤,亩产2000~2500公斤。1959年从江苏嘉兴引水花生(革命草)种苗1500公斤,水葫芦种苗5000公斤,亩产1~2.5万公斤。70年代,重点发展“三水一萍”(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红绿萍)和菱角秧等水生饲料,放养水面10~20万亩,年产饲料20~40亿公斤。80年代放养25万亩左右,年产量约50亿公斤。
饲料精饲料有玉米、大麦、山芋、糠皮、麦麸、油饼、豆渣、糖糟、酒糟等。全区年产糠皮、麦麸约4亿公斤,油饼2500~3500万公斤。干饲料有农作物秸杆22~25亿公斤。用于牛饲草约7.4亿公斤,猪羊兔饲料约1亿公斤。青绿饲料有南瓜、生菜、苦菜、荇菜、马兰以及各类青草树叶等,群众称:“猪吃百样草,就看找不找”,品种多达百种以上。农业合作化后,土地归集体所有,社员养猪,社队划给饲料地,人均耕地2亩以上的社队,每头猪划地1分,人均3亩以上的社队,每头猪划地1.5分,人均2亩以下的社队,因地制宜划给零散土地。1956年全区划给社员饲料地、自留地16万亩。“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割资本主义尾巴,曾两度将饲料地、自留地收归集体,后落实政策又两度归还。
饲料加工传统方法用磙子打,磨子碾,铡刀铡,效率低,饲料粗,还有众多秸杆不能利用。建国后,逐步使用动力机械加工,1958年碾米机、磨面机、榨油机由城镇扩展到农村。1963年首批引进三台饲料粉碎机。至1985年,全区有碾米机10909台,磨面机9621台,榨油机1871台,年加工稻、麦、玉米约15亿公斤,粉碎饲料1.5亿公斤。1958年推广青贮饲料,全区青贮100余万公斤。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推广发酵和醣化饲料,全区举办醣化饲料培训班152期,培训8000余人次。1982年推广配合饲料,至1984年,国营单位新建7个饲料厂、新建和改造54个车间,集体单位新建26个饲料加工厂,年生产能力80720吨,1985年生产86488吨。由于推广配(混)合饲料,猪的料肉比为3——3.2:1,比单一饲料猪的料肉比5——6.8:1效益提高近一倍。
三、繁殖
繁殖方法建国前,养猪均系自选自繁,配种户多为鳏独老人,为了多配种多收入,注意选择优良公猪作为种猪,使淮猪的优良特性能代代相传。群众称:“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耕牛、家禽为自然交配,品种混杂退化。建国后,建立国营配种站,培训民营配种户,推广繁殖新技术。50年代初,母猪配种推广“双重配种”法,先用一头公猪为母猪配种,时隔20分钟左右,再用另一头公猪复配,以提高产仔率。1953年专区家畜配种站为附近一户群众母猪配种,一窝产仔27头。50年代后期,全区建立202个耕牛配种站,公牛选择体格健壮的作种牛,母牛用药物催情。1958年母牛配种63375头,受胎35026头,占55.7%。70年代初,引进人工授精技术。1980年投资2万元购进西门塔尔、夏洛来、海福特、么拉尼里等良种牛冷冻精液和授精设备,在金寨县大湾乡、霍山县上土市乡、霍邱县姚李、周集乡和六安市奶牛场试点,1980~1983年授精母牛334头,受胎186头,占60.4%,1985年受胎率达到65~70%。
良种引进民国29年(1940年)安徽省建设厅水门塘畜牧场引进瑞士羊4只,安哥拉毛兔2只。建国后,全区先后大量引进良畜良禽,1954年引进荷兰黑白花奶牛3头,1957~1979年,引进秦川黄牛22头,南阳黄牛28头,印度么拉牛2头,其他良种牛786头。1955年开始引进外来良种猪,先后引进约克夏、巴克夏、苏联大白猪、克米洛夫、长白猪853头,哈白猪169头,汉普夏3头、杜洛克3头,至70年代初,外来猪种已遍布全区。1956~1983年,引进山东寒羊4000只,山羊1200只,新疆细毛羊249只,美利奴、沙力斯、新疆半细毛羊550余只。1953年首次引进长毛兔,1962年后,购进安奇拉毛兔1120只,力克斯兔49只,以及一批杂种长毛兔和新培育的中国长毛兔,70年代末引进50对西德长毛兔,各地农村又从山东、浙江、江苏引进一批杂种毛兔。50年代初,引进一批“来亨”蛋用鸡,60年代初,又引进一批芦花洛克、澳洲黑、洛岛红等蛋肉兼用鸡。80年代初,各地出现养鸡热,全区引进罗斯、S220、星杂288、579、西萨斯等品种(品系)父母代和商品代鸡50万只以上。鹅,1958年从广东购狮头鹅200只。