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立县初,涡阳县境虽有铺递,但交通工具落后,客货运输主要靠涡河天然航道。民国初年,县政府倡导筑路,虽有成效,但均为土路,路面高低不平,行走困难。1935年,蚌亳间有汽车通行,在本县设站营业。1938年5月,日军入侵县城,停止运行。至解放前夕,因缺少维修,公路路面已无法通行汽车,多处桥梁塌圮。建国后,在疏浚河道,发展水路运输的同时,发动群众修筑公路,交通发展迅速。1964年,全县干支线公路大部分筑成晴雨通车路面。1970年10月,濉阜铁路通车,陆路交通状况明显改观。1971年起,采取林路结合的办法,在绿化农田的同时,修筑县通往区、区通往公社、大队的支线。至70年代中期全县实现“社社通汽车”。交通的发展,疏通了城乡物资交流的运输渠道,加强了县境与外地的信息联系,扩大了县与县、区与区之间的物资交流,为涡阳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解放前,国民党县政府内设建设科,兼管筑路建桥事宜。1952年,县人民政府内设建设科,负责城乡水利、道路和桥梁建设等。1959年4月,成立县交通运输管理局。
公路
〔线路〕
立县时,县境铺递有:东到蒙城县45公里,西到亳州55公里,西南到阜阳90公里,东北到宿州92.5公里,南稍东到安庆府(省城)415公里,东南至江宁府(南京市)320公里,北到京师(北京市)838公里。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修筑自县城至大刘村的涡刘路。1914年至1918年,县境先后筑成28条官路和乡道,路宽5至9米,总长615.4公里。这些道路成为连接县城和各大集镇、及各大集镇之间的纽带。1934年,原有公路多年失修,路面狭窄,不便行车。国民党县政府分区督乡民整修,路面加宽到8米,并以石滚压平。
1936年,县境修筑干路9道,共221公里。由县长及七区区长和保安大队副每人督修一条,限期完成,均以监修人名命路名。自县城经蒙关店到西阳集入蒙城境为国衡路,长25公里。自县城经赵旗屯到义门镇入亳县境为蒿祥路,长25公里。自县城经楚店集到张村铺入阜阳境为景福路,长35公里。自县城过王市集入阜阳境为惠轩路,长41公里。自县城经龙山到石弓入宿县境为兆兰路,长25公里。自县城过曹市集入宿县境为连元路,长35公里。自县城到佛镇入凤台境为鸿泽路,长44公里。自县城到新兴集入河南永城境为懿民路,长38公里。以上道路均碾压平坦,可行汽车。此外,由南门外到公园(现档案馆外)入国衡路,长3公里,名公役路。同年,计划在涡阳、亳县间铺一条铺面的公路,路基筑就,并购运部分砖渣和石子,因战乱而中止。
抗日战争时期,因战事频仍,境内所有道路毁坏严重,交通时常受阻。
涡阳县交通示意图

1949年至1955年,县交通部门对原有14条计115.5公里长的土路截弯取直,加宽培高,使公路交通迅速得到恢复。1956年,铺筑砂石路面。至1964年,全县共筑成晴雨通车公路10条,计236公里;晴通雨阻简易公路4条,计86公里;乡村土路18条,计439公里。公路交通明显改观。
解放后修筑的干、支线如下:
干线公路
蒙亳公路公路分两段,由县城到蒙城称涡蒙公路;由县城到亳县称涡亳公路。1956年,成立修路指挥部,动员民工,修建3.5米宽、长24公里的砂石路面的涡蒙公路。1958年,蒙亳公路改建一级公路,县内45公里,挖土方100万立方米,1960年底竣工。1964年10月到12月,完成铺筑砂礓路面工程,县境计31公里。1973年,蒙亳公路建成8米宽油路,1975年竣工。至此,蒙毫公路达二级路标准。
蚌阜公路解放前修建蚌埠至阜阳公路,经县境南部(现属利辛)。1955年上半年,在蚌阜公路的苏店到蒋大桥间,首次试验砂礓铺筑路面成功,是全国第一条砂礓路面公路。
