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函件、包件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始办理民间函、包件,业务量较少。1950年,办理函件5.13万件,包件120件。1956年,开始办理国际函件,包件寄递。1958年11月,接办机要函件传递业务,设专职机要员办理进出口机要函件交换手续,直接投递到收件单位。1979年后,国际函件、包件业务扩大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朝鲜、苏联、越南等国。1985年,受理函件出口业务65.5万件,包件1.5万件,机要进出口业务602件。
汇兑
民国20年(1931年),开办二等汇兑业务,小涧集代办所办理三等汇兑业务,用汇票寄送,汇款定额,按票面定额收汇和兑付。1950年,采用英国式汇兑法,寄出汇款收据,收款人凭收据到指定邮局取款。当年办理出口汇票0.14万张。1952年,改用苏联式汇兑法,汇票与存根并联,收汇人凭票取款。1956年增办电汇业务。1957年改用银行汇兑,邮电局和银行建立汇兑帐户,收汇存入,兑付提取,按期结算。汇款人填写汇款通知单,营业员开发汇票,收据交汇款人,汇票随汇款单寄兑付局,一份存局,一份寄省局,收款人持汇款通知单,单位证明,本人盖章到邮局取款。每笔最高限额300元。1980年9月,提高到5000元,超过500元加盖“高额汇票”戳记。1985年办理出口汇票2.80万张,是1950年的20倍。
报刊发行
民国时期,报刊由出版单位通过邮局寄给用户和摊贩。1949年开始代订发行三种报纸,仅20份。1950年增至620份。1953年代订少量杂志。1956年9月,由中共蒙城县委宣传部直接领导,报刊发行扩大到农村社队。1958年报刊总期发数3.95万份。1962年降为0.52万份。1981年4.60万份。1982年,邮局12名待业青年开办报刊零售门市部,年营业额5万元。次年增设5个零售点,营业额10万元。1985年报刊期发数13.84万份,流转金额78.68万元。
邮运
明洪武元年(1368年),设邮传铺,邮件由铺兵徒步邮递。清康熙五年(1666年),设驿站3处。县驿配驿马3匹,马夫2名。陈仙桥驿、中新集驿配驿马各2匹,马夫各2名,主要驰递年报及地方要件。民国31年(1942年),蒙城有至蚌埠、宿县、泗县、涡阳、阜阳等地的5条长途邮路,次年增加至凤台、太和2条,往返传递进出邮件,全靠人力徒步肩挑背运,班期不定。建国初,有3条长途邮路直达蚌埠、阜阳、涡阳。邮件大部分由蚌埠中转,晴天汽车代运,雨天船运或人力徒步背运。阜阳、涡阳至蒙城的邮件,使用大轮架车分段接运。县内直接发班到区、乡投递点。1955年12月,区、乡支局、所陆续建立,有县城至三义、楚村、板桥、坛城、小涧、岳坊的6条干线邮路。1956年9月,省局开辟蚌埠经蒙城至阜阳邮运汽车,每日对开。蒙城对全国主要大城市的邮件开始直封,寄往国外及港澳邮件,直封省局处理。1964年3月,增开蚌埠经蒙城至亳县邮运汽车,承运本县与涡阳、亳县进出邮件。双涧、岳坊支局对外直封。县内干线邮路调整为5条,168公里。1970年,添置幸福两轮摩托车1辆。1973年增至3辆,干线全部使用摩托车。1976年,购东风牌三轮摩托车1辆。1978年购燎原两轮摩托车2辆。8月,濉阜铁路通车,蚌阜邮车停开,本县至阜阳邮件改经涡阳中转。1984年,原有摩托车报省局批准报废,购2辆东风三轮新摩托车。1985年9月,购北京吉普车1辆。进口邮件每天12时前,由县局送达各支局,再带回出口邮件,次日上午8时邮运出境。
投递
民国20年(1931年),县境有至立仓,双涧、移村、板桥、赵集、小涧6条步班邮路。民国23年,以涡河为界,调整为环形步班邮路2条,邮差12人,投递乡镇邮件,两天一班。民国31年,设县城至双涧、王集、全集、板桥、赵集、小涧、芮集、岳坊、望疃、三义、乐土、吕望、顺河、陈仙桥14条邮路。1950年12月,邮路4条,投递自行车3辆。县城至乐土、楚村、立仓、双涧、小涧、坛城、板桥为隔日班;至三义、望疃、蒋疃为逐日班。单程邮路657公里。1953年,乡村邮路增至1120公里,全用自行车定点、定线、定期投递。邮件当日到区,隔日到乡。1958年,乡村邮路增至3459公里。1960年投递自行车18部。1961年精简机构人员,投递频次和深度下降,1965年后开始回升。1970年投递自行车46部,1980年59部。1985年全县邮路52条,1968公里,投递员64人,自行车64部,日程30—40公里,投递点50—60个,负重10—20公斤。均为当日班。乡办邮电所8处,投递员8人,自行车8部,村邮站192个。
集邮
建国初期有集邮活动,为自发集邮。1959年和1964年,县文化馆、县总工会,举办两次集邮展览,庆祝建国10周年和15周年。1980年集邮人数达200多人。1984年9月,岳坊区举办农民邮展,《安徽日报》省人民广播电台作了报导。1985年4月,县邮电局开设集邮门市部,专门出售邮票和集邮工具,参加集邮人数增到400余人。


下一篇:第三节 电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