鸭,从1958年开始,引进“昆山”麻鸭2000只,北京肉鸭2240只,以后又引进几批,80年代初,羽绒价格上涨,白色羽绒走俏,群众爱养白鸭。1984、1985两年引进“康贝尔”肉鸭135只,“樱桃公”鸭550只,“狄高”、“北京鸭”千余只。引进良种对畜牧业的发展和品种改良,起了积极的作用。据霍山县11头杂种一代黄牛测定,初生牛比本地牛犊重6.25%,体斜长多2厘米,体高3.6厘米。杂交一代育肥猪日增重0.37公斤,比本地猪重0.12公斤。西德长毛兔与本地兔杂交一、二代,年产兔毛由原来的0.25公斤提高到0.35~0.5公斤。白羽肉鸭经济效益高,1985年饲养量占全区年饲养750万只的30%,由于气候、管理、销路和繁育体系不健全等多种因素,有些良种的优良特性未能充分发挥,少数品种被淘汰。引进的山羊、寒羊因板皮不对路,销路不畅,遂被淘汰。绵羊因境内雨水多、湿度大、草质差、饲养管理技术差,除绵羊场尚有少量外,农村日渐绝迹。猪、兔、家禽盲目杂交,少数品种退化,特别是大量引进外来猪种,到70年代初期,地方良种淮猪“寿霍黑猪”濒临绝迹,混血母猪产仔下降。
选育地方良种建国后,对境内大别山黄牛、淮猪“寿霍黑猪”、皖西白鹅等地方良种,进行选育。
大别山黄牛,具有体形健壮、四肢发达、行动敏捷,善爬山、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好、生长发育快、耐旱、耐劳、耐粗饲等优点。1964年,中央农业部确定金寨县为全国大牲畜繁殖基地县,由于繁殖体系不健全,野交乱配严重,渐趋退化,体形变小。1985年6月,金寨县确定斑竹园、燕子河两区为选育基地,选良种公牛108头,填发种牛证进行定向培育,配种2105头。
淮猪“寿霍黑猪”,具有早熟、产仔多、抗病、皮薄肉嫩、耐粗饲、适应性强等优点。但体形较小,是经济杂交的理想母本,1982年列入国家优良畜禽品种。1956年全区有“寿霍黑猪”母猪33400头,随后大量引进外来猪种,盲目杂交,“寿霍黑猪”至70年代初期,纯种母猪几乎绝种。1974年在华东淮猪育种协作委员会的协助下,开始原种选育。1980年地区成立“寿霍黑猪”选种协作组,以寿县、霍邱畜牧场为“寿霍黑猪”原种选育场,六安、舒城、金寨、霍山四县畜牧场(猪场)为扩繁场,向农户及专业户提供母本,至1985年,全区有“寿霍黑猪”母猪2万余头,约占母猪总数20%,为逐步实现“三化”养猪(母本淮猪化、父本外来良种化、育肥猪杂交一代化)提供了条件。
皖西白鹅,具有耐粗饲、善觅食、早期发育快等特点。30日龄体重是初生重的18倍,90日龄体重可达4.5至5.6公斤。羽毛洁白,羽绒朵大柔软,1982年列入国家优良畜禽品种。为了提高白鹅优良特性,1979年霍邱县畜牧场从各地农村选纯种白鹅250只,进行定向选育。1980年又在霍邱县户湖公社(乡)的五里、古城两大队(村)建立白鹅选育点,扩群繁殖,1984年因资金困难,选育暂停。
四、疫病防治
疫病防治
牛的传染病有20种,民国36年(1947年)六安县苏家埠、独山、新安一带流行牛炭疽,无有效药物治疗,砚瓦池乡(今石板冲)死牛40%,建国后,50年代初期,沿淮沿淠水灾地区,流行炭疽和气肿病。省、专、县三级政府组织人员赴疫区接种“炭疽”、“气肿疽”菌苗,并对症治疗,救活大批耕畜,仅死牛5头,驴1头。1964年1~5月,霍邱县沿淮湖洼地区耕牛流行片形吸虫病,治愈1676头,死亡5421头。1980年冬至1981年春,境内流行伊氏锥虫病,患牛2.5万头,死1.5万头。
猪的传染病有15种。1953年,霍山县迎驾厂乡迎驾厂村流行猪瘟,死猪270头,户均0.5头。当年引进“猪瘟结晶紫疫苗”和丹毒“氢氧化铝菌苗”在重点疫区预防注射,因菌苗少,密度低,死亡率仍在20%以上。1956年1~10月各地流行猪瘟,死猪32509头。1977年4月始见牲畜“五号病”(又名口蹄疫),此病严重在于人畜共患,屡经防治,仍有蔓延。地、县成立“防治牲畜五号病指挥部”,各级行政领导担任指挥,组织干部、兽医9156人投入防治。至1985年才全部拔除新老疫点,但不易根除,如有传染源,还会发生。1978年4~5月,舒城县河南公社发生猪链球菌病,7~8月扩展到邻近9个公社,病猪27978头,占猪总数的48.5%,死猪4498头,占发病猪的19%;9月下旬,又波及六安、霍山县的毗邻地区,经过抢治已有效控制,但在个别地区仍有发生。