涡阜公路1957年,因涡阜土路弯曲,路基狭窄,缺少桥涵,国家每公里投资4550元,又动员民工建勤,在县境新修30公里,老路改建5公里,加宽路基土方4万立方米,至次年7月竣工。1969年,涡阜公路经中央军委批准,列为0908国防公路,改建为6米宽的渣油路面,1972年竣工交付使用。此路达二级公路标准。
涡宿公路涡阳到宿县公路,解放初修筑,土路面。1964年,县成立修路指挥所,动员民工万余人,铺筑砂礓路面36.5公里。1969年,此路改线与涡阜公路接通,列为0908国防公路,修建为6米宽的油路面,1972年竣工交付使用。已达二级公路标准。
涡永公路涡阳至河南永城的公路,解放初修筑,土路面。1963年,由国家补助,将涡阳到新兴段改建晴雨通车路面,1976年,又改为铺单层表处渣油路面10公里。1978年,至新兴北延3公里到河南永城边界。自此,与河南永城县公路接通,全长60公里,县境25公里。
支线公路
解放初期,在原土路的基础上,修建涡阳到高公、涡阳到曹市、涡阳到双庙、涡阳到标里等乡村土路。1963年,国家补助18万元,建涡阳到标里晴雨公路,长19公里,是县内第一条乡村晴雨公路。同年,又修楚店到店集晴雨公路,长12公里,1973年,县成立“水陆交通指挥部”,发动民工,修建支线公路。1975年5月,省公路工作会议在涡阳召开,表扬县修建地方公路与公路绿化工作。据1976年统计,全县共有支线公路18条,长257公里。
1979年冬,建区划社,有24个新公社不通公路。根据省交通部门“社社通汽车”的要求,截止1981年底,县境新建和改造晴雨通车支线公路6条,计34公里,1983年,全县73个乡(镇、场)有61个通公路,占81%。大部分路面达四级路标准。全县土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公里。
〔养护〕
1956年8月,设立西阳、蒙关2个公路养护组。同年10月,县设立公路管理站,下设佛镇、利辛2个养护道班,养护凤利路和蚌阜路。1958年10月,设立张村、楚店、城关3个公路养护队。1964年冬至1971年先后增设邓楼、大王、石弓,龙山、常楼5个道班。1969年,涡宿、涡阜公路列为0908国防公路,原木桥、险桥改为永久桥涵,由专业道工养护,人员定编,每公里1.2人。1972年后,每公里定编0.8人。
1950年7月,公路养护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养护公路暂行办法》有关规定,采取行政命令,组织沿线民工,由区、乡负责季节性的义务养护工作。1956年10月,干线公路养护,由县公路站及各养护组织负责。养护材料为砂礓,小部分由代表工自筹,大部分由社员拾送。1964年冬,各条线路由各道班划段包干,全面养护。养护材料大部分是义务建勤,按地段由群众扒砂礓送到公路。1972年起,干线小修费,每千平方米160元,大都用于公路罩面(每3年1次),及修补坑槽。1983年,全县养护干线计10个道班,84人。
支线公路养护。1965年至1969年,县公路站和沿线社队签定包养合同。1970年包养中断。1974年恢复代表工制度,实行重点养护。1978年起,付给代表工月工资28元,后增至32元。口粮每月自带15公斤,国家补助6公斤。每公里正式式工0.2人,代表工0.8人。1978年底,代表工一律辞退。1982年春,又恢复代表工制度。1983年,全县养护支线计15个道班,正式工16人,代表工145人。
自1956年至1983年,全县养护经费601万元,完成(砂礓)路挖补50924平方米,干线砂礓路维修185.241万平方米,支线维修502.1831万平方米,加宽补修44.7公里,油路罩面35.2618万平方米。
〔桥梁〕
立县时,从蒙、亳、宿、阜四县划归62座桥梁。1914年至1919年,在新筑的土路上建配套桥涵,多系砖石木衍架结构,桥孔跨度小,桥面窄而凸起,载重量小。抗日战争起,县境屡遭战火,绝大部分桥梁被毁。
