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六安地区植被丰富,现有种子植物2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1056种。全区次生植被占大多数,原生植被仅少量保存在大别山北麓大山区。
一、森林植被
全区森林植被为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占比重较小,只见于山区低海拔局部避风向阳的湿润谷地,树种有较耐寒的青冈栎、苦楮、石栎、冬青和紫楠、湘楠等。落叶阔叶林占比重很大,在山区有以栓皮栎、麻栎、茅栗树占优势的大片林地和以化香、山槐、朴树等占优势的成片山场;在河岸、河滩和山谷地带,有以江南桤木、枫杨、赤杨、河柳为主的小片林地;在丘陵和平原地带,主要有刺槐、中槐、苦栎、枫香、臭椿、柳、榆、白杨、泡桐、梧桐、法国梧桐、重阳木、黄连木等。依据树种组成,共分六大群落。
松林群落,常见有马尾松与黄山松。马尾松一般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下,自六安以西直至金寨、霍山大别山北坡山岭,均为马尾松分布区域,常形成片段的单片林。黄山松一般分布在海拔400~1000米区域,凡山坡向阳的贫瘠土壤,大都形成黄山松纯林,其间在海拔300~500米地段也有少量马尾松、黄山松混交林。
松、栎混交群落,分布于全区丘陵地带或低山向阳坡,主要由马尾松与槲栎、白栎、栓皮栎及少量袍树、茅栗、枫香、黄檀等混生而成。
栎林群落,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山地、丘陵,以槲栎、白栎、栓皮栎及枹树为主,枫香、茶条、黄檀、山胡椒、青栲、苦楮、野核桃、板栗、油桐为次。其中,海拔500米左右地段,以槲栎、白栎为主,栓皮栎、枹树次之,间有核桃、麻栎混生。海拔500米以上地段,则以枹树为主,槲栎、白栎、灯台树、野核桃、板栗、油桐次之。
柳树与枫杨群落,分布于海拔100~150米地段,多限于河滩、河岸及山沟两侧,以枫杨、河柳、赤杨为主,白蜡、茶条、钱氏柳为辅。海拔150~600米,以枫杨、钱氏柳为主,河柳、黄荆、青檀、野核桃、牛鼻栓、漆树、四照花、粗榧、榧、膀胱果等为辅。杉木群落,垂直分布1000米以下山地,多人工栽培,林内杂以山胡椒属、茅栗、化香等生长,也有猕猴桃蔓藤混生。
竹林群落,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下缓坡平地、谷地或村庄附近,亦多人工栽培,以毛竹、元竹为主,成块竹林郁闭度良好,单独形成。
次生灌丛,在海拔1200米以下山丘地区,主要由白栎、短柄枹、黄檀、盐肤木、胡枝子、山胡椒、映山红、膀胱果、紫金牛、野山楂、六月雪、白檀等树种组成。岗地、平原地区主要由酸枣、山槐、柘树、美丽胡枝子、牡莉、白檀等组成。在海拔1200米以上近山顶阳坡或山脊,常出现山地矮绿灌丛。树种主要有黄山栎、日本椴、锯齿榭。以及都支杜鹃、天日杜鹃、具柄冬青、安徽小蘖、三桠乌药等常绿树种。
二、草本植被
全区以禾本科、菊科、毛茛科植物为主,蕨料、蔷薇科植物为次。海拔1000米以上土层瘠薄的山脊,多形成以野古草、大油芒草占优势的植被群落。低山、丘陵以白茅草、芒草占优势;岗地、平原则以黄背草、白羊草、金茅草、荩草、蟋蟀草、毛茛、野菊、马兰头、蒿、蓼、灰苋、萱草、菖蒲、蒲公英为多见。
三、农作物植被
圩区、丘陵、山区盆地以水稻为主,平原湾地以小麦为主,其次为油菜、山芋、玉米、大豆、棉花、麻类和红花草。复种指数:1949年为121%,1985年为176%。
表2一10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侵蚀状况
上一篇:第五节 土壤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