家禽的传染病以鸡瘟病和禽霍乱危害最重。据民国时期安徽省《本省大事记志》载,“民国35年(1946年)7月,开始流行鸡瘟病,霍邱县流行为全省最严重的县之一,死鸡数万只。”建国后,仍年年发生,致死率高达50~60%。1958年引进新城疫苗预防注射,限于当时条件差,预防密度不高,死鸡很多。据1959年统计,发病23个公社,病鸡163500只,死95260只,占病鸡58.2%。禽霍乱,为鸡、鸭、鹅共患的烈性传染病,从70年代初起,引种频繁,增加了传染机遇,疫情逐步加重,每年死于此病的家禽达数百万只。1984~1985年引进“807”、“731”禽霍乱菌苗接种,得到适当控制。
防治民间中兽医给大牲畜防病治病,历史悠久。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5年),六安州名兽医喻本元、喻本亨兄弟,集占代医家之长,结合自己临床实践,著作《疗马集》附牛经驼经(后人称《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对大牲畜防病治病和中兽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该书内容丰富,有防有治,医理精深,疗效显著,受到兽医界重视。自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首次付印以来,翻刻版本70余种,广泛流传,收录《四库全书》珍藏,并流传国外,至今不少疗方仍在沿用。建国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1951年首次引进疫苗接种预防,在寿县、霍邱沿淮重点疫区给牛注射牛瘟苗5000头,炭疽苗6900头。此后,引进牛气肿疽菌苗、猪瘟结晶紫疫苗、猪丹毒氢氧化铝菌苗、鸡新城疫苗、猪肺疫苗、仔猪副伤寒疫苗、鸭瘟疫苗,禽霍乱“807”、“731”疫苗、鸡痘疫苗、兔瘟疫苗、猪瘟兔化弱毒湿苗、猪瘟免化干冻苗等,总计先后引进疫苗15种,预防疫病12种。从地区到县、区、乡(镇)、村建立防疫网络,拥有30吨位冷库一座,活动冷库3具,冰箱冷柜300余台,冰瓶2000余只。由重点疫区防治发展到全面预防,由春秋两季突击防疫注射发展到常年防疫注射。防疫数量,由开始的2万余头猪、几十万只禽增加到百万头猪、千万只禽。1985年,全区注射猪瘟疫苗239.74万头,丹毒疫苗104.19万头,仔猪副伤寒疫苗35.56万头,鸡新城疫苗1910.66万只,禽霍乱疫苗114.53万只,鸭瘟疫苗11万只,鸡痘疫苗13万只,免瘟疫苗5.04万只。由于长期的预防注射,牛瘟、牛炭疽、气肿疽、猪肺炎基本达到控制,多年未见病例;猪瘟死亡率由50年代的15~20%,下降到80年代的7~8%;鸡瘟死亡率由50年代的40~50%,下降到80年代的20%。
检疫
1957年建立检疫制度,对食品公司及县城、大集镇农贸市场的畜禽、白肉,进行检验;“文化大革命”期间,1967~1974年检疫工作中断;1975年恢复部分工作。1980年地、县成立家畜检疫站(组),培训检疫员194人,设置农贸市场检疫点143处,白肉检验点43处,检验活牛12886头、活猪56300头、羊2363只,剔除病牛123头、病猪1001头。1985年,全区检疫员增到371人,检疫点增到330处,检疫生猪15.23万头,家禽(含雏禽)130.58万只,羊9164头,家兔3875只,牛1465头,狗386只,检验白肉胴体21.35万头(块)。剔除病猪5001头、病禽1526只,病胴体1657头(块),对防止病源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五、兽医队伍
建国初,全区兽医干部很少,1951年3人,1953年28人,1956年后,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不断充实兽医队伍,人员渐增。60年代初115人,70年代初125人,1985年增到185人。其中:大学本科43人,大学专科74人,中专49人,自学成才19人。评定技术职称103人,其中:畜牧兽医师21人,助理畜牧兽医师63人,技术员19人。民间兽医,1949年300余人,1958年627人,1964年1322人,1979年增到1857人。1982年根据安徽省粮食、公安、农业三局《关于区(社)集体兽医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及解决口粮问题的联合通知》精神,由地区统一命题,统一时间,分县考试,从中录取1856人,颁发“畜牧兽医工作证”,属农业户口的转城镇户口吃商品粮,分散在379个乡、镇兽医站。经过几年实践,有30%的人达到中专技术水平。为了提高兽医和饲养水平,1951年至1979年通过各种途径培训中兽医、防疫员、饲养员、民营配种户11395人(次),1980年后,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培训的重点放在专业户、重点户,至1984年共培训13960人(次)。其中专业户、重点户占80%,基层兽医、防疫员占20%。