解放初,桥梁修建由县委农建科负责。1956年后,分别由交通、水利两部门承担桥涵建设配套及改建木桥任务。因国家缺乏建桥资金和材料,县委、县人民委员会于1961年决定开采本县龙山石料。
1974年,为沟通边远地区交通由县财政投资农业附加费4万元,省交通局拨地方道路补助经费5万元,采取民工半义务建勤办法修筑桥梁。1975年,县境实施“3231”水利工程规划,在新开挖的沟河上,对原公路桥的改造,凡交通桥由交通部门筹建。水利部门对涡河以北地区补助8千元,涡河以南部分地区补助1万元,由所在公社民工建勤,不足经费由交通部门提供。水利局出木材、钢材、水泥,交通部门组织施工。1981年底,全县干支线共有永久式桥梁114座,2718延米。其中石拱桥占90%,永久式各类涵洞398道,5288.4延米。据1983年统计,0908国防公路计建桥闸24座,全长1767延米,载重等级均为汽——13;亳公路建桥闸15座,全长4102延米,载重等级除跨沈沟的陈桥,跨红旗沟的红旗桥为汽——15,其余均为汽——13。县内支线桥闸共91座,全长237.1延米。
县内各类结构的桥梁修建情况:
木结构排架桥立县时,由4县划归砖木结构桥59座。其中县东涡河南8座,县东涡河北19座,县西涡河南19座,县西涡河北13座。
1950年至1955年,由淮委和省、地、县三级投资(折款27万元),整修险桥,新建临时性木桥41座。
1956年,由省、地、县投资11万元,在城北建跨涡河的“五一”大桥。衍架式钢木结构,全长132米,分7孔,桥面宽4.5米,桥高10米,桥面标高30.28米,设计荷载10吨。
1956年后,木结构桥陆续改建。至1965年,木桥基本消失。
砖石结构桥立县时有4座:顺阳桥、金龙桥、博济桥、侯家桥,均系单曲孔。博济桥至今尚存。
1961年,在涡亳路上修建第一座跨径10米的姚子沟桥。随后建成界洪河桥、白羊河桥。1966年起,先后在涡新路上修建红革桥、战奋桥等石拱桥。1969年,在涡亳路石雁沟上修建一座跨径1孔20米的石拱桥。1974年,修建单集林场青阳沟桥,新兴集南首岭子沟桥,义门至标里公路的杉木桥,高公界洪河桥。同年,因钢筋供应紧张,在鲍河上建成6孔、净跨10米、桥面6.5米的石拱桥。1977年至1979年,由水利、交通两家合资在龙山白洋沟建1孔22米斜交石拱桥;在龙丹路涡鲍河建1孔20米石拱桥。交通部门单独投资,在涡新路新四沟建1孔10米石拱桥;在曹市辉山建1孔18米石拱桥;在新兴三八河建1孔20米石拱桥;在龙山山前沟建1孔8米斜交石拱桥。两座斜交石拱桥的建成,标志着本县公路桥梁建设能力和施工技术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桥县内第1座3孔、桥面宽4米的钢筋混凝土排架桥,于1963年冬在五里庄修建。当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桥有排架式、梁板式和梁式桥三种。1966年后,从江苏省引进双曲拱桥技术。为节约资金,多采用轻型桥台。1975年起,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地理位置兴建各种类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桥。
1976年前,双曲拱桥是土胎施工。之后,对跨度小于25米的有筋有肋双曲拱桥,主拱圈拱肋整体,采用分块预制,再行安装。
平面斜桥的建筑位置,1974年以前,仅考虑有利于排水,在河流与路斜交处建桥,过桥成N型,行车急转弯。1975年后,设计施工中做到桥路顺直,纠正了N型的缺点。
薄壳桥的设计,外地经验一般跨度比不大于2,净跨在8米以下。经多次试验论证,把净跨提高到12米。
