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群众体育
清代和民国年间,农村有少量武术会社,教授青壮年练武强身,看家护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清明,国泰民安,民间不再有习武组织,拳师多不授徒。县内健在的著名拳师有王市交通管理站站长马从新(1905-),练的是大洪拳、罗汉拳、三节棍、绳鞭等,虽八十高龄,仍健步旅途,往返县城40余里,习于安步当车。汝集乡农民李广德(1909-),练的是大洪拳、小红拳、滚趟刀、翻把锤、三把架子、梢子棍等。柳西乡王复章(1913-),擅长一种稀有兵器,长约3米,分为3节,中以铁环相连,一头是锤,一头是镰,称为“软镰”,由其曾祖父逐代相传。1970年上海、蚌埠等城市知识青年相继下放农村插队落户,部分知青点开办武术训练队。1972年望疃公社楚桥大队、王人公社储庄、刘寨、张村公社张寨等大队、生产队成立农民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县直化肥厂、物资局、水利局、邮电局、人武部、县中队等单位成立篮球队。1973年县体委举办业余体校,下分田径、篮球、排球、武术、体操等班。1974年举办第一期群众性太极拳训练班,每天早上有数百人到操场学练太极拳。1980年以来,县城机关干部、职工有二三百人在县城周围跑步或练拳、练气功。
(二)学校体育
中、小学每周两节体育课,进行队列、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训练。1971年起试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利辛一中先后成立男、女田径队、排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体操队等业余体育队,利用节假日和早晚课余时间,开展锻炼。1976年教育局配备两名专职体育教研员,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先后举办两期培训班,组织7次校际体育课观摩教学,6次外出参观学习。1979年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条例》,利辛一中学生达标率由1980年的42%,1984年上升到84.7%。体育教师赵锡安,指导业余体育队训练,严格认真,经他辅导训练的学生,已有40人考入体育院校,9人被选到省体工队,3人选当滑翔员,10人选招飞行员,1981年被评为全国少年业余体校先进教练员。
(三)体育竞赛(1)县级运动会及单项比赛
1966年1月,在邮电局球场举办第一次职工篮球友谊赛,有教工、财贸、邮电、驻军、人委、文教局6个球队参加。
1966年4月,举办第一届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分阚疃、张村两个赛区,比赛项目男子14项、女子10项,历时3天。
1967年1月,在实验小学(今利辛一小)举办中学生男子乒乓球选拔赛,有张村、阚疃、江集3所中学18名运动员参加。
1968年10月,在招待所小礼堂举办第一届男子乒乓球锦标赛,有江集、张村、阎集区、县直等代表队40名运动员参加,张村队获团体冠军,县直、阎集获二、三名。
1969年10月1日,在县体育场举办国庆男子篮球赛,江集、胡集、展沟、王人、王市、望疃6个代表队参加,因天气不佳,比赛中断。
1970年在县体育场举办第二届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1971年在张村举办第三届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阚疃、王人举办农民篮球赛,各公社均派代表参加;在县体育场举办县直职工篮球赛。
1972年在县体育场举办第四届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联合篮球赛。
1973年11月,在县体育场举办第五届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1975年分别在王人、胡集、城关举办少年篮球赛,各中学派代表队参加;同时在县体育场举办第六届全县中学田径运动会。
1976年9月,在县体育场举办农民篮球赛,各区派代表队参加;举办第七届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10月,在张村、望疃举办中学生篮球赛,在展沟举办中学生排球赛,有利辛一中,阚疃、展沟、江集、王人等中学代表队参加。
