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农业
清康熙时,“立春先日,有司设土牛彩仗迎春。是日也,祭芒神、试耕种,各家作春盘、春酒”。农民新春后第一次动用耕牛、农具,须选吉日、晴日,焚香放炮,先刷垡子叫“破土”。每年二月初二和八月初一,到土地庙祭祀土地神,祈丰收,佑平安。发生蝗蝻、蟋蟀等严重虫害,焚香祈祷,不敢捕杀。久旱不雨,县令率人戴柳条帽、穿草鞋,高挽裤脚,提炉焚香到龙王庙祈雨,农村淘井;久雨不晴,扎穿纸衣持“扫帚”的“扫天婆”,挂檐下祈晴。建国后,破除迷信,发展生产,此习已革。
工业
旧时铁匠奉老君为祖师,每逢年节,焚香放炮,拜师祭祖。新岁第一次开炉焚香放炮。禁坐铁砧,忌说“龙”“虎”。小炉匠俗叫“硬八根”,与陌生同行相遇通过“盘道”交友,俗谓“和尚不亲帽子亲”。木、石、茅匠奉鲁班为祖师,县城工匠于初一、十五齐集鲁班庙拜师祭祖,协调本行业事务。茅匠重声誉,要求手脚干净(不偷不拿),做活节约材料。木工有大小之分,大木工合房梁,忌根梢倒置。小木工生产家俱,素有“桑不做门(丧门)、楝(殓)不做床”之讳,多用杏、椿、榆。床宽3尺7寸(市尺),长6尺7寸,高1尺7寸,意取“床不离七(妻)”,床成,忌说“四条腿”(指夫妇四条腿无儿女,要说满床腿指儿女多)。造船“头不用桑(船头忌用桑木),脚不踩槐”,开工选吉日,木匠开斧要打出“八哥洗澡”吉祥点子。石匠内分清水活与红水活(锻磨),以山为根本,年节登山祭祖。同行相见,年龄稍长尊称师兄。拜师要有承保人。徒弟进门,先向本门祖师牌位焚香叩头,继向师傅或管事叩拜,呈门帖。大致内容是:立门生帖人×××,经×××说合,愿拜×××为师,言明×年出师。学徒期间投井上吊与师傅无关。学徒期多为三年(逢奸刁师傅也有七、八年才出师),只管吃不给报酬。平时以烧水做饭、扫地、洗衣、抱孩子,端碗侍候师傅为主。学徒期间要谨遵师命不得违拗。期满,师傅赠一套工具,需再尽一年义务以报师恩。民谚:“三年满,四年圆,不到五年不使钱”。“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因而师傅总要留一手绝技不外传。未经师傅学艺者不准开业。建国后,徒弟拜师学艺只需经人介绍即可,师徒关系和睦。工厂招入学员工,入厂时进行三级教育(入厂、进车间、到班组)。1980年,出现私人开办各种类型专业技术学习班,收学费,传技艺,结业发证书,自谋职业。
商业
民国时期,店铺、行栈开业要选吉日,张灯结彩,焚香放炮,货价从优,新年歇业。正月初四为财神生日,商家设香案供财神,以“钱龙”(制钱贯以赤绳)压香案,旁贴“招财进宝”、“日进斗金”等斗方。焚香,放炮,磕头接“五路财神”。中午宴请全店人员,老板执酒,如有被辞退者推其坐首席,饭后结账离店。正月初六或十六日,焚香放炮开张营业,每逢初一和十五,焚香敬财神。居间商经营者叫行主(zhuì)。牛行场地拴长绠,俗称“拴绠”,牛经纪(行主)肩搭一根长鞭,鱼、柴行主提一杆秤。油、面行门前挂秤。粮行多设在集镇四周,门前篷下摆一簸箩,内放板斗。行商中,贩卖日用小百货的货郎担子(俗称“软八根”),摇拨浪鼓,卖香油的敲犁面,换棉油的敲梆子,卖糖人的敲小锣,卖冰棒的摇竹节,卖药的摇串铃,卖钢针、老鼠药、八大味者敲竹板唱顺口溜,卖油条、麻花、赊炕鸡炕鸭者拉长声音沿街叫卖。贩卖青菜的叫“倒筐头”,贩粮食的叫“倒口袋头”,贩牲畜称“倒绠头”,通称“倒集头”。坐商,店内悬挂商店牌号或在门前置落地招牌。特殊行业,浴池、旅社门前挂灯,饭店挂鸡鱼,药店挂膏药幌子,修车铺挂车带,理发店门前摆脸盆架,挂刀布。在成交过程中有“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之风。商人讳“舌”,“舌头”呼为“赚头”。建国后,商店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形成文明经商,礼貌待客的商业新风。春节后开张营业和新业开张鸣鞭炮,大型商场开业改为剪彩。
乡贸庙会
明代以来,为了开展贸易,各类集会增多。其中:有借求神拜佛为主的“庙会”(香火会),有以贸易为主的集镇古会和骡马交易会(便会、青草会)。会前由各行业会首、绅(士)董(事)醵金,庙祝化缘集资以充唱戏、玩会、说书、放架花等文娱活动费用,借以招徕人众。
明代,于马集东南建鹤庵,大殿塑三霄奶奶神像,怀抱金色泥娃娃,四壁彩绘娃娃山和麒麟送子。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逢会,会期三天。有“拴儿上鹤庵,拴女到太山”(涡北太山乡)的迷信说法,求神赐子者常逾千人,当地人借机高价大卖泥娃娃以渔利。会期商贩云集,摆摊设点,几十班吹鼓手斗技争胜,并杂以各种游艺活动,吸引方园百余里的数万人赴会。
县城慈氏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庙会。晨开塔门,供游客登临凭眺。佛门信徒,焚香拜佛,僧众合十诵经。寺前及古塔周围,商贩林立,杂以各种游艺活动,游客喜购“欢乐团”。三日后闭塔门。
建国后,两处神像拆除,慈氏寺庙会停止,鹤庵改为学校,鹤庵会成为物资交流大会,但仍有少数人进行求佛拴儿活动。
蒙城县各类会期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