悬索桥1984年4月,在县城北武家河口,动工兴建悬索桥。同年11月23日竣工通车。型状为:桥头两方设1座高约6米的钢筋混凝上索架,两根2×52的钢丝绳(主索),穿过索架固定在桥头地锚上。卡在主索上的24对φ25的吊索,下悬24个钢筋混凝土横梁。梁上下层铺设四路槽钢,上层铺设钢筋混凝土板。桥面净宽2米,净跨5米,按满布人群荷载设计,3吨手扶拖拉机校核。计费34300元,由县水利局投资。
〔运输〕
客运立县时,客运工具一般是小土车和马轿车。小土车为木制,车面扁平,独轮铁轴,由1人推动(俗称推脚),载重量约80至100公斤。轿车是木制双轮,轮高大,车身上支高蓬,由畜力牵引,一般供富豪人家乘坐,1935年,蚌亳民生汽车公司,于县城东关设站,始有汽车客运。
1952年8月,国营华东联运公司蚌埠公司在县设立工作组,次年6月改为“汽车管理站”。1958年4月,汽车站与公路管理站合并为“涡阳管理站”,并设立西阳、张村、利辛3个代办站。1963年,在石弓、楚店、义门设立汽车业务代办站。1983年,县汽车站下设4个代办站。
客运线路和班次。涡阳至蚌埠线路,1935年通车,逐日开行,遇雨、雪停。1938年抗日战争起停班。1953年夏,涡蚌线通以木炭为燃料的敞蓬货车,不定班。1956年10月与阜阳、蒙城、蚌埠通行客车,先25座,后改为41座,隔日往返。1958年改为1日1班。90年代后改为1日2班。1960年与宿县通车,每日2班。
1964年与太和通车,逐日对开。次年与亳县通车,每日2班。1970年与濉溪通车,每日2班。1980年,与永城、界首通车,至永城每日2班,至界首每日1班。1981年与河南开封、商邱通车,逐日对开。
农村公共汽车,1964年通往店集、标里、新兴,次年开往高公。70年代初,开往公吉寺、丹城、青疃等集镇。1980年以来,境内各大集镇均已通车,每日2班。
货运货运工具,1953年前主要是马车、太平车、小板车、红车。马车和太平车靠畜力牵引,红车和小板车靠人力推拉。
1958年至1959年,为支援炼钢及调运粮食,外地市、县每天开放三、四十部汽车支援。因运输量大,县组织畜力运输。据1959年统计,全县计组织17个副业运输队,51个中队。有架车167辆,马车21辆,太平车2550辆,独轮车1488辆。
1963年10月,淮北汽车管理局在县设立汽车九队,有解放牌汽车20辆,140吨位,主要调运救灾物资。次年10月,九队迁往宿县。
1965年至19N年,宿县汽车三队、徐州汽车队、阜阳汽车三队、蚌埠汽车八队、亳县汽车四队,均先后在县驻点,帮助完成各种运输任务。
1972年春,从水电局、农机一厂等单位,抽调解放牌汽车1辆,江淮牌汽车3辆,成立县汽车队。由地方财政拨款12万元,购江淮牌汽车3辆。翌年初,县汽车队有江淮汽车10辆,30吨位。1976年,车队解散。
县办运输公司于1972年成立机动车队,最初有机动小三轮车3辆,6吨位。1981年增至21辆,42吨位。1973年至1981年,购置汽车8辆,40吨位。
1976年10月,阜阳地区运输公司第六汽车队,驻点涡阳。拥有载重解放牌汽车31辆,248吨位。
解放后,由于车辆逐年增加,部分桥梁和道路未得到相应的改进,加之对驾驶人员管理不严,自1959年以来,全县发生较严重的交通事故计217次。其中1981年1月21日,牌坊区兽医站吕某,用拖拉机接送客人,因路窄地滑,造成翻车,致死7人,伤2人。
1952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县交通部门陆路货运量周转量统计表

铁路
〔线路〕
1969年夏,由省交通局测绘队“濉阜铁路指挥部”工作组,分段对濉阜铁路路基进行测量。同年11月,采用“民工建勤”办法,组织路基土方施工。
濉阜铁路线施工段,北起临涣浍河南,南至与利辛交界的胡硷,在县境全长55公里。全县出动15个公社,计4万多民兵,经40余天,完成路基土方85万立方米,占任务的90.4%。由于自然沉降,1970年春,由“濉阜铁路指挥部”组织技术人员,对路基进行复测定中,凡不符合标准者,分别于5月前补修。
1970年春夏间,在路基上铺石渣。石渣来源,一为龙山开采,二为徐州九里山石料厂供给。至夏,该工程基本结束。排放枕木、铺轨,均采用民工建勤。固定、捣实、拨正,由济南铁路局派技术工人进行,9月底结束。国家每公里投资30万元。同年10月1日通车,交付濉阜铁路临管处。1973年5月,由济南铁路局徐州分局接管,正式营运。1975年5月改属上海铁路局蚌埠分局。
据1983年统计,涡阳境内各站股道分别为:青疃站到发线两股,青疃一全长780米,有效长640米;青疃三全长840米,有效长701米;青疃四为货物线,全长322米,有效长91米。龙山站到发线两股,龙山一全长800米,有效长701米;龙山三全长840米,有效长694米;龙山站货物线一股(龙山四),全长286米,有效160米。涡阳站到发线两股,涡阳一全长889米,有效长652米,涡阳三全长890米,有效长593米;涡阳站货物线一股(涡阳四),全长292米;走行线一股(涡阳五),全长270米,码头线一股,全长1412米;煤建线一股,全长453米,有效长403米。双庙站到发线和货物线股道及其长度,与龙山站相同。
线路养护、维修,由蚌埠铁路分局淮北车务段涡阳、西潘楼两个领工区负责。涡阳领工区分管自44公里至75公里一段。下设青疃、龙山、天齐庙、涡阳4个工区。青疃工区位于K44+500处,龙山工区位于K57+600处,天齐庙工区位于K64+000处,涡阳工区位于K70+550处。正线定员31人,站线定员3人,19组道岔定员2人,4个巡道组定员16人,蒙亳公路道口定员1人,4个工区定员6人,工长1人,全领区共定员劳力60人。
〔桥涵〕
县境铁路桥涵,除涡河大桥,由上海打桩队打基础桩,省水利局工程队施工外,中小桥涵均采用民工建勤方法,由濉阜铁路指挥部组织技术力量施工。
中小桥涵的土方工程,自1970年2月始,分双庙、涡阳、龙山、青疃四段进行。建筑所需材料,由县濉阜铁路指挥所按工程予算拨给。同年8月下旬,完成全县中小桥基础、桥台及涵洞工程。
桥梁由濉阜铁路指挥部统一制作。1970年9月,邀徐州与蚌埠两铁路分局桥梁工上梁,于同月完成。
据统计,境内铁路桥梁自K31+893至K89+008,共13座。铁路涵渠自K32+182至K92+330,共80道,全长79.06米。其中,石拱桥30道,圆涵26道,其余为箱涵。
通车后,徐州铁路分局在县境设桥梁工区,负责养护。1975年,更换K69+209涡河桥松动铆钉546个。1978年7月,K91+921唐路沟桥换成橡胶支座。9月,K58+700白洋沟桥换成橡胶支座。10月,K34+281毛沟桥换成橡胶支座。
铁路桥梁统计表

〔站房〕
濉阜线自建成至1983年,3次变更隶属关系,站房建筑资料散失。蚌埠铁路分局接管后,于1974年始建濉阜铁路建筑档案。据蚌埠分局房屋建筑大修工程验收记录,境内建筑情况分布为:涡阳站,主要建筑有候车室、站前广场、货物仓库、货物站台、桥梁工区、电务工区等,总建筑面积5298平方米,造价36.6375万元(不包括候车室)。青疃站,主要建筑有站房、旅客站台、南北闸房、工务工区等,总建筑面积683平方米,造价46406元。天齐庙站,主要建筑有工务工区、小车房等,总建筑面积379平方米,造价不详。龙山集站,主要建筑有候车室、旅客站台、南门闸房、工务工区等,总建筑面积701平方米,造价43782元。双庙站,主要建筑有站房、旅客站台、南北闸房、工务工区等,总建筑面积403.6平方米,造价38757元。
〔运输〕
濉阜铁路在县内设青疃、龙山、涡阳、双庙4个车站。通车后,每天对开阜阳至芜湖北、徐州至阜阳4次客车,均在上述4站停靠。
此外,自1981年起,春节前后1个月,每天对开肖县至阜阳临客各1班,停靠县境4站。货运仅在青疃、龙山、涡阳3站办理。
涡阳县铁路客货运统计表

水路
〔航道〕
县境航道以涡河为主。东汉建安14年(公元209年),曹操引军自涡河入淮。之后,黄河多次决堤,水漫涡河,河道逐年淤塞。县境西南部的淝河,本世纪20年代,自张村以下亦可通航,到30年代初淤塞。
涡河西从义门集西七里沟入县境,东到西阳集田桥沟入蒙城。在县内流程54公里,河谷宽120米至150米,水面宽50米至70米。河两岸有拉纤小道,航道通木船。因河身杂草丛生,多浮桥、浅滩,至解放未能通行小火轮。
1954年秋,组织船民拆除涡河上的义门、赵屯、上肘、席楼、高炉、西阳等地浮桥14座,改为渡口。拔去水下木桩200根,清除沿河土木墩子。涡河河身的杂草,解放以来,年年组织船民夹割。
1954年、1956年,两次组织800多人,疏通浅滩17处,挖出泥沙1万多立方米。1958年,建涡河涡阳节制闸后,除枯水季节外,船只能四季通航。1972年,省港船工程处的“吸扬三号”挖泥船,在涡河河道疏通浅滩两处,挖出泥沙2万立方米。1981年,疏通涡河闸到花园口一段河道,挖出泥沙14万立方米。自此,涡河航道畅通无阻。
〔渡口〕
涡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县境中部,河身宽阔。立县时,有渡口7处:北关渡、东关席家楼渡、西关上肘渡、高炉集渡、西阳集渡、赵屯集渡和义门集渡。
民国初期,用木船搭浮桥,遇汛期,拆桥仍用船只渡运。1938年,县境沦陷,渡船被日军焚烧,涡河大部分渡口曾一度被封,惟西阳集渡常年摆渡。当时,因涡河不能航运,船只聚于沟湾,行商的船民也参加摆渡,维持生计。1946年,涡河渡口浮桥又起,至解放全县计有:
县城附近5座:上时浮桥(营园子直下)、中浮桥(文明街直下)、下浮桥(老航站直下)、五道沟浮桥(涡阳花园东)、席楼浮桥(现席渡口)。另有义门4座、高炉2座、西阳1座、赵屯2座。
1949年拆浮桥,渡口仍用船只摆渡。1957年,县城“五一”大桥竣工,中浮桥与下,浮桥摆渡停运,渡工转为搬运工人。70年代初,义门、高炉渡口船只增加机动渡船,其中高炉渡口因管理不善,机动渡船时用时停。
据1983年统计,县境主要渡口为:
涡河渡口:自上游起有刘郢、义门集3处(头桥口、三桥口、四桥口)、二里张、三里张、燕祁庄、吴窝、姚子沟、赵屯、杨小庄、于楼、宋集、彭渡口、尹沟、大吴、、张庄、席渡口、郭庄(煤建)、殷庄(杨楼)、戴沟、张窑、赵窝、后张、梁柿园、文庄、文庙、刘庙、张沟。
武家河渡口:自下游起有上肘、郑店、张老家、马桥、姜庄、梁园、台寺、袁大庄、潘庄。
农业合作化后,渡口变为集体经营。1982年,涡河的部分渡口和武家河渡口,承包给私人经营。单程运价,每人3分,自行车1角,负重自行车3角,板车2角,负重板车1元。
渡口管理,自70年代后,每年汛期前由县交通局、公安局、航运部门协同召开渡工会议,进行一次检查。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疏忽,未对渡船作全面、认真地检查,1973年、1980年先后两次发生翻船事故。其中,1980年7月27日,城郊区宋牌坊宋德元、宋德才渡船,长年失修,过量超载,导致19人落水,淹死5人。为此,1980年11月,县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渡口管理的布告》,其主要内容为:
五定:①定渡口,县境内的渡口应经区、乡审查报县交通局批准。渡口应设在岸边平坦、水流缓慢,不影响船舶通航或港口作业的地点。②定渡工,必须选择身强力壮、技术好的人担任渡工。③定渡船,渡船必须平底敞口,由航运部门审查、丈量、发证,按规定办理手续。④定客位、载重,各渡口渡船都由航运部门核定客位、载重,严禁渡船超载运渡。⑤定制度。
六不准,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渡运。
①船体破损,漏水或水密浮力仓漏水以及必要渡具不全,不能保证安全渡运的。②渡船超额的。③船工酒后以及驾长无证件的。④渡船未经检验无航行证或有航行证件,但航行有效期已满的。⑤遇有大风、大雾、大雨、洪水急流、涌浪影响渡运安全的。⑥其他一切有碍安全渡运与本公告有抵触的。