1977年4月,在县体育场举办教工篮球赛,各中学派代表队参加。
1978-1980年,分别举办第八、九、十届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1981年9月29日至10月1日,举办全县男子篮球锦标赛,县直有财贸、宣传、政府、政法、计委、经委、农水7个系统和望疃、江集、王人、胡集、马店、城关6个区镇共13个代表队参加,经过48场竞赛,宣传系统篮球队获冠军。
1982年国庆节,在县体育场举办国庆篮球运动会,利辛一中、师范、业余体校和县直部分局、公司、工厂、银行、供销等25个代表队参加,运动员300人,文化局队获男子组冠军,业余体校女子队获女子第一名。
1984年9月22日至10月4日,在县体育场举办第一届县直职工友谊杯男子篮球赛,有17个单位代表队参加,经过112场比赛,教育局代表队获得第一名。同期举办县城小学生幼苗杯男子篮球赛,城关二小获第一名,新河小学、师范附小获二、三名。
1985年9月25日,举办第二届县直职工友谊杯男子篮球赛,有11个单位代表参加,政法与教育局代表队获精神文明奖。
(2)参加地区、省运动会及单项比赛
1965年江集中学女子篮球队代表县出席阜阳地区中学生女子篮球赛,获第四名。
1966年江集中学女子篮球队代表县出席阜阳地区中学生女子篮球赛,获第五名;由阚疃、王人中学为主组成田径代表队出席阜阳地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九名。
1970年阜阳地区举办少年篮球赛,利辛代表队在蒙城赛区获男队第五名、女队第二名;女队后至界首参加决赛,获冠军,并代表阜阳地区参加安徽省少年篮球赛,后因故中止。
1971年阜阳地区举办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由张村、阚疃、王人中学为主组成代表队参加,获团体总分第八名;阜阳地区举办中学生篮球赛,利辛获女队第五名,男队第七名;阜阳地区举办农民篮球赛,利辛队获女队第二名;阜阳地区举办少年乒乓球赛,利辛队未获名次。
1972年阜阳地区举办青少年排球赛,利辛男、女队均获第七名;阜阳地区举办职工篮球赛,利辛男队获第八名,女队获第四名;阜阳地区举办乒乓球赛,利辛获男子组第五名,女子组第六名。1974年阜阳地区举办第三届运动会,利辛获田径男子组总分第八名,女子组总分第六名,男排第六名,女排第二名,足球第九名。
1975年阜阳地区举办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利辛队获11项冠军、团体总分第二名;阜阳地区举办排球赛,利辛获男、女队双冠军;阜阳地区举办篮球赛,利辛队在凤台赛区获小组第一名。同年召开安徽省第三届运动会,利辛羽毛球运动员王正山、李登平、李丽代表阜阳地区参加竞赛,王正山获男子单打第五名、双打第一名,李登平获双打第六名,田径选手马侠获1500米第三名。
1976年阜阳地区举办中学生运动会,利辛获团体总分第四名;阜阳地区举办中学生排球赛,利辛队获男排第三名、女排第一名;阜阳地区举办篮球赛,利辛女队获冠军。同年,利辛少年女排代表阜阳地区参加全省女排比赛,在合肥赛区获第三名;羽毛球运动员李登平、李丽代表安徽省赴京参加全国第三届运动会,在少年羽毛球比赛中,李登平获小组第五名。
1977年阜阳地区举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利辛获团体总分第四名;业余体校女排获阜阳地区排球赛冠军,并代表阜阳地区参加全省业余体校少年排球赛,获第六名。
1978年利辛少年女篮、排球赛,均获第三名。
1979年县业余体校女排取得阜阳地区排球赛冠军,并代表阜阳地区参加全省业余体校“四化杯”排球赛取得冠军;同年代表阜阳地区参加安徽省第四届运动会,获得女子排球赛第三名;运动员高尚、王玲在省四运会分别获得男子100米、女子1500米第六名;方阜生获吊环第五名,赵枫、张颖秋在全省少年田径比赛中分获女子200米、1500米第二名。
1980年阜阳地区举办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利辛获高中组第二名,初中组第六名;阜阳地区举办小学生篮球赛,利辛女队获第五名;县业余体校女排代表阜阳地区参加全省业余体校排球赛,获第三名;田径运动员张颖秋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未获名次。