六、畜牧场站
国营畜牧场民国时期境内仅一处,位于今霍邱县陈家埠乡青龙村,隶属安徽省建设厅。民国30年(1941年)筹建,33年建成,有耕地400亩,员工20人,养马6匹、水牛1头、黄牛24头、猪20头、山羊50只、瑞士羊4只、家禽34羽、安哥拉兔2只,民国37年底撤销。建国后,1952年国家投资在金寨、六安两县山区建立两个耕牛繁殖场,养种牛97头,因越冬饲料困难,繁殖率不高。分别于1953、1956年停办。1956~1959年,地、县新建7个畜牧场,养猪400头,水牛、黄牛359头,狮头鹅120只,鸭1万羽,绵羊187头,山羊20头,马2匹。1961~1963年调整合并后,保存4个场,1964年后,又新建数场。至1985年,全区有畜牧场9个,其中:良种场5个,奶牛场1个,饲养场3个。
集体畜牧场1952年境内有少数常年互助组饲养母猪,供给社员仔猪。随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组织规模不断扩大,集体养猪数量逐渐增加,开始建立猪场。1957年全区984个高级农业社,基本上社社办猪场。霍山县山区隆兴农业社猪场养猪20头,就地繁殖,就地供应。1958年办人民公社,猪场规模扩大。1959年10月,毛泽东《关于发展养猪业的一封信》发表。要求“大办而特办”,至年底全区办“万头猪场”289个,“千头猪场”1597个,“百头猪场”2937个,家禽场150余个,绵羊场2个。办场时间紧,猪禽不足,搞“一平二调”。六安县樊通桥公社猪场,号称“万头”,实则几百头,大部分是从生产队或社员平调来的。当时设备差,饲料不足,管理跟不上,疾病流行,死亡很多。据六安小庙、寿县保义、霍邱长集等14个公社统计,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猪场感染猪瘟,死猪2302头。1962年,纠正“一平二调”共产风,猪场禽场大都解体,两个绵羊场也因经济效益不佳,于70年代初撤销。1970年全国北方农业会议后,贯彻“积极发展集体养猪,继续鼓励社员养猪”的方针,集体猪场又有发展,1976年,全区有89.1%的社、队办猪场,百头以上猪场222个,养猪20余万头,其中母猪11.2万头。1977年集体养猪高达60余万头。由于公社、大队猪场的饲料、饲养员由生产队负担,养猪越多,生产队负担越大,矛盾越多,公社、大队猪场不能及时得到饲料供应和人员安排,形成“母猪繁殖率低,饲料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的状况。群众说:“公塘漏,公马瘦,集体养猪不长肉”,“春办场,夏徘徊,秋卖猪,冬垮台,上级催办再重来”,1978年贯彻中共中央(78)37号文件,减轻农民负担,一些亏损和获利低微猪场被撤销。1981年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猪场解体,仍恢复一家一户经营。
配种站1951年专区建立一处家畜配种站,有种公牛20头(内黄牛6头)、种公猪7头,种驴1头。“文化大革命”期间,管理松散,效益不佳,于后期撤销。
畜牧场站简介
六安专区畜牧良种场,位于六安城南五里塘(今六安市望城岗乡五里塘村),1959年11月创办,初建时,有干部、工人23人,耕地300亩,饲养苏联大白猪、巴克夏、约克夏、荣昌等良种猪50头,蒙古牛11头,狮头鹅120只,水牛2头,山羊20只,麻鸭500羽。隶属中共六安地委农工部领导,1960年改属专署农业局领导。1961年精简机构,专区绵羊良种繁殖场并入。1978年秋,绵羊良种分场分出。1979年4月建置六安市,专区畜牧良种场划归六安市,改称“六安市良种猪场”。
六安专区家畜配种站,位于六安城南小华山园艺场内,1951年5月建立,有职工3人,饲养约克夏公猪2头,公母水牛各2头,每年为周围群众及生产队母畜配种数百头,后因效益不显著,于1956年撤销。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渔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