〔码头〕
立县前,雉河集沿涡河处均为士质码头。本世纪50年代,由粮食一库、盐业、土产、百货、木材公司五个单位,利用自然岸坡,各建一土质码头。截止1960年,县境沿涡河,有土质码头8座。之后毁坏1座。1980年尚存西阳、田桥、俞庄、义门、赵屯、县生资公司和百贷公司7座。
1870年,在县城北门(现产院处)筑台阶110多级至河面,是县内第一座石质码头。1938年,日军占据县城,埠头的石阶被拆。1956年,在县城北下浮桥处,用块石砌客运码头1座,宽约10米。60年代后,又在县城东席楼、高炉建石质码头2座。
1970年10月1日,濉阜铁路涡阳站码头线通车,为使码头线有配套设施,1972年5月22日,经省交通局批准,投资32万元,在县粮食二库以北,涡河南岸,修建长450米,平均宽30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重力式半机械化码头1座,1973年秋码头竣工交付使用。计有钢筋混凝土杂件码头70米,站房150平方米,货位600平方米,道路2700平方米。并安装了3吨吊车2台,15米皮带机4台,6600/400(100A)变电设奋1套,变电房40平方米,设计年进口26万吨,出口6万吨,最大靠泊能力200吨,码头前沿水深2米。直接通过该港年货运量10万吨。后又建栈桥码头1座,站台150米,仓库385平方米。由于货源和电力供应不正常,皮带运输机已停用多年,机械完好率显著下降。
〔运输〕
客运立县初,河道有供4至6人坐的船只,在涡、蚌间往返,费时半月左右。本世纪30年代初,船只客位增加,但速度依旧。
1953年,涡蒙和涡亳航线已通行“新华号”(60座位)客货汽轮,在境内西阳、高炉、涡阳、赵屯、义门各城镇停泊售票。后有二号、三号、六号、十一号等汽轮、船泊在沿途停靠,最大客位150人。以上均为每年4到8月通行,逐日有班。1959年,因蒙城建闸打坝,国营客轮停班,由社经营客轮代跑。1962年,国营客轮复航,1975年后,陆路客车班次增加,加之沿河建闸(没有船闸)较多,航线越跑越短,客运量随之下降。
货运工具为木质帆船和排筏,风力与人力兼施,船只载重量最大为10到20吨。解放前均由私人经营,数量不详。1951年,从蚌、淮等港调来300多只木船,固定在涡阳港。1953年,木帆船计304只。60年代末,使用机动帆船运载。1972年,计有船舶311只,计3454吨位,完好率89.2%。轮船2艘(100匹马力)。1981年统计,涡阳港总计有各种船只342艘,计6509吨位,390匹马力。
为加强水路运输管理,解放后组织私营船民成立运输公司。1953年11月,在公司内部开展民主改革,整顿组织。对参加运输的船舶进行丈量,核定载重量。根据船舶质量、工具及安全设施条件,核定航行区域。按船舶质量配货,按核定吨位配载。1956年初,在木帆船运输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运输合作社。凡走水路运输的物资,统由航运部门纳入国家计划,统一进行调度,实行国家规定的统一运价。严禁私揽货源,扰乱运输秩序。违者,轻则批评教育,重则罚款或收回航行证明,责令停航。
1959年5月,将运输合作社改为水上运输人民公社。是年至1963年期间,因修建淮河蚌埠闸、涡河怀远桥、涡河蒙城闸,涡河水道截为数段,县成立运输指挥部,在淮南、怀远、蒙城设中转站,转运物资。
1953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客运人数、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货运数量表见下。
解放后几个主要年份水路客贷运量统计表

上一篇:商业
下一篇:邮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