1981年阜阳地区举办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利辛队获团体总分第三名;阜阳地区举办业余体校排球赛,利辛女排获得第一名;阜阳地区举办小学生篮球赛,利辛女队获第一名;女排和小学生女篮代表阜阳地区参加全省业余体校排球赛和小篮球比赛,均获第一名;女排又代表安徽省赴江西省九江市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赛华东赛区比赛,获第五名。
1982年阜阳地区举办第五届运动会,利辛获9枚金牌,田径获8个单项冠军、女排1个集体项目冠军,男排获第二名、女篮获第四名。女排代表阜阳地区参加全省少年排球选拔赛,获第三名。
1983年阜阳地区举办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利辛获团体总分第三名;阜阳地区举办中学生排球赛,利辛男、女排球队均获第一名;阜阳地区举办中学生篮球赛,利辛女子篮球队获第三名;利辛一小女子篮球队代表阜阳地区参加全省小学生篮球赛,获第二名;业余体校女排代表阜阳地区参加全省业余体校排球选拔赛,获第三名。
1984年阜阳地区召开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利辛获田径总分第四名,男排第二名,女排第一名,女篮第三名;利辛一小女篮代表阜阳地区参加全省萌芽杯小学生篮球赛,获第五名;业余体校女排代表阜阳地区参加全省业余体校排球赛,获亚军;少年田径选手江涛在全省少年田径比赛中,获3项全能冠军,后代表安徽省参加在吉林举行的全国少年田径赛,获少年乙组100米第六名;阜阳地区举办第一届工人运动会,利辛组织田径、男、女篮球、乒乓球4个代表队参加,女篮获冠军,田径获2个单项金牌。
1985年阜阳地区举办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利辛男、女队均获总分第五名;阜阳地区女排协作区比赛,利辛队获第一名;省传统项目排球赛,利辛男队获第三名。
(四)业余体校
1973年11月由县教育局、县体委联合创办。学员主要是利辛一中和利辛一小的在校学生,利用早晨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体委运动场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运动技术训练,成立5个训练队,袁维扬任田径队教练,王玉斋任少年男篮教练,李锦轩、刘以鉴任少年女篮教练,王从新任小男篮教练,赵锡安任少年女排教练。1974年增设男女体操队、男女儿童乒乓球队和少年男女羽毛球队。王旨恒、竺晓美任男女体操队教练员,朱见章任乒乓球队教练员,王正山、李登平任羽毛球队教练员。1975年增设男女武术队和小田径队,吕桂荣任武术队教练员,孙一民、周怀军任小田径队教练员。当年队员近200人。1977年根据学生文化学习情况,提出“早晨少训,下午多训;平时少训,假日多训”的基本原则。各运动队在体育训练的同时,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使德、智、体并进。每学期结束,各运动队进行评比,评出优秀运动员和优秀教练员,体校发给奖品予以鼓励。1980年后以田径、篮球、排球为主要训练项目,孙一民任田径教练,张海燕任男排教练,张虹任女排教练,戴献朝任女篮教练,张振迁任小女篮教练。业余体校先后培养出10名二、三级运动员,有5人14次创造10项阜阳地区最高田径纪录,为省体工队和大专院校体育系输送58名人才。
(五)人材输送1976—1985年,输送省体工队运动员9人、省体校6人、安师大体育系19人、淮南师专体育科10人、巢湖师专体育科1人、省运动学校1人、上海体育学院1人、北京体育学院2人、宿州师专体育科8人、北师大体育系2人、滁州师专体育科2人、徐州师大体育系1人,合计62人。
(六)体育设施
1965年5月建县后,县体委在向阳路以南、阜蒙河以北、利辛中学以东修建250米跑道田径场一个,1976年扩大征地,动员县直各单位的力量,实行分片包干,填平一条河沟坑洼,修成有400米煤渣铺筑的标准田径场,并在运动场中设置足球门,成为含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大型综合型运动场。1980年于运动场北侧修建一个水泥地篮球场,同时兴建露天看台体育馆,1985年5月竣工。
1985年末,全县有400米跑道运动场1个,200米及以上跑道运动场7个,篮球场157个,排球场4个,武术房1座,体操房1座。
上一篇:第七